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疏
第四品正等加行
一切智差别,行相为能相,
由三种智故,许行相为三。
始从无边相,及至无动相,
三谛各有四,道中说十五。
于因道及苦,灭中如次第,
说彼有八七,五及十六相。
始从四念住,究竟诸佛相,
道谛随顺中,由三智分别,
弟子及菩萨,诸佛如次第,
许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
昔承事诸佛,佛所种善根。
善知识摄受,是闻此法器。
亲近佛问答,及行施戒等,
诸胜者许此,是受持等器。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
彼真如深故,此等难测故,
此等无量故,劬劳久证故。
授记不退转,出离及无间,
近菩提速疾,利他无增减。
不见法非法,色等不思议,
色等诸形相,自性无分别,
能与珍宝果,清净及结界。
摧伏魔力等,十四种功德。
当知诸过失,有四十六种。
由何相当知,即性相分三,
谓智胜作用,自性亦所相。
知如来出现,世间无坏性。
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散,
知无尽行相,有贪等及无,
广大无量心,识无见无对,
及心不可见。了知心出等,
除此等所余,知真如行相,
能仁证真如,复为他开示。
是摄一切智,品中诸智相。
空性及无相,并舍弃诸愿。
无生无灭等,法性无破坏。
无作无分别,差别无性相。
道相智品中,许为诸智相。
彼依自法住,恭敬善知识,
令其生欢喜,供养无作用。
及了知遍行,能示现无见,
世间真空相,说知及现见,
不思议寂静,世间灭想灭。
一切相智中,是说诸智相。
由难思等别,胜进谛行境,
十六刹那心,说名殊胜相。
不思议无等,超越诸量数。
摄圣智者了,证知诸不共,
通疾无增减,修行及正行,
所缘与所依,一切并摄受,
及无味当知,十六殊胜性。
由此胜余道,故名殊胜道。
作利乐济拔,诸人皈依处,
住处及友军,洲渚及导师,
并任运所作,不证三乘果。
最后作所依,此即作用相。
离烦恼状貌,障品及对治。
难行与决定,所为无所得,
破一切执著,及名有所缘,
不顺无障碍,无基无去生,
真如不可得。此十六自性,
由如所相事,许为第四相。
无相善施等,正行而善巧,
一切相品中,谓顺解脱分。
缘佛等净信,精进行施等,
意乐圆满念,无分别等持,
知一切诸法,智慧共为五。
利易证菩提,许钝根难证。
此暖等所缘,赞一切有情,
缘彼心平等,说有十种相。
自灭除诸恶,安住布施等,
亦令他住彼,赞同法为顶。
如是当知忍,自他住圣谛。
如是第一法,成熟有情等。
从顺抉择分,见修诸道中,
所住诸菩萨,是此不退众。
由说于色等,转等二十相,
即住抉择分,所有不退相。
由于色等转,尽疑惑无暇,
自安住善法,亦令他安住,
于他行施等,深义无犹豫,
身等修慈行,不共五盖住。
摧伏诸随眠,具正念正知,
衣等恒洁净,身不生诸虫,
心无曲杜多,及无悭吝等,
成就法性行,利他求地狱。
非他能牵引,魔开显似道,
了知彼是魔,诸佛欢喜行。
由此二十相,诸住暖顶忍,
世第一法众,不退大菩提。
见道中忍智,十六刹那心,
当知此即是,菩萨不退相。
遣除色等想,心坚退小乘,
永尽静虑等,所有诸支分。
身心轻利性,巧便行诸欲,
常修梵净行,善清净正命。
蕴等诸留难,资粮及根等,
战事悭吝等,加行及随行,
破彼所依处,不得尘许法,
安住三地中,于自地决定,
为法舍身命,此十六刹那,
是住见道位,智者不退相。
修道谓甚深,甚深空性等,
甚深离增益,及损减边际。
于顺抉择分,见道修道中,
有数思称量,及观察修道。
此常相续故,诸下中上品,
由下下等别,许为九种相。
经说无数等,非胜义可尔。
佛许是世俗,大悲等流果。
不可说性中,不可有增减,
则所说修道,何断复何得?
如所说菩提,此办所欲事,
菩提真如相,此亦彼为相。
初心证菩提,非理亦非后,
由灯喻道理,显八深法性。
生灭与真如,所知及能知,
正行并无二,巧便皆甚深。
诸法同梦故,不分别有静。
无业等问难,如经已尽答。
如有情世间,器世未清净,
修治令清净,即严净佛土。
境及此加行,超过诸魔怨,
无住如愿力,及不共行相。
无著无所得,无相尽诸愿。
相状与无量,十方便善巧。
第四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