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5-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 ︱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菩萨的愿行二者随有失坏,于座之六分未过一分之前忏悔,不成根本堕罪,故须不过座之六分(中的一分)而忏悔。

菩萨戒的愿行两者若有失坏,要在一天分成六座的时间中,不超过一分之前进行忏悔,就不成根本堕罪。也就是说,一天分成六座,白天三座、晚上三座,总共六分。如果在某一分当中造下堕罪,到了第二个六分当中就成了堕罪,所以,需要在没有过一分之前进行忏悔。

若失坏誓戒,需要如菩萨戒那样及时对治。密咒一切律仪摄于身语意誓戒中故,身之誓戒,摄于不侵辱上师及金刚兄弟的身体。语之誓戒,摄于不违背上师及金刚兄弟的语言。修念本尊咒者,上品如瀑布流,中品六斋日念,下品每月中念,更下品每季度中念,极下品于新年神变月念,应不间断而精勤。意之誓戒,摄于守护十秘密及不打扰上师、金刚兄弟之心。

如果密乘戒有失坏,也需要如护菩萨戒般,在不超过四小时内及时对治。归纳而言,密咒一切律仪摄于身语意三类誓戒中,而每一类又摄在上师和金刚兄弟的有关方面。身的誓戒,不能侵辱上师和金刚兄弟的身体;语的誓戒,不违背上师和金刚兄弟的语言,再加上应当修念本尊咒而不间断;意的誓戒摄在守护十秘密中,比如,对密宗的十种甚深见解和行为不向智慧不够的人宣说,再者,对上师及道友交待保密的事不能泄露,以及不打扰上师和金刚兄弟的心。对于这些应当严格守护。

思维难得之喻者,依窍诀之规,首先需要由因门思维难得。扎巴嘉村曾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强力得,乃积福德果。”此语即是宣说彼义。

思维难得的譬喻,按照窍诀之规,首先需要由因的门径来思维难得。扎巴嘉村说:“得到暇满人身,不是以力量强行得到的,而是积集福德才现前。”一切无不随顺缘起,并非偶尔、强制性,或者依靠某种外在力量而现前。暇满作为一法也不例外,它是由相应的因缘产生,并非依靠贿赂、靠山,或者通过邪道、碰运气等来获得,世上不存在任何无因生、邪因生的情况。因此,我们应当从缘起门来思维暇满难得,扎巴嘉村所说即是此意,这叫做“由因门思维难得”。

此又分总别二种。总者,思维自己以往积集了什么善业,现前在积集什么。若思维的话,善虽有少许积累,然罪有不可思议的积累之故,仅仅闲暇尚且难得,何须说获得圆满?

由因门思维又有总别两种。“总”指总体上思维:我过去积下什么善业?现在在做什么?仔细思维就知道善少恶多,整日整夜都在积集不可思议的罪业。类推到前世也不难了知,基本是恶业多、善业少。由此看来,连闲暇都难以得到,何况得圆满呢?

八暇是脱离四种非人的无暇处和四种人中的无暇处,得到有修法机缘的所依身。得到所依尚且极难,何况在此所依身上具足自分、他分的十种圆满,必定是要求更高、难上加难。例如,自身有信心,业不倒,能入教,有无伪的出离心而根本不求现世名利、来世人天享受等,一心为求解脱而修法,或者有真实的皈依、无伪的菩提心等等,哪一项不是极其难得?再者,得善知识悲心摄受就必须自身具足信敬,常忆念功德、恩德,有华严九心、三喜承事等的内涵,否则,自己善根不够也没办法得到摄受。诸如此类,得到暇满相当不易。

观修时,缘他人而思维不一定亲切,关键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观察。忆念自己一生曾做过几件好事?起过几次善心?结果往往是发现非常缺少,所生起的大多是自私心、贪嗔痴烦恼,做的基本是维护自己、损害他人的事。凡事都以我执当头,适合自己的才愿意去做,稍有违逆马上嗔怒。处处是我执、烦恼在起作用,真正发善心,克己奉公、舍己利他却非常少。但实际上,只有削减我执与贪嗔痴,放低自己、恭敬别人,有一分奉献、利他才叫做善。如果内心只有一个自我,特别自私、狠毒、刚强、可恶等,行善对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难事呢?

