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引言
-
作者: 创古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790
-
一般而言,自利是一种合理甚至高尚的行为,但是,有时人们会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企图伤害他人,在佛法中,这称为“错误或不良的意图”;至于“良善的意图”,则是利益他者的意图。然而,如果认为所谓的“他者”仅指少数某些人,例如我们的亲人、朋友或同胞,那么我们的见解就有所偏差;我们不应该只偏爱某些人而伤害其他的人,应该培养平等的态度,善意地对待所有的众生——包括动物。如此,我们的善意将扩展为广大的菩提心(bodhichitta)。
有些人认为佛教从并没有真正在服务社会,例如像基督教组织一样创办学校及医院。由此角度来看,佛教徒或许不以具体的方式利益社区,然而,佛教的主要目的是藉由各种“意”的修持而利益他人——佛法修持者藉由良善的意图而服务他人,他们因永不遗忘良善的动机而能真正利益众生。因此,不论是在听闻佛法、或研读佛经、或修法,发菩提心都至为重要。
虽然我们打算寻求并遵循真正及圆满的法道,但若缺乏一位具格向导的指引,则永远都无法发现这样的法道;如果我们试图自己去寻找法道,或追随资格不足的老师,则可能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因此,首先必须谨慎地寻找一位真正的上师,然后遵循他的教导。
这个教本首先载明它的梵文名称,以证明这个法教最初是由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所传授,这表示此法教最初是在印度,由圆满证悟者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
此教本的梵文全名是“玛哈雅那乌塔昴坦多罗释多罗”(MahayanaUttaraTantraShastra),中文的传统译名为《究竟一乘宝性论》,又称为《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或《分别宝性大乘无上续论》;它的藏文名称是“贴(格)巴千波局啦美典确”(TegpaGhenpoGyuLameyTencho)。在梵文中,“释多罗”(shastra)的意思是论述、阐释或注解,西藏学者将之翻译为“典确”(tencho),意思是“指示及改变”——指出改变存有之烦恼及不良习性的正道。因此,“释多罗”的实际意思是“指出正道及改变烦恼”。由此可知,进入正道可转变烦恼。
在藏文中,这部论注的通俗名称是“局喇嘛”(GyuLama)梵文“乌塔晟”(uttara)及藏文“喇嘛”(lama)的意思都是至高或无上。由于这个法教是佛陀三转*轮时所传的,所以有如此的叙述。
梵文名称的第二部分是“坦多罗”(tantra),中文译为“续”或“密续”,藏文为“局”(gyu)。“密续”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气脉,明点或性修持法,这并不是密续的真正意义;密续的意义是“连续性”或“连续的体性”,是在“根”的阶段、行于“道”的阶段及获得“果”的阶段都存在的连续体性,因此,“密续”一词应该被理解为连续性或连续体性。简单地说,“乌塔昂坦多罗”意指“无上的连续体性”。
《究竟一乘宝性论》——简称《宝性论》——的主题是每一位众生皆具有的特质;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证悟的种子,而且这个潜能是可显现的,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证悟的本质。
此教本以探讨构成此法教主体的重要论题开始。其中,首要的论题是“真实情况”或“真相”。为了解释此真实状况——事物的根本,此教本首先阐明轮回充满各种痛苦。为什么这些苦难会生起?它们起源于何处?——痛苦起源于幻觉或误解真相。贪、嗔、痴、慢、疑这五种主要的烦恼(五毒)起于无明,无明则起于不了解或误解真实情况及事物的真相;要净除此种迷惑及无明,必须证知事物的真正本性。
佛陀给予不同次第的法教,用以帮助众生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一般而言,众生相信世界是恒常不变的,并且他们能得到永久的快乐。为了铲除这种错误的观念,一开始时,佛陀稍为隐藏事物的真相;他最初的开示以阐明世界的本质是无常及痛苦为主,通称为初转或一转*轮。
