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引言篇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371
  • 分享到:
依靠《金刚经》,能够消灾免难
《金刚经》,又名《般若三百颂》,此经在汉地影响极广,自大译师鸠摩罗什翻译出来后,修行人依靠它明心见性的公案不胜枚举,普通人依靠它消灾免难的感应也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在藏传佛教中,它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根本不同于其他般若法门。
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人死之后,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人念满100遍《金刚经》和1000遍《解脱经》,此人便可得到解脱。而且,在一些长寿祈福的仪式上,人们也经常念诵此经。有关此经的缮写,拉萨大昭寺及内蒙古的古代文库中,收藏了大量用黄金、白银抄写的版本。
以前有一种现象:有些人学了藏传佛教后,回到汉地就开始诽谤《金刚经》,说这部经如何如何不好,这种情况非常可怕。所以这次我传讲,是想让大家知道: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本是圆融一味,根本没有任何抵触。《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大家有机会应当尽力弘扬,这对自他将有很大的利益。
在汉地,不管是学禅宗、华严宗还是净土宗,每个宗派都对这部经典非常重视。有些人每天的课诵也是《金刚经》。所以,若能了知其中涵义,这对很多人来讲,是相当有必要的。
这次讲解《金刚经》,有人建议我以大圆满的方式讲,有人说以大手印的方式讲。但就我而言,讲《金刚经》的关键,是让大家明白它的真正涵义,若边显宗的说法都不懂,一下子就想高攀无上密法,可能有点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先要把显宗的说法弄清楚,《金刚经》诠释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观点,有了这个基础,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也就很容易得到了。
《金刚经》的译本,是大成就者加持过的
汉地的《金刚经》有几种译本:最早的是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后来北魏菩提流支、南朝真谛、隋朝达摩笈多、唐朝玄奘和义净也译过此经。
其中,义净的译本,与藏文对照最为接近,鸠摩罗什的在某些地方有一定出入。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当时印度佛教非常兴盛,梵文的版本不同的致;另一个原因为鸠摩罗什翻译时译经场面十分庞大,约有五百多人,鸠摩罗什一边口译,旁边的人一边记录,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纰漏。
但不管怎么样,鸠摩罗什的译本是大成就者以谛实语加持过的,受持读诵的功德不可思议,古往今来无数人依此译本开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至于藏文版的《金刚经》,只有一种译本。我以前对照过拉萨、青海等处的版本,发现与《甘珠尔》般若部中收藏的一模一样。
我这次讲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同时,还会参考玄奘、义净的版本加以对比。
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分三十二品,大家在理解的时候,若按这种方式划分,意思会一层一层比较好懂。经典与论典不太相同:经典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连贯;而论典比较有层次性,可以依靠科判来划分章节,还能突显经典中不明显的意思,将散于各处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大家在初学经典时,理应注意这个问题。
当然,《金刚经》的三十二品,是梁昭明太子加的,这在藏文译本中没有,汉地其他译本中也没有。有人认为:「佛经中不能妄加分别念,昭明太子因为给经文分品,至今仍在地狱里受苦。」但这种说法是否可靠,也很难确定。
一般来讲,佛经中是不能加自己的分别念,但如果不是故意诽谤,为了帮助理解经文而加一些科判,应该不会有很大过失。当然,因果方面的问题,凡夫是难以判断的。昭明太子在《金刚经》中加上自己的语言,这是否大逆不道,我也不得而知。
以前有个居士,他按照自己的分别念,把《大圆满心性休息》和《三处三善引导文》合在了一起,看起来特别乱。后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在无垢光尊者的金刚语上乱改,我们凡夫没有这种权利。从这个角度而言,昭明太子的做法可能不太好,但此举却对我们理解经文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次我们传讲,还是遵照汉地的习俗,将本经分为三十二品。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下面一一宣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