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品静虑第一百四十一节课
-
作者: 索达吉堪布译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889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继续学习《入行论》的自他交换,这个修法是寂天菩萨传下来的甚深秘诀,大家应该在实际行动中修持。若能如此,相续中肯定会生起菩提心的。
此处共有五个问题,四个问题已经讲完了,第五个问题“摄义”分了意乐、行为两方面,意乐讲了一个颂词,现在继续宣说: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
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心识啊心识,你一定要明白:我在发菩提心的当下,就已经将自己的一切给众生了,身口意也好,财产善根也罢,全部是属于众生的。既然如此,你就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只顾自己,做事情围着自己转。如果还不转变过来,表面上我发了心,实际上却没有想过众生,跟没发菩提心、没出家或者没学佛一样,这是值得惭愧的。
学佛并不是口头上跟人辩论,形象上做些善事,而是应该向内观,看内心有没有大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不是偶尔的,而是长期的。以前没有学佛时,思想动态全部是害众生,并不是以利益众生为主,而现在已经学佛了,不仅学佛了,而且学的是大乘佛法,那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就像一个世间人,没有参军的时候行为很放松,一旦参加了某个兵团,从此之后就不敢随便了。或者说,孩子没有入学之前一直放任自流,进了学校之后,思想行为上会有重新规范。
同样,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要随时观察自己的心,看以前是怎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以后应该怎么样做,方向要搞定,自己对自己有种提醒,时时刻刻想着众生,暂时让他们身心获得快乐,究竟得到圆满正等觉的果位,除了利益众生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事情了。《华严经》云:“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就如同工人的任务是做工、农民的任务是耕耘,发了大乘菩提心的菩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益众生,其他任何事情不重要,要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
现在发菩提心的人比较多,但真正时刻想着众生的有多少?昨天我看院子里有只小猫,它坐在那儿,一直想杀众生。一个小虫飞来了,它张嘴就想吃掉,乌鸦和麻雀在高空中飞来飞去,它也馋得流口水。当时我就想了两点:一、以后千万不要变成这种可怜的众生,如果业力现前变成这样,那一辈子要造多少杀业?二、从反方面来想,倘若像它日日夜夜想害众生那样,我们时时刻刻想帮助众生、利益众生,那真的是非常好。
我们学院的有些法师想自己的事情很少,平时跟他交谈的过程中,始终都在想着众生,“可能讲经有利吧”、“放生对众生有利吧”,唯一就是想利益众生。发了菩提心的人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即使什么修行都没有,但我觉得也不要紧。《阿难请问经》云:“菩萨具足一法,能守持一切如来胜法。何为一法?不舍一切众生是也。”假如没有“不舍众生”这一点,纵然别人说你是高僧大德,说你是虔诚的居士,有如何如何响亮的名称,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现在有些宗教人士和爱心人士,帮众生解决一些治病问题、上学问题,把这作为究竟目标。但我们不行的,我们不但要考虑众生的暂时安乐,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还不能忘掉成佛这一环节。就像父母光让孩子在学校有吃有穿不行,关键还要考虑什么?就是孩子读书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样,我们对众生的关心不应该像世间人学雷锋、做好事一样,沉湎在暂时的帮助上,而是要解决他们的生死大事。
正如本论所说,我们除了利益众生以外,不要再胡思乱想其余事了。当然,作为凡夫人,刚开始串习得不够,可能对自己的事情会想一点,但不管怎么样,至少道理上应该明白——我是属于众生的,不应该把众生弃之不顾。就像一个姑娘嫁出去了,从此她原来的家就不是她的家了。(以前我母亲刚成家时,第一次从父亲那边回来,家人一直说“你们家怎么样”,当时她特别难受,觉得:“我现在不是这个家的了。”其实也没什么可难受的。)同理,我们以前想:“众生是那边的,我就是我自己。”但现在发完菩提心之后,众生的家就是我的家。看见蚂蚁窝,“我的家就是这里”;看见牛群或山羊,“这是我们牛群,这是我们山羊”。这种概念还是有很大差别。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惯,但如果对众生也有这样的自我保护,认为众生是属于我的,那么当它遭到危害时,绝对会去帮助而不会害它。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应该把观念改过来,这是释迦牟尼佛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
这个窍诀相当深奥,这是真正的正法,大家不要有任何怀疑。不管是哪个上师、哪个人传给你这样的教言,都非常非常的珍贵。我们不仅要道理上明白,而且要身体力行,一点一滴去串习。以前始终把众生抛开,对自我进行保护,但是现在不行了!
