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佛性

  • 作者: 创古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795
  • 分享到:


身为冈波巴(Gampopa)——达波仁波切(DakpoRinpoche)——的追随者,我们应该遵循他的教诲,他说,修持者应同时致力于闻(听闻、研学)、思(思维)、修(禅修):换言之,在研学法教的同时,也应该修持禅定。这和我们的现况有何关联?我们应该把这个法教当作如何实修的指导。

四不可思议金刚论题

•佛性

•证悟

•证悟功德

•佛行事业

我们已经依据《宝性论》解释前三项金刚论题——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其意义相当容易了解。现在,要继续讨论第四项金刚论题:证悟的本质或成佛的潜能。

为什么所有的众生都具有证悟本质?《宝性论》中的四句偈文列举三项理由,说明什么众生从未与佛性分离:

因全然证悟之身无处不在,

因如如本性圆融不可分离,

因原本即具此潜能之缘故,

一切众生皆恒常具佛本质。

其他宗教及信仰系统认为:修行的最终成果是得到某种源于自身之外的成就。佛教的观点则非如此。由于此身是遍在的,全然证悟的最终成果已经存于自身之内;全然证悟的三身——法身、报身及化身——源自于我们自身,而不是自身之外的任何地方。达到证悟时,报身及化身将由法身化现。

现在,我们也许会怀疑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具有广大无边的证悟力量及深不可测的功德,这似乎不太可能。然而,由于我们确实拥有同样的证悟本质,当全然证悟之身展现时,这些善妙的功德特质全部都会自动彰显出来。

其次是“如如本性不可分”。如如本性即法界的本性。全然证悟时彰显的如如本性,和我们现在拥有的如如本性,并没有任何差别;在本质上,它们完全一样——全然证悟的佛所具有的如如本性,和我们这些平凡众生所具有的如如本性,完全没有丝毫的差异。如果全然证悟的如如本性非常高超,而众生的如如本性非常低劣,那么,这仿佛是我们缺乏佛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两者没有丝毫的差异。因此,达到全然证悟时所显现的功德,此时此刻就自然地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

最后,一切众生都自然具有证悟的潜能。在任何一百位众生当中,一百位全部都具有证悟的潜能;我们不能说只有其中的九十五位会达到证悟,其余的五位不论多么努力精进都没有机会成佛——每一位、任何一位众生都具有此证悟成佛的潜能。

这三种理由说明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永不离佛性。

认定我们与生所具的潜能至为重要。为什么?就佛法而言,修持及成就的最大障碍是怠惰及丧志。“丧志”包括贬低自己,心想:“我没有修行的能力。像密勒日巴那样的伟大人才能达到证悟,像我这样的人没有这么好的根器,我永远也无法开悟。”与其贬低自己,我们应该谨记在心;释迦牟尼佛达到证悟的原因是他具有佛性;密勒日巴之所以得到完全解脱,也是因为他具有佛性——因为我们具有同样的佛性,达到证悟的能力也和他们完全一样,不论贫富、男女、教育程度的高低,都能修持佛法并达到解脱;就此而言,我们都是一样的。

就世俗的观点而言,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想:“我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活了!”并萌生自杀的念头,或许有人真的就这么做了。如果人们认清自己有累积功德而证悟的潜能,他们必定可以利用此无可限量的能力,找到其他谋生方法。因此,了解我们与生俱有的证悟本质,对此生及来世、对达到究竟成果——完全的解脱及圆满的佛身——都至为重要及有利。

佛陀为众生开示佛性,并非仅是为了鼓励他们修行,而是在阐明真相;了解真相之后,我们就能开展必要的精进力,圆满修行道。

佛性

佛性可以十种方法描述(如来藏十义):

•本性(其性)

•因(其因)

•果(其果)

•作用(其用)

•功德(其相应)

•渐及(其行相)

•阶段(差别)

•遍在(遍一切处性)

•不变(不变性)

•不可分(无二)

本性

第一项是原理。弥勒尊者利用三种隐喻——宝石、虚空及水,帮助我们了解清净无染之佛性的原理。他解释:虽然宝石、天空及水可能暂时被染污,但原有的本性却永远都是清净的,没有任何瑕疵。

通常宝石深埋在地里,被挖掘出土时,往往仍然覆盖着泥土;然而,宝石本身仍是清净的,不为暂存的泥土所污染。

有时天空蒙上云朵、雾气或废气,对地上的人来说,天空被遮蔽了;但是,天空的本质仍然是清净的、无染的。同理,虽然我们的证悟本质目前被烦恼遮蔽了,但它仍是清净的、圆满的。

当水与泥土混在一起时,它变得浑浊不清,但是,这并非不可回复的状况;水和泥土并未成为不可分离的混合体,水中的泥土可以被净除,水可以再度恢复原有的清净,因为水的本质一直都是清净的。同样的,虽然佛性现在被各种明显及微细的烦恼染污所遮蔽,但这些染污可被净除,佛性本然的清净将可展现。

乍闻之下,三种比喻似乎极为类似;但是,此论注是证量极高的弥勒尊者的开示,故此,这三种比喻实际上有稍为不同的涵义。

宝石的比喻表示;虽然目前为泥土所覆盖,一旦被洗净之后,宝石原有的特殊性质将立即显露出来。

为什么以虚空为例呢?一方面,虚空不为云朵染污的比喻,及宝石不为泥土染污的比喻,两者的意义类似。但是,另一方面,虚空代表不变,从世界开始存在以来一直到现在,虚空永远都保持不变;同样的,佛性也是永远不变的。

为什么以水为例呢?水是湿润的,使生物发育及成长,它滋养花、草、农作物……,同样的,证悟本质充满自利及利他的慈悲,证悟本质具有如水滋润生命一般有利益的俱生功德。

因此,就其存在的原理而言,证悟本质是:

•原本清净、不为暂存的烦恼所染污

•充满功德及能力

•不变的

•充满慈悲



四种因可净除遮障证悟本质的染污:

•虔信佛法

•智慧

•禅定

•慈悲

使我们的证悟本质无法彰显的原因有四种,所以,我们须要具足这四种原因以使其彰显。我们为什么无法了知证悟本质的第一种理由是:我们对佛法不感兴趣或有敌意,因而无意实修佛法。如果对佛法产生兴趣或虔信心,我们的犹豫或敌意自然消逝,同时我们将能诉诸实修而了悟真相。

