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一、人品贤善
《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著 ︱ 益西彭措堪布.译讲 ︱
人品可归纳为“心地善良”
简单来说,这八点都可以归纳在一个“心地善良”上。心地善良了,自然会以合适的方式待人,能随顺别人的心来利益他;心好就对人真诚,不会做谄诳的行为;待人也会很长久,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而且目光会很长远,有深谋远虑;并且不会以身语意损恼他人,是一种很温良的性情;也会心胸开阔,处处能包容;由于经常与人交流,见识也会广大。
或者,所谓的人品好,就是指对于长辈尊敬,对于平辈能随顺相处,对于晚辈能爱护。
心地善良的具体内涵,落在最切近的人世间的生活中,就是传统中所说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怎样结合在自己身上实行呢?
下面讲一个王凤仪善人的事迹,作为大家效仿的榜样:
王善人天性淳厚,遇事总是为人着想,从小就很有孝心,从让肚兜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
善人这样讲:
我妈看我赤身裸体的,给我做了个肚兜遮丑。我三弟和四弟看见了,就非要不可。我妈又不肯给他们,惹得吵吵闹闹。我就对我妈说:“我不爱戴肚兜,给弟弟好了。”心里暗自立志——我一辈子也不戴肚兜。因为它让我妈为难过,流过眼泪。
这是他8岁时的事,虽然还是个很小的孩子,但他很有善根,已经知道为母亲着想。小孩家里穷,母亲就做了一个肚兜遮丑,弟弟们都很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他就自己说:“我不爱戴肚兜,给弟弟好了。”这就是他的让和孝。
在他14岁时,又有一件事,他是这样讲的:
我是极愚极笨的人,又没念过书,家里有些山坡地,因为缺少肥料,打的粮食很少。我十四岁那年,就给村东头的王树德家里放牛。我上工的时候,东家吩咐我:“你每天上山放牛,再把牛放饱了,喝好了水。当心不要叫牛吃了人家的庄稼。晚上再烧好这十二铺火炕。挡好鸡架和猪圈的门。”
我就照着东家吩咐的话,每天上山放牛。我不和别的放牛娃在一起放,因为他们把牛放在一处,就只顾自己去玩,也不管青草是好是坏,一有跑出圈子的,就拼命毒打,有一些牛都被打断了腿。有的牛打伤了,伤口化脓长蛆,还有因为吃不饱生病死掉的,我看着实在不忍心,我是专门找草好的地方去放。给牛饮水的时候,饮完了不叫牛跑,怕它串了水受病 (这是他很细心地体贴牛,在牛喝饱了水的时候,不让牛乱跑,不然这样一跑,串了水,就会得病) 。冬天生小牛的时候,晚上我把牛犊抱到伙房的炕上,怕它冻死。所以我放的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也没有损伤。我常说:“因为有牛,东家才给我们饭吃。如果不爱护牛,就太没有良心了!”
王善人14岁时就知道爱护生命。他跟其他放牛娃不一样。其他人不知道体贴牛身上的苦乐,所以放牛都是马马虎虎的,只管自己去玩,也不管牛吃的草好不好。牛一有跑出圈的,就拼命毒打。那些牛有的被打断腿;有的被打伤,伤口化脓长蛆;还有因吃不饱而生病死去的。善人看着不忍心,他就反过来做,设身处地的为牛着想:牛是一个生命,在它身上有苦乐,我怎么来让它得到安乐呢?他专门找草好的地方去放,而且知道牛喝饱了水不能赶它跑,生下的小牛怕受冻,就把小牛抱到火炕上。所以,他放的牛长得很好。
我烧这十二铺好炕时,总是留心考查,哪一铺炕,犯什么风,刮什么风的时候倒烟,随时修理。东家告诉我,冬天每铺炕,烧两捆高粱杆。我在天暖的时候烧小捆,天冷的时候烧大捆。老人住的坑,总是烧大捆,烧完了炕,把烧火门堵住,不让冷风吹进炕洞里去,好保住暖气。凡是东家吩咐我做的事,我都尽心竭力地去做,不让东家分心。我满工时,东家对我说:“你做得太好了,你真忠诚可靠,将来一定能成人。”