子二、行为(行为上把众生当作自己的,不应该放弃):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我们不应该以他人的眼睛,成办自己的利益,更不能以他人的眼睛等,造作恶业伤害众生。
我们发菩提心之时,曾以十方诸佛菩萨作见证,迎请三界轮回的众生为贵宾,在他们面前将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养,并发誓道:“从现在开始,不管你打我也好、杀我也好,我全部是属于你的。”大家已经发过这个心,相信每个人都记忆犹新。既然你将自己的身口意给了众生,那么现在的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是属于众生的,不是你自己的,不能认为“这是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头、我的手”,而要说“这是众生的眼睛、众生的耳朵”。那么用众生的眼睛来成办自己的利益,以自私自利的心看色法,以自私自利的心听声音,以自私自利的心支使手脚做事情,这合不合理呢?
按照世间的规矩,给了别人的东西,未经别人开许不能随随便便用。我给别人一辆摩托车,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摩托车给你,但过一段时间,我没经过主人的允许,就把摩托车“呜——”开走的话,这种行为是说不通的。同样,我们把眼耳鼻舌身为主的身口意供养完了,现在又用别人的东西成办自己的利益,这是根本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的所作所为当以众生为主,以慈悲的目光对待众生。佛经中说:“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我们的眼神也好、语言也好,什么都应该为他人着想。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有点困难。我观察自己经常特别惭愧,比如我在说话时,很多事情都会出现一个“我”字,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话,有时候为了保护自方而说话,真正站在众生的立场上说公正话,确实非常惭愧;心里产生分别念的话,好多也是自我保护、自我赞扬、自我维护,这样的分别念相当多。
现在有些人发了心以后,整天浑浑噩噩的,不要说众生的利益,连自己的事情也不管,每天吃饭都没办法,到了中午,看谁的烟囱冒烟,就到谁家去吃饭。(现在牛粪也买不到,可能冒烟的现象比较少吧。)但真正来讲,我们应该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听说藏地有个喇嘛,大家都说他非常好,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他自己念经也好、坐禅也好,不管什么人来求他,他根本不会拒绝,马上说:“好好好,我去办!”我听了之后很感动,这个人是活生生的大菩萨。我们很多人不会这样,开心或者不太忙的时候,发菩提心倒是可以;如果自己特别忙,那不能发菩提心了,满众生愿有很多很多的要求,真正让众生满意是很困难的。
既然我们的身体是众生的,就不应以自私自利心做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不能以众生的身体来害众生。小乘《别解脱经》中说:“损害他众非沙门。”小乘“沙门四法”尚且不允许害众生,那么学习大乘佛法的人,身口意都已经供养别人了,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身体全部属于众生,用众生的东西来害众生更不应理。
如果你用手来打众生,别人可以说:“这个手不是你的,是我的,你不能打我。”若用眼睛瞪众生,他可以说:“你已经发心了,不要用我的眼睛来瞪我。”听说广东有一家人,一个老头子和一个老太太,他们两个学习比较认真。有时候吵架,那个老头子说:“不要吵,不要吵,你不是发菩提心了吗?”同样,有些人拿石头来打你时,你也不应该还手,因为你的手早就给众生了,用众生的手打众生的话,那是不应该的。
我们在言行举止上,理当用慈悲的目光来看众生。法国一行禅师说得好:“谁用慈眼视众生,观世音就出现在他的心中。”很多高僧大德也讲过:“观世音在每个人的脸上或心里都可以出现,他出现的时候,是以慈悲的目光来呈现的,并不是怒目斜视。”有些人平时非常慈悲,心里也肯定很善良;有些人没有理由就对人发脾气瞪眼,也可以看出来他的内心境界。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应像观世音菩萨那样,以慈悲的目光看待众生,这在现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仅仅是学一点世间知识,心里没有爱心悲心的话,以后可能会危害众生、危害整个人类。
作为家长,应该以慈悲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作为老师,应当用慈眼来看学生的进步;作为各阶层的领导,理应用慈悲的目光、慈悲的心来沟通交流。若能这样,处处都有一种温馨慈爱的气氛,实现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并不需要武力。
当然,不害众生、不打众生,完全做到比较困难,但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千万不能故意害众生。假如有人拿木棒打架,那他的菩提心肯定一扫而光。吵架的时候,也不能用别人的口来骂人,因为你的身口意全部是众生的,自己应该提醒自己。
