大圆满法

心灵朋友

  • 作者: 竹庆本乐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13
  • 分享到:

心灵朋友(上)

我们真正的、究竟的‘心灵朋友’,是自心本性。但在你能真正与自心为友前,修行这条长路上,你还需要各种外在的‘心灵朋友’…

英译中/感恩审译/报恩

▲本乐仁波切说,依着心灵朋友的帮助,对他生起信任虔诚的心,透过互相的努力,最后我们一定可以到达彼岸。

在佛道上我们有一个心灵朋友。在梵文中,心灵朋友是Kalyanamitra;Kalyana是‘心灵’的意思,mitra则是‘朋友’。什么是心灵朋友?什么是学生?跟心灵朋友的关系又如何?

大圆满上师巴楚仁波切帮助我们了解‘心灵朋友’的概念,他是东藏早期宁玛大圆满寺院的住持,历史上我也属于这个寺院。他是个伟大的学者也是个瑜伽士。他把对于理论上的理解完全融入于内心,更将它转变成实际的道路,他将学术上的知识转为实际的修持。他有个天赋,可以将深远广大的法教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出来,他的书《我的完美上师的法语》,是一本伟大的教授和指引。我力荐这本书给每个不同层次的修行者。他在此书的第六章讨论了‘心灵朋友’。

一般来说,心灵朋友是个非常平凡的概念。我们没有必要对上师存有奇异的幻想,或者想像心灵朋友应该超越我们一般对朋友的见解。心灵朋友是我们在佛道上的导师,他已经开悟见性是个慈悲的人。没有任何神秘可言。

究竟的心灵朋友:自心本性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真正的、究竟的‘心灵朋友’,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

自心本性是处在完全觉醒的状态之下。我们的自心本性与我们开悟见性的心是一不是二,它与释迦牟尼佛了知一切的心并无不同,与大成就者像莲花生大士、帝洛巴、那洛巴和密勒日巴也都一样。我们的情绪和不可自拔的我执,都是自心本性的展现,它是我们活生生的上师。自心本性就是我们的心灵朋友。

因此,真正的心灵朋友,在我们那颗平常的、困惑的心中就完全具足了。我们经历了存在轮回中的种种痛苦,因此渴望从中解脱。我们强大的、奋力不懈的自我,总是在说‘我要自由’。是谁在我们的心中呐喊著「我要自由’呢?是我们的自我,也就是关于‘我’的想法。是那个自我,因着对自己的执着而说‘我要自由’。这真是矛盾啊!‘自我’说它想从‘自我’中解脱。这真是不可思议。这当中有着无法想像神奇的事情,而且有一个天大的开悟的洞见,觉醒的心,就在这个很简单的念头之中。这是究竟的上师他真实存在的表现。我们究竟的心灵朋友正在教导我们,有一个平和及喜乐的开悟状态,它超越了自我和概念的范畴。这个观念说明开悟是超越思想的,事实上,它就是我们自心本性完全觉醒的真实表现。这表示真实的心灵朋友就存在我们的内心里面。

当出生成为殊胜的

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了解,得到人身的机会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多么珍贵的机会,让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生起了想要从它自己当中解脱出来的念头。传统上来说,当我们的人身被赋予三种特质:信心、精进心、极致的知识或解脱的智慧,这些特质让我们的出生成为殊胜的。

第一个特质:信心。

这里谈到的信心是指对上师的信心,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这是一开始就非常重要的品质。信心是我们的所依及保护。如果没有信心就没有道路,也不可能有求法的初发心。我们可以说信心就像Volvo汽车的车体,它既坚固又安全。用它作个例子,当你有了信心,就像你拥有一部顶级的汽车,它耐用有力车身安全而且配备舒适的座椅。你可以很享受的坐在这美丽的车子里,但是如果没有汽油、没有引擎,你也只能安全的坐在里面,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就这点而言,你对自己既有的潜能具有信心,对三宝深具信心,对心灵的朋友也充满信心,但你的旅程并没有起步。你只是单纯的享受着安全、信任及信心,其实,你只是被卡在那里,连开始都没有。因此,你需要有第二个殊胜人身的特质,那就是精进。

第二个特质:精进。

在佛法中,精进并不表示你要努力工作的意思。精进的行者并不是工作狂。精进的意思是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要有正面的思维和意趣,我们对于在法道上所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充满喜悦。那是一种充满快乐的能量,或说是满心欢喜的举止。因此,精进就像是汽油,可以把它加到引擎中当成燃料,这是你的汽车动力主要的来源。缺少了汽油和引擎,无法启动你的车子。第二个特质就像车子有了汽油和引擎。精进,是能引领你到达目的地的真实的力量。