虽然我们对佛法产生兴趣及虔信,但若不离弃“我执”,仍然无法了知证悟本质。我执是相信“有我”或“自我”,并对这个“我”产生执着。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只要它继续存在,各种烦恼就会不断地困扰我们;若不断除我执,我们将永远无法解脱轮回。断除我执的方法是开展辩识真相的智慧或“般若”;一旦智慧开展之后,我们自然会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断离轮回的因,并了悟本具的佛性。

有时我执的升起是由于我们对身体的态度,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我。”有时则是基于我们对心的态度,或“这个心是我”的信念,我们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物品、衣服及住宅是“我的”。然而,自我的信念起自最初的错误及继之而生的幻惑。例如,看到朋友拥有一支很好的手表时,我们不会想说:“这是我的手表。”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属于别人的东西。看到这只表掉在地上而摔坏时,我们会想:“他的表摔坏了。”但并不会感到特别难过。如果这位朋友把表送给我们,我们会想:“这只表是我的。”如果它坏掉了,我们就会想:“唉哟!我的表坏了!”而会感到相当难过。这种难过是由我执造成的,手表本身并不在意谁拥有它——表只是表;当我执被离弃时,痛苦将会自动消逝,手表也将如实地了解为一只手表。

此外,虽然我们畏惧轮回的痛苦并希望自其中解脱,但是,证悟的因尚未具足,因此,我们须要具有另外一项因素;殊胜的禅定或“三或地”(梵文samadhi)。由于三摩地的妙乐及其他功德,我们对轮回痛苦的恐惧将消散无遗。

具有前三项证悟的因之后,如果我们不关怀、怙念其他众生,反而心想:“自己能开悟就足够了,我不在乎其他人会怎样。”那么,达到完全证悟的因缘条件仍然尚未真正圆熟。

慈悲心是不可或缺的因,由于慈悲之故,我们将生起“为利众愿成佛”的大愿心(菩提心);地殊胜心的升起,将使达到证悟的因缘完全具足。



第三点是果或成果,具有四种无上的功德特质:

•无上清净(胜义净)

•无上自在(胜义我)

•无上妙乐(胜义乐)

•无上恒常(胜义常)

这四种无上的功德——清净、体性、妙乐及恒常——描述佛性彰显时所展现的特质。

无上清净,指证悟本质本有的清净。当然悟本质彰显为法身时,清净的特质自然地展现,因为二障及使二障沿袭不断的习性皆已完全净除。

由于众生执迷有我,因此佛陀给予无我的法教。但既然“我”从未具有真正的存在性,所谓的“无我”又如何可能具有真正的存在性呢?

第二种功德特质——无上自在的体性——不仅指心所造作的“我”已完全平息,也指“无我”之思惟概念——“人无我”及“法无我”(两种无我)——的完全平息。这种全然的平息使真正的全性——自在——显露出来。证悟本质或证悟时所显现的法身,都不具有“我”及“无我”的心识概念,因此,当“我”及“无我”的概念作用完全平息时,真正的体性——自在——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通常,有情众生因为对情感的执着而陷于无尽的轮回,虽然这些情感只不过是三种痛苦的组合,众生却误以为它们是快乐。因此,佛陀开示轮回的痛苦本质(苦谛)及其原因(集谛):五蕴(色、受、想、行、识蕴)、烦恼及恶行。由于五蕴的真正本性是痛苦的,因此,只要仍然具有五蕴,我们就没有达到圆满、恒常之乐的机会。

由于知道痛苦是苦,小乘行者——声闻及缘觉——因而产生厌弃及解脱轮回的强烈意愿(出离心)。当证悟本质或超越痛苦及快乐的法身彰显时,行者已完全断除痛苦及苦因:烦恼、恶行、五蕴及习性等,第三种功德——无上妙乐——因而也展露出来。

第四种功德是恒常。虽然佛陀为了驱散众生执着无常为常的迷惑,而开示无常的真谛,但当法道的成果圆熟时,行者证知轮回与涅槃无二(轮涅不二),两者都不具真实的存在性;由于缺乏真实的存在性,本性不因轮回而有所减损,也不因涅槃而有所增进。这种“轮涅不二”、“本性为一”的了悟是恒常不变的,也就是成道的第四种功德:无上恒常。

作用

描述佛性的十种方式之中,第四种是叙述证悟本质的作用。由于证悟本质自然赋有智慧,众生都能对轮回之苦感到至深的厌恶,并产生脱离它的强烈欲望。对轮回的不满,即是由于证悟本质的作用及影响。

功德

传统上,有两个比喻被用来叙述证悟本质及其功德:在“根”的阶段或一开始时,证悟本质及其功德如同充满珠宝的海洋;在“果”的阶段或证得法身时,证悟本质及其功德如同酥油灯的火焰。

在根的阶段,证悟本质如同充满珍贵宝石的浩瀚海洋,具有无数不可思议的功德,例如佛的圆满智慧。此外,海洋就好比一只装有无量之水的宝瓶;同样的,证悟本质或法身是一切佛功德的基础或容器。而且,如同水的本性是湿润,证悟本质天生蕴涵着对一切众生的无量慈悲。

在果的阶段,证悟本质彰显与之无二无别的三种殊胜功德:

•无瑕

•清明

•不可分

这三种功德如同酥灯的火焰,基本质是光,其本性是清晰及明朗,此两种层面——清晰及明朗——是不可分的。

回到证悟本质,“无瑕”的功德,指一切诸佛的智慧是清净无染的:“清明”的功德,指证悟本质或法身本具的卓越觉知力(例如天眼通)是清明无碍的;“不可分”的功德,指前两种功德——无瑕及清明——是不可分离的。

渐及

“渐及”——逐渐涉入、达及——表示证悟本质是持续不断的,所以众生能逐渐地达到证悟。当证悟本质蒙受染污或障蔽时,这就是所谓的众生;之后,当这些染污清净一半时,平凡的众生成为菩萨;再往后,当证悟本质的一切染污和障碍都完全净除时,菩萨成为佛——这是一种渐及的过程。

阶段

证悟本质经由三个阶段或过程显现出来。这三阶段并不代表证悟本质本身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而是指各种粗重及微细的障碍(例如烦恼障及知识障)藉由修持而净除的程度。这三个阶段相当于障碍尚未清净、部分清净及完全清净等三种状态。

