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修法
-
作者: 索达吉堪布译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749
-
——2007年于杭州开示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先一定要了解菩提心.
但光是了解还不够,现在很多人对佛法只了解就满足了,其实学佛法,信佛法,修佛法是不相同的.我们相信佛法,叫信佛法;字面上知道一点理论,这叫学佛法;不但是相信,知道,而且实际行动中真的去做,这叫修佛法.这几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比方说,我们首先不知道某个企业,后来通过各种方法,相信有这个企业的存在,这叫信;然后了解它的建筑,规模,设施,这叫做学;最后掌握企业从开业到发展的整个状况,自己在行动中去运作,就叫修.
有些人根本不信佛教;有些稍微信一点;有些信一点,也学一点,但从来没有修过,实际上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修佛法,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再三串习,再三修持.很多人字面上知道菩提心,刚才有些居士也背了《入行论》第一品,功德真是非常大,但你们修了没有呢没有修的话,佛法的力量体现不出来.所以,信佛法不行,学佛法也不行,一定要修佛法,否则自己临死时可能一点也用不上.有些人理论上讲得天花乱坠,自相续却与佛法背道而驰,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修持.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一定要修菩提心.
我们平时所修的法是大乘还是小乘,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菩提心.我以前也提过多次,比如说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词上面不分大乘和小乘,以出离心来摄持,就成了小乘的念佛法门;以菩提心来摄持,就是大乘的念佛法门.在佛面前磕头,供灯,也不分大乘和小乘,此善根成为什么样的善根,根本决定于自己的心态.譬如三个人今天在佛像前供灯,烧香,磕头,一个人是为了今生的利益,求佛保佑家庭平安,生意兴隆;一个人想自己获得解脱;一个人是为了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而发愿.表面上看来,三个都是供三盏灯,点三支香,磕三个头,功德似乎一模一样,可是由于不同的三种发心,相应就有了世间,小乘和大乘三种功德.所以,在修行过程中,每个人需要发菩提心.
藏传佛教的大成就者乔美仁波切说过:"密宗的即生成就,是以菩提心为因,密宗的方便方法为缘."可见,藏传佛教的即生成就,离不开菩提心.同样,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和禅宗,也离不开菩提心.释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经典中,离开菩提心的大乘法门,绝对是找不到的.不能说"正因为我是禅宗的,正因为我是净土宗的,这个法肯定是大乘",要知道,之所以说是大乘,必须以菩提心来摄持.故大家先要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知道了以后,自己才会愿意去修.
二,观修菩提心的方法:
具体怎么样修呢这个窍诀非常多,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堪布阿琼的《大圆满前行笔记》,乔美仁波切的《山法》及阿底峡尊者的教言中,都讲到了修菩提心的窍诀.我今天将这几个结合起来,大致给大家介绍一下.
菩提心,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无上佛果的一种发心.有人认为菩提心非常简单,行住坐卧,吃饭走路,以利他心来摄持就成了菩提心;有人认为菩提心非常困难,只有等明心见性或证悟空性以后才可以生起.实际上,这两个都是堕入一种极端.我们不能认为菩提心太简单,随便哪个凡夫人都能修得起来;也不能认为太难了,因为很多高僧大德都明确说过,即使没有得到一地菩萨的境界,也可以产生菩提心,故大家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1,菩提心的前行:四无量心
你们早上起来之后,先要从四无量心开始修.所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为什么称之为"无量"呢因为修这四种心,功德无量,福报也无量,没有大的心量,没办法修持,所以叫无量心.
本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最初应该从慈心开始修,但是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窍决,如果首先没有修成舍心,那么慈心与悲心就会偏堕一方,达不到完全清净,所以最先要从舍心开始修.
所谓的舍无量心,是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的平等心.许多人对亲人很关心,亲人遇到一点麻烦,就全力以赴地去帮助,而怨敌如果遇到困难,不但不帮助,反而心里乐滋滋的,大叫"活该".有了这种心态,相续中有没有真正的菩提心呢没有!
尽管凡夫人无法根除这种习气,但起码也要尽量去做,看到任何一个众生遇到困难时,应当有帮助之心.对亲友不要特别贪执,对怨敌也不要特别憎恨,这两个若能完全平等,就叫做舍无量心.
正式观修的时候,应该将亲人观在左侧,怨敌观在右侧.以普通人的习惯,如果敌人坐在这一边,母亲坐在那一边,他会面朝母亲而背向敌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敌人有意见,对母亲有贪执.但在修菩提心时,一定要将这二者同等对待.因为众生无始以来都当过自己的父母,这一点有丰富的教证和理证,噶当派的阿底峡尊者,在讲七种教言的前三种——知母,念恩,报恩时,对此分析得相当透彻.