第三个特质:智慧。

此时,你已经有了一部漂亮、舒适、安全且加满汽油高性能的车;然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车,你还是无法安全地抵达目的地。你依然动弹不得,虽然你拥有更好的品质,感觉比以前得到的更多。那么,现在你有能力了,如果你试着开车,却没有对如何开车具备相当的知识,这可能对你及路上的其他人都是很危险的。因此,殊胜人身的第三个品质是极致的知识或解脱的智慧。这个品质这就像拥有开车的知识,不仅知道怎么开车,而且还具备娴熟的开车技巧。生而为人,当我们发展了自信、精进及智慧这三个特质时,那么我们就真的达到了殊胜的人身。

拥有了殊胜的人身却不使用它,这就像虽然拥有一部漂亮高性能的汽车,却只是牢牢地把它锁在车库里,这多么浪费;即使我们拥有的是最好的车子,但过了几年之后,它也会过时,这真是浪费。如果我们拥有珍贵的资源却不去使用它,就只是白白浪费掉了。当我们有了这么殊胜的人身,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它的珍贵并且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我们要使用殊胜的人身,让它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跟随纯正的道路,成就佛果,就像驾驶强而有力高性能的车到达目的地。依着心灵朋友的帮助,对他生起信任虔诚的心,透过彼此互相的努力,最后我们一定可以到达彼岸。

出离心:认知我们的痛苦

出离心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对心灵朋友的信任。出离心是对我们自己的神经质及对自我执着的厌恶。然而,出离心不只是一种厌恶的感觉,更是对痛、对苦难、对自我的认知。我们的自我创造了痛苦的世界,我们的自我创造了轮回。那么,当我们深觉要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时,我们必须完全的认出自我并且愿意放弃它,而在这条路上前进。这是出离心的方向。如果我们要寻找解脱,那么有出离心并不困难,出离心是我们成佛见性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要发动我们的车子,我们必须看到而且一定要认出我们的痛苦及我们的神经质。没有出离心,我们不可能真正驾着我们这部漂亮而且马力强大的车,开始我们的旅程。

因此,为了让此生达到登峰造极,我们必须发展出离心,以及对我们的心灵朋友的信任及信心。有了这些特质,就有可能开发出成佛之道。它可以带领我们达到与我们的上师一样的境界,也带领我们成就真实的上师──佛性。我们真正的目标,并不仅去追寻外在的上师,也要找到我们内在的上师,也就是我们内在开悟的心。

保持鲜活的动力

我们需要一个很亲近的心灵朋友作为我们的指导者,使我们在追寻心灵旅途上能够放下自我前进。换言之,心灵朋友对我们的作用是要去发现我们的过失、弱点并发掘我们的痛处。心灵朋友就是我们第三个皈依的对象:僧众。僧众的功能就是要让我们在开悟上、觉醒上、了知到无我的、无执的、解脱的,这几个方面都能保持鲜活的动力。这个鲜活的动力能够被保持了几个世纪,这完全来自僧众的加持力。传统上来说,心灵朋友帮助我们在解脱的道路上保持着纯净且真诚的动机和发心。

佛陀所讲的同一个法教,被听闻之后在不同的环境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讲述。当佛法在印度被重述成了印度佛教。当佛教在西藏以西藏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被重述,就是藏传佛教。当佛陀所讲述的相同法教在中国以中文及中国文化被重述,就成了中国的大乘佛教。在日本法教成了禅。而在东南亚法教则成为小乘佛教。

你‘爱听’的法,与你‘需要’的法

听闻及重述佛陀法教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个人历程’的法教,这个法教是适合个别修持的。不管以什么方式,一个人可以完全理解、体悟,丝毫不差的接受这个法教,让它成为个人活生生的经验,这就是适合他的法教。个别的修持和修行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出在,当我们偏离时,不是用学术的方式去解释法教,就是用亲身的经验去看待修行。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的自我就开始在阐释法教时参一脚,加入自己的解释。当我们一开口想要表达我们的经验,或对佛法理论上的了解时,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自我’很快就偷偷溜了进去。

