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智慧品》中的“法无我”依靠身、受、心、法四念处来抉择,其中身念处已经讲完了,下面讲第二个——受念处。
通过闻思下文内容,我们应该对感受有所认识、有所突破。所谓的感受,按照大小乘的论典归纳,主要分为乐受、苦受、不乐不苦的舍受三种。上至天人、下至地狱之间的众生,所有的感受就是这三种,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感受了,虽然心理学、医学有不同的名称,但也出不了这个范围,也就是说,众生的感受要么是痛苦,要么是快乐,要么是不乐不苦。所以,佛教对万事万物研究得非常透彻细致,佛陀在有关经典中所讲到的很多奥妙,世间科学家通过漫长时日、绞尽脑汁的研究,才能得出一模一样的结论,甚至有些甚深意义,世间的智者和学者根本揭示不了。所以我们在闻思的过程中,应该感受到佛陀无与伦比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像一览群山一样,完全涵盖所有的知识。
如果没有受过佛法教育,单凭凡夫人的分别念,想了解万法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菩萨、声闻、缘觉尚且要依佛的教言修持以获得圣果,世间的仙人、婆罗门、大自在天、帝释天等的智慧与佛比起来,就更是微不足道了。因此,大家在学习佛法的同时,应时时刻刻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不可动摇的虔诚信心,这种信心不是盲目的信心,而是理性的信心、不退转的信心,即通过自己的智慧与理论相结合,而得到符合实际真理、并非人云亦云的信解。
我们今天所抉择的法义是,求乐、避苦、无记状态的感受表面上存在,但在名言中全部是痛苦的本性,再进一步抉择,胜义中它是空性的,本质一点也不成立。如果芸芸众生能通达受无自性的道理,在漫无边际的轮回中就不会如此迷茫盲目了,然而千千万万的众生不要说通达胜义中受无自性,甚至对名言中它的本体是苦性也一无所知,以致始终漂泊在轮回中,极其可怜。
大家遇到这样的甚深教言之后,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详详细细去观察:众生执著的苦受和乐受到底存不存在?进而了解到,众生所追求的乐、所逃避的苦,犹如虚空一样,根本不存在,佛经中说:“观受如虚空,是为受念处。”这个教言相当甚深,希望大家在下面抉择的过程中,首先专心致志地听闻,然后反反复复地思维,通达它的意义之后,再全力以赴地开始修持。
辛二(受念住)分四:一、受之自性;二、受之因触;三、受之对境;四、执著不成立。
壬一(受之自性)分二:一、胜义中受不成立之理;二、修分别彼之对治。
癸一(胜义中受不成立之理)分二:一、遮破之理证;二、破彼之回答。
子一、遮破之理证:
先分析受在本体上成不成立。
苦性若实有,何不损极乐?
乐实则甘等,何不解忧苦?
如果苦性实有存在于内心,那为什么不会损害强烈快乐的生起呢?如果快乐实有存在于外境,那么甘美饮食等令人愉悦的事物,为什么不能遣除忧伤者的痛苦呢?