从小到大来观察,幼年、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成家、在社会上行事、入佛门学法等等,仔细检查发现几乎天天在造恶,罪业多到不可计数,至于善业更是少得可怜,即使做一点善事,大多也都为满足自我而沦为伪善。譬如,有时为满足虚荣心,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努力行善,意思是:你们看到了吗?我在行善,我在利益你们。实际只是让自心有一种成就感、庄严感。或者认为以此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所以我来行一点善,一旦我的利益受损,就绝对不干。

总的来说,得人身不能缺失仁义礼智信,但检查下来,自己有多少善的内涵呢?今生学佛前造的几乎都是恶业,自私、凶残、逃避、虚伪、谄曲等,依凭这些见不得人的豺狼心、猪心、狐狸心、蛇心等,又岂能得到人身?再看学佛后如何呢?心未改变的缘故,换汤不换药,甚至将佛法作为滋生烦恼的因素。因为有佛法,所以我更了不起;因为有佛法,我比别人更超越;因为有佛法,我可以自由自在,胡作非为;因为有佛法,我不必负责任;因为有佛法,我可以做更高级的宗教表演等,如是不断地增长功利心、虚荣感、自我庄严感。或者把自己包装为成就者,或者装扮成堪为人师的假相,或者显出佛教学者的假相等等,无非是拿佛法加强名利心,利用佛法成办世间八法,造下更深重的罪行而已,可见善是多么难得。自己的前世可以依此类推,必然有各种恶的习性和作法。所有这些合集起来,必定是连闲暇都很难得到。

然而,今生我们稀奇地得到了难得的闲暇,一定是依于过去持清净戒的因。再者,获得圆满就更需要有恭敬、布施、慈悲、忍辱等许多善法资粮,否则,会很容易出现各种障道的内外因素。身体生病,内心烦躁不安、起邪见,法也学不进去,想依止也没有条件,再如何盼望都难以出现自身的德相或修法的证量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前世善行少,福德资粮不够,也就是说,获得圆满更为不易。

每一种修法闲暇,没有生逢暗劫,没有环境、邪见、根缺等障缘,内心不受干扰等都极其难得。这些都需要因地深信因果、守持净戒,才能有今世行于法道的清净因缘;否则,轻视戒律、胡乱而为只可能染上非法因缘。

所谓守戒,是指唯一按照因果正道走,从最低一分戒开始,都必须受持律仪,守护不犯。但是,当今自由主义严重泛滥,大都是跟随自己的狂乱心,想如何就如何,从不考虑什么守戒、持戒,还能得闲暇吗?不可能。只会任由邪恶因素牵制,让人们不自在地行于非法境界,或者是与恶友、邪言论为伴的恶劣生活方式等当中。

很多人以为能闲坐喝茶就叫闲暇,但实际上,只有心里有空间、能安住佛法才叫闲暇。整天处在染污环境中,接触影视、网络等错乱信息,不断地胡思乱想、散乱放逸等,怎能算是有闲暇?这些都是自己不守戒的恶果。

再者,所谓“圆满”,是指修法的内外条件圆满,具有方方面面的因缘。要环境有环境,要导师有导师,要法有法,以及内在清净心的状态,外在的善知识护持等等,每一方面都来自往昔圆满地修集因缘。譬如,对善知识没修过恭敬,就绝对得不到摄受,不是善知识不慈悲摄受,而是自己没有得蒙摄受的条件。或者没有念德、思恩也同样没办法,即使见面,内心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心与心之间不能贴近。什么原因呢?自己缺少善心福德。未曾诚心修持恭敬、礼拜、称赞、忏悔、承事等等,根本不肯作善,只是一种自私心,哪里能接近善知识呢?凡事表面化、纯粹为了虚荣,即使再如何夸赞自我,也都落于虚假,他的心根本无法与善知识相应。