华智仁波切有利益众生的九种观察方法——直接或间接对众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这件事情必须要做;直接间接对众生无利,但对自己有利,发菩提心的人不应该做;对众生有害、对自己有利,也不能做;对自己有害,而对众生有利,那一定要做……诸如此类有九种观察方法。其实我们选择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考虑到对众生有没有害。有害的话,一定要禁止,不能继续下去;如果对众生有利,那作为大菩萨,死了也不要紧,病了也不要紧,无论如何都要去做,把众生的事情作为第一。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
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以上从行为上、心理上作了分析后,总而言之,我们应以众生的利益为主,把众生当作佛陀那样来对待,前面也讲了,“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吃的穿的、装饰品、房屋、财富、名声等,应该全部抢下来,不要再把它归为己有,而要将使用权交到众生手里,一点不剩地布施给众生。
法王讲这个颂词时说,这样做有时候非常难。确实,我们作为凡夫人,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施给众生,会很不舍得——这个是进口茶杯,那个佛像也很好看,于是统统放在家里,不好的东西才给众生。这是因为我们心里还没有成熟,如果修行到了一定的时候,自己的身体和财产布施给众生的话,就像青菜杂草一样,没有半点执著。但这需要一定的过程,一两天肯定修不出来。
大家修菩提心的话,并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就可以了,而是应该长期修持,这样的话,对自我的执著会慢慢减少,利他心会逐渐增上,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两天肯定不行,起码要十几年、二十几年,完了之后,你的水平是不相同的。有些刚学佛的人,或者是偏僻地方佛教不兴盛的人,认为学佛很简单,一学就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你不是学了一年多了,还没有成就啊?还不能治病哪?还不能开神通啊?”以前我有个叔叔,我小学读完以后,在中学读了一年,有次我回家看书,他一见就惊讶地说:“你不是读了两三年了吗?还拿不到工资,不能成为干部啊?”因为他是个文盲,不懂现在社会的各种情况。后来我说:“也没有这么简单,我现在初中还没有毕业,不过小学读得比较快一点[1]。”但是他一直不理解。同样,有些偏僻地方的人,觉得学佛可以治病,“怎么你还不能治病哪?”“你已经出家了,还有贪心啊?还有烦恼啊?”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这一点也情有可原。但真正的修行,大家还是要花长期的功夫。
有时候我想:“我在学院里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加持,将近20年里一边闻思一边修行,虽然大的修证我很惭愧,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感觉很殊胜的。”在座有些刚出家或刚来学院的人,心里也应该有个打算——今后长期地依止善知识,长期地学习佛法。外面有些居士觉得:“我已经学了一年之多,《入行论》什么时候结束啊?”这样的想法是不合理的。自己应该长期地学习,即便是坚持一年,也会得到不共的利益。前不久有人跟我说:“我学佛20多年了,这一年的收获最大,我已经懂得了大乘教义,以后该怎么做、该怎么想,基本上有方向了。”
总之,修学大乘菩提心的话,要将自己的一切送给众生,《学集论》云:“吾身及受用,三世诸善根,施与诸众生。”阿底峡尊者也说:“我之善心及功德,回向众生愿成佛。”我们的身体、受用、善根等,要全部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众生,不是愿他们有吃有穿就可以了,而是暂时获得人天的善趣福报,究竟取证无上佛果。大家平时发愿时也要想:“今天我所造的这些善根,愿所有众生获得佛果。”这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但功德就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无边无尽。
世间人也有舍弃自己的善举,但他们有没有菩提心很难说。记得杜甫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的发心表面上看真的很伟大,这种词句跟大乘菩提心非常相似,但到底是不是也不好说。
舍弃自己的一切,而获得圆满果报,其他宗教也有这样的故事。犹太的《塔木德》,是解释《圣经》的一部经典,它里面就讲道:从前有个犹太国王,他有个美丽聪明的公主,不幸得了严重的绝症,举国上下的良医束手无策。后来国王贴一个公告说:谁能治好公主的病,公主就嫁给这个人。
很远的地方有三兄弟,大哥有千里眼[2],他看到公告之后,跟两个弟弟商量,决定去救公主。这两个弟弟也各有所长:二哥有飞毯,小弟有个包治百病的苹果。他们坐在二哥的飞毯上到了皇宫,把苹果给公主吃了,公主的病就马上好了。(这个苹果吃一点点可不可以呢?但可能不行,病得比较严重,要全部吃掉。)
然后三兄弟关于公主该嫁给谁争执起来,大哥说:“是我看见了公告,才能赶来救公主,公主应该是我的。”二哥说:“没有飞毯的话,你们不可能来皇宫,公主也会因耽误时间而死去。”小弟小声地说:“我的苹果没有了。”
按照犹太国家的法律,一女不能嫁给三个人,包括国王也不例外。公主看见小弟确实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就走到他面前大方地说:“你为我的病付出了一切,现在一无所有,所以我是你的了。”大哥和二哥强烈反对:“不行!绝对不行!”