就“五道”而言,在契入见道时,所有心识所造作的障碍——粗重的烦恼障及粗重的知识障——都已净除。契入修道时,微细的俱生障碍也已清净、断除。

烦恼障的造作层面并不是与生俱有的。由于接纳某种信仰系统或哲学,我们将某些特质附加于某个现象。例如,我们可能相信主张自我本体是意识或物质的一部分的哲学系统;或者,我们可能相信造物者的存在,或实质的自我存在于某处。当了悟“人无我”时,烦恼障的造作层面净除了;烦恼的根本是相信自我或执着有我,一旦我执净除之后,烦恼障就自动消失了。

另一方面,烦恼障的俱生层面则不是因为我们所接受的信仰或哲学系统而产生的,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我执及由此而生的烦恼。一切众生都与生就具有此种俱生或本具的无明。我们生来就有“我是”的想法,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俱生的烦恼。

烦恼障的造作层面,举个例子来说,包括相信万物都是上帝或大天神(Mahadva)创造的,这是一种和事物本性冲突的概略性观念了。了悟“法无我”——一切现象(万法)都缺乏自我存在性,其本性皆是空性——时,此造作性的无明就净除了。

知识障的造作层面比较容易舍弃,因此在见道的阶段就已净除。

知识障的俱生层面是相信一觉知主体与被觉知之客体的自我存在性。例如,见到一个物体时,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此物体真正自行存在且独立存在;同样地,我们也相信觉知的心自行存在且独立存在;此外,我们也相信有一个身体存在于两者之间。我们不须刻意培养或造作这些观念,因为它们是无始以来宿世习性的显现,即使是天真的婴儿也有此俱生的障碍。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俱生无明”。

障碍的造作层面可被当下舍弃,但是,俱生层面则须要以比较渐时的速率脱除。首先是粗重的,然后是比较微细的,而最微细的幻惑直到最后才逐渐净除。

单单证知法性并不足以净除这些俱生的障碍,因为错误觉知的习性有极大的影响力;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沿袭这些错误,并不断地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使自己习于真相。“修道”的“修”,就是使自己习于见到万法的真相。在修的过程中,微细的俱生障碍逐渐被彻底净除。

总之,在契入见道及修道时,行者必须断除造作及俱生障碍。目前,我们仍然是这两种障碍尚未净除的凡夫,虽然已经进入佛法之门,但尚未契入见道或修道。由于这两种障碍尚未断除,故我们仍在证悟本质尚未清净的阶段,即第一阶段。

契入见道时,行者将直接见到真相。声闻者或小乘道修持者在进入见道时,仅只净除了烦恼障的造作层面;大乘道的菩萨行者进入见道时,烦恼障及知识障的造作层面都已净除。

证悟本质展现的第二阶段是部分清净与不清净交陈的阶段。初地或欢喜地的菩萨已净除造作层面的各种障碍,但是,俱生层面的障碍仍然存在。由于造作层面的障碍已净除,此阶段可说是清净的;但是,由于俱生层面的障碍尚未净除,故此阶段同时也是不清净的。随着菩萨地修持的进展,各种俱生障碍由粗重到微细逐渐地净化;在初地至第十地之间,一切俱生障碍不断地继续净化。因此,这整个阶段称为证悟本质清净与不清净交陈的阶段。

完全证悟时,烦恼障及知识障的粗重及微细层面全都完全净化至极,无丝毫的痕迹。因此,这个阶段称为全然清净的阶段。

总而言之,佛性展现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不同的名称。在第一阶段,烦恼及知识二障尚未清净,此阶段的证悟本质称为“众生”;接着,在第二阶段,障碍的造作层面净除了,但其俱生层面仍然尚未净除,此阶段的证悟本质称为“菩萨”;最后,当一切障碍的所见层面皆已完全净除时,此阶段的证悟本质称为“佛”。

历代上师教导我们:在这三个阶段或三种存在状态,或为众生、或为菩萨、或为圆满的佛,佛性在本质上仍然一样。然而,在领受此法教时,我们必须避免误解其意,误以为佛性和非佛教理论所谓的“真我”、或唯识论学派所谓的“阿赖耶识”(梵文alaya)是完全一样的。请务必慎防这类误解。

在多罗那他(Taranatha)创立觉曩派(Jonangpa)学派的时代,其他博学的上师极力反对他解释佛性的方法;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发觉多罗那他的知见有缺点,而是因为担心修学者会曲解此正确的知见而犯下重大错误。为避免此种危险的意图,曾引发一番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重点是将佛性与印度教数论学派(Samkhya)系统的“真我”或“有意识的自我”混为一谈。根据许多非佛教徒的观点,“真我”是一恒常、具体、独立的本体;但是,证悟本质的本体是空性的,因为它是空性与智慧、法界与本初之觉醒状态的融合,因此,它和数论学派所称的“真我”截然不同。

同样的,虽然佛性和唯识论学派所称的阿赖耶识有类似之处,但是,依据唯识论的观点,阿赖耶识并不是空性的,而是具体的、真实的;然而,证悟本质是空性的。所以,阿赖耶识和证悟本质怎么可能会是一样的?

遍在

证悟本质是遍在的。其遍在性可以虚空为比喻,虚空甚至渗透到看起来极其密实、坚固的物体,例如波达那的佛塔;即使是卑微如厕所的俗物,也被虚空所渗透。同样的,证悟本质遍及所有的众生,不论地位崇高或卑微、不论清净或不清净。

不变

第九项金刚论题可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加以解释。“不变”指证悟本质是不变的。亦即不论是否被障碍遮蔽或是否已净化,佛性永远都保持不变。但是,先前我们已经言明佛性有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则佛性如何可能以三种状态存在但保持本质不变?证悟本质本身从不改变,但是,遮蔽它的障碍会改变,并可因而被完全净除。遮蔽佛性的烦恼如同空中的云,是暂时的、不是恒常的,因此可被铲除。天空有时被云遮蔽,有时则清朗无云;云朵存在是暂时的,但是,天空本身一直都自然存在。同样的,由于烦恼是暂存的,而非证悟本质的俱生成分,因此烦恼必然可被铲除。