再说,有没有法缘,法能否入心,尚且观待是否具足善根。整天不行善,连安稳的心理环境都不具备,如何能使法义入心呢?善根若不具足,闻法后如何主动地一步一步受持,并仔细地思维、修习、发愿,以及再再地依法道而转呢?只是浮于表面言说,沾上一点佛法的皮毛就把自己吹嘘得上了天,怎么可能进入教门呢?颠倒的是,很多人都认为现世法无比具义,对现世法最有兴趣,最热衷追求的是时髦法,最愿意表现的是自我,拿现世法的垃圾包装自己,如此种种,怎么可能趣入教门呢?缺少善心善行,心不软化、不正直就不可能受持法义,或者说无论如何都受不住、持不住。唯有诸多的善行、福德、因缘,以及吃苦、能屈辱、能奉献、能恭敬、一心依止正法等的品格与内涵,才可能感得圆满。

现代人不必说以上内涵,即使是善知识稍微批评指正,都会认为是在损辱自我而无法接受,怎么还可能去接近?他只能是失去难得的法缘,因为法就是要折伏烦恼、打破自我。由于善行不够,忠孝仁义等人天善德尚未显发,他不可能召感各种正法方面的因缘。或者说,基本的善心尚未发出、恶心尚未破除,他怎么可能行持更大的善行?不可能。当前的问题不在于所学之法是多么高等、殊胜,只要学修之人不具圆满,一切都是枉然,所以关键在于基础。如果善心未曾开启,一切所谓的行善或学修就只能落于虚假。人的第六意识善于各种伪装,但只是用一个假的“大”来包装自己,这就很危险。内心如果没有从基本的善心——忠孝仁义等进行开发,其实就存在巨大的潜在隐患。善心开发以后,心才是真诚的,才可能逐步发展。

由此可见,真正积聚学法的因缘并不容易,它需要大福德、大善心来感得内外圆满。我们今天不必虚夸,应该了知自己目前处在一种杂乱的状态,说没暇满,还沾上了一点边缘,说有暇满,仔细检查就发现非常可怜。我们一方面应该反省、思过,认识自身的很多错乱、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就需要在正法方面尽量争取。从当下开始改过自新,往法道进发,以后的人生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应当如是看待。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只顾虚假地给予赞美,因为人们大都看不清自己,导致很多问题非常棘手、困难、难以解决。毕竟末法时期根性陋劣,人们内心有很多坚固的颠倒习性,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必定难以化解。唱高调、说大话当然容易,一句话就可以说得让各位都听得舒服、欢喜,但实际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切都是缘起,我们需要防止两个弊端,一方面不可虚夸,而应当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吃几碗饭、走在什么田地上;另一方面也不必自馁,如果因为困难而放弃,只会更加悲惨。我们既要有自知之明,又要了知基础的重要,现在还来得及,就应该竭尽全力补足基础,为自己开辟希望。

别者,欲得闲暇,须护持清净律仪,欲得圆满,亦须积集极多施等善行资粮。此复为得暇满,须以无垢净愿而为结合。

“别”是详细地思维,来把握获得暇满的三类因素。首先,要得闲暇必须护持清净戒,具足戒足才能得生人天善趣,失坏戒足必堕恶趣。戒是基本,要想得到脱离非人四无暇、人中四无暇的闲暇之身,关键以持戒作为根本。护持清净律仪,同时具足能得暇满身的德相,自然会感得暇满人身。