但国王正式宣布:“按犹太经典的说法,谁能把一切献出来,谁就是最了不起的人。小弟把所拥有的都献出来了,故应得到最大的奖赏。而其他两位,虽然付出了一点,但现在还是有千里眼和飞毯,因此作为回报,你们可以参加婚礼,尽情地享用佳肴美酒,之后就可以回去了。”
可见,能够付出一切,就能获得一切。大乘菩提心也是同样,如果能把自己的所有拿来为众生服务,自然而然会生起很高的境界。我们学院的很多法师,对众生的事情想得特别周到,那种意乐极其强烈,正因为如此,他自己的智慧无勤开发,利益众生的事业也任运自成。反之,假如天天在自私自利的牛角中拔不出来,这种心态不愿意转变,那永远也没有解脱的机会。
因此,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众生,所想所行就是要利益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都极为难得。现在个别道友真的有利益众生的机会,纵然每个人的能力和发心程度不同,但就算是帮助一个众生,也应该心满意足了。所以要救众生、要帮助众生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退,这方面要尽量多串习。
现在有些人一直怨天尤人,怪国家不好、领导不好、身边的人不好,整天用不好的眼光来看待别人。这样不是很好,应当从自身做起,想去利益众生,少看别人的过失,这就是大乘行为。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别人的,舌根也是别人的,用别人的眼睛看别人过失、用别人的舌根说别人过失,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有些修行人对说过失、害别人没有丝毫兴趣,只是想自己好好地修行,这样的行为我非常佩服!
壬二(宣说事宜)分二:一、意乐;二、行为。
《安忍品》主要是对治嗔恨心;《静虑品》主要是对治贪心;嫉妒心、傲慢心、竞争心等烦恼,平时不太容易发现,这在下面进行对治;痴心在《智慧品》中有广泛的剖析。所以在本论当中,通过不同的窍诀对治五大根本烦恼。
癸一(意乐)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子一、略说:
下面的分析方法跟前面有点不同,是换一个位置、换一个角色来剖析。
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
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现在的修法只是略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对卑下者容易生傲慢心,觉得他的才华、智慧、名声不如我,我很了不起;对平起平坐者容易生竞争心,认为他跟自己是一样的,他发财的话我也要发财,处处想与他竞争,包括闻思修行的时候,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法师与法师之间,也有一种竞争心;对超胜自己者容易生嫉妒心,别人各方面超过自己时,自己心里就不平衡,一定要超过他。为了对治这三种心态,现在应该易位而处,修习悲护之心。
我们对高者嫉妒、对平等者竞争、对下者傲慢,有这三种过失,现在换一个位置,我当作低劣者、我当作高者、我当作平等者,原来的位置换作众生,然后去表演角色。世间人经常说:“你应该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有些人打官司时,对方实在不服的话,也经常跟他说:“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也这样发个誓、说个话,看看能不能接受?”
这种修法具有殊胜的加持力,平时这样修持的话,嫉妒心、傲慢心很快就会消失,这一点从很多大德的传记中也看得出来。你们遇到这些教言之后,一定要珍惜,不要认为:“这只是一种说法吧,堪布每天在课堂上啰啰嗦嗦说半天,我有时候都打瞌睡了。”前两天有个居士来听课,见旁边有位师父在打瞌睡,就一直在骂:“这么好的法,还要打瞌睡,莫名其妙!”刚来的人可能有种新鲜感,但长期这样听的话,也许就不珍惜,觉得无所谓了。
有些人可能想:“修菩提心的话,有这种说法,但修傲慢心、嫉妒心,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实这种窍诀是以毒攻毒,非常殊胜,用烦恼来摧毁烦恼,它的力量更强大,有时候比一些对治法更有效。就像现在的有些医生,毒药用成良药,能攻克许多疑难杂症,所以只要运用恰当,一切都可以转为道用。
但是这三种烦恼——傲慢心、嫉妒心、竞争心,不能在同一个时间修,因为它们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产生,因而一定要分开修。修行的时候不要怀疑,也不要三心二意:“我到底是不是卑下者?我到底是不是别人啊?”边修边怀疑是不合理的,一定要有种决定性。比如我对自己修嫉妒心时,应该站在低劣者的位置上,那时候真的成了可怜的乞丐,无有疑虑地修嫉妒心。
