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藏传佛教修学次第

  • 作者: 祈竹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745
  • 分享到:
藏传佛教修学次第
1996年8月讲于福建法海寺
衲出生在四川北部嘉绒藏区,小时候在大藏寺参学,后来就去了拉萨色拉寺,接着又去了印度色拉寺。衲在色拉寺学成毕业以后,每年都去一个地方朝圣。这次是去普陀山朝圣路过这里。衲很高兴有这个机缘和大家解释、交流,也很乐意谈谈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分别,以及大众对密法的常见误解。
藏传佛教主要有四大教派。衲属于西藏很出名的宗喀巴祖师所创办的教派。四大教派虽然见解略有点不同,但互相承认大家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出家人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其意义不同,但我们切不可轻视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出家人守戒是很好的,我们不要自命是大乘佛教徒就看不起他们。我们大乘佛教徒在戒律方面应该向他们学习,打好根基,就像打好地基一样。如果抛开戒律而空谈甚么出离心、菩提心,那是痴人说梦。不持戒的话,其他甚么都只是空谈而已。
藏传佛教的修法次第,第一是修皈依,即依止三宝的心,以及四圣谛、十二因缘、轮回、业果等佛学知识。修行开始要慢慢将这些掌握。如果是出家人,这部份内容更加重要,一定要完全清楚并且实修。这是因为,出家人在受具足戒时,是否得戒并非看仪式本身如何,而取决于心里是不是真的升起了出离心。甚么是出离心?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体悟六道轮回的本性是苦,来来去去都是苦,所以我们生出厌离六道轮回的心,然后发大愿脱出六道轮回、解脱六道轮回。这是最浓缩的出离心定义。那么,怎样才能生起圆满的出离心呢?一方面要有坚定的皈依、依止三宝的心,另一方面还要对四圣谛——苦、集、灭、道——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了十二因缘,知道了六道轮回的苦、三恶道的苦,对于怎样解脱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才能去修,通过修行,才能生起出离心。有些出家人没有出离心,他们外表上是出家人,但心里并没有出家,这就好像假出家,例如有些人看到出家会有人供养,他们因为失业而出家。如果仅仅是形式上参加了出家仪式,心里却没有出离心,就是身出家而心没出家,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圆满的出家。
小乘佛教徒所修行的目标是生起出离心,而只有生起真正圆满的出离心,以后我们才能有根器与能力去修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门。所谓「不共」,就是说这不是大乘、小乘所共通的。出离心是大乘、小乘共通的法门,菩提心则是只有大乘才修行的项目。大乘与小乘在发心、修行的动机方面分别很大。如果缺乏出离心而修菩提心,发出的菩提心不可能是坚定的、真正的菩提心。因为,没有出离心就没有平等心,而兼具出离心和平等心才可能发慈悲心,然后才可能生出菩提心。这个次第是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没有出离心,就没有可能有真正圆满的平等心;没有圆满的平等心,我们的慈悲心就只是对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看得顺眼的人慈悲,而不是对所有众生都同样慈悲。我们的世界常常遇到不同的问题,国家跟国家之间有战争,人与人之间有争斗,即使是一家人也常常争吵,这些纷争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平等心。有了平等心,自然就没有这些问题。因为没有平等心,人往往就从「我」的观念出发,总想着这些东西是我的,都要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样就出现种种纷争。如果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这些问题是不可能发生的,国家和国家之间不可能打仗,人和人之间也不可能争吵。有了平等的慈悲心,对一切众生才能平等对待。依靠小乘部份的佛法,包括思维十二因缘、三恶道苦、人身难得、生死无常等等,能够修出圆满的出离心,进一步生出平等心。这就是说在我们心中视一只蚂蚁、一条虫和其他所有众生,包括我们的亲友、陌生人甚至敌人一律平等,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心。如果已经修出圆满的出离心和平等心,我们的意念就会变的很平衡、很稳定,我们就能有一个不动的、坚定的意念。
小乘的发心和大乘发心是两回事。小乘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息灭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但大乘佛法就没有提到息灭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而是着眼于怎样去利益其他众生。这个心念、目的、目标完全不同于小乘佛教。