如果现世都是衣冠禽兽,做的是畜生级别的事,或者如饿鬼般贪婪,如地狱烈火般狠毒等等,自然也就不得人身。得人身起码需要持守五戒,基本上是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没有人伦的规范,没有持守清净律仪,就不可能得到修法的闲暇身,而只会遭到各种恶报。譬如,所得身依不能安心,没有善法因缘,就没有闲暇,整日整夜受着极大的割截、焚烧、饥渴、奴役等苦,这些都是过去不守戒的结果。

其次,要得到自在而安然修法的圆满,还必须积集众多的布施等善行资粮。“等”字包括恭敬、赞叹、慈悲喜舍、作利他事业、敬上爱下、尽责任、尽义务等等。如果因位没有结下种种善缘,即使得到人身,也会如孤家寡人般,缺乏福缘;如果没有行持利他之事,就没有充足的修法资本或条件,比如安稳的环境、外在护持的力量或者衣食不缺等等;如果没有为佛法的利益而行事,也就不会有殊胜的法缘。诸如此类,要想得到修法内外的圆满,必须积聚相应的善行资粮。

再者,为获暇满,还需要有无垢的净愿(也就是正法方面的清净愿)作结合。无论行持任何善行,内心都要发起修法的希愿,发愿生生世世行持正法,以此愿力牵引,才能感现各种暇满的境界。

是故,首先从得闲暇之因——律仪而言,于外之别解脱律仪应遮学处二百五十三条、应行学处十七事,对彼取舍。若首先从四根本审细思维的话,仅仅以害怕丢脸面的秉性,心想:我不能得到公然有妻的恶名之外,于别解脱之律仪上,有可坚信的得闲暇之律仪也是很难的。

按照护持净戒、积集资粮、无垢净愿三项来说,首先从得闲暇的因——律仪来说,外层别解脱戒所遮的学处二百五十三条,应行的学处十七事,对此一定要精严地取舍。但实际状况却是非常困难,不必说细分的戒条,就连思维、考察一下四根本戒,自己从等起的发心上是不是求解脱都很成问题。如果没有出离心摄持,当然也就不成为真实的别解脱戒。仅仅是一种害怕丢脸面或畏惧舆论的谴责:“我出家了,不能公然有妻”,此外在别解脱律仪的持守方面,自己都没有以此获得闲暇的坚信。

由此可知,修因的确不易,我们今生的暇满,是累世持守净戒、积集善根所得,对此一定要好自为之。趁着仅有的修法机会、解脱机会,我无论如何都要即生出离轮回、往生净土,这一点非常关键。

佛子菩萨之律仪,对于甚深见派的根本堕罪十八条、愿行学处共二十条以及支分恶作八十条做审谛思量的话,就更难了。广大行派方面,根本堕罪、四等起、八加行、支分四十六条恶作,若说由取舍后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也极难得。

佛子菩萨的律仪,对于甚深见派的十八根本堕罪,加上愿和行的学处一共有二十条,再加上八十条支分恶作,如此细细思量起来,就更加难以护持。广大行派也是同样,都是需要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具备更大的心力,在菩提心摄持下更精严地进行取舍。因而,由取舍后得到闲暇人身的因,并且自己对此坚信不疑,则更是极其难得。

密咒金刚乘者,首先,二十五条进止、共同外内的五部律仪、十四条根本堕罪、支分八粗罪。大圆满有护的渐门诸誓戒,于根本上师身语意分二十七条,支分誓戒二十五条,无护的顿门诸誓戒,无实、平等、唯一、任运四类。支分誓戒十万三昧耶。思量诸戒的话,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比白日星辰还难得。

密乘戒就更不必说,比菩萨律仪更细致,要求也更高、更深刻。静心思维一下,对层层递增、如此深细的戒律能守护,能坚信以此得闲暇之因,这种行者比白天的星星还难得。

思考题

1、 什么是“断种性无暇”?八种无暇分别如何对治?

2、 由因门思维难得:

(1) 总的思维获得修法闲暇和圆满的因缘,反省自己此生断恶修善的状况,对暇满难得发起定解。

得闲暇的因是什么?结合自身情况思维,认定难得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