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以智慧认知自己,用慈悲接纳他人

  • 作者: 太桥旦曾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28
  • 分享到:
自无始轮回以来,我们在多生多劫当中积淀了根深蒂固的串习习气,这是我们不断流转于轮回的恶因,也是我们追求解脱道路上的巨大阻碍。其中最主要的内在障碍,就是观察别人的缺点、议论他人的是非,而这恰恰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事情。

如何才能做到不观察他人缺点,同时又发现自己的问题呢?

这对我们的修行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话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在无始轮回中我们内心充盈着许多的负面情绪,被无明、分别念、妄想以及颠倒的思想充满着,所以我们根本很少能发现自身行为、思想、语言上的缺点。这些因素直接将我们束缚于轮回之中,一世比一世更泥足深陷,一世比一世更漂泊流转,陷入无尽苦海而无法自拔。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首先在于消除我们内心的无明和我执。由于我们过度的自我保护,或者说是对自我的认识不清,导致了无明的产生。而有了无明的种子,我执就会在其基础上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在无明和我执强而有力的推动与支配下,我们通常会产生两种特别主观的成见:

一方面,我们习惯于议论他人的是非,观察他人的缺点而拒绝承认他人的优点,甚至会进一步生起嗔恨、我慢、嫉妒等种种烦恼来排斥他人;

另一方面,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自己当成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特别保护、特别珍爱,甚至是过分的认可,却对他人抱持严重排斥的态度呢?

这是由于我们对自我太过珍爱、贪欲炙热,却易对他人生起嗔恨、排斥抗拒。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受到贪欲和嗔恨的操控,而这两种烦恼却都是建立在愚痴和无明基础上的。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说,

认可自己的存在,就自然了解他人的存在。从自己和他人的存在中产生贪执和嗔恨。由于这些关系,导致了轮回中的一切过患。

自我和他人是对立的,由于无明的力量,我们产生了对自我的认可,之后就有了他人的存在,因为有了自我和他人的区别,自然就会有对自我的保护和对他人排斥的区别对待。接下来,我们就会开始不间断的造业了——我们在保护自己,让自己更加完美、幸福、快乐时,所有支持我们的人、事、物,就归属于我们贪爱的对象、贪欲的对镜;而那些阻碍我们的人、事、物,就归属于我们生起嗔恨心的对镜。于是,我们的贪欲和嗔恨就永无休止、无有间断的茁壮发展,我们自己也被推动着跌入轮回的流转之中,生生世世,无有穷尽。

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唯一的条件就是破除无明。在破除无明之前,先决条件是要破除我们对自我的过分珍爱、对自我的主观认同,同时要减少、消除对他人的排斥和嗔恨心。而在破除自我珍爱和主观认识之前,首先我们要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过往以来,由于无明和贪嗔痴等原因,我们不仅把自己的优点当成优点,也会把自己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对待。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地位、担任何种角色,哪怕仅是有人拿一根手指指着我们,我们都无法坦然接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自我保护、自我认可的意识太强烈了。

佛法告诉我们,自他是平等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完美,要能想到他人也一样很完美;当我们觉得他人有缺点时,要能想到自己也一样有缺点。同样是陷落于轮回的凡夫,为什么我们有优点而他人没有?“因为我是我”;为什么他人有缺点而我没有?“因为他是他”——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想法。大家一样的被无明蒙蔽、被我执束缚、被烦恼折磨、被痛苦煎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完美。一切众生皆平等,不仅是在优缺点的方面他人和我们都是平等的,在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的感受上也是平等的。

我们追求快乐,为什么他人不需要快乐?我们不愿意遭受痛苦,他人为什么要遭受痛苦?我们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而去伤害一个生命,将它活生生的杀掉,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为什么它们就可以随意被杀害呢?“因为我是我,所以丝毫不可以受到伤害,因为它是它所以我可以去杀掉它”,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就没有其他理由存在了,我们认为的原因就是这样。但事实上,我们现在是人而它是无辜生命,但谁都无法保证我们永远是人,等我们死后我们会不会变成它而它变成我们?

