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公元1997年,笃信佛法的施主黄世森、张月娇二位台湾信众,邀请我以藏文讲解印度班智达寂天所着的《入菩萨行论》,并且希望将它录制成录音带,为的是能利益更多以藏文学习佛法的人,且将来也能翻译成其它的语言,首批制作五百套录音带与信众结缘。中文译者张惠娟居士有意思要将它翻译成中文。因此,我根据索南泽牟的批注,饰以上师的教导流和口诀,想办法作了字少、义明无误、易懂的讲解。
修学此论,了知多少内容就能依次减少多少的无知、不敬、放逸和烦恼等,信心、精进、正念、禅定、智慧于心续中生起,心寂静、驯服、柔和、不放逸、慈心、悲心、世俗胜义菩提心不断增长,暂时上获得人天善道的快乐,究竟上必定解脱,获得永久安乐且证遍智正等觉佛陀的果位。
愿妙善!
过去曾多次讲解此论,今年八十多岁的说法老者
贡噶旺秋
写于公元2001年6月6日
著述者简介
这部注释大乘经典的《入菩萨行论》,作者寂天,出生于南印度,幼时名叫寂铠,是善铠王的儿子。年纪渐长时,在一位密咒瑜伽行者座前求得文殊法,并依此法隐密修持,亲见文殊,得到成就。
善铠王逝世后,寂天即将登基,在登基前得到本尊的授记,知道自己不宜掌管国政,因此便逃离王宫。他到了中印度的那烂陀寺出家,依止胜天为亲教师并受比丘戒,法名寂天。之后,在寺院里,内心中常保持禅定不动,于文殊本尊前听法,并著述批注大乘经典的《学集论》和《经集论》等多部论着。他显现于外在的行径只是吃、睡和溜达,别人看到这样,就称他为〝布苏够〞。
为了羞辱寂天,让他自行离开寺庙,因此,寺中的僧众共议,挑选一个吉日,集合寺僧大众,轮流上座讲经,寂天也答应了。当他坐上狮子宝座时,讲出比《经集论》详细,比《学集论》简略,文简义广的《入菩萨行论》。他在讲述此论的时候,就有些有缘者亲见文殊菩萨坐在宝座上;又有些人看到寂天的头顶上有圆光,圆光中有文殊菩萨,众人皆恭敬且具信心地听着。当他讲到智慧品的『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异相,无缘最寂灭』这一首偈颂时,忽然间身体从座上腾空而起,越升越高,终至不见身影,只有虚空传来说法的声音,直到说完回向品。
之后,在场听法的僧众中,有些记忆力强、过耳不忘的班智达们,写下他所讲的《入菩萨行论》。在中印度和东印度的班智达们心中记下的是十品共一千偈;在西方迦湿弥罗的班智达们记下的是九品共七百偈,二者间有些不同。他们四处找寻寂天的踪迹,后来听说他住在南部的却滇巴渊间,于是就派二位记忆力很强的班智达去见他,最好是能把他请回那烂陀寺,若是不能则要问他《入菩萨行论》到底有多少品、多少偈?还有,在《入菩萨行论》中提到《学集论》和《经集论》,这二部论着到底在那里?
二位班智达在见到他后,没有办法请他回那烂陀寺,于是就问他《入菩萨行论》到底有多少偈、多少品?他回答说共有一千偈分成十品。又问他《学集》和《经集》二论在那里?他回答说,在他以前所住的房间内,梁柱的缝中塞有字体很小的纸张,那就是《学集》和《经集》二论,这二位班智达还听闻了寂天传授《学集》和《经集》二论后再回到那烂陀寺。
如此一位大师,他所写的《入菩萨行论》有三大旨意:胜译前义、胜着本文义、译竟后义。
总科判
入菩萨行论
顶礼上师和文殊菩萨
菩提心妙宝
未生令生起
已生令坚固
已固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