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其义广说

《宝性论讲记 一(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自性本来清净的如来藏是大无为法,是周遍一切处、周遍一切色法,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法身种姓就是大乘所讲的如来藏,即心的自性无垢法界遍行一切相的含义,此真心妙谛是周遍一切处的。什么时候远离过呢?什么样的众生没有呢?决定是一切众生都具有,并且遍在阿鼻地狱,也遍在上界天宫,遍在一切补特伽罗的相续中,完全以无差别的方式周遍在我们一切威仪当中,遍及在我们一切语言境界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无论是睡也好、吃也好,以及其它一切佛事威仪中都无不遍在,心的自性无垢法界本来遍行于一切处。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如空遍一切,佛亦一切遍,虚空遍诸色,诸佛遍众生。”意即:(譬如虚空周遍一切,同样佛性遍一切处;虚空遍一切有色之法,同样诸佛也是遍一切法界众生。)永嘉大师也说:“不离当处常湛然。”意即:(无论我们造恶业、造善法,或趋向某种境界,都不离开法身如来藏。大法眼法师也说:“处处菩提路,头头功德林。”我们做种种善法、修行,可以断除客尘的障垢,让本具的如来藏面目可以全体显露。因此修法殊胜的必要性,不是过去没有佛性,不是过去没有如来藏,而新求一个如来藏或新的佛果,而是为了清净客尘障垢才修道,只有通过修道断除客尘障垢后,才能令本自具有的如来藏完全显露,在我们行住坐卧中或是说话、吃饭等时,也是如来藏功德完全周遍的,所以说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华严经》云:“佛法在日用处,在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这些都是开示心的自性无垢法界,遍行一切处的金刚句。

辛二、共相无差别理:

共相法性能周遍,过失功德究竟位,

犹如虚空能周遍,下中上等色相器。

这一偈颂是讲 “共相无差别理”。这里最关键的是要理解何谓“共相法性”这四字的意义。

首先以比喻说明:黄金的菩萨像,黄金的凡夫像。从一个方面讲,是不相同的,形像有很大差别,佛菩萨像不是凡夫像的样子,凡夫像也和佛菩萨像不同。但是从另一角度讲,三种像也有共同处,因为全为黄金的体性,在黄金体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是黄金的共相。黄金特色的自性是周遍在这些像体中的,无一不周遍黄金的自性,这就是共相能周遍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自性清净的法界是一切诸法的共相,是一切诸法的本体。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诸法真实义,无变异差别。”是说万法真实义是本来一味的无二等性,没有任何变异和种种差别的相。《维摩诘经》说:“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了知此共相无差别义后,无论是凡夫,还是圣者佛菩萨的阶段,此无差别义是大家共同所具有的,也就是法性如来藏,这就是共相法性的殊胜体性。《大乘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偏。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意即:(远离一切分别念,等同虚空,没有任何偏堕,这就是法界的共相、一相,这是如来平等的法身,凭这个法身,安立本觉)。共相法性周遍也是一种非常了义的观点。

既然清净法界是一切诸法共相的法性,任何有法的补特伽罗都没有离开过自性的本体?任何时候也不可能离开此法性,所以说无有迁变,凡圣阶段均无一丝一毫的差别,所以万法的共相就是法性如来藏,因为是一切万法共相法性的缘故。

在颂义中首先有个疑问,即心的自性法界如来藏能周遍一切,无论是具有过失的凡夫位,还是具有功德的菩萨位,以及功德究竟的如来位,此三分位中无不恒时周遍本来清净的如来藏功德,就象虚空能平等周遍于下品色相的土器、中品色相的铜器,以及上品色相的金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在下品色相土器里无差别地有虚空周遍,同样,如下品色相土器一样的凡夫相续中如来藏法性恒时周遍;中品色相铜器一样菩萨相续的如来藏跟上品色相金器般有虚空的周遍,障垢完全清净的佛陀相续中法性如来藏也是周遍的。所以共相法性能周遍一切。过失、功德、究竟三位中没有任何差别,这是大乘殊胜了义的观点。

设有问曰,以上讲的法性恒时周遍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所摄的一切万法中,既然如来自性周遍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都应恒时证悟心性本体,因为如来藏的自性一切众生必定具有而且没丝毫差别,跟佛菩萨一样,那为什么一切众生同时不证悟心的自性如来藏呢?为什么还会有不证悟的众生存在呢?

