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他空承许狮吼论讲记

《如来藏大纲和他空狮吼论讲记》 ︱ 堪布益西彭措 ︱

通过如上分析,便可以分清楚两种中观各自如何安立空与不空的差别。首先,看他空中观对于空与不空的安立:仅仅以在圣者净见量面前成立这一点安立“不空”,相反,仅仅是以在圣者净见量面前不成立这一点安立“空”。举一例喻,如在无患清净眼识前有绳子,便安立绳子不空,在清净眼识前没有蛇,便安立蛇空。所以绳子不空,绳子以蛇空,如是便可了知他空中观如何安立“空”与“不空”之差别。

再看自空中观对于“空”与“不空”的安立:以离一多因等胜义理论观察之后,在胜义理论面前空,便叫作“空”,相反,假如某法在胜义理论面前不空,则称之为“不空”之法。

如是分清两种中观关于空与不空的不同定义之后,便可了知:他空中观所讲的“谛实不空”之法,没有必要成立是中观理聚论当中所讲的“谛实不空”之法因为他空宗是针对圣者智慧境界当中有而安立“谛实”与“不空”的名言,是“圣者智慧境界当中的有”,由此便不须要承许是中观理的所破法。因为法界虽然是智慧的境,但是仅以此不决定是中观理的所破。他空宗之所以对于“圣者智慧面前有”承许为胜义当中有,其原因在于抉择实相与现相之时,若要辨别清楚迷乱的现相与不迷乱的实相,就必须要安立迷乱与不迷乱的差别。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是迷乱或者说何为非谛实呢?即仅仅在分别心面前有,而在圣者智慧面前没有的二取现相就是迷乱或者说非谛实,此亦是胜义中没有的。相反,不迷乱或者说谛实既是在圣者智慧面前有,也就是胜义中有,胜义中不空。如是便可以辨别二者之差别,即空与不空,或者说谛实与非谛实,迷乱与不迷乱的差别皆可明辨。否则,便没有办法安立真实的差别。

再者,自空中观所讲的空性,也不一定是他空中观所讲的空性。因为自空中观仅仅是以在胜义理论前不成立而承许为空性,但是仅以在胜义理论前不成立不必承许是他空中观的空性。他空宗虽然承许如来藏是远离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之四边的自空,但并不承许如来藏的自性在“圣者净见量前无有”。所以,“胜义理论前不成立”不周遍决定等于“净见量前不成立”,“是自空的空”不决定是“他空的空”,此二种空性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便无法真实通达两种中观各自二谛讲法的差别。故他空宗派宣说他空的原因就是要辨别空与不空的差别,即在胜义中不是一切法空,而是在如来藏不空的空基上以其他杂染法而空。也就是如来藏上以客尘他法而空,由于将空与不空分开来宣说的缘故,便说是他空。应如是了知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各自之体性。以上是第一个要点。

接下来是第二个要点,即介绍中观的分类。须了知,无论自空还是他空皆有属于内道的正见与属于外道的邪见之分,且在同属内道正见的范畴中又有真实与相似之区别。即在内道与外道之中,或者在内道的上下宗派当中,虽然都有自空、他空的名词或者说具有在描述自他空方面很相似的语句,但相同及相似的语句所指示的意义却有很大的差别。正因为有如是之差别,所以对于词句的所诠义必须要善加辨别,要分清正见与邪见。即使在同属正见的范畴当中,亦要分清相似与真实。了知相似者在何处不了义,暂时如是安立的必要是什么,以及真实之了义是什么。如此善加辨别,便不会愚昧,不会因为分不清正邪而误入歧途,亦不会因为分不清相似与真实而颠倒的将相似当作真实,或者将真实当作相似。

从自空方面讲,属于邪见的自空见是顺世外道的观点,他们宣说没有前生后世,或者宣说行善不会有善报,造恶也不会有恶报的没有因果的观点。之所以将此观点称之为最下劣的邪见断空之自空见,是因为乃至众生的有漏分别心没有消于法界之间,显现分无欺存在,而且不会无因无缘消于法界,缘起丝毫也不会错乱,故有三世与因果的存在。而顺世外道的见毁谤了三世因果,乃至在观现世量面前亦无法真实成立,所以是最下劣的一种断见。由此可知,只是口头上说空,说什么都没有的观点,不一定都是正见。

属于正见的自空见包括中观自续派与中观应成派的见解。前者所抉择的见解相应与菩萨出定的境界,是分开二谛而做抉择。即一方面认为在世俗当中诸法生等的显现不能遮破,故在世俗当中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成立诸法皆是各自持自己的相;另一方面,承许在胜义当中,诸法按显现那样不成立。所以自续派的空性是已加胜义之简别的空性,他们讲“胜义中无,世俗中有”。因为这种空仅仅是遮破实有的无遮空性,只是分别心假立的无遮分,所以不是真实的大空性。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修习单空是一种很好的方便,因为单空可以用分别心来修,而且以分别心串习这种无实有的单空,便可以用空执对治与他相违的实有执著。否则,若不通过修习单空,初学者对于离戏大空性便毕竟没有产生定解的机会。

大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见解相应于菩萨入定的境界,因其着重抉择远离四边的各别自证智,所以包括“在世俗当中成立自相”亦一概破除。如是息灭执著二谛各自的分别心,入于现空无二无别、远离一切承认的真实自空中观。

从他空方面讲,数论外道所宣讲的观点是属于邪见的他空观点。此宗将三德平衡的自性以及神我承许是实相的胜义,将二十三种变异承许是迷乱的世俗,且亦使用空与不空等的名称。虽然名称上确实与内道一样,但究其实质却与内道截然不同,如其所宣说的“既能受用境又是境外的常法之神我”,其实是名言中亦不成立的遍计法,完全是由遍计障碍的执著性所假造,所以是最下劣的一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