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5-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 ︱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是故,由有现福德资粮而身乐,即得到具足种姓、功德、财富之果位;由证无我慧而心乐,即经由现见一切诸法胜义离戏及世俗如幻之自性,而将远离轮回一切苦之怖畏故,将会快乐。
因此,由有现的福德资粮令身体安乐,也就是将得到具有种姓、功德、财富的果位;由无现的智慧资粮——证悟无我的智慧,使内心安乐,也就是见到万法胜义中离戏、没有所缘的此法彼法等戏论,故而能够直接放下。世俗显现只是现而不可得的幻相,虽然在错乱习气消尽前还有妄相,如果我们能如理行持、不著一切相,就能远离轮回众苦的怖畏而获得无比安乐。
总之,发起完全利他的行为,是福德善业的缘故,会得到身乐——环境、眷属、根身等的圆满;以证无我的智慧,心不妄动,没有迷惑、执著、苦恼的缘故,内心时时喜悦安宁。把握福智两个要点,的确会越来越安乐。这就是暇满身应当摄取心要的方式。
如若想揭开苦之开端的话,主权也在自己手上。也就是说,一向做恶法的话,下半生比上半生更苦,中阴比下半生更苦,而来世比中阴还苦,随后是驰行漫无边际的恶趣故。因此,在此世的这个所依身上,需要摄取正法之心要。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想揭开苦的开端,主权也在自己手上。以造恶能力强大的人身,能产生狡诈、虚伪、阴谋等各种恶心,使用各种造恶手段,拉开往后无边际时间中堕入恶趣辗转受苦的序幕。人身是行善造恶的分界点,而猪、狗等旁生的心识活跃程度小,最多为了争抢食物、保护自己、求取异性造下一些罪,除此之外,也造不出更多、更大的恶业。然而,人心一旦错用于虚伪狡诈、说谎行骗、做杀盗淫妄,就有可能发生各种大面积、高强度的造恶状况,所造罪业的量和速度超乎想象。
人的上半生主要由前世业力决定,下半生则多数受到上半生的影响,因此,如果上半生造恶深重,下半生往往受苦;死后到中阴期间加重受苦;再往后堕入恶趣,更是苦不堪言;之后奔走在无边际的恶趣苦海,久久无法脱出。如是走错方向,选择造恶,使人身成为堕入轮回深底的坠石。人身可以成为解脱船,也可以成为苦海锚。善用人身,能在一生中积聚无量的福慧资粮,得到解脱、成佛的殊胜果位;错用、滥用人身,结果就会非常悲惨地堕入不见边底的恶趣深渊。
如此从正反面思维以后,应当发起决定:以今生的所依身,一定不将它用于无意义事或者如毒般的恶业,而是要用于求取真正有利益的圣法坚实之义,用在对自他有利益的修法上面,日日夜夜修行正法,才能对自他有所利益。否则,无论忙于其他任何法,都不过是自我毁灭、自我损伤、自我荒废而已。如是策励自心,求取正法心要。
思考题
1、 由因门思维难得:
(1) 得圆满的因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也难得”?
(2) 什么是“清净愿”?怎样做才是“以清净愿为助缘而连结”?为什么以菩提心摄持而行善,自然能得到良好的修法所依身?
(3) 如何从缘起上思前想后,对此暇满身生起珍惜心?
2、 为什么文中所说诸经忏师们的行为毫无实义?自身做过哪些形式化的佛法行为?什么是“以暇满身摄取坚实”?如何区分表面形式和取正法实义?
3、 此世做大乘圣法之善,往后的结果如何?此世一向做恶,往后的结果如何?