这就是做人的道理——尽忠。善人给东家干活尽心尽力。如果我们有私心,就马虎了事;如果我们有善心,就有能力,就会方方面面为别人考虑周到。心的力量其实是无穷的,但若有自私自利,就会把它给障住。
善人烧十二铺火炕,他是细心地去考查。他要去观察哪一铺的炕在刮什么风的时候会倒烟,他就随时修理。按照东家的吩咐,冬天每铺炕,要烧两捆高粱杆。他就不浪费,以最节省的方式来烧,而不是随意乱烧。这都是替东家着想。
他会想到,天暖的时候,烧多了没用,就烧小捆,天冷的时候要加温,所以就烧大捆。又很体贴老人身体衰弱,需要保暖,对于老人总是烧大捆。而且烧完的时候把烧火门堵住,不让冷风吹进去,好保住暖气。所以他是处处用智慧观察,怎么把事尽心尽力地做好。
他说:“凡是东家吩咐我做的事,我都尽心竭力地去做,不让东家分心。”这是他当时内心的想法。我们要学的就是这种用心。其实能让东家省心,自己就省心。如果做的不好,东家时时担心、提防,实际上就触犯了东家,没有尽到仆人的道。他守住一条原则:我做事一定要尽心竭力,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使东家放心。其实,能让东家放心,自己也就得到了信任。所以,到他满工的时候,东家就非常感动,说:“你做得太好了,你真是忠诚可靠的人,将来一定能成人。”
还是14岁这一年,善人讲过一件事:
我放牛的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回家,我妈总给我留一些好吃的东西,我都不肯吃。我对妈说:“东家给吃的东西,我们家都没有的,我吃得太饱了,一口也吃不下,给弟弟们吃吧。”因为他年纪小,在外面给人家放牛,他的妈妈本来就不放心,怕他在外面吃不饱,睡不好。他的想法是,我如果在妈妈前狼吞虎咽,不是更叫我妈不放心了么?我才一口也不肯吃,好叫我妈放心。
从这一段能看到王善人的孝心。他心里想:如果我狼吞虎咽,让我妈看到,她会认为在外面吃得不好。这样母亲就会担心。他不想让母亲担心,所以就说:“东家给吃的东西,那些吃的我们家都没有,我吃得太饱了,一口也吃不下,给弟弟们吃吧。”然后母亲就认为,我儿子在外面肯定吃得很好,也就放心了。
善人有这种天性,知道体贴母亲的心,想方设法让母亲放心、省心。
我家里穷,弟兄又多,我妈给我们做鞋,很困难。哥哥弟弟们,又都争着要新鞋穿。所以我就天天光着脚上山放牛。有一天,东家叫我去给亲戚家送记钱,我本来想回家拿鞋,又怕我妈为难,就光着脚去了。第二天回家和我妈一讲,我妈说:“你不穿鞋,就到亲戚家里去,不是叫人家笑话我吗?”我才知道错了。
这是善人能行悌道,事事懂得谦让,把好处让给哥哥弟弟们。
他是这样想的:我们家穷,哥哥弟弟很多,妈妈做鞋很困难。他就不跟哥哥弟弟争,自己光着脚上山放牛。这就是在行一个“让”字。
所谓的心地善良怎样来实行呢?首先要在最近的家庭、生活、工作当中,努力地去奉行孝、悌、忠、信等的善道。首先要学会体贴别人,把利益给别人。这要从家庭做起。先发出这份心来,这就是最基本的善心,然后在这上逐渐地去充实、圆满。
善人15岁时又有一件事,他这样讲:
我十五岁那年,在家里学做活 (就是种田) ,有一天跟我爹铲地 (就是在田里面锄地) ,我爹一边铲地,一边跟我闲谈。讲起人生过日子的事,他老说:“我们朝阳人,每人有五亩地就保住命了。”当时我就暗自立志,绝不多贪求。
他父亲讲一些人生道理,他觉悟得很快。实际上人要维持生存,无非是要养身体,能维持基本的吃、穿、住就行了。他爹说了,人不必过多贪求,有五亩地就能保住命。他就暗暗立志,以后绝不多贪。
所以,他后面能够行一个“俭”字。
17岁那年,善人给人家做长工,下面是他讲做长工时的体会:
我最初上工的时候,就留心考查东家的心理和活计的做法。看到他的院子里如果清洁,东西放得整整齐齐地,就知道东家喜欢干净、整齐,以后干活的时候,一举一动,都要求干净整齐。看到他的菜园子和田里,沟很深,粪土很肥,就知道东家干活很切实,不论做什么,都不能草率。如果看到他的粪堆得不整齐,园子里荒草很多,就知道东家干活很慌张,以后干活就要求快。如果你求切实,他准不说你做得慢 (意思就是,如果你求切实,一点一点地做细致,东家并不会赞叹你做得很慢、很好。他是急性子,不合他的心,他就不高兴) 。俗语说:“做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这话一点也不错,一定先要摸透东家的心理,才能使他称心满意。