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有个共通点,就是要得到幸福和快乐。但如果要得到幸福、得到快乐,就必须有得到福报的因,即善因。如果我们没有善心,也不积集可以得到福报的善因,就完全没有可能碰上好的运气、获得好的福报。所以说大乘人要先修小乘部份的出离心,有这样的机缘再修菩提心,菩提心修圆满了,真正发起菩提心的话,若有兴趣才有可能修金刚乘的佛法,即密法。如果没有修出离心,也没有修菩提心,贸然修密法不会有甚么利益,也不会有任何好处。如果我们要学佛,就必须依照本师释迦牟尼佛所教我们的顺序去做。佛陀教我们先修大乘、小乘共通的教法,如戒律、皈依等等,和大乘显部的法,然后才能修密法。佛陀从来没有教我们随便去选修一部份,而是教导按先后次第去修。而且如果要修密法,戒律方面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修密法都有严格规定和要求。戒律方面,我们知道有不同的种类,出家人和在家人各有不同的戒条,而且有分高低,比如居士所受的五戒、菩萨戒、密戒都是不同程度的戒条,密戒比菩萨戒更严重,而菩萨戒比居士五戒更加严重。我们受戒也必须按照次第,先从小乘部和大乘部的共通法门开始,先修皈依学处、五戒。对出家人而言,如果修密法,最好同时受小乘的具足戒、大乘的菩萨戒和密戒。同时守三种戒,然后修密,是最上乘、最如法的。对居士而言,如果修密法,在受戒方面也有次第,比如先受五戒,持得好的话,再求大乘的菩萨戒,然后再求密戒、修密法。戒条从低到高,程度不同,一套比一套更加严格,也更加严重,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越来越认真、尽我们所能去守持。如果我们说自己是修密法的人,最好先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守这些戒条。刚才说过,还没成就出离心、菩提心的话,去修密法是没有可能的。所以,如果我们对密法有兴趣,应当先修出离心,再修菩提心,修完就是真正发起菩提心的人。那样之后,我们才有资格去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否适合修密法。如果觉得够资格,还要先看一看密戒的戒条是否能守持。如果都能做到的话,自己又有根器和能力去修的话,再去找一个有资格的传承师父求法,请上师观察自己宜修密部的哪一种法门。
依照印度的传统,观察自己是不是修学密法的根器,要用六年时间。弟子先要找到可以传授密法的师父,然后在他身边观察三年,观察师父是不是真的有传承、是不是具足慈心和悲心,观察三年后认为可以了,才决定拜师。接下来三年,师父就要观察弟子了,考察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出离心、有没有菩提心、持戒是不是圆满、是不是可造之才,这也要观察三年。六年之后,师徒双方都升起信心了,弟子对师父有信心,师父也觉得这个弟子还可以,才能登坛灌顶,引领弟子进入修密之门。现在年代已经不同了,虽然不用严格要求双方互相观察六年,但起码应该共处一年半载。总之,互相观察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绝对不可以随便乱来。
密法分为四部。平常我们修诵观音咒、大悲咒、六字大明咒,这都属于四密部的密法。持咒也算密法,但不同于内密法,与修气脉、明点的密法完全不同。修观音咒、大悲咒等,属于事密部的密法,还没有真正到达密法的核心。修学真正高深的密法,首先自己要具备相当的根器,还要选择某种最合适的无上密法,然后考虑依止哪位师父。求上师授予灌顶,要观察上师的传承、观察有没有上师传他此法、传他密法的上师又有没有上师......如此一直上溯到历代上师是不是都有如法的传承。
传承的问题非常重要,必须判断某个密法是真的有历代祖师以来从未曾中断的传承,或只由某个「大师」自己发明。可靠的密法必须是从佛陀开始一代一代流传,直至自己的上师。衲现在观察到很多人喜欢说这个密法好、那个密法很高深之类的话,但对密法的来龙去脉却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这个法是经由谁传给谁、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很多人声称的这样、那样的密法,其实根本没有传承,完全是无中生有,是他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衲常常观察到这样的情形。现在我们碰到的年代就是真真假假、鱼目混珠,十分混乱。如果不分辨清楚、不明所以就贸然去修学,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如果我们想要修密法,就必须慎重、认真、反复观察。现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汉文书,内容五花八门,似乎不论甚么无上密法作者统统都懂,大家对这类书一定要当心。现在很少有人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去观察密法的传承、法的本身有没有问题、传法的师父有没有问题。在国外,很多人打开报纸,看看哪个道场又登了广告,例如哪位师父将传甚么灌顶等等,读者看看这个灌顶是不是有吸引力、自己有没有兴趣,光看看广告就决定去不去,简直好像选择看电影一样。有人追随报纸广告去受了很多灌顶,接受了很多无聊的东西混杂在一起,然后整天就幻想自己看到了甚么佛、甚么菩萨。这样下去,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在正法时期以及像法时期,某些修行者确实可能在定中、梦中,甚至真实生活中见到佛。但现在是末法时期,因为我们根器不利、业力不净,我们可说几乎没可能靠修行而在定中真正见佛。衲也曾经看到,有些书把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经改头换面,摇身一变就成了骗子们他们自己的经典。这样的冒牌佛,衲也见过一次,他把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字抽出来,换上自己的名字,佛经就变成了他们宗派的经典。衲的确见过这样的书。此类书中所载之「密法」,不但谈不上甚么传承,简直与佛法毫无关系。如果我们继续纵容这些人的胡作非为,正法就会慢慢消亡。所以我们修行人,要一起护持正法、护持正信的佛教。如果我们拥有清净的传承,一定要好好的守护,否则佛法就慢慢被污染了,将来我们就无法区分哪一部份是真正的佛法、哪一部份不是,那就是佛教灭亡的迹象!