虚空遍及一切,在虚空的无限领域中,宇宙一再地形成及毁灭,然而,虚空本身不生也不灭。同样的,证悟本质遍及一切众生,虽然众生历经各种不同的变迁,例如苦、乐、生、老、病、死……,但佛性本身一点儿也没改变。不断地改变只发生在众生的经验层次,佛性本身一直保持不变。

虽然当我们是平凡的众生时,证悟本质保持不变;但是,当我们成为菩萨时,它是否会有任何的转化?答案是:不会。当我们是平凡的众生时,佛性是不变的;当我们成为菩萨时,佛性也是不变的;当我们达到完成证悟时,佛性也仍然不变。

此教本言明胜利者(佛)之法子——菩萨众——已证知万法的如如本性,并已见到真如法性,因此已经超越生、老、病、死的轮回现象;然而,由于对众生的大慈悲心,他们仍然以身受轮回的显相示现。他们并未实际经验生、老、病、死的苦,因为这些事件是业力及烦恼造成的。圣众之所以成为圣众,是因为轮回所根据的业力及烦恼已经断除、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菩萨圣众以他们所要度化的众生相化现;换句话说,他们化现为被无明遮障而历经痛苦的平凡众生。

如同菩萨众为了利益众生而示现生、老、病、死,圆满证悟的佛陀住世于地球时也如此化现;然而,他并未实际经历这些事件,这些事件只是他的慈悲心的显相。

菩萨的行为似乎和平凡众生一样,是不可思议的事迹。圆满开悟的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世间,成为在家人,然后聚妻生子;后来,他似乎放弃一切,受戒出家;证道之后,弘法度生、加持众弟子,最后圆寂。但是,这都只是显相,他化现这些事件的目的是让世人了解佛法。事实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他临空飞下,降于一片花海、大放异光……——他可以轻易做到这些,但这只会让众生觉得佛陀并非真正是人。他们会认为:“我们只是人罢了,怎么可能达到证悟?”因此,佛陀以由母胎受生的显相出世。

释迦牟尼佛也可一开始就以僧侣或大菩萨的形相化现,但是,这会让一般人自愧不如。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佛陀生为在家人,结婚生子,并治理王国数年;后来,他放弃他的王国及荣华富贵,成为一名僧侣。如果他没有这么做,一般人又会想:“佛陀原来就是伟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和他一样。”因此,他起先模仿世俗的生活方式,后来才转入佛行佛法的道路,这种行为称为“依众生之行而行”。

佛陀可以随心所欲地活一百年或五百年、五千年,但凡人不可能活这么久。如果佛陀不考量当时世人的寿命,一般人会觉得:“他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同,我们只能活到七、八十岁,所以,不可能达到他的成就。”因此,依照凡夫的寿命,佛陀在大约八十岁时圆寂。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或感到奇怪:为什么像Gmb这么伟大的上师会罹患癌症而死,或为什么杜忠仁波切(DudjomRinpoche)时常生病?有这样的疑问并没有什么不好,实际上,这是相当好的现象。

如同此教本所说,诸佛与菩萨依据一般众生的正常经历而显现生、老、病、死的迹象;如果他们不这么做,我们会觉得这些上师完全不同于我们,是我们不能比拟的。因此,由于癌症是现代人的常见疾病,某些上师会示现罹患癌症的征象;由于有些人时常生病,某些上师会示现时常生病的样子。

小乘经典述及佛陀在食用冷猪肉的供餐之后,生病而死;但是,藏文译本则说在食用最后的供餐之后,佛陀旋即示现涅槃。虽然这两则故事有矛盾之处,但佛陀食用冷猪肉、因此生病、然后入涅槃的示现,是全然可能的。

诸佛及菩萨完全免于业力的染污,佛的境界本身超越生、老、病、死。因此,佛的境界有四种特质:

•坚稳

•恒常

•平静

•不变

证悟本质完全彰显的佛果是恒常的,因其免于生;是坚稳的,因其免于老;是平静的,因其免于病;是不变的,因其免于死。

不可分

证悟本质和证悟功德是不可分的。例如,不被云遮掩时,太阳的本俱功德——光明及发光——就自然显现出来;云消散之后,我们不须设法使太阳产生阳光,然后将阳光散发给世界——这完全都是不必要的。太阳和光明及发光的本具功德是不可分的,因为光芒四射是太阳的本性。同样的,证悟之后,我们不须造作证悟功德;证悟功德和证悟本质是不可分的,当最后一丝障碍净除时,证悟功德就立即自动显现。

障碍九喻

起先,我们解释为什么众生具有证悟本质的三种理由:接着,我们藉由十个项目去了解此证悟本质显现的方式:现在,我们要讨论证悟本质目前被障碍遮隐的九个比喻。《宝性论》详尽地解释其中的三个,但我们只能简短地提及每一项。

第一个比喻是一小尊佛像隐藏在一朵凋萎中的莲花之内。只要这尊佛像继续隐藏在枯萎的花瓣之内,我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当花瓣一掉落时,佛像就立即显露出来。这就像目前我们的佛性被烦恼的业障所隐蔽一般。

第二个比喻是蜂蜜。蜂蜜非常甜蜜可口,但是,当它被一群蜜蜂所包围时,我们无法尝到蜂蜜的滋味;然而,一旦蜂群被驱散后,就能享受蜂蜜的自然美味。

第三个比喻是米粒。大多数人都喜欢米饭,但是,当米粒被稻壳包住时,我们吃不到米。不论米粒是否被稻壳包住,对米粒本身而言,米的品质都丝毫无异,一样都是米;但是对食用者而言,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第四个比喻是证悟本质如同被泥土覆盖的金块。想像一千年前有一大块金子掉落在濠沟中,慢慢地,它被泥土及垃圾覆盖,以至于没有人看得见它。这块金子无法呼叫:“嘿,我在这里!请把我挖出来洗干净。”所以,它一直被埋没着。

终于,有一天,一位天眼通正巧路过此处,他看见这块金子深埋在土沟里。他告诉大家说:“瞧!这里有一块金子!赶紧挖出来,把秽物洗掉,然后好好利用它。”同样的,当证悟本质被认知及清净之后,它是无价之宝;即使它未被认知,也仍然是无价的。

