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有一次,从印度南方来了一位持有十三把伞盖(伞是得胜的标志,十三把伞表示获得十三次胜利)的外道师,找到尊者挑战说:“你现在是佛教的教主,我是外教的教主,我们公平辩论,失败者要改入胜者的教派。”尊者一口答应,并请国王等作证明。结果尊者轻而易举就折服了外道师。外道师把十三把伞盖全部供养尊者,并顶礼尊者出家,入于佛门。他的徒众也都改信了内教。

第二年,又来了一位持有七把伞盖的外道师,也败在尊者脚下。

又有一年,有一位手持五把伞盖、极为擅长因明和声明的外道师来邀请尊者辩论。尊者答应了。

午饭过后,布置辩场,内道在左,外道在右,国王坐在中间作证。当时,无数人集会围观。

在辩论的最初阶段,智者们都能听懂。辩到中间时,只有三十个人能明白。此后,能听懂的人逐渐减到只剩下十五人、十人、五人,最后辩到极深细处,只有辩论双方能理解。

外道师恐怕难以取胜,就提出声明中一颂的意义向尊者问难。尊者当时不能立即回答,就对外道师说:“请稍等片刻。”说完,起身进入寺院,在度母像前虔诚供养、祈祷,得到度母加持,忽然了解。尊者走出来应答,外道堕负,供养伞盖,顶礼出家。

以上讲述了尊者在大菩提寺三次以法胜伏外道住持佛教的事迹。

下面讲述尊者在印度住持圣教的情形。

即于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

“自部上下圣教”,指佛教自部上层中观、唯识的圣教,下层有部、经部的圣教。

就连佛教内部上下圣教未能了达、颠倒理解、具有疑惑的诸多垢秽,尊者也以智慧力善为清除,使得圣教得以兴盛弘扬。因此,佛教一切诸部不分宗派,都一致崇奉尊者为顶严。

如《赞》中云:“于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切脑浆崩。”

如《八十赞》所说:在大菩提寺的一切集会中,于自部或他部具有过失的恶宗,尊者均以狮子吼声无余摧破。

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 [1] 中,出家不满百。四本部 [2] 全住,尊部无傲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 [3] ,一切顶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受教。”

在能飞城中,有二百五十位出家众,在戒香寺中,有不到一百的出家众,根本四部全都具足。尊者从不傲慢高举。当尊者已经成为摩羯陀地方所有寺院佛陀四众弟子的顶上宝珠,而贵为十八部顶严时,一切四众弟子都在尊者座前受教。

那时候,在戒香寺殿堂前面的墙上,右面画有龙树菩萨的圣像,左面则画尊者的画像,表明尊者的功德等同龙树。又在殿堂的左右壁上,分别画了通达五明的智者和成就者,而尊者的画像画在二壁中,表明兼具智者和成就者的功德。按照印度当时的规矩,寺院的钥匙归属大智者掌管,尊者持有18把钥匙。后来,临去藏地时,钥匙已拥有108把。可见尊者在印度弘法利生的事业极为广大。

辛二、藏中所作事理

藏中所作事理者。

尊者来藏地之后所作的事业情形。

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扎瓦贾精进狮子,及拏错戒胜,往印迎请。

西藏人称隔代关系为叔侄。“天尊师长叔侄”,是指阿里王智光和菩提光祖孙二人。“洛扎瓦”,义为译师。“贾精进狮子”、“拏错戒胜”是译师之名。“如其次第”等,即先是智光派精进狮子去印迎请,后又有菩提光派拏错再次迎请,由这两次迎请,才最终请到阿底峡尊者。

西藏前弘期的佛教,经过朗达玛摧残之后,虽然在逐步地复兴,但还存在很大问题。一般的佛教徒,多数重视密法、轻视显教,尊重师长教授、轻视经论教义,另一方面也有人尊重戒律、毁谤密法,使得显密之间势同水火。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修行没有次第,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本功德时,就径直趣向高深密法,没有通达诸法真理、仅仅依密法的文义行持诛杀等的恶法。

当时的阿里王智光心怀重整佛教的愿望,召集阿里地方十岁以上的童子,进行考试,选取其中上等智慧的七人,令他们学经出家,并配给每人两位侍者,一同派往印度求法,迎请能饶益藏地有情的大德。

到了印度,21人中有19人死于热病,只剩下宝贤和善慧两位译师。他们学好了显密佛法之后,就花钱请人代为询访大德,但没有找到可以迎请的人。

后来,他们来到戒香寺,向人打听是否有能利益藏地的大德。

有人说:本寺有一位以王子身出家的胜燃灯智,是一切佛教徒的顶严,末法五百年的第二遍知,可是你们不能迎请,此外没有人能饶益西藏。

两位译师虽然知道尊者的功德极大,但都不敢迎请,只好返回藏地,向智光国王汇报了当时印度对佛教的看法及迎请大德的经过。

他们说:“由于众生有根性利钝、福慧深浅等的差别,佛陀便应机施设大小、显密等诸宗教法的种种次第,实际上,一切佛法的义理互不相违。在印度圣境能够饶益藏地有情的大德,唯有戒香寺的胜燃灯智。这位尊者是一切佛教徒的顶严,如果能迎请到西藏,就可以饶益藏地无量有情。戒香寺的智者们都如是授记。”

智光国王听了这番话后,打消了全部疑惑。当听到阿底峡尊者的功德时,他内心生起了极大敬信,下定决心迎请尊者。因此,他重新请来了译师精进师子,交给他十六两黄金和很多零散黄金,又配备一百多位眷属,一同去印度迎请尊者。

译师和他的眷属们风尘仆仆,终于来到印度戒香寺。译师向阿底峡尊者供献黄金,并表达了迎请之意。尊者说:“我去西藏,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为黄金而去,但黄金对我毫无用处;二是我已具有了舍自爱他的菩提心,而我也没有。因此,我不去西藏。”说完把黄金还给了译师。

译师拉着尊者的衣角悲哀哭泣,再三祈求尊者应允。尊者终究没有答应。

印度天气炎热,藏人多不适应。一同前往印度的译师眷属大多数因热病而丧身,所带的钱财也快花光了。尊者说:“你们藏人委实令人悲悯。”

[1] 能映覆戒:戒香寺,梵语“止迦摩啰室啰”,“室啰”是戒之义,“止迦摩啰”译为“映覆”或“香”。

[2] 四本部: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及正量部。

[3] 大师四众:大师佛陀的四众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