一般人都认为苦、乐等感受真实存在,此处就分析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首先拿痛苦来说,假如它实有存在,那为什么不能障蔽相续中的快乐呢?自性存在的东西,不论何种因缘都无法改变,假如说痛苦实有自性,那只要产生一次痛苦,就永远不可能有快乐感受。无论遇到何等精彩的节目、悦意的对境,一刹那也无法引生相续中的快乐,因为痛苦自性存在的缘故,将所有的快乐摧毁无余,这样一来,你永远都是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一瞬间的乐受也生不起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绝对不是这样,今天特别痛苦的人,明天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还哈哈大笑,所以痛苦并不是恒常不变的。
那么,快乐在本体上是否存在呢?以同理可推,如果快乐实有存在于外境,那么在痛苦者的面前,妙色美味等为何不能使他们快乐呢?因此,乐并不是自性存在,如果自性存在,那永远都是快乐,根本不会变成痛苦。龙猛菩萨在《中论》中说:“若法实有性,后则不应无,性若有异相,是事终不然。”意思是,假如一个法真实具有自性,那么以前它怎么样,以后也该如此,如果说它前面存在、后面不存在,一会儿痛苦、一会儿快乐,这种变化是不合理的。因此,通过教证和理证来观察,感受实有的观点完全是一种分别妄想,并不符合实际真理。
数论等外道又认为:“神我心识上并没有苦乐,苦乐唯于外境上实存。比如穿一件厚衣服,马上会感到舒服;看一些精彩表演,立刻会生起欢喜心;房子装修得富丽堂皇,一进去就有种舒适感;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自他都觉得赏心悦目……由此说明外境上存在苦乐感受。”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正如刚才所说,快乐若在外境上真实存在,那么就应该摧毁任何痛苦忧愁,但一个人死了儿子或正被疾病折磨时,即使将他喜欢的衣服、甘美饮食摆在面前,他也不会感受到丝毫快乐,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认识一个大法师(我不说他的名字,他比较出名,很多人知道了不好),他跟我关系比较好,平时喜欢吃巧克力,常常到我家里来吃东西、喝茶,我们玩得也不错,经常互相开玩笑。后来一段时间,他患了心脏病,好几个月都特别痛。一天他神情郁闷地来到我家,我看他脸色不太对,好像特别不高兴的样子,但我也没有在意,一直看书,随口说了几句不该说的玩笑,没想到他大声哭起来了。大人哭跟小孩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就特别着急,想尽一切办法逗他笑,看桌上有他最爱吃的巧克力,赶紧抱过来堆在他面前,但不管怎么样,他的笑容一直没有露出来。突然,另一位法师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后面的节目我就不说了。
这个故事说明,巧克力等你所喜欢的东西上有没有真正快乐呢?肯定没有。如果有,不管你怎么难过,看见它也应该快乐起来。然而有些人在忧愁时,看见自己原来所喜欢的对境,比如说一些精彩的节目或者美妙的歌,回忆起从前的幸福时光,反而更添伤心痛苦,故而外境上不可能存在苦乐的本性。
现在有些世间人,对苦乐到底存在于内心还是外境,从来没有详细地分析过,他们认为物质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带来一切幸福快乐,于是为了追求财富、洋房和轿车,每天忙忙碌碌……但若真正去观察,快乐和痛苦统统是一种执著,跟外在的物质条件并没有多大关系。曾有一则西方寓言说,有个国王过着锦衣玉食、挥金如土的日子,天下至极的宝物美色都归他,但他仍然不快乐。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于是派人找来了御医。御医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你必须在全国找到一个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这样你就快乐了。”国王马上派大臣分头去找,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大臣向国王禀报说,没办法拿回那件能给他带来快乐的衬衫。国王非常不高兴,问:“怎么会这样?我毕竟是一国之君,为什么连一件衬衫都得不到?”大臣说:“那个特别快乐的人是个穷光蛋,他从来就是光着膀子的,连一件衬衫都没有。”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外在的物质不一定能带来快乐。古代有许多圣哲名人,他们的生活非常简朴,但内心的快乐往往超过一些富翁。譬如陶渊明在隐居山林时,就做了一张无弦琴,这张琴仅有其形而不能发出声音,可是陶渊明却常常独自在家“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乐。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一篇散文,他说一个朋友向他要一幅字,想挂在书房里。他想了半天,就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问这是什么意思,林清玄解释说:“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即便如此,起码也有一二件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那‘一二’吧,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抑制心底的不快乐。”据说这句话对那个朋友起到了很大作用。
《八大人觉经》说过:“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身心自在的来源就是少欲知足,而不是财物非常丰富,可是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物质是一切快乐的来源,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轻人,今天换一件白衣服,明天换一件红衣服,认为所谓的快乐在外境的物质中可以找到,而从来不关心自己内心,其实这不一定能得到快乐。我们以前也讲过,《佛遗教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这个教言的含义非常深,知足少欲的人虽然一贫如洗、以地为床,但内心中却很快乐,而贪欲增上、嗔恨猛厉之人,纵然有万贯家财,也不懂得什么叫快乐。
通过这样的分析,大家一定要了解,外境并不存在实有的苦乐,苦和乐的本体是空性的。无数智者和修行人通过修行和观察,最后了悟到这一点,知道快乐在名言中存在,其本体是空性的,所以不会像世间人一样,每天到处去寻找快乐,他们虽然在山里隐居,但快乐远远超过任何一个世间人。
因此,了解受的本性非常重要,若没有认识它的本性,很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危害。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矛盾,大多数都跟受有关,感情上的痛苦、得不到财富的痛苦……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痛苦,都是因为不明白受的本性。如果大家能按传承上师的这些教言去思维,今后到底怎么样面对生活?这方面肯定有一定的方向。
子二、破彼之回答:
若谓苦强故,不觉彼乐受。
既非领纳性,云何可谓受?