第五个比喻是一盒珍贵的珠宝埋在一位穷人家的地坂下。虽然一盒他看不见的珠宝就在脚下,但由于他并不知情,因此继续遭受贫困之苦;除非他发现这个宝藏,否则这个宝藏对他一点儿帮助也没有。同样的,虽然所有的众生都具有开悟的潜能,但在证知本俱的佛性之前,他们将继续遭受无谓的痛苦。

第六个比喻是树的种子。即使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也能长成一棵好几公尺高的大树,虽然在严密的审察之下,我们仍然看不见这粒种子所蕴涵的大树,因为树的潜能尚未彰显;然而,这粒种子确实具有这个潜能。同样的,许多功德蕴涵在证悟本质之中,但目前尚未彰显。

第七个比喻是佛像被厚重的破布里住而不被察觉。同样的,我们的证悟本质暂时被烦恼染污所遮蔽,因此我们看不见它。

第八个比喻是一位穷困的妇女怀着命中将成为国王的胎儿。这位妇女极为穷困潦倒,生活情况很艰难,甚至有疾病之苦;然而,她孕育着未来的明君。此时,没人知道她具有此看不见的珍宝,就连她自己也不晓得。同样的,一切众生都蕴涵着只须被了知的证悟本质,虽然现在无法被察知,但当此证悟本质被了知且完全彰显时,蕴涵于内的佛功德将立即展露无遗。

第九个比喻是仍然在铸模中的佛像。根据古老的传统,在灌入黄金之前,土模之内的蜡制佛像必须先融化掉,等黄金凝固之后,再把土模敲破,将佛像取出。但是,在这个比喻中,土模尚未被除去,珍贵的佛像仍然隐藏在土模之中。这是由黄金制成的,有着完美的比例,造形极其精巧;然而,由于粗糙的土模仍然紧包着它,因此人们无法欣赏到里面这尊佛像的庄严与华美。同样的,由于被障碍所遮蔽,证悟本质无法为平凡众生所察知。

显然这九个比喻全都具有“证悟本质为染污所遮蔽”的共同意义,因此,我们可能会认为:“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例子来说明一个简单的观念?”但是,每一个比喻都有个别的内在涵义来阐明某一特殊的观点。让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九个比喻。

首先,《宝性论》教示:证悟本质就像隐藏于正在凋萎的莲花中的佛偈。清新的莲花非常悦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莲花失去清新可人的外相,变得愈来愈不迷人;绽放后第三或第四天时,花瓣开始枯萎,然后掉落。同样的,我们贪执的对象,起初似乎非常迷人,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吸引力迟早都会消损。凋萎的莲花被用来代表贪欲的染污,因为执着会遮蔽佛性。

蜜蜂的比喻意味着佛性被嗔恚所遮隐。蜂蜜本身是甜美可口的,但蜜蜂很容易被激怒,被激怒的蜜蜂会刺伤人,造成痛苦。同样的,嗔恚有害自心,并造成他人的痛苦。

米的稻壳象征无明。米是重要的粮食,富于营养,可维持众生的生命;但是,如果米一直被坚硬、强韧的稻壳包着,它就没有食用价值,因此没有用处。如同米被壳包住,众生亦被无明全盘笼罩而不自觉。

烦恼染污可能是潜伏的,也可能非常明显。第四个例子——金块埋在秽物中的比喻,代表明显的染污。贪执、嗔恚、愚痴等明显的染污,构成使我们无法觉察证悟本质的障碍。

潜在的染污相当坚厚,也会使我们完全无法觉知佛性。第五个例子叙述的是埋在我们自家地下的宝藏,虽然这个宝藏唾手可得,但泥土的坚厚使我们无法察觉地下的任何宝藏。同样的,潜在的染污虽然很容易净除,但它仍是相当坚厚的障碍。

先前我们提到“达到见到道时所断除的”及“达到修道所断除的”,一旦种子被播下之后,它自然会成长为树。同样的,一旦见道的智慧开展之后,染污及障碍自然会净除。

遮掩美丽佛像的破布很容易去除;同样的,在修道中,必须断除的染污其实也是很容易断除的。

第八及第九个比喻述及仍然在母胎的国王和仍然在铸模之内的佛像。然而,在适当的时刻,已存于母胎之内的未来国王将会出世;已完成且已臻完美的佛像,则将逐渐除去围绕着它的束缚。

十菩萨地的前七地称为“七不清净地”,后三地则称为“三清净地”。前七地之所以被称为“不清净”,是因为仍有一些残存的我执;当我执完全净除时,就契入最高的清净三地。

为何开示佛性

释迦牟尼佛在瓦拉那西(Varanasi)鹿野苑开始传授佛法。他首先开示四圣谛: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这些法教是初转*轮的主体。

当时佛陀解释:每一项行为都有其果报。他教导弟子轮回的痛苦,并揭露这种痛苦的起源为何;他也指出应循的法道,并叙述所达的灭境。

后来,佛陀至拉吉格尔(Rajgir,王舍城)的灵鹫山及其他地方传法,阐说空性的法教,这就是二转*轮。他说虽然事物如是显现,但它们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性,他将轮回比喻为梦、为幻相、为魔术的呈现,一切都无真实的存性性,都如云一般,没有任何具体的宝性。他宣说二万五千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等法教,强调现象的空性层面。例如,《心经》提到:“无眼、无耳、无鼻、无舌……。”

最后,佛陀给予究竟的三转*轮法教,又称为“全然揭显”或“完全辩识”的法教。此时,他开示一切众生都赋有证悟本质或佛性。

我们或许会怀疑:“二转*轮时,佛陀已经说明一切现象都没有真实的存在性,如同云、梦及幻象,则他如何能突然宣称佛性存于每一位众生?”