当轮回的循环开始流转时,大家都平等了。世间万千生命各式各样,但因果的法则是平等的;一切万法形形色色,但无常的规则是平等的。最公平、公正的“法律”就是无常、因果和死亡。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都离不开无常;无论是什么样的苦乐感受都躲不开因果;无论是谁都逃不开死亡。在生死规则、因果规律、苦乐感受、佛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无有例外。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家都是平等的,平等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念。

身处轮回之中,我们一切的所作所为都离不开无明、离不开妄想,这是我们的修行无法进步的主要障碍,更是无法获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是无明的表现,习惯观察他人的短处是妄想的习气;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是智慧的征兆,不去观察他人的短处是慈悲的体悟。正因为我们凡夫缺乏慈悲与智慧,所以会习以为常地挑剔他人的短处,却永远找不出自己的缺点。而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以智慧来认识自己,以慈悲来接纳他人。

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在他人眼中的我们并不如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通常,他人观察我们会更全面、更清晰,譬如我们自己看自己只用两只眼睛在观察,如果有五个人看我们的话就有十只眼睛在观察;他人观察我们会更全面,我们自己观察自己通常仅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一个角度出发,而其他五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五个不同角度来观察。我们自己从一个角度看自己可能是完美的,而别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缺点。由于我们对自我的保护,从无始以来就习惯于执着自我、过分珍爱自我,所以哪怕别人对我们提出一点点的意见,我们都会不满意;当别人对我们有一点点议论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气,内心会对对方有些不满甚至敌意;即使别人真的看到并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也会抵触,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把自己的缺点当成优点了。我们不仅把自己的缺点当成优点,而且还固执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谁都无法破除我们这种不正确的观点。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智慧不够,无法彻底认清自己。

当我们习惯去观察他人缺点时,这正是说明了我们内心的慈悲不够,可以说是很少。譬如一个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她是无法发现孩子的缺点的,因为母亲对孩子太疼爱了,将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面,所以没有一个母亲会观察到孩子的缺点。同样,我们习惯去观察别人的缺点就说明了我们的慈悲心不够。当我们看到他人缺点时就会排斥,就会自然的远离,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也会非常在意,一直无法忘却、放不下,严重时甚至无法接纳他人,产生矛盾、相互争斗,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太投入于观察他人缺点了,我们对他人没有同情和悲悯之心。当一个人内心充满着满慈悲时,尽管他可能做不到不看他人的缺点,但他能接纳他人的缺点;而没有慈悲心的人就会很反感,进而厌恶对方,引起争斗等等。

慈悲之中有接纳的力量,当我们对众生抱着仁慈、友爱的心去关心对待时,即使我们会看到缺点,内心也不会反感,因为我们能够接纳他人,因为我们心里有对他人慈悲的情感,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缺点而能接纳之时,缺点尽管还存在,但不会引发恶的结果。对方慢慢也会有一种感受,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进而慢慢改正缺点,慢慢被感化。由于慈悲和接纳,我们内心会接纳厌恶的人进而慢慢将他转变成可爱的人,嗔恨心逐渐消失了,怎么还会有人对可爱的人生起嗔恨呢?

同样,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也不会那么激动,而是进行理智的观察并自我反省。如果我们真的有他人所说的缺点,那我们就努力改正。缺点越少、进步就越大,最终对方将会变成是我们的善知识一样的恩人了。由此,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对他人的认识、接受度也会有所提高,当自己内心之中不好的方面逐渐被消除时,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这时,我们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仅仅通过我们行为、思想的表现就能够感染他人,这便是更有力量的表现。