刚才作者也讲了,快乐不是自性存在,因为痛苦产生时,快乐就会消失无踪。对此,对方解释道:“快乐是真实存在的,之所以痛苦的时候感受不到快乐,是因为痛苦的力量太强了,而外境的快乐相对微弱。就像太阳升起来时,群星的光芒被隐没了一样,当痛苦特别强烈时,细微的快乐就会被它覆盖,以致无法感受到。”比如说我的头今天比较痛,但因为我考了第一名,心中特别快乐,所以上台去领奖时,感觉好像头不痛了。实际上头痛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快乐压服了我的苦受,因此感觉不出痛苦。
表面上看来,他们的说法好像有道理,一个人的相续中,苦与乐两种受应该可以并存,但实际上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下面作者会进行分析。
在我们佛教中,其实对受也非常重视。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说,作为在家人,均贪图乐受、排斥苦受,为了财产、田地、女人而争论不休;作为出家人,对自他宗派有好坏的想法进而破立,展开辩论。因此,受与想在行蕴以外单独安立为蕴,而不摄于行蕴当中,《俱舍论》也说:“是故一切心所中,受想单独立为蕴。”的确,现在大多数人发生争论、冲突,都是以“我”为中心——我的国家、我的地方、我的法本、我的地基……而在“我”的范围内,争论的焦点首先是我的身体,其次就是我的感受。现在的人特别可怜,经常把快乐当作痛苦,把痛苦当作快乐,对知足少欲、安贫乐道的生活,他们觉得是一种折磨,而花天酒地、虚耗时日,每个人都趋之若鹜。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喜欢喝酒,他们对吃的不重视,对喝的很重视,只要有了美酒,就认为可以沟通感情,说许多发疯的语言,把自己弄得迷迷糊糊……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大家都觉得这顿饭很有价值。如今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就像萨迦班智达所形容的,这些人把发疯作为快乐!
言归正传,针对对方的说法,作者驳斥道:苦和乐是用心来感受的,既然你没感受到快乐,那怎么能算是乐受呢?因为它不具有受的法相。《入中论》云:“色相谓变碍,受是领纳性。”《俱舍论》也说:“受蕴即为亲感觉。”亲身接纳才叫做受,你只感受痛苦,而没感受到快乐,怎么能说你有乐受呢?如果没有领纳也可称之为受,那空中鲜花的香味、石女儿的模样,你也应该能感受到了。
在抉择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所谓的受,若没有亲身接纳,则不能成立。当然,没有观察的情况下,痛苦和快乐可以同时并存,但这只是一种虚妄执著而已。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受可分为身受和心受,无论是哪一种,都只有三种情况:一个人的感受,要么是乐受,要么是苦受,要么是不苦不乐的舍受,如果说他同时又苦又乐,这种现象绝对没有。
下一个颂词,对方对我们进行辩驳。
若谓有微苦,岂非已除粗?
谓彼即余乐,微苦岂非乐?