当仆人的要尽仆人的道,就是要尽一个“忠”字。因为东家,你才有活干,东家给了你钱,你就要好好为他办事。这是做人必然的道理。如果拿东家的钱,却不顺他的心干活,那就没有功德。干活能由着东家的心,做得让他心满意足,就算是把事办好了。
这是教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顺他人的情,能顺得到,心和心就相通。无论到哪里,都能与人和睦相处。只顺自己的情,不考虑别人,那就处处行不通了。
秋天卖白菜的时候,东家叫我打水浇菜地,从早晨一直浇到小半夜 (就是晚上10点多钟) ,他也不叫我休息。我问他:“可以了吧?”他说:“你浇一夜吧!明天赶早去卖,好长份量。” (这个东家很贪,明天要卖菜,他就叫工人从早上一直浇到小半夜。)
我一听,心里想:那我不累死了吗?我打满水,又用力往下一顿,水桶咚地一下,掉到井里面去了。东家听到响声,问:“水桶掉井里了吧?”我说:“是啊!等我捞出来再打。”他说:“半夜了,看不见,不要捞了,明天再说吧,你睡觉去吧!”人不能做过分越理的事,所以说坏心眼用对了,也是道。
这个东家为了赚钱,有意地浇水长份量。善人认为,这是过分越理的事。所以他想了一招,把水桶“咚”地掉到井里去,就浇不成了。深更半夜,东家也不可能让他去捞。他就说,坏心眼用对了也是道。
善人19岁时做了一件救蒙古女人的事。他是这样讲的:
团子山南屯的李东家四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他娶了一个蒙古女人做小妾,才生了一个儿子。因为附近有煤窑,那一带家家户户都是烧煤煮饭的。蒙古女人初来乍到,不会用煤炉,煮的饭不是生了就是糊了。李东家的大老婆叫做内东家,因为她嫉妒蒙古女人,所以在一边看笑话。东家每逢吃饭就生气,他怕干活的吃不饱,不卖力气干。蒙古女人把饭菜做坏了的时候,就时常挨打。内东家就在旁边看热闹,她不但不帮,还暗自得意。
我听到这件事,实在不忍心,就故意到他家去找活干。老东家正愁雇不到人呢,一看我肯去做,非常欢喜,亲自陪我吃饭。遇着饭做夹生了,或者是窜烟了,老东家就开口骂他的小妾,举手就打。我看到这情形,就故意说:我爱吃这样的饭。还比往常多吃一碗,免得老东家生气。
每逢下雨阴天,不能下地干活,我就说:“今天外边没活,我做饭。”借这个机会,我告诉蒙古女人怎么用煤火。不过半年的工夫,她就学会了。老东家也不再生气,他的小妾也不再挨打受骂了。
日子长了,我看老东家高兴的时候,就劝他说:“二内东家抛井离乡来到我们这地方,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风俗习惯也不一样,只有你和少东家是她亲近的人 (二内东家,指这个蒙古女人;少东家,指蒙古女人生的孩子) ,你得同情她,优待她才对。”老东家说:“你说得很对!我哪里是爱生气呢?她把饭做坏了,我是怕雇的人不愿意,才打骂她的。”
到我满工的时候,老东家说:“你这个人,我算考查明白了,你真有良心!现在我也不生气,她们娘俩也好了,这全是你的功德。以后有为难的事,尽管来找我,只要我做得到的,一定帮你的忙。”
所以,善人出于一片善心,他到哪里都是为人好。看到这一家不和,二内东家经常挨打受骂,他就有心要帮她。所以想方设法教会二内东家用煤烧火,使得这一家变得和睦。这样就感动了老东家。
人要有这样的心,能处处为人家排忧解难,把别人的苦看成自己的苦,来替他解决,就是心地善良。这样到哪里都能感动别人,转恶为善。
讲善人的传记,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做人的榜样。如果听了,能学会善人这样的用心,把它用在自己生活当中,也同样能做一个善人。关键是学了就要在自己身上运用。这样能学到一句、半句,都能让你受用终生。这些都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就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