初转*轮时,佛陀说事物存在(法有我);二转*轮时,他则说事物并非真正的(法无我),且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最后,三转*轮时,他似乎再度自我矛盾,这一次他主张证悟本质的存在。然而,他给予每一种法教时,都有特别的用意。

佛陀以阐述业力的存在——行为与果报——开始传法。如果他一开始就说一切都是空性的,人们可能会误解,并因而变得不负责任,不在意自身行为的果报;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他首先阐述业的力量。然而,如果行者坚守一切都真正存在的信念,他们就不可能了知法性——事物的空性本性。

为了解释人及事物皆缺乏自我存在性(人无我、法无我),佛陀给予二转*轮的法教。如果佛陀当时就教导证悟本质或佛性(又称为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a),众生将无法断除“事物是具体的”的执着,他们将误以为佛性是灵魂或真我。佛陀认为,先教导空性——一切现象都缺乏实质特性——可避免让众生心里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

开示佛性的五种理由

众生适当地理解两种无我的法教之后,佛陀给予证悟本质的法教。佛陀给予平凡众生证悟本质之法教的理由,共有五种。

第一个理由是抗衡丧志或气馁的情形。我们可能会想:“菩萨众才智过人,充满慈悲心,又无比精进,他们很容易达到完全的证悟;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永远也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再怎么努力也是枉费的。”这种颓丧的想法会让我们感到怯懦无能。为了抵制这种错误的想法,我们必须了解;我们与生就具有完全证悟的潜能——佛性,因此,我们永远都不必要感到颓丧。

如果我们将心专注于圆满证悟的目标、菩提心的开展及功德的累积,将能遵循诸佛及菩萨的脚步,达到圆满的证悟。仿效传承伟大的菩萨行者及慈悲的根本上师的行径,我们将能达到同样的成果;我们将能遵循同样的法道,达到同一次第的三摩地禅修境界。为什么?因为我们具有同样的佛性。就此而言,平凡众生所具有的证悟本质与大菩萨所具有的证悟本质,并没有任何差别。

第二个理由是,我们可能会想像自己是不凡的菩萨,修持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想:“我已经具有菩提心了,我的禅定非常深沉,有无比的慈悲心,其他众生缺乏大勇、大慈、大悲。”如果这种骄傲感或优越感使我们鄙视他人,不但功德无法彰显,且过患将因而生起。

佛弟子应该视自己为上师将法教“灌入”的容器。相较之下,傲慢如同钢球,当我们把东西倒在钢球上时,东西会立刻滚落,什么也留不住。如果一位修行者充满骄傲或自满之感,他将无法学习或开展其他任何特质。

虽然我们可能开展了一些美德,但是,和圆满证悟者的美德及特质相较之下,这实在微不足道。一切众生都具有证悟本质,虽然他们尚未开展这些美德,但他们开展这些美德的能力绝对不亚于我们,甚至胜于我们,他们也一样能达到全然圆满的证悟。一旦我们认定其他众生的能力之后,就不会轻视或鄙视他们。

第三个理由是,众生须要证悟本质的法教才能离弃不正见,例如错误的信念。举个例子来说,某些非佛教信仰系统主张一至高无上的神祗或众多神祗会对我们的善行感到高兴,不善行则会触怒他们。

佛教的观点和这不一样。简而言之,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不了解真相时,心在轮回的幻惑之中徘徊;但是,当我们了知事物的本性、断离障碍时,就自轮回解脱。

例如,我们处在一个幽暗的地方,地上有一条杂色的绳子,由于光线幽暗,我们误以为这条绳子是一条毒蛇,因而骇然地想道:“我该怎么办才好?它可能会咬我!如果它很毒,我可能会死。”我们的恐惧随着这个念头增长,并显得很无助;我们无法服药驱散恐惧,无法祈求神祗赶走这条毒蛇。此时,只有一个立即可行的办法;审察实际的状况。我们可以向第三者查询:“这真的是一条蛇吗?”也可以仔细地观察情况而发觉这其实不是蛇,而只是一条绳子。看清真相使错误的觉知和继之而起的幻惑立即消失;同时,我们的心自然也会放松,变得很平静,免于恐惧之苦,因为我们已了知真相。

这个比喻指出:我们现在在轮回中徘徊,这是由于过去业力的成熟及对现实的迷惑反应——烦恼;由于处于幻惑的状态、误解一切经验,我们遭受各种痛苦。这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必须审察真相,并确实觉知事物的本性。大部分人缺乏必要的勇气及自信,所以,我们必须依止佛陀的法教。佛陀解释如何开展证知无我及究竟真相的智慧,依止他的法教,我们将能断除幻惑。

佛陀给予极其完整及详尽的法教,毫无保留地为众生阐释事物的本性,因此,一旦了解正知正见、融会贯通初转及二转*轮的法教之后,我们将对究竟真相有至为完善的了解。

二转*轮强调现象的空性层面。空性和环绕我们的虚空有所不同,并非空无一物的状态。如果认为空性只是空无如虚空的状态,那么,我们的了解尚未臻至完整,并非究竟的真相:如果认为证悟本质仅具智慧的功德,这也是不完整的。空性是清明的,是空与智慧或觉醒状态的融合;明的层面则是三转*轮的主要论题。

开示佛性的第四个理由,是为了驱散因为不了解佛陀法教之整体意义而可能生起的过患。如果不了解法教的整体性,我们可能对圆满的法教有错误的看法或产生怀疑;若能了解法教的整体意义——包括三转*轮阐述佛性的法教,我们将不会有偏离正法的危险及过患。

开示佛性的第五个理由,是为了超越自爱。如果误解证悟本质的法教,我们可能会开始认为自己非常特殊,应该只为解脱自己的痛苦而达到证悟;然而,如果了解所有的众生和我们一样,都具有证悟本质,都必须净除业障才能达到证悟,自爱的倾向自然会破除。

以上开示佛性的五个理由,完全是为了帮助我们断除五种过患,佛陀因而三转*轮,给予“完全揭显”的法教。

问答

学员:我不了解“渐及”指的是什么?

仁波切:在此,“及”指我们汲入、达及了知证悟本质的过程;也就说,转向证悟目标。我们不须要涉入轮回,因为我们已经在轮回之中了。

学员:痛苦和五蕴有什么关系?

仁波切:为了解为什么五蕴属于苦谛,你必须先了解“痛苦”的意义是什么。痛苦可分为三种(三苦):第一种是“苦苦”——痛苦的苦,身或心实际经验到的疼痛或苦楚,这是人们最常提及的痛苦。有时我们没有生理及心理的痛苦,所以暂时觉得很轻松、愉快;然而,我们无法永久停留在这种状态,改变是必然的。由于这种快乐是暂时的,因此我们会遭受到“坏苦”或“变易之苦”,不论我们所处的状况是欢乐、或痛苦、或冷漠,改变迟早都会生起。不像法身及佛果是恒常的,众生的存在永恒都受制于暂时、无常的状态,这称为“遍在之行苦”或“行苦”。

第一蕴都受制于三苦,例如想蕴及识蕴——身的痛苦觉受或心的痛苦状态——都是苦苦;快乐的觉受或心态随时都可能改变,这其实是变易之苦;由于我们所有的感觉及身心状态都是稍纵即逝、都是暂时的,它们永远都无法超越遍在的行苦。

学员:谈到必须离弃的事物时,“习性”或“习气”是什么意思?和快乐或妙乐有什么关系?

