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二、广说差别因与果

《随念三宝经释讲记.无尽吉祥妙音讲记》 ︱ 智圆法师.译讲 ︱

戊二、显现后成办事业 分二:一、别说佛前觐见 二、总说

己一、别说佛前觐见

信解欢喜,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所谓“信解欢喜”,是指见佛信解而产生欢喜。“信解”是因,“欢喜”是作用。

往诣佛所,有以信心及问难前往二种,其中初者,或为往观,或以宿善发动,或信解后为供养等,彼者一见如来,当即垢灭信生。

往诣佛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信心去,一种是想对佛问难而去。以信心前往,又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往观,听说佛在开大法会,想去看一下热闹;第二种是前世与佛有缘,在佛前种过善根,一听到佛在某地说法,善根就发动起来,想去亲近佛;第三种是对佛已经生起信解,为了对佛供养、承事,而前去拜见佛。这些情况中的无论哪一种,只要一见到佛身,就会得到极大的加持。因为是万德庄严的身,是最清净的身,所以众生一见到,心垢就会寂灭,清净的信心就会油然生起。信心的体相是清净,就像净水一样。与信心相违的是怀疑,有怀疑心就不清净。来见佛的人,本来相续当中还有一些心垢,或者说还有很多分别念,但是一见到佛,这些心垢当下就会寂灭而生起信解。

下面讲“信解”的作用——“欢喜”:

对此,以信为因欲见佛者,增上比丘入定之乐亦不可喻的解脱忧恼大欢喜心,故为“信解欢喜”。

“以信为因欲见佛者”,信是欲的因,欲是信的果,也就是说有信心的人,自然对佛有一种特别想见、特别向往的心情,以佛巨大的摄受力,自己的心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佛转。他们见到加持之源的佛身时,就像莲花触到阳光,会顿时涌发起大欢喜心。为什么说是大欢喜呢?因为这是以比丘入定的安乐也无法表示的欢喜,虽然比丘入禅定的安乐远远胜过欲界粗浅安乐,但还是无法与见佛的安乐相比,经上常常说这种安乐“胜过十二年的禅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凡夫仅仅依靠自己与依靠佛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佛身的加持不可思议,依仗佛的加持,可以很快生起觉受。

下面再讲第二种情况:

欲来问难者,亦至佛前,不禁战慄,故如日出星光隐蔽,顿息骄慢而获寂静之乐。

“欲来问难者”,是指当时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有意想来与佛校量,或者想压倒佛。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具有神通、辩才、势力,但是到了佛的面前,立即就被佛的威德所震慑,身体发抖,无法自控,乃至全身都在颤抖,连眼皮也在颤动。以佛的威德,他们原来的傲慢都被打消,心也变得柔软,获得寂静的安乐。只要大日轮一出,星光会完全被映蔽。这是比喻外道大师们虽然也有名声、势力、智慧、神通,但一到世尊面前,却都黯然失色,毫无光彩。

《高僧传》中记载:净土宗初祖——晋朝的慧远大师神情严肃,凡是想见他的人,没有不身心战栗的。有一次,一个沙门拿着竹如意,想要供养给大师。但是他到达庐山住下来以后,一直都不敢自己呈献,最后只有私下把竹如意放好,然后悄然离去。

还有一位慧义法师,要去庐山见大师,对大师的弟子慧宝说:“你们这些庸才,都只是望风推服而已,今天你看看我是如何?”他到了庐山,正赶上大师在讲《法华经》,每次他想问难时,都是心跳流汗,竟然不敢说话。慧义出来对慧宝说:“此公定然有惊人之处。”所以,连后代的高僧都有这种威德,何况万德圆满的佛陀,决定像狮子王一样,能破一切众生的骄慢,让他们心意柔软而获得寂静。

下面讲“慧无能胜”:

又如来相续智慧,于一切法无著无碍,故佛智何时亦无能胜。

这是说明佛陀智慧无上的成就。假如对于某种法还有著、有碍,那说明智慧还有欠缺,还有能胜之处。但因为佛的智慧对一切法都无著无碍,所以佛的智慧何时也不可能胜伏。《宝性论》中说:“无著以及无碍故,承许智慧周遍行。”

下面举公案来说明佛陀“慧无能胜”:

譬如,提婆达多各处收集碳灰,及释迦大名从劫毗罗城逐户索要一把大米,一一记下处所姓名,同米放入袋中,令象驮至佛前,问属何人何处,佛陀一一回答,无不知见,决无差错,故谓“慧无能胜”。

比如,提婆达多为了试验佛陀,从不同的地方收集碳灰,做好标记,然后问佛这是什么地方的碳灰,佛陀一一回答,没有一点差错。还有一个叫“释迦大名”的人,特意从劫毗罗城,花了很大功夫挨家挨户索要大米,而且每一次都记下处所、姓名,这样装在口袋里,让象驮到佛的前面,逐一考问佛:这是哪一家的,那是哪个地方的,佛陀一一回答,无有丝毫差错。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佛的智慧彻见一切万法,远离一切无明,所以叫做“慧无能胜”。

世间的大师,虽然在他熟悉的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对于陌生的领域,却往往是一无所知。出世间的圣者,还有未断除的无明,不能周遍了达一切所知法,所以都是“慧有能胜”。从究竟来讲,我们皈依的导师,唯一是佛陀,因为佛以外的其他有情,都无法与佛的遍智相比,还不能彻底见到整个法界的全貌,不能无余见到众生的根机、意乐,不能见到一切差别相,所以不是究竟的导师。《宝性论》中说:“了义之中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我们的皈依,并不是要皈依某个充满烦恼的凡夫,也不是皈依有著有碍的外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智慧眼,不可能指引我们成就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