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我们依师的时候,心要住在什么地方作意,或者该怎样来用心呢?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个家里的兄弟姊妹要分共有的财物时,每个人会说“我要得到这个那个”,而领到该领的那分量。像这样,我们亲近师长的时候,心里要想:我能不能从师长这里领到一分正法功德?比如,能不能得到一点信心、悲心、出离心、菩提心?能不能发起对因果和空性的胜解?能不能多消点业,多积点资?等等。这样的动机就算纯正。

如果是为了名利而承事善知识,处处讨善知识欢喜,让护法大居士们看到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也会供养自己。以后随便去哪里,都会有人接送、服侍,非常便利。自己会因此名声显赫,真是名利双收的美事。这样谄曲地依止善知识,纯粹是搞世间法,这样是没有好下场的。

下面再引祖师的教言说明这一点。如果能从这里得到教训,以阿难尊者为榜样,我们依师的行为一定会非常清净。

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著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博朵瓦尊者说:当年让阿难做佛侍者的时候,阿难提出了三个条件:我不持佛不穿的衣服,不吃佛余下的食物,允许我一切时能到佛前。如果佛答应这三点,我就来侍奉承事佛。这样慎重的用意是在教诲未来的人,要专门为法而不为财。而我们对于法完全不计较,虽少许的茶叶都斤斤计较,认为上师内心爱念其他弟子多一些,爱念自己少一些,这都是内心腐烂的表现。

阿难尊者是怎么想的呢?他想:施主们供养佛的都是价值昂贵的好衣服、具足百味的美食,如果我穿佛的衣服、吃佛的饮食,别人就会认为我是贪著上等资具才来承事佛的。如果起初我就遮止这一点,就能给未来的人树立榜样,让大家看到,侍者承事佛是多么清净,一点贪财的心都没有。而我们在亲近师长时,却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修到一分法而难过,反而因为一点财物的分配不均就耿耿于怀。分的东西稍微比别人差一些,也会难过半天,埋怨上师对弟子不公,喜欢别的弟子多一点,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内心腐烂之相,心相续被名利的毒腐蚀了。

我们为什么不去计较法上的得失呢?应当想:我怎么这么差!师父传的法我连下品的成就都没有,甚至连最基础的法都没有修。应当像这样,唯一以得法为目的,远离世间名利的计较和争执。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亲近师长的时间,就如博朵瓦所说的:来一个人,我就增加了一分负担;如果走了一两个,我的负担就减少一些。但住在别的地方,也不能获得成就,是需要远近适中长期地依止师长,按照教导修习。这里“远”指疏远,“近”指频繁。

依止善知识是为了如教修行,不要沦落为世间的客套应酬。在亲近的时间上要适度适量,远近适中。

求解脱的人在修行未得稳固之前,需要长期亲近善知识,原因是:一旦离开了善知识,就不能遣除违缘和增长修行的智慧,道业难成。就像幼儿在尚未成长到能独立的时候,根本不能离开母亲,时时都需要母亲的照顾和养育,一旦离开母亲的护持,就会面临重重危险,很难平安地长大。

对此应当发起定解,长期不离善知识,过早地离开是不太好的。阿底峡尊者说:在未登地之前不能离开师长。现在人心浅薄,不能持重,所以成就的人如凤毛麟角。如果没有师长的摄持,就无法控制内心的习气力,道业很快就会荒废,重新陷入烦恼和罪业中,导致堕落。所以在这件大事上,一定要有深远的考虑。

思维心中的法道

一、亲近师长行为的总原则为何?

二、依据《庄严经论》,加行亲近的具体做法有哪些?如何才能使师长的心真正欢喜?

三、向师长供献财物有何殊胜利益?应注意什么?这上学人和师长各自应如何做呢?

四、思维身语承事的内涵和利益,并随分去做。

五、最主要的亲近加行为何?如果师长让自己做非法之事,应如何应对?