当他的弟子熟悉这些基本法教之后,佛陀教导他们说:虽然无常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但并没有真实的存在性。在强调空性的二转*轮法教中,佛陀解释说:一切事物皆缺乏具体的本质及自性。
后来,佛陀开示说:空性指的并不是一种空无的状态,若是如此,各种现象怎么可能会产生?整个宇宙怎么可能会生起?此时,他三转*轮,阐说心的明性,知道一切显相的能力,此深奥、究竟的法教强调智慧、本具的觉醒状态(本觉)。
金刚乘或许比大乘更有力量,且成就的速度较快,但是,佛陀在给予金刚乘法教之前,却先传授大乘的法教。在修持金刚乘法教之前,行者必须先建立双重的正确基础;发菩提心及秉持正确的知见(正见)。若没有这两者的坚定基础,行者无法真正修持金刚乘法道。
佛陀给予许多经典(sutra)及密续的法教,本论注属于经典系统的法教。虽然佛陀给予各种经典的法教,不过他以强调自利的言说开始——这是小乘(Hinayana)的焦点;后来,佛陀才给予强调为利益如虚空般无量无边众生而开悟的法教——这是大乘的特点。《宝性论》是属于大乘的法教。
虽然这个法教属于大乘,然其梵文经名却包含“密续”一词。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在“根”的阶段、仍然是众生时,我们具有佛性;当我们进入“道”的阶段,成为菩萨时,证悟的本质继续存在;最后当我们达到“果”的阶段,成为佛时,证悟的本质也依然存在。由于证悟本质是贯穿根、道及果整个法道旅程的连续体性,故此法教称为“密续”。
证悟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不清净、部分清净部分不清净,及全然清净。当我们是不清净的平凡众生时,证悟本质是何种状况?当我们是部分清净部分不清净的菩萨时,它像什么?最后,当达到绝对清净、完全开悟的境界时,证悟本质又像什么?《宝性论》的主题便是解释证悟本质在这三个不同开悟阶段的特性。
弥勒尊者阐释《宝性论》的法教属于哪一类?它属于三转*轮的法教。此教本的内容是基于佛陀所传授的另一法教——《陀罗尼王经》(DharaniRajaSutra),(又称为《密咒王经》或《真言王经》),虽然这个法教已经涵盖于《陀罗尼王经》之中,弥勒尊者仍在此清晰、易解的论注中概述其要点。
《宝性论》被认为是佛陀的法教,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它是佛陀本人的言说。佛法的教示通常分为两种:佛陀亲自传授的法教,以及经佛陀允许而传授的法教。在第二种情形中,佛陀会告诉某位菩萨说:你可给予众生某种法教。由于弥勒尊者是佛陀认定的法嗣,故此法教可说是佛陀间接给予的。
佛教典籍的作者才能通常可分为上、中、下三品。理想的佛教典籍作者已直接证知万法实相或法性(dharmata),由于已证知事物的本性,因此他能清晰地解说真相。中等资质的作者则得到个人本尊(yidam)的允许或指引,例如:见到文殊菩萨(Manjushri)的形相,并得授撰写某种法教的指令,此时,虽然他尚未证知法性,但在本尊的指引及加持之下,仍然能正确无误地完成著作;并且,在撰写法教时,他个人的瑕疵消散不存。在最后一种情况,作者精通佛陀法教及五种大学科(五明),因此具有撰写论注的能力。
弥勒尊者
撰写《宝性论》的弥勒尊者,是圆满证悟者释加牟尼佛的法嗣,因此属于上上品的作者。弥勒尊者不仅已证知万法实相,且其证量已达十地菩萨,释迦牟尼佛指认他为法教的继承者。
弥勒尊者将此无上的法教传给他的弟子甦省圣者(AryaAsanga)。《文殊师利根本密续》(ManjushriMulaTantra)预言一位名为甦省的贤者将出现于世;此外,释迦牟尼佛也授记一位名为甦省的僧侣将厘定及阐明经典的随顺意义(不了义、未了义)及真实意义。(了义)。
甦省圣者
发中授记所言,甦省出现于世,并作十二年的弥勒尊者禅修。起初,在禅修三年而无成果后,甦省心想:“我受了这么多苦、这么精进不懈地修持,可是却一点成效也没有。”沮丧之余,他离开闭关的地方,毫无目的地漫游。他在路上看见一个人用双手正在摩铁棒,就问那人在做什么?那人回答:“我要磨一根针。”甦省心想:“他要把一根铁棒磨成一根针,这是多么精进啊!和他比起来,我的精进心真是微不足道,我一定得回去继续禅修才行!”