仁波切:习性或习气就好像长久以来习惯于某种事物或状态,虽然刺激物已经不存在,但和它有关的习惯仍然存在。例如,一个曾经装有麝香的盒子,虽然很久以前麝香就已经被丢弃,肉眼看不到一丝痕迹,但麝香的气味仍然旋绕着。这个比喻如同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行者,虽然明显的烦恼障已经消失,但一些习惯性的行为型态仍然存在,这就是习性。

有个比喻说:一不留神,阿罗汉可能会踩到蛇。这种无意的行为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因袭已久的习气障尚未完全清净。但是,阿罗汉已不具众生的强烈烦恼障。

我们可以不同的方式了解证悟本质的彰显。契入见道时,证悟本质就已经彰显;但是,这并不等于证得法身或佛果,因为佛性尚未完全显现。《宝性论》以埋藏在土中的宝石为例,说明这种情形。

起初,宝石完全被土壤覆盖,没有人看得出它实际上是璀璨的宝石;但是,稍加清洗之后,它美妙的特质就开始显露。这如同契入见道,行者的佛性已部分彰显,察觉某种珍贵的东西已经近在眼前,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抹察这颗宝石,使它的美更进一步地展露出来;终于,在经过精纵的抹擦之后,它成为足以庄严佛身的亮丽宝石。

同样的,在了知证悟本质、契入见道时,一些障碍仍然残留不去,有待进一步的净除。当这些障碍愈来愈清净时,证悟本质就随着愈来愈明显,直到完全证悟的最后阶段,一切不净都完全消逝无遗。

学员:如何追溯传承?

仁波切:就噶举传承而言,法教的传承追溯至法身佛金刚总持或金刚持,然后传至帝洛巴、那洛巴、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帝洛巴和释迦牟尼佛住世于不同的时代,帝洛巴住世的时代较晚。所以,这是怎么一回事?金刚总持和释迦牟尼佛有何不同?

释迦牟尼佛又称为无上化身,他出世在这个星球,达到完全的证悟,示现证悟的十二行谊等;然而,法教的来源——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法身——和金刚总持是无二无别的。就此而方,当帝洛巴因其证量而亲见金刚总持并自其得授法教时,和亲见释迦牟尼佛并没有任何不同。

同样的,根据宁玛(Nyingma)传承,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法身和普贤如来佛(BuddhaSamantabhadra)——嘎日多杰(GrarabDorje)自身智慧法身得授直接传承——是无二无别的。

任运而显是成佛的功德之一,这表示佛的教化——佛行事业——总是顺应当代众生的根器,因此,各种不同的法教在不同时代演变而起。小乘法教盛行的主要时期是佛陀住世至大域龙(Dignaga,又称为陈那);大乘的盛行源于无着及龙树的时代,当那澜陀寺(Nalanda,或意译为施无厌寺)兴起时;后来,在札马拉希拉寺(或意译为戒香寺,Vikramashila)的时期,金刚乘法教开始盛行。这并不表示法教本身有所改变,而是由于佛行事业任运而显的功德,不同的法教为了顺应不同时代众生的不同根器而兴起。

目前,我们受益于息护(Shantarakshita,又称为住持菩萨)、藏王赤松德赞(TrisongDeutsen)及莲华生大士所确立的法教。一般而言,藏传佛教被称为“金刚乘”,然而这主要是三戒金刚持有者的系统:外戒——个人的别解脱戒;内戒——菩萨戒;密戒——金刚三昧耶戒。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格鲁、萨迦、噶举及宁玛,全都倡导同时持守三乘戒律的这个系统——不论修持的是何种法门。

一般的佛法开示都提到轮回是依因缘而存在的现象,因此,轮回不具任何自我的本体,且缺乏具体的存在性。涅槃也一样缺乏具体的存在性,涅槃的意思是“超越了痛苦”。既然轮回的苦是可以超越的,则轮回显然真的存在;但是,如果轮回缺乏具体的存在性,那么,涅槃应该也一样不具真实的存在性,是不是?

然而,我们谈论到佛性本身从不被轮回的染污所减损,也不被涅槃的清净所提升。弥勒尊者将佛性比喻为珍贵的珠宝,不论是埋藏在地下为泥土覆盖,抑或被挖掘出土、洗净并擦亮,珠宝本身一直都完全不变——它与生俱来的本性不为泥土覆盖,抑或被挖掘出土、洗净并擦亮,珠宝本身一直都完全不变——它与生俱来的本性不为泥层所污染,也不因清洗的过程而有所增进。同样的,不论尚被烦恼所遮蔽,或已摆脱烦恼,证悟本质一直保持其本俱的清净与无染,没有丝毫改变。对法道上的行者而言,“有遮”与“无遮”的佛性有极大差异;而实际上,差异完全在于障碍,佛性则如同深埋于土中的珍宝,一直都完全不变。

根据经典法教系统,行者依推论、演绎的方法开展对染污下的佛性的信念;但是,根据金刚乘的大手印或大圆满法教,行者以实修的方式体认佛性。例如,在得授大手印或大圆满的直指教法之后,行者安住于禅修,往内观照,在认知的那一刹那,障碍完全净除,行者直接见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佛性。

学员:噶举派认为,唯识论是完全错误的见解,或只是部分错误的见解?唯识派的修持是否能达到完全证悟?