其实这种修法在世间上也有,爱因斯坦曾讲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最后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义,只要别人担忧、伤心,我就去替他分担,别人获得快乐的话,我也替他快乐。但修大乘菩提心的时候,别人快乐你不用去替,让别人享受就可以了。爱因斯坦可能不懂菩提心,所以别人享受快乐时,他也跟着去享受一点点。
世间人常说:“不求以心换心,只求将心比心。”又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别人肯定也不愿意,你不喜欢吃的东西,那别人喜不喜欢呢?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说:“切切不要自己享用新鲜的部分,而将发霉的油饼、发黄的菜叶等供养三宝。”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经常这样修持交换。
子二(广说)分二:一、真实修法;二、彼之原因。
丑一(真实修法)分三:一、修嫉妒;二、修竞争心;三、修我慢。
寅一(修嫉妒)分二:一、于世间法嫉妒;二、于功德法嫉妒。
卯一、于世间法嫉妒: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
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
首先是修嫉妒心。嫉妒是对别人的名声、财富、才华等无法忍受的一种烦恼。《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对嫉妒作了详细定义:“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自己希求名利,不想让别人拥有,一旦别人拥有了,便产生如火般的憎恚心,这就是嫉妒心的概念。这部经典中还讲了嫉妒心的诸多果报,比如特别嫉妒的女人,将会失去丈夫。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没有丈夫,特别苦恼?就是前世嫉妒心特别厉害,所以这辈子就失去了,哭也没有用。如果嫉妒心非常强,还会转生于黑暗之处,连自己的手脚都看不见,甚至变成吃呕吐物的饿鬼。所以我们要彻底断除这样的烦恼,对凡是能引生嫉妒的对境,尽量地放弃。
一般来讲,女人的嫉妒心比较严重,因此汉字的“嫉”和“妒”都有女字旁,我们藏文中倒是没有,也许汉族女人嫉妒心有点强吧。这一点我有时候也感觉得到。我跟一些发心女众说话时,如果有三四个人,我不敢只看一个人说,不然的话,旁边几个就有意见:“堪布把事情都交代给这个人了,我们好像不在事情的范围当中,以后不好好发心。”而男众的话,三个人我不管看谁都可以。开玩笑!
我们嫉妒心的这种病,还是比较严重的,现在一定要修。怎么样修呢?把对方放在高位,自己降为低位。比如我本是法座上的一个法师,在修嫉妒心的时候,应该把自己观为乞丐,把众生观为自己,然后用乞丐的身份对之发起嫉妒心。这里的“彼”、“他”指原来的我,“我”、“吾”指现在的我。有些讲义称为旧我和新我,旧我即是现在的众生,新我即是现在的我。
有些法师应该这么想,比如智诚法师,把自己想作修经堂的一个工人,穿着在家衣服,个子也挺高,但是肚子很大,每天都吃不饱,于是开始生嫉妒:“你看那个智诚,天天穿着出家衣服,吃得也很不错,一顿吃那么多!”把位置这样换过来,相续中的嫉妒心慢慢就没有了。
原来的我,现在变成别人之后:“蒙敬彼非我”,成千上万的人对他(原来的我)尊重恭敬,我不但得不到尊敬,反而有无数的人讥毁我、蔑视我。“吾财不如彼”,我得不到任何财富,连吃穿都成问题,而他财源滚滚,吃穿不愁,财富轻而易举就出现了。“受赞他非我”,他有千万人的称扬赞叹,名声远播到三十三天,而我默默无闻,谁都不愿理睬,就连自己的贡献也被别人抢走了,我是多么可怜哪!“彼乐吾受苦”,他真的很享受,有侍者做饭,什么事情别人都来帮忙,过的生活如是快乐,而我吃的也没有,穿的也没有,今天自己提水,明天自己砍柴,什么都是我一个人做。“工作吾勤苦”,砍柴、砍伐、割草、建筑,什么工作我都要自己做,而他不用做任何工作,整天躺在床上,有许多侍者伺候,好安逸哦!相比之下,他称心如意,而我却饱受痛苦。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上师小学跳了两次级,两年多就学完了所有课程。
[2]肉眼:相当于《金刚经》和《现观庄严论》中所讲的肉眼,千里以外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思考题
763、发了菩提心之后,请从意乐、行为两方面说明我们是属于众生的。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会有什么结果?
764、嫉妒心、傲慢心、竞争心是依何种对境而生起的?请简略说明应当如何对治。
765、有些人认为修菩提心、空性有功德,但修傲慢心、嫉妒心等烦恼不合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766、什么叫嫉妒?嫉妒会有哪些果报?应当如何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