对方反驳说:“感受极乐时,细微的痛苦可以存在,只是不太明显而已,就像在一碗浓糖水里加一点点盐,盐水是存在的,只是不易察觉而已。”
破曰:“岂非已除粗?”苦和乐这两个相违的法无法并存,这通过可现不可得因即可推出。因为一个人的感受不难辨明,自己到底是苦、是乐,还是不苦不乐?正常人都能分清楚。有些人的心情,说不上是快乐,也说不上是痛苦,那应该归摄在舍受当中。总之,快乐的时候没有痛苦,痛苦的时候没有快乐,不可能又有痛苦又有快乐,像牛角一样并存。
如果你说乐受非常强烈,而苦受就像糖水里的盐一样微小,这只是分别念的虚构而已,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苦和乐是两个相违的法,乐受存在时,苦受定会消除,苦受存在时,乐受也荡然无存,尤其是有强烈乐受时,苦受更不可能存在。好比在特别旺的烈火前,巨大的冰块都已融化,小冰块不可能还存在,或者说一个人敢打死强者,那面对弱者就更不在话下。其实我们通过亲身体会也能感受得到,极其快乐的时候,与之相违的痛苦不可能存在。
下面,对方又开始辩驳——本品属于中观,故辩论得比较激烈。对有智慧的人来说,这样的辩论很精彩,而没有智慧的人听到以后,根本不知所云,一个劲地打瞌睡,心不能专注。其实所谓的学佛,每个人的善根还是有差别,有善根的人对这些推理稍微闻思一下,马上就能通达;没有善根的人对佛教再怎么样钻,心也钻不进去。这种人对世间法特别聪明,怎么赚钱、怎么样炒股,谈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而一听到佛教,尤其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就一直想“入定”(睡觉),丝毫兴趣也没有。这跟自己的福分有关,但即便如此,大家学习时也不能随便放弃,一切要以正知正念来对治。
我们现在讲的《智慧品》比较难,不像前面那样天天讲一个故事就完了。以前有些知识分子认为《入行论》很简单:“这些道理没什么不懂的,我自己也推得来,只不过有些教证不会背而已。”但后来一听因明课,才感觉到佛教原来不简单,里面的推理根本推不过去。所以大家既要学一些简单的教理,又要认真研究中观、因明、《现观庄严论》等甚深道理。如果你对深奥的道理能完全明白,回过头来一看,以前不懂的知识会非常容易。原来我们读书时就是这样,到了五年级,觉得一年级的课本很简单,到了中学的时候,发现小学那些特别难懂的东西易如反掌。学习佛法也是同样,不要整天一讲故事就非常高兴,故事讲完了又开始打瞌睡,这样的话,说明你不是中观根基。大家要注意啊,如果实在听不懂,表情上也应该装得好一点。(众笑)
对方又说:“谓彼即余乐。”细微痛苦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存在的形式比较特殊,原来是一种痛苦,现在变成了一种快乐,但它的本体仍是痛苦。就如同白色的玻璃放在一块红布上,虽然玻璃随布的颜色变红,但其本体仍是白色。
作者破曰:“微苦岂非乐?”这样的微苦只是名称而已,实际上早已变成了快乐。玻璃的颜色就是你眼前所显现的颜色,你认为它是白色,完全是以前的分别念,实际上它显现什么颜色,你看到的只有这个颜色。同样,你感受到的是什么,就存在什么受,假如你感受到的是快乐,那痛苦就不存在。
要注意的是,胜义与世俗不能混淆,世俗中苦乐有各自体性,而胜义中这一切都不存在。《般若经》云:“苦以苦空。”《中论•观苦品》也说:“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不管自作、他作、共作还是无因作,痛苦在胜义中都不存在,快乐也是如此,苦乐感受唯是名言中因缘所生法,并没有实有本体的存在。
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认为事物是自性存在的,就像《三字经》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承许人心本来都是善。其实这种善只是名言中的一种抉择,并不是实有的善。同样,表面上看来外境上似乎自性成立苦乐,如《四百论》所云:“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但这也是一种名言假象,胜义中根本不存在。尽管如此,我们在抉择名言时,依靠无欺的缘起规律,苦就是苦、乐就是乐,不可能存在苦的同时也存在乐。
最终,可得出两个结论:一、苦乐在心的本体上并非真实存在;二、苦乐在外境上也没有实有本体,所有感受只是一种迷乱妄念而已。
倘因逆缘故,苦受不得生,