六、反省自己是为求什么在依止师长。

(四、依止胜利)

第四,亲近胜利者。

总说依止胜利

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这一段所讲到的亲近善知识的胜利,以理成立如下:

一、近诸佛位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我趣近佛位,因为:依止您修习佛道极为快速,而且由使您生欢喜心,将产生极多福德。

比如,那洛巴如理地依止帝洛巴,即生便从资粮道疾速趣入佛地。米拉日巴如理地依止玛尔巴,即生也从初学者的地位一跃而获得究竟佛果。

二、诸佛欢喜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十方诸佛心生欢喜,因为:您是诸佛的化身,如果对您生起信心,十方诸佛现见之后会称赞说:“这是向上仰慕的人。”诸佛会如此赐予加持。

三、终不缺离大善知识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生生世世都不缺离大善知识,因为:如理依止师长的善业永无虚耗,以此无论生在何处,都将为善知识欢喜摄受。

四、不堕恶趣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不堕恶趣,因为:通过依止您,一切受生恶趣的恶业都将无余胜伏。

五、恶业烦恼悉不能胜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能胜伏一切恶业和烦恼,因为:您在教诫对治烦恼的方便,依靠您的教授,便能截断造集恶业的相续,以及净除往昔所造的恶业。或者,依靠您的教授,即使恶业果报成熟,也能将其转为趣入菩提果的方便。

六、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终不违越菩萨所行,而且由对菩萨行具足正念的缘故,功德资粮将逐渐增长,因为:您将弟子安置在闻思修的加行中,而弟子也如教修行,以此必定会增长功德,此为法性规律的缘故。

七、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能成办现前及究竟的一切义利,因为法性无欺、因果不虚的缘故。

八、承事师长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善知识,如理地承事您,能获得意乐和加行的善根,能作自他二利而圆满资粮,因为:遵从您的教授而修行,教证诸功德将如同上弦月般辗转地增长,由此将成就一切功德。

《华严经》中的教授

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这也就像《华严经》中所说的:如果菩萨的心为善知识真正摄受,他的心是被善知识摄持而转,不再随过去的习性而转。以舍自自在,随教诫而转的缘故,就能遮止种种身口意的恶行,也就不会再堕落恶趣了。

诸菩萨一旦有善知识思念他,就不会违越菩萨的学处,这也是或显或隐为善知识所摄持的缘故。菩萨如果有对师长的信心和敬重,为求正法故,尽自己的力量用三喜来供养师长,如此自然和师长的心相应,师长就常常关注他的行为,由此就不会违越菩萨学处。就像鱼母以念力摄持鱼子时,鱼子就不会败坏,有了善知识的系念,弟子就终究不违越菩萨的行为。

再者,菩萨如果为善知识所守护,就会逐渐地超出世间的心态和行为。因为他能舍自自在,随善知识的教导而行,这样就逐渐舍开原先的心态和行为,换成了很好的心态和行为。善知识在旁边守护他,有一种加被的力量让他脱开世间法,因此能很快胜出世间。

这里舍掉自己不是说丢掉了尊贵,而是放弃过去的颠倒。以往心里的垃圾舍得越彻底越好,舍得越快就进步越快。有个故事说,一位禅师对弟子说:你这瓶子里是满的,我怎么倒得进去?就是说,他把自己的一套抱持得太紧,不肯放手,那就没办法转换。如果能舍掉自己,不再存一点凡夫的主见,那就是空瓶子,可以很快转换。所以有舍自自在、随师自在的依师之心,那就能完全随着师父教导的轨道来进行,也就换了一个人。以此,所说的依止胜利都决定会在自身上出现。就看你在这上有没有勇气来舍掉自己的过去,能舍就能换,而换的是法的生命。换的关键就是舍弃自己,如教修行。

这里就要紧了,要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做到如教修行呢?这就要基于对善知识完全的信赖和敬重。只有靠这两种心强力地摄持住自己,才会不折不扣地拆解掉内心过去建立的一整套颠倒系统,而且一样一样都会作新的组装。这样一来,每天都有新的一分慧命在成长,这是新的法的生命,不是随颠倒恶见陷于烦恼恶业中的生命,当然就胜出世间了。如理依师后就变得完全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但也要知道,如果心态上没有“信敬”这两个字,只是一种世间的行为,那不会有什么效果。现在很多人只是好虚名,完全是在自我宣传。他会说依止了多少大德、大人物,他是借大德的名誉来炫耀自己,实际连起码的依止善心也没有,他不是以真诚心在依止大德,随着教导修心,而是在搞世间法。这样哪里能换掉他的心呢?又哪里真的超出了世间呢?最后连世间善人的标准也不具足。

“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