关于密宗的戒条,逐条都说明可能比较沉闷,而且在座诸位大多不是密法行者,听了以后不会有甚么利益,衲就不详细说了。
对于在家人来说,眼前可以做的就是修皈依,每天培养自己坚定皈依三宝的心,同时好好了解因果、业力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在家的三宝弟子来讲是很重要的基础。在对大乘、小乘、显乘、密乘的法都有了概念性的了解后,还要好好去修学、去研究。
要对小、大、密乘所有的见解和所有佛法都有个大概认识,起码也要下五、六年的功夫才可以掌握。我们千万不要在自己对佛法一知半解的时候,就随便说小乘佛法层次很低,或者说大乘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又说密乘是邪法等等。自己对佛法根本都还没理解、没搞清楚,就动辄批评别人,对自己的修行是毫无利益的。对佛法的每一部份都尚未搞清,就自以为是地判断这个法如何、那个法好、这个法不圆满......这样不但对自己的解脱和成佛毫无利益,还可能造下恶业、阻碍修行。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己。
我们要护持释迦佛的教法。出家人不论男女都要好好持戒。僧尼戒律守得好,就等于佛法光大;戒律守得不好,就代表佛教在走下坡路。虽然居士也在修持佛法,但归根结底出家人才是佛法传承的真正持有者。在场的出家人,要注意持戒方面的细节。佛法的未来就在我们出家人身上,佛法是弘扬光大或是衰落,靠的就是我们自己了。
现在是末法时期,有些人讲佛教好,有些人批评佛教不好,有些人讲大乘、密乘如何如何,甚么奇谈怪论都有。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修持我们所知道的佛法,不管修哪一部份,我们都要好好把它捧在胸口,切勿让它流失。这是我们眼前的大事。我们佛教,应该是在家人向僧宝学习、向出家人学习。在家人修得好不好就看出家人的榜样,因此出家人必须发挥模范作用,千万不要听了在家人的胡说八道,就对佛法生出歧见。一定要注意,应该是在家人向出家人学习,而不是颠倒过来。
衲并不是甚么高僧大德,但衲从小就接触宗喀巴大师的殊胜教法。衲现在六十多岁了,五十年来都是学习宗大师的教法,虽无甚大的成就,但的确是按祖师所讲的、一步步的修行次第,绝无乱来。藏传佛教依据的经典,尤其佛论方面,都依据古印度的佛经、佛典、佛论。衲之所以要谈及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为了告诉大家,无论出家或在家,必须依据可靠的佛经、佛论去学。如果连一部经论都还没搞清楚,就东抽一部西抽一部地看,会生出很多疑问,甚至纠结于各个宗派的不同见解之间,搞得一塌糊涂,这对我们的修持难有利益。
在这里衲想就藏传佛教学习过程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我们学习经论不能随便从【大藏经】里抽一本出来。历代祖师都会指明要研读哪一部经论、学完之后再看哪一部,有规有矩,有先有后。学习资料的来源,都是依据古印度龙树、寂天等大师的著作,不会随便拿一本来历不明或者近人新创之作来学。对于没有经过历代祖师反复验证的著作,我们不知道正确与否,所以必须谨慎地善加选择。第二,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自学,必须依靠上师的指导。上师会对弟子讲解如何理解佛经。有时候佛经很容易被误解,当产生怀疑的时候,上师会告诉弟子传承上的解释,而说明另外的角度为何不成立等等。
修学的次第过程,大概就是如上所述那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