我们必须在个人对法教的理解上,适合个人的特定法教及修持上,以及个人对法教的阐释上,清楚的区分开来。以自我为中心对佛法所作的阐释,跟个人修持的道路,是不同的。

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阐释佛法,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有关修行的道路,而它的内容却是难以接受的事实,那么我们不愿意听也不要看;如果有人谈到修行的道路,刚好可以满足我们的‘自我’,我们马上耳清目明,喜欢得不得了。即使讲说法教的是自己的上师,我们也只选择我们喜欢的、我们想要的部分听,那些我们真的渴望想要听到的东西。我们听闻法教但选择性的接受它,我们并没有采纳全部我们所听到的法教,我们只接受那些我们认为‘好’的部分,事实上就是那些能让我们的‘自我’觉得‘听起来真舒服’的法教。我们选择性的同意跟接受每一件和任何一件的事情,只要它能符合自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法。然而,由于我们传承的一脉相承和展现,因此个人对佛法的阐释并没有什么存在的空间。

到了一定层面,我们就会理解到,我们是在保护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我们是在保护我们的上师、法教以及领域。法教已经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而阐释之后的教法。我们需要一个心灵朋友,因为他/她可以帮助我们平衡我们对个人修行,以及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对佛法的理解之间的差异。心灵朋友在这里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长者、师父及上师

说到这里,我们须要知道有几种不同的心灵朋友,以及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1.长者:

在一般的法道上,心灵朋友就像是个长者,有些人是较年长且对佛法的了解与领悟较有智慧,有些人则是在心灵修持上比我们的经验更成熟。这样的长者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可以对这样的人生起信心。我们可以从心灵朋友那里学到基本的佛法,像什么是正确无误的佛法?佛陀是谁?皈依的意义是什么?以世俗的理解,一个好朋友,我们可以在跟他聊天之中得到正面的思想,好的理解和指引,这就像心灵朋友在法道上给予我们的帮助。这两种好朋友之间唯一的不同点是,心灵朋友可能对世俗上的事情并不专精。举个例子来说,当你的车子出了问题时,他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询问对象。他的专长是在心灵的修持道上可以帮助我们,这就是为什么他被称为‘心灵’朋友。

2.师父:

在修持道路上给予我们一般性指引的心灵朋友,在大乘佛法中称之为心灵师父。这样的师父通常是在佛法的传承上持有特定的宗派的大德,因此,他对佛法的认知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心灵师父让我们在佛道上学到许多有用的、专业的、务实的修持。在第一个阶段,我们要先厘清佛法上一些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然而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会受惠于更实际的建议。这就像你跟一个法律学教授讲话,以及律师讲话之间的不同。举个例子,我们可能从法律学教授那里得到很好的法律资料,他对法律有理论上的了解,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建议,或帮助我们对法律有基本的了解,就像轮回世界中基本的法则。但是如果你需要更多实用的,有关于这个染浊的轮回世界的法,你就要去找一个律师。他深知每个窍门,法律的漏洞以及所有的灰色地带。律师有很丰富的经验可以给你很实际的忠告,这些对我们会更有帮助。相同的道理,可能依于因缘业力造成的不幸上,心灵师父比长者有更多的体会。如果我们在世俗上有了不幸的遭遇,律师可以帮助我们。当我们在心灵法道上有逆缘出现时,我们的心灵师父可以协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当一位心灵师父在帮助众生时,他依靠的不只是理论与理想,他本身已经经历了整个过程,所以他可以给我们实际的、切确的、将心比心的建议。这就是大乘佛法中师父的意义。

3.金刚上师:

到这里,我们已经有两种类型的心灵朋友了。第一种朋友像法学教授,第二种像是位好律师。第三种心灵朋友是‘上师’,金刚乘上师或称为金刚上师。金刚上师就像电影‘JudgeDredd’中的法官,你们看过这部电影吗?(片中名言:我就是法律。中译注)?金刚上师持有纯正无瑕的品质,他显现出闪亮、强壮及锐利,犹如刀锋般的力量,就像双面剑,是武器中的极品。拥有它,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砍断我们想要砍的东西。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小心谨慎地使用这把锋利的匕首,它也很容易就砍伤我们自己。这锐利的锋刃不只可以砍外面,也可以砍里面。因此,跟这样的金刚上师相处是非常危险的游戏。

巴楚仁波切曾经解释过金刚上师所有的特质。基本上,这些非凡的上师就是那个能够给予你直指心要的人,也就是可以给予你指出心性的灌顶。这位上师本身在给予你灌顶之前,必须完整的接受过相同的灌顶。他的灌顶必须被他的金刚上师所认可才行。因此,金刚上师或是上师,就是你可以从他那里接受金刚灌顶的上师,而且在佛道上可以给你详细指引的上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