取心要之方式,要这样想:下士了知三恶趣为苦之自性后,为欲成办增上生人天果位修戒福业事——断十不善、修十善,施福业事——上供三宝、下济贫苦,修福业事——四禅、四无色定,由修此等而摄取下士道轨之心要。然而此唯是道之所依外,非是道之自体,故不是取到中、上二道之心要。
“心要”意为坚实或实义。“取心要”,如同剥尽笋皮,才能取得精华,我们也要求取正法的核心——真实义。在考虑如何使用人身时,随见地的高下,其中也有逐层的欲乐。
下士是在最低起点上舍离今世、甘愿随顺法道取后世义利的人。基本见地是了解到三恶趣纯粹是苦的自性,充满了剧烈漫长的大苦,而且,这些都是由十不善业所造成,我只有在更为长远的来世得到人天果位,才能享受各种身心安乐。基于这种见地,下士发起求取来世增上生实义的欲乐。由深知堕恶趣之苦的缘故,下定决心在短暂的今生当中,为成办来世增上生人天果位而尽力修行施、戒、修三福德。其中,戒的福业是断十恶、修十善,布施的福业是上供三宝、下济贫苦,修不动业的福业是四禅、四无色定,以修此等而摄持下士道轨的心要。
下士已经认识到此生不能以造恶来荒废,或者不应徒然将自己抛入三恶趣,由此,一是需要依严格的戒律修持,断恶行善;二是需要以广大的善行作基础,对上——佛法僧行持供养,对下——贫苦众生进行救济;再者,需要修持四禅八定。具备此等修道的内涵,就是得到下士道轨的心要与真实义,来世便不会堕入恶趣。这是三士中的第一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发起求取来世心要的欲乐。
但我们还需要具备更高的认识,因为不难发现如此修持十善业道等只是道的所依,而不是道的自体,所以说,下士还没有取得出世道——中、上二道的心要。所谓“道的所依”,即如佛所说:十善业道是五乘共基,犹如大地。因此,我们应当依此成就出世间道。但它并不是作为道的自性,其中“道”指解脱。单以持戒、布施、修定不能成办解脱,因为道的自体必须以对治来断除生死诸苦的根源——我执,而戒等三种福业事根本无法达到,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达成彻底从轮回苦中超出的决定胜果位。
而中士之道轨主体为证无我慧学,眷属为戒定二学,学此三学宝而摄取中士道轨之心要,然不是取上士之心要。是故需要由上士之道轨——远道因相乘、近道金刚乘,其中后者又有外续事、行、瑜伽三部为远道,内续玛哈、阿努为近道,光明大圆满为速道,以其中任何一种利用暇满摄取心要。再想:尤其光明大圆满之道,数年数月便证得虹身大迁转果位,因此需由彼道取一心要。
由此,我们会思维:我还要修持更高的出世间道,依靠下士道只能获得暂时的安乐,就如同掉落悬崖之前的一段休息,它并非究竟。基于对苦谛、十二缘起等的认识,发起求解脱的欲乐,誓愿将人身用于成办解脱,这才是中士取心要欲。由此修持能证寂灭一切苦和苦因的道谛的主体——现证无我的慧学,也就是说,当直接现见五蕴上无我,如同现见绳上没有蛇便会断除蛇执一般,中士由此息灭我执,以断除苦因的缘故,从一切我执所生的轮回苦中得以解脱。
再者,为了辅助引生或护持证悟无我的慧学,必须具备眷属般的戒定两学。所谓“眷属”,犹如国王打仗需有众多眷属伴随或辅助,同样,由戒才能生定,由定才能发慧,或者说,需要通过戒和定的功德才能引生智慧、保持智慧,故称“眷属”。对此,中士誓愿以暇满身修学无漏三学宝,来求取中士道的心要、摄取出世间解脱的正因,即发起中士道的取心要欲,或者说是修行解脱道的欲乐。
再者,更为彻底的见地是发展出上士的取心要欲乐。虽然修中士道能成办一己解脱,但是无法得到佛果,不能利益无量众生,以此缘故,誓愿以能成佛的上士道轨来摄取心要。其中又有远道因相乘和近道金刚乘之别,后者又有远道、近道、速道等的差别。总之,我们应当利用今世的暇满,希求依随上士道中的任何一种来摄取大乘成佛的心要。或者说,念念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修持能成佛的大乘道,以此度过此生,使自己每一天都能摄取到极殊胜的心要义。这就是生起了上士摄取心要的欲乐。上士道都是基于见地和欲乐,为了缩短成佛的进程,尽快成就无上觉道来普利众生。如果能够以猛利的菩提心推动,加上对果乘教义的胜解,在今生当中就会发起修持顶乘光明大圆满的妙道来摄取心要的欲乐。
如是逐层思维,在每一层里都是由见地发生欲乐,之后结合暇满人身,考虑此生该如何摄取实义,由此发生取心要的欲乐。
应当由思择、止住轮番之门,分座上和座间数数而修。
对于此理,应当由思择、止住轮番的方法,分座上和座间数数地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