现在很多的聪明人不听他人说什么,而是主要看你做什么。当我们能够真正落实到行动的时,别人自然会恭敬你,这时我们的行为就会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而这并不仅是因为有文化、有学历、口才好,和有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原因,而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力行,道德修养,自然表现出的行动力量。譬如一个人常常喜好议论他人缺点,在与他相处时的人也会情不自禁的更起劲的议论他人的缺点,丝毫不会感到畏惧或不安;而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说他人的坏话,那别人自然也不会在这样的人面前说他人的坏话,因为这个人不说他人坏话的行为很有感染力,他不需要告诉别人说你们不要议论他人的缺点,只需通过自己不说他人缺点的行为、修养,就自然能感染他人,让别人也不敢、也不会去议论他人的缺点。因为他自己真正做到这样了,真正的自我净化了。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造业。当看到他人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将注意力放到观察他人的缺点之上,而希望自己能在他人面前呈现非常优美的一面,在这个当下我们就已经造业了。

往往对自我的保护力越大,对解脱的阻碍力就越大;对他人缺点的观察力越强,造业就越可怕。因为我们在观察他人时,精神、眼光都集中在对方的缺点之上,所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缺点,我们的“储存卡”里都是存着他们的缺点。如同从网上下载资料一样,如果下载的都是不好的东西,那电脑的储存卡里也都是不好的东西,病毒也就越来越多。

人都有善恶两面,我们内心中存在着善恶两个小人一直在吵架、辩论,是要行善还是造恶?该怎么做、怎么说、怎么看?选择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正如释迦牟尼佛亲口说:

“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

我们自己为自己选择善恶的方向,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时,不会有其他人,哪怕是佛陀也不会告诉我们说一定要这么做、不能那么做。佛陀只告诉了我们如何是善,如何为恶,行善的人会获得快乐,造恶的人会遭遇痛苦,佛陀也只能将这人生、宇宙的真理如实地告诉我们,而无法替我们做出任何决定。

我们眼睛是盯着别人的优点还是缺点、是以正面还是负面的心态去看待他人,这完全依靠我们自己去“掌舵”,依靠我们自己来掌握心的方向。佛陀告诉我们:

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自己的救星。

一切都是由当下的自己决定的,然后由自己的行为、思想、语言来操作。而行为、思想、语言是往善恶哪个方向发展,这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缺点,最终受到损失的其实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一旦我们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总是思考、衡量、判断他人缺点时,此时我们自己的思想也会受污染,真正失败、受到严重损失的反而是我们自己。言语也是一样,很多人一开口说话就是在说别人如何如何,全都是这样的话题,无形之中就造了很可怕的业。尊贵的法王也曾开示,

“议论他人过错,马上就成为自己生起烦恼、增长烦恼的因与缘,也令他人生起烦恼。”

做为一个学佛人,我们必须要把自己善恶的两面都了解,而不是一味地去摧毁一切、摧毁所有的自己。我们内心有正的一面也有负的的一面,正的一面要逐渐展现出来,负的一面要努力推翻、毁灭。但是,认清自我、自我摧毁并不是折磨自己或是让我们自卑。现在我们内心中善恶的两个小人混在一起,分辨不清,好像双胞胎一样,通常负的一方会更加有力量,因为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支持它、依赖它,对他充满着感情,链接非常坚固。我们以前一直听它的,现在马上破除它就很难。如同很长时间信赖某人,他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一旦我们开始反对他,那他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而后就会拼命挣扎了。但是如果我们勇猛精进的修持佛法,就会很容易破除了,因为坏的一面的存在是无有根据的。所谓“邪不压正”,不好的一面就是邪的东西,好的一面是正的,只要我们愿意在善心方面好好努力,正面的能量一定会得到发挥,负面的能量即是我们的贪嗔痴总有一天会逐渐消亡,因为它本身就是假的东西。正面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支持如教证、理证,假的东西没有人支持,只是我们固执的一直在保护它,我们太相信它了,我们一直被它牵着鼻子走,被它主宰,被它左右。所以我们将负面的东西破坏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