仁波切:唯识论系统、声闻系统及独觉系统的究竟见解有一些缺点,但也有优点,因此,步入这些学派的修持道时,行者的进展将很缓慢。然而,尽管有这类缺点,行者最后还是能契入较高的修持道。

至于唯识论,一切唯心造的见解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其过患在于相信心的本性具有真实存在性。然而,这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如果行者依据唯识论学派的信念去修持,他将能净除恶行。

常常有人问我:“证悟本质真正存在的信念,和心的本性具有真正存在性的唯识论见解有什么不同?”答案是这两者相当不同。因为证悟本质是觉醒状态与空性合一,不具任何实质,这种觉醒的状态自然充满智慧——证悟的功德;可是,这并不表示证悟本质具有任何真实或具体的存在性。

然而,唯识论相信心的本性具有真实或具体的存在性,换言之,即心的认知真正存在。此派的学者认为,如果真实的认知——意识——不存在,认知事物的基础就不存在,因此,他们确信某种具有认知能力的东西真正存在。这和中观(梵文Madhyamika)的见解相抵触。证悟本质是空性但觉醒的见解,则和中观哲学一致;但是,证悟本质其实超越了存在与不存在的限制。

以实际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试着去探讨它;坚称我们讨论的题目并不真正存在,似乎有些不实际,不是吗?因此,通常我们说证悟本质确实存在,但这并不表示它未超越四种边见(常见、断见、亦常亦断见、非常亦非断见)。

学员:知识障和两种无明——俱生无明及概念性无明——有什么关系?

仁波切:知识障指执守主体、客体及行为三者有别的概念(三轮明)。例如,布施时,我们想:“我是布施者,那人是接受者,我们之间有某种事物的传递。”仅只持守这个观念,不论多么微细,都构成一般所称的知识障或所知障,因为它遮止了遍知一切、了知万法真正本性的智慧;烦恼障则遮止了解脱——两者都是无明。

然而,就知识障而言,无明本身并不是轮回的因,可说是一种中性的状态,只表示执守一种概念,并未涉及烦恼,因此,知识障是“未混合的无明”。但是,烦恼障是“混合的无明”,因为它和贪婪、嗔恚、傲慢、疑嫉等负面情绪混合在一起。

这和其他开示所叙述的两种无明——俱生的无明及造作的无明,或本俱及概念性无明——有所不同。“俱生无明”是与生俱来或本初的无明,是不知道事物的本性;“概念性无明”是因概念造作而成的无明,指以非真正适切的概念及非真正蕴有的特质标示事物。这两者有些微的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看到一张桌子时,心想“这是一张桌子”,这只是知识障,这种概念遮止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无法觉知此物体的空性本性。然而,仅只想到“这是一张桌子”,仍然没有任何特别不好的后果;但是,概念性无明的影响比较强烈一些,例如,加入主张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的宗教,并认同其他信徒而想道:“是的,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的!”从那时起,一连串错误的观念将应运而生。

学员:“图古(tulku)”和释迦牟尼佛有何不同?

仁波切:释迦牟尼佛是无上的化身佛,是报身与化身同时化现于一,是收摄一切于一的体相。当今,我们不时谈到“这位图古”或“那位图古”,似乎有很多图古,但我觉得这是没有报身的化身。

学员:所以,仁波切的意思是不是说,身为平凡众生的我们,具有受到遮止的佛性特质,但这并不是化身的层次?

仁波切:只要证悟本质尚未彰显,三身就尚未显现。此时此刻,它们还没显现。

学员:它们存在的层次是什么?

仁波切:现在,我们不具有三身,是不是?

学员:我以为“有”,因为法教说证悟本质永远都在,且永远都是清净的,只是暂时被遮止而已。三身同时存在着,否则这种说法就不是真的。

仁波切:你的报身在哪里?

学员:被遮蔽了。

仁波切:在用词方面,“证悟本质”和“证悟者”是不一样的。在梵文中,“如来藏”(佛性)和“如来”(佛)也有所不同,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两个不同的名词了。“本质”指尚未彰显或尚未被证知的特质,它仅像是花的种子,种子是种子而不是花,然而,如果被播种,种子即具有成为花的潜能,但是它还不是花。

学员:那就是我的问题核心。种子具有一切潜能,但是,就“果”而言,你不能忽略成长的过程;事实上,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是不是?

译者:这称为法道或道。

学员:是的。换句话说,“突然证悟”或“顿悟”这种事并不存在,行者必须经过整个过程,包括证知三身。

仁波切:开展的过程完全在于个人的能力。例如,大乘法教说证悟需要三大劫之久,然而,根据金刚乘法教,行者可以非常迅速就认知本性并完全证悟,这有时在一生之内就可达到,有时需要好几世。时间的长短并不一定,我们不能说你立即就会开悟,或要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开悟。

学员:烦恼障的俱生层面和知识障的俱生层面有什么不同?

仁波切:烦恼障的俱生层面和嗔恚、傲慢、疑嫉等烦恼有关,是与生俱有的、不须培养就有的。知识障的俱生层面指诸如“我”及“他”等观念,是与生俱有、不须教导就会的。

学员:我们能立即离弃这一切障碍吗?

仁波切:我们无法说立即离弃一切障碍是不可能的,因为有“顿悟道”;然而,一般来说,这是一步一步地渐进过程。烦恼是非常微细的。

学员:接触到证悟本质似乎可使行者立刻离弃障碍。

仁波切:在目前,即使证悟本质被证知了,也未完全免于障碍,因为证知、彰显及全然圆满的觉醒有所不同。在初地菩萨的阶段,佛性已被证知,但尚未完全彰显。在修道上,行者的佛性仍然不时被各种染污所遮止,因此,这称为“修道”,因为行者必须藉由修持一再地开展证悟本质,并习于证悟本质。当一切障碍终于完全被净除时,全然证悟的功德就自然彰显。

学员:粗重和微细的障碍有什么不同?“粗重”是否像嗔怒一样显而易见,而“微细”则比较像是种子,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就不活跃,但具有升起的潜能?

仁波切:是的,就像是这样。粗重的染污是明显或显现出来的染污。微细的染污是看不出的,且未真正显现出来,但是,它们被细分为九个等级:极粗、中粗、微粗、粗中、中中、微中;粗微、中微、微微。这九个等级相对于二地至十地所净除的障碍。微细的染污并未呈现出来,但是随时都可能蹦出来,如同种子突然发芽一般。然而,某些种子并没有那么容易就发芽,例如极其微细的烦恼,须在具足诸多因素之后才可能发芽。

学员:修道是否连最后一点至为微细的障碍都铲除了?

仁波切:在初地菩萨的阶段,造作层面的极粗重染污都已净除了;其他九地则全都属于修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