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娃不一般!贵为皇子,幼年出家,被无赖打得头破血流却忍辱如地
他是罗睺罗,至尊佛陀唯一的儿子,僧团中最初的沙弥,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他剃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为他说沙弥十戒——如此星光闪耀的修学“朋友圈”,可以说是豪华顶配,最终罗睺罗成为了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成就了“密行第一”。
罗睺罗尊者是怎样在僧团中度过他的童年,他的修行生活一帆风顺吗?
虽然罗睺罗修学条件优渥,但他并非是众人呵护下的温室花朵。有一天,舍利弗尊者与罗睺罗出去托钵,受到一群无赖汉戏弄,有人把泥沙放进舍利弗的钵内,有人打了罗睺罗一拳,鲜血从他的面颊流了下来。舍利弗告诉罗睺罗:“你不要生气,我们要怜悯众生,生起慈悲心。这是佛陀教我们的,这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罗睺罗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因悲悯众生造业而流下了热泪,默默地去河边洗掉头上的血。
及时的救护
都说,只有被爱过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罗睺罗尊者能够对伤害他的众生生起平等的慈悲心,与佛陀的爱护是密不可分的。
一天,罗睺罗听佛说法回来,房间被别的比丘占去了,并把他的衣钵等物扔在了门外。当时下着滂沱大雨,罗睺罗无处藏身,只好到又黑又臭的厕所里坐禅。
低洼处的蛇洞被水淹没,藏在洞里的黑蛇纷纷逃出,罗睺罗的生命受到威胁。在此千钧一发之时,正在打坐的佛陀立即走到厕所外把罗睺罗喊了出来,罗睺罗抱着佛陀,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当晚,佛陀开许他睡在佛陀的房间里。本来戒律规定比丘与沙弥不能同住一室,此后佛重新规定,比丘与沙弥可以在一室中同住两夜。如罗睺罗般的幸运,现在也有一位慈父在呵护着我们的解脱慧命:
现在也许我对大家的要求更严格了。以前我不敢说你们太多,更不敢严格要求。因为那时我想:“众生遇到佛法不容易,走进佛门更不容易,能皈依就不错了,能学点东西就不错了。”但是你们不能这样想:“上师刚开始也没有这么多要求啊,现在怎么越来越严了呢?”“这么严,我是不是要离开啊?还是早点下山吧,怕到时候犯戒。”
其实要求严是好事,说明你们已经进步了,长大了。在你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能不倒下去就“阿弥陀佛”了!以前,很多人还不会走,有的人稍能走几步,这个时候我得看着。能走,我就高兴了;能走几步的,我希望不要摔倒。现在不一样了,有的人不但会走,甚至还会跑,就开始不老实了,到处跑——往街上跑,往县城跑。这个时候我就要管了,不然被车撞了怎么办?遇到坏人被拐走了怎么办?
——摘自达真堪布《赞戒论》讲记
小树不砍不直溜
初出家的罗睺罗仍旧十分顽皮,当一些宰官、长者、居士来拜访佛陀时,问他佛在什么地方,他总是捉弄别人。佛在竹林精舍时,他骗人说在耆闍崛山,看到别人上当,来回跑冤枉路,他就哈哈大笑。
后来这些事情被佛陀知道了。有一天,佛陀命罗睺罗端来一盆水给自己洗足,洗后问他:“这些水可以喝吗?”“不,不能喝。”佛陀说:“这盆水一旦变脏后就不再受人珍惜,而只能被人丢弃。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谎,以后也就不再被人信任,你知道吗?”罗睺罗听后羞愧难当。
佛陀命他将水倒掉,再问:“这个盆叫什么盆?”罗睺罗答:“洗足盆。”佛陀问:“它可以用来盛水洗米洗菜吗?”“没有人会用它洗米洗菜了。”佛陀说:“对。一个人如果心不清净,言而无信,则永远不会受人敬重。自甘作贱的人,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成为低贱的用具,永远不能被人所重视。你如果不改正错误的言行,就如同此盆。”
佛陀说完又用脚将盆踢到远处,问罗睺罗:“我现在踢掉这个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不大可惜,因为它只是一个粗盆。”佛陀说:“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不学好,自居下流,令人失望,别人也就不会刻意去爱惜他。”
佛陀指着被踢翻的盆子对罗睺罗说:“现在覆盖的盆子能装下水吗?”“不行。”佛陀说:“你现在正如这个盆,心口均不清净,屡说妄语,颠倒是非,指空为有,指有为空。亦如此盆,不值人疼爱。”
罗睺罗受到佛陀一连串的教训后,立即在佛陀面前衷心的忏悔,要决心痛改前非。可见,有一位能及时指出自己错误的善知识,对一个人的成就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无论我美丑善恶,上师的慈悲像太阳,一定会温暖我、普照我、摄受我;上师的胸怀像大海,无论我愚痴还是颠倒,他都一样会接纳我、包容我。上师像辛勤的园丁,通过各种方法,在我的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不断地用心浇水、施肥、除草,让它发芽、结果,默默地关爱我的成长,让我迅速解脱成就。上师就像医术高明的医生,用佛的教言,用上师的窍诀,治疗、清除我的贪嗔痴三毒,使我摆脱无边无际的轮回之苦。
在我不争气,修行懈怠懒惰、愚痴颠倒的时候,上师就像一位严厉的父亲,想尽办法管教我,让我改变、进步、精进。他无论再怎样严厉,都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是为了我们。我修行有一点成就,一点进步,相续有一点改变的时候,上师又像慈母般欢喜。上师在任何时候都把我视为他身上的肉,在我没有解脱成就之前,他实在是放心不下。无论我是在地狱还是在人间,他都一定会寻找我、接引我。上师宁可舍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也不会舍弃我等众生,因为他是具有慈悲心、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我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幸福与快乐全部来自他的加持。
——摘自达真堪布《成就宝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