答曰:虽然自性如来藏从未离开过,但众生的相续被客尘障垢所遮蔽,因而不能现见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当然也就不能显露如来的法身境界。比如在天空中虽然有明月,但若水器坏了,水就会流失,这样月亮的影子也就没办法显现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众生的相续中没有积累殊胜的福慧二种资粮,并且相续中充满了烦恼业障,就象破器不能盛水一样,说明相续中没有信心、没有三摩地等清净水,所以就不能显现如来自性的本来面目。如是便能了知,虽然每一众生具有如来藏,但不一定一切众生都能同时如实地证悟。

庚七、恒时不变义分二:

一、宣说不变之分位;

二、其义广说。

辛一、宣说不变之分位:

具有过失客尘故,具有功德自性故,

本初如是后亦尔,真如法性无变异。

本论中颂词及许多大乘经论中处处见到“客尘”,理解 “客尘”的意思很重要。否则认为又是具有过失的凡夫,又说具如来藏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法身功德,这样会有相违矛盾的感觉,因此会阻碍对真实法义的理解,所以必须要明白客尘的道理。

譬如一个很清净的摩尼宝被灰尘覆盖了,此灰尘是不是摩尼宝的自性呢?当然不是,摩尼宝自性是清净、光明的,而灰尘并非如此,由于灰尘不是摩尼宝自性的缘故,所以称为“客”;灰尘很不清净,是一种垢染,所以称为“尘”。所以“客”是非自性之意,“尘”是垢染之意。再引用佛经来解释“客尘”二字的含义。《楞严经》中讲“客尘”时,佛在经典中说,譬如,旅客住在客栈过夜,第二天一早就急急忙忙出发,是不会留住的。如果是主人自然不会这样急急忙忙动身,所以不住就是“客”、安住就是“主”。又如:天晴时,阳光照射下来,虚空中看到微尘相,微尘都是不断动摇,而虚空就很寂静,没有任何动摇性。所以“寂静不动”就是虚空,“动摇”的就是光尘。按《楞严经》解释“客”就是不住之义,即“不常住”的意思,“尘”就是“动摇”义,是暂时性的,这样刹那不住有动摇性的就是客尘的法相。

一般人认为,法性前面有垢染,后面具有功德,应该说是有变化,不是无变化的,因法性前面有垢染是一个阶段,后无垢染具有功德又是一个阶段。还认为前面垢染后得功德,或说前无功德,后来新生功德等,认为法身功德也有不同因缘,可以改造成一种新获得的法,会有这种疑惑。答案是肯定的,并非有什么变化,因为颂曰:“具有过失客尘故,具有功德自性故。”所说的具有功德是从自性方面讲,过失毕竟是客尘的缘故,这是两个殊胜的根据,通过此根据解释真如法性如来藏确实无有丝毫的变化。

这里为了便于理解颂词的内容,首先讲一个比喻:譬如乌云遮蔽太阳时就显不出光明,后来乌云消散,日轮就可以放大光明,这样能不能说日轮有很大变化?当然不能说。因为乌云可分离,而且不是日轮的自性。虽说前面有乌云的垢染,但并不是说日轮自性上有垢,这是一个根据;因为日轮中本自具足自性的光明,所以后来放大光明,这也不是新产生的一种光明,是原本就具有的。在日轮的本体上并不因为乌云的垢染而有所变化,也不是日轮的体从有垢染变化到清净的光明。同样的道理,因为“具有过失客尘故,”前面有垢、过失客尘均可远离,而且不是如来藏法界自性的缘故。这是第一根据。第二根据:因为“具有功德自性故。”就是说后面的清净位现前十力等殊胜功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并不是忽然新生的功德。

通过这二个根据就可以下结论:“本初如是后亦尔,真如法性无变异。”即前面安住轮回时是这样,后面获得涅槃时也是这样,真如法性恒时不变。不变义就是指法界如来藏的本体根本没有丝毫的迁变。

《解节经》说:“客尘相应故,有自性德故,如前后亦尔,是无变异相”。根据《解节经》第一根据:客尘相应故;第二根据:有自性德故。是就功德方面而言,自性是本来具有功德的。“如前后亦尔,是无变异相”和本论讲到的含义完全一致。

总而言之,真如法性没有丝毫迁变“本初如是后亦尔”,是指前面不清净位、不净净位和极清净位这三种分位中恒时无有迁变。

辛二、其义广说分三:

一、不净位不变;

二、不净净位不变;

三、极净位不变。

壬一、不净位不变分二:

一、如空无变理;

二、宣说彼等差别。

癸一、如空无变理分三:

一、略说;

二、广说;

三、摄义。

子一、略说:

犹如虚空遍一切,由体细故尘不染,

如是佛性遍众生,一切烦恼亦不染。

“体细”就是说虚空的体很微细,不是色法的体。颂词前两句“犹如虚空遍一切,由体细故尘不染”,由于虚空的体是很微细的缘故,虚空能够周遍一切色法,而一切色法的无常等过失丝毫也不会染污到虚空。尽管是乌云满天,也不会让虚空变得不清净,或四大中以火来烧、以水来冲,或是以风来吹,都不会让虚空有所改变,虚空永远都保持着不生不灭的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