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修密法的因缘。
遇此胜法有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
吉祥普贤同缘分,心当生喜诸道友。
“遇此胜法有缘众”,“胜法”是指无上密法大圆满,“有缘众”指我们得到灌顶、传承,有着非常殊胜缘分的众生。
“前世累劫积资果”,现在我们遇到这样的密法,是不是平白无故好象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有些人因为家庭里有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就糊里糊涂地跑到这里来了,然后觉得这仅是巧遇,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多世累劫积累资粮的殊胜结果,因为密法不象其它的法容易得到,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指出:“凡值遇无上密乘者,往昔必定已供养过无数佛陀,并已成过普贤如来的眷属……若男若女入此胜密,并获得传承教言,虽其未证悟,然以听闻之功德力,决定速疾解脱,因彼逢遇无上果法之故。”他用了两个推理,第一个是我和弟子们千百万劫当中已积累了足够的资粮,因为我们已经遇到了殊胜的密法;第二是我和弟子们,在今生或中阴,一定会获得解脱,也是因为我们遇到了殊胜的密法。无垢光尊者以这两个因明的肯定句为我们作出了明确的推断。
“吉祥普贤同缘分”遇到这样的密法,实际上已与普贤王如来同等缘分,因为普贤如来一刹那中得解脱,也是依靠这个殊胜密法。另外,“系解脱”——《圣教一子续》中说:如果见到了天上的金刚链,我们便与普贤如来具有了同等的缘分。
我们前天得到了法王“系解脱”的灌顶,因此你们以后可以把“系解脱”戴在身上,并且应戴在贴身处,最好不要让任何人看到,而且在今生不能离开身体,睡觉时也不能取下来。临终的时候,如果“系解脱”在身上,我们会有相当的把握。我们什么时候死亡,自己还无法确定,如果你在晚上把“系解脱”搁在这边,你在那边静静的睡觉,或许就与世永别了,这样就失去了在临终获得极大加持的机会。过世后,“系解脱”也不能离开尸体。洗澡时,暂时解下来一会儿,马上就要戴上去。装加持品的嘎乌盒可以戴在外面。上师仁波切那本“系解脱”很重,装在一个很大的、用银子做的嘎乌盒里,一直戴在身上,前几年出国去印度时,天气很热,他洗澡的时候,解下来在旁边搁了一会儿,洗完马上便说“我的系解脱!”,一会儿也不能离开身体。在藏地,很多人光凭“系解脱”的加持就往生了,而且他们的身体变成虹光,烧出了舍利。我看到有些人把“系解脱”戴在外边做为装饰品,这样不如法,因为我们并非以此作为一种装饰,而是为了得到加持。
“心当生喜诸道友”,上师用一种谦虚的语言,把他所有的弟子称作“道友”。我们所有的道友,遇到这样的密法,真的很不简单,故心里面应该生起欢喜心。虽然我们还没有一定的修行,但是首先护持清净誓言,经常忏悔罪过,特别每天念金刚萨心咒、百字明,这样,身、口、意的罪业能即刻消除;同时,对密法不要生起邪见。虽然要真正证悟密义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已经得到这么多灌顶、教授,已经种下了最殊胜的解脱种子,不久之后定能获得解脱。前两天,有几个出家人去汉地时,我看他们书包里面装了许多密法的法本,并且赞叹密法的加持不可思议,由此可推知他们对密法的殊胜信心。
然后讲第二个问题:发菩提心。此分二方面:发心之理;发心功德。首先讲发心之理:
沉溺恶境轮回众,为得究竟安乐地,
当负利他心行责,应舍爱自如毒食。
一切有情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已获得暂时甚至究竟安乐的圣者,即声闻罗汉、缘觉、菩萨与福慧圆满的佛陀;一类是没尝到过安乐的法味,随业力而沉溺在布满险恶外境的轮回中的众生。轮回是轮转不断之义,其中有六种不同的种姓,即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傍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尚未解脱的众生就在这六道中转来转去,即使升到苦难并不深重的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还未等喘息过来,又被自己所造的不善业力拉到了三恶道——傍生、饿鬼、地狱中消业受苦去了。故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轮回中的众生是“如水车转无自在”。就拿我们周围的人类众生来说,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失意、烦恼、苦闷也随之蔓延开来,十个人中你去问他们幸不幸福,有九个会露出一脸的苦笑。而且因不了知、不遵守因果规律,这些人在为生活奋斗的同时又造下了无数的罪业,今后的去处又是十分地黯淡。我们是无数个恶境众生中的极少数幸运者,因为多世累劫的善根成熟,现在终于遇到了三宝与具德的上师,所以我们出离这个险境的日子已指日可待。
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从佛菩萨的圣言量,修行者的现量,以及推理的比量中,我们已清楚地知道所有这些受苦的众生,都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他们曾经对自己是那么地细心呵护,相互感情是那么地如胶似漆,现在虽然已全然不识,但一个稍具良知的人,怎么也不可能将他们撇在一边,自己独自求得安乐。而使他们得到最大的安乐,即是使他们永远离开轮回苦海,获得无上的成就。因此,心中应立下为使所有父母众生得到究竟安乐的誓愿。
为实现这个誓愿,我们该从哪里做起呢?
“当负利他心行责”,在立下了这个伟大的誓愿后,我们再来观察自己。现在我们尚是凡夫,凡夫意味着自己尚在轮回之中,帮助他人的能力微乎其微,根本无从实现如此宏大的誓愿。因此我们应该首先使自己具有最大的能力,而在这世界上能力最无上的即是佛陀,因此,我们为了使一切父母众生得到究竟安乐而愿自己获得佛陀一样的能力,即发誓成佛,这个决心称为“愿菩提心”。从发起这种决心的那一刹那开始,自己就已进入了大乘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中的资粮道,称为资粮道菩萨了。
详细说来,愿菩提心有三种。一是为度一切众生愿自己先于众生成佛,这种发心需经三十三大阿僧祗劫修行才能成佛;一是愿自己与众生同时成佛,这需要七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最可贵的是愿一切众生先于自己成佛,就象释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萨所发下的誓愿一样,这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历程。如果有福德因缘值遇密宗,则更可因法门的深浅等因缘而在数世乃至一世中成就。
发愿菩提心纯熟、坚固后,再去行持六度万行,这就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开始后,他相续中的罪业就迅速减灭,福德迅速增长。华智仁波切说:“没有菩提心的基础,光是念经、加持、传法、闻法等等,实际上没有很大的功德。若有了菩提心,即使没有行很多善事,实际上他的功德也日益增上。”所以这里为了无边无尽轮回中的众生,让他们得到究竟安乐,我们在学道的过程中,应该发起利益众生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并承担所赋予的重大职责。
“应舍爱自如毒食”,在这个学道的过程中,最紧要的是要断除珍爱自己的我执。《智者入门》中讲,所有的众生首先有我执,接着产生我所执,然后就一直转在轮回中,始终无法解脱,漂泊无边。《入中论》中也说:“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所以对凡夫来说,我执是最大、最究竟的敌人。《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之因利他心。”一切痛苦源自自己的欲望,一切诸佛的功德源自利他之行。所以说,爱执在学道过程中,相当于毒药那样的,一定要去掉,如断掉所有的我执和我所执,则菩提心能顺利地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