九年之后,甦省再度觉得自己的修持毫无成果,失望之余,他又离开闭关之地。漫游到乡村时,他看到一只狗躺在路上;这只狗的下半身倒处是烂疮,长满了蛆。看到这翻情景时,甦省生起强调的慈悲心。他衡量说:“如果我用手指把蛆挖出来,蛆会死掉;如果我不这么做,狗会死掉。”所以,他拿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放在狗的旁边;为了避免伤害这些蛆,他打算用舌头把蛆舔出来,把它们放在那块肉上。
变下身时,他忍不住闭上眼睛,但是他的舌头碰到的却是地面而不是狗的身体;甦省睁开眼睛,狗竟消失了,赫然显现在他面前的是弥勒尊者。甦省激动地叫着:“弥勒尊者!你没有慈悲心!我修你的法修了十二年,但你从未现身。你为什么不来?”弥勒尊者回答:“我一直都在你身边,但是你的业障让你看不见我;现在,由于你的大慈悲心,残余的业障已经净除,所以你看得见我在这里。”
会面之后,甦省伴随弥勒尊者到他所住的兜率天,并得授闻名的弥勒五论法教。第一部论注是《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Lamkara),阐明二轮*轮教;接下来的三部是阐明释迦牟尼佛一切法教的一般性论注;《大乘庄严经论》(SutraLamkara)、《辨中边论》(DiscerningtheMiddleandtheExttemes)及《辩法法性论》(DiscerningDharmasandDharmata)第五论则阐明三转*轮法教的精义;《究竟一乘宝性论》,或简称《宝性论》。
甦省将弥勒五论的前三论传给他的弟子,但他认为后二论——《辨法法性论》及《宝性论》过于深奥,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能真正了解,因此,他将这两部论注隐藏起来。成为岩藏法教。后来,梅纪巴(Maitripa)——马尔巴(Marpa)大译师的上师之一——发掘此岩藏;发掘此岩藏法教之后,梅纪巴在净观中看到弥勒尊者于彩云环绕中出现在他面前,并授与他此法教的完整灌顶及解说。之后,梅纪巴将此法教广传于世。
礼敬
通常,在藏文译本的开端,译者首先会礼敬传承诸上师。《宝性论》以“礼敬一切诸佛与菩萨”开章明义,译者将礼敬文作为译本的第一句,祈原能没有障碍或干扰地完成此经的翻译。
弥勒尊者的开示及原来的梵文本都未包括译者的礼敬文,这是译者洛滇谢昃(LodenSherab)后来加插的。在西藏,译者往往在法本加插个人的礼敬文,以祈求个人的本尊加持降临。后来,西藏国王规定,所有属于“阿毗达摩”(梵文Abhidharma)或“论藏”的佛教典籍,都必须以“礼敬尊贵之文殊菩萨”作为开端;属于“律藏”(梵文Vinaya)的法教,则必须以“礼敬全知者”开始。
《宝性论》主要属于经典系统,也是三转*轮的法教,因为它涵盖见、道及果,也涉及其他许多论题,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被归纳为经典,因为“经典”一词的意义是“会合”或“由许多部分聚集起来的事物”。由于强调开悟本质——佛性,而佛性和大手印的基础不可分,故此法教被认定为噶举传承的重要著作。
这个法教有两个传承之流:阐释的系统及禅修弥勒法教的系统,两者皆经由第一世蒋贡康楚(JamgonKongtrul)传给我们。我所采用的系统主要用于教导大手印修持者。
“让通”及“贤通”系统
一般而言,此论注可用强调证悟本质之空性层面的“让通”(Rangtong或译为自空派)系统来解释,也可以强调证悟本质之智慧层面的“贤通”(Shentong,或译为他空派)系统来解释。今天,我们将采取“贤通”系统的方式,强调智慧层面。
“让通”系统的推理方式是藉由逻辑了解真相。许多上谛遵循“让通”的方法,因为这种教法比较方便;但是,在实修上过于强调空性层面,有时会造成困扰。依照“班智达”(梵文Pandita)或学者的分析风格思惟空性时,修持者可能会想:“这就是空性!”或“空性是如此这般。”其实,那只是思惟的造作,只是一种概念,修持者并未实际体验空性。因此,“让通”只是渐进道上的一个阶段。
“贤通”系统则鼓励修持者安住于心的自然明性,因此,它强调的是智慧或觉醒的层面。
就学术性的了解而言,班智达方式或“让通”系统比较迅速;但是就实修而言,“贤通”系统比较迅速。第二种方式又称为“库速鲁”(梵文Kusulu)或单纯之禅修者(瑜伽士)的技巧。由于噶举传统强调单纯之禅修者的禅修技巧,因此“贤通”的见地被认为比较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