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
对方认为:“痛苦本身应该是常有之法,但因为有强烈快乐的违缘,所以暂时无法生起痛苦。比如说,本来我很痛苦,可是今天遇到了非常开心的事,因缘不具足,所以痛苦无法产生,但痛苦本性上还是存在的。”
作者驳斥道:“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那你岂不是成立了感受苦乐是一种分别念吗?分别念认为好,就带来快乐;分别念认为不好,就产生痛苦,而分别念是实执所生的颠倒错觉,因此,苦乐之受并非实有存在,它只是因缘聚合的产物,这与佛经“诸法因缘生”的道理完全相同。
《华严经》中说:“一切苦乐颠倒化,妄取所取故。”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是颠倒分别念,统统是虚妄的能取所取所引发的。佛陀在《如来兴显经》中也说:“一切诸有世界,因所造行,思想所化,皆是一切苦乐颠倒。”可见,世间上的各种显现全是一种颠倒苦乐,实际上并无本体存在。如《定解宝灯论》中所说,同一碗水,天人见它是甘露,地狱众生见为燃烧的铁浆……虽然是一个对境,六道众生却有不同的感受,故而外境并非有自性。如果说外境上真实成立苦乐,那不论谁接触该法,都应该生起同等感受,而实际中并非如此,比如说对于不净粪,喜洁的婆罗门见后会发呕,不愿接近,而猪狗等欢喜若狂,觉得遇到了难得的美味;对于美女的身体,修不净观的人认为是一具臭骨架,而贪欲强烈者会觉得美妙悦意,因此外境上不可能存在苦乐等感受。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新闻,说温州有一个亿万富翁,他很有钱,但一点都不快乐。(现在的大老板和大企业家,就像《亲友书》所讲的那样,一个龙王有多少财富,顶上就有多少蛇头,顶上有多少蛇头,就会感受多少蛇头所生的热沙等损恼。如同龙王的蛇头一样,现在的富翁有许多企业,假如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企业就会越来越多,痛苦也就越来越重。)有一次他在随从的簇拥下从一家星级酒店出来,一个乞丐向他伸手乞讨,他不耐烦地给了一块钱。乞丐显得非常高兴,他看后觉得很惊愕:一元钱竟让乞丐如此兴奋异常,而自己日进千金却找不到任何东西挑起自己的兴奋,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让随从们先回去,说今天要自己走一走,等大家离开后,他又回头去找那个乞丐,并在一家偏僻的餐馆里请他吃饭。为了怕别人认出他,他将脸遮挡在衣服里,与乞丐探讨起了人生。乞丐告诉他,自己每天都很快乐、轻松,每天晚上睡八九个小时。(看来,睡得特别香也是一种境界,毕竟这种人心里没有压力。现在感情上受挫的人或者一些大富翁,一天一天地失眠,吃多少安眠药也睡不着,所以能睡觉也是一种享受。)乞丐的话让他感到悲哀,他深深体会到财富不能带来快乐……
因此,快乐并不是建立在外境上的。如果我们对空性有所认识、对心的本体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除此之外,再怎么样辛辛苦苦寻找快乐,快乐也会像彩虹一样,离自己越来越遥远。本论前面也讲过:“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所以我们现在依靠诸佛菩萨和上师们的教言,应该寻找心的本性或者诸法的空性义,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名言中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到来。胜义中虽然不存在快乐,但也不要紧,因为大多数人寻找的就是名言中的快乐,这种快乐在轿车上不一定有,洋房上不一定有,人民币上也不一定有,感情中更是找不到,但若在佛法智慧的海洋中去寻找,每一个人定会有所收获!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思考题
920、为什么说我们平时的感受没有自性?苦乐到底存在于内心还是外境上?明白这个道理后,对你有哪些启示?
921、世间人认为怎么样才能获得快乐?这种想法为什么不正确?你对此有何体会?
922、在这节课中,对方为成立感受实有的观点,与中观宗之间有哪些辩驳?学习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