任何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刚开始很多人有点想不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在这个世间上,不可能的事情非常多,只要你通过再三辩论,再三思维,逐渐逐渐会接受的.若能明白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那为何对怨敌有憎恨心呢这都是未经观察所造成的.事实上,众生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不定,如今被当作亲友的这些人,在以往的生生世世中,有许多都是曾加害过自己的仇人.
从前,国王赤松德赞(文殊菩萨的化身)的女儿莲明公主,17岁就突然离开了人世.国王见到莲花生大师时,问道:"我这个公主也算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因为她转生为我的女儿,并有幸遇见了您等犹如真佛般的大智者,可是为什么她的寿命如此之短呢"
莲花生大师回答说:"其实,你这位公主并不是因为福报而投生为你的女儿,而是她前世跟你有仇怨.往昔我们修建夏绒卡绣大塔时,莲明公主在那时为一只毒蜂,它叮在你的肩上,你无意之中把它打死了,正是由于当时的命债,它才转生为你的女儿."
同理,我们现在恨之入骨的怨敌,甚至随意杀害的旁生,往昔也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中讲过一个事实:南京有个养驴的人家,主妇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即去世,死后堕入畜道为驴,且转生于原来家中.多年后的一日,其子令驴背粮食回家,由于驴已衰老,行走极为缓慢,遂遭鞭子狠狠抽打,直至皮破出血.这天晚上,驴托梦给儿子说:"你不要这样狠心打我,我就是你的生身母亲,因过去偷你父亲四两银子,今生变驴来还债.现在债已还清,我也已经脱苦,所以才能托梦于你."儿子从梦中惊醒,非常后悔,从此善待此驴,不再使用.
还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个屠夫,买了一头大肥猪,想把这头猪牵去宰杀.说来也奇怪,不但自己牵它不动,就是请很多人去牵,它也纹丝不动.大家正在无计可施时,文殊菩萨示现一个普通人对屠夫说:"你如此劳心费力也无济于事,不如让我来试试."屠夫听了很欢喜,以为这个人力大无比.岂料此人并不去牵它,只是轻轻呼唤它的名字,猪就欣然移动身躯,随之而去.这时,那个屠夫却放下屠刀,泫然而泣,因他听到的名字不是别人,正是他已去世的父亲.
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都承认一切众生当过父母,包括自己的怨敌和所杀害的众生.我们没有宿命通,并不能现见这一点,但是通过学习,应该对亲人不生贪心,对怨敌不生嗔心,这两个基本上平起平坐时,舍无量心就修出来了.
其实,我们执著的范围是可以扩大的.打个比方说,两队进行比赛时,如果是家庭与家庭之间,我会希望我这一家要赢;如果是村子与村子之间,我就想我们村要赢;如果是杭州与北京比赛,那么我所执就在杭州上了;如果中国与美国比赛,执著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执著是虚幻无实的,如果真正去观察,敌人也是我的,父母也是我的,道理上完全可以打平.到了这样的境界时,看见敌人不会有害心,看见亲人不会有贪著,贪嗔的对境都是平等的.
当然,开始修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若修了一两个月,明显的效果就可以出来了.
然后修悲无量心.悲无量心是愿三界轮回的所有众生,全部都离开痛苦.我刚才也讲了,一切众生都当过父母,知道这一点叫"知母";其次要忆念恩德,他们当父母时,赐予我身体和生命,给予我财产及学习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机会,所以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我一定要"念恩";了知上述道理后,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要"报恩".
报答恩德,对我们佛教徒来讲非常重要.有些人认为出家就是不孝,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从佛传中也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对父母非常感恩,与世人不同的是,佛的报恩方式更胜一筹.佛陀当年证道之后,曾回迦毗逻卫国为父亲宣说佛法,并上三十三天为母说法.净饭王圆寂时,阿难以佛的堂弟身份,请求为伯父扶棺;罗侯罗以净饭王的长孙身份,要求为祖父扶棺.佛陀对两人的请求予以婉拒,说:"你们的孝行非常可嘉,然而为给末法时代的众生示范,今日必须由我亲为父王扶棺,以免一般人以为出家不问父母之事."结果佛陀亲扶灵柩,步行直到火葬之处.
在汉传佛教中,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就曾接母亲到寺中侍养.他将别人供养自己的钱分作五份:一份供佛,一份印法本,一份奉养母亲,一份自己受用,一份与众结缘.黄檗禅师说过:"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这样的行孝,一般人以为不孝,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修悲无量心时,不用观旁边的怨敌和父母,只需以母亲为所缘境,唯一对她观修,然后慢慢推至没有关系的众生,自己的怨敌,范围扩大到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最后对一切众生普遍观修.这样,悲心自然可以生得起来.
悲心和慈心的修法,也可通过呼吸修持自他交换.即观想众生的痛苦,恶业,不愉快,以气体的形状吸入自己身体,自己代受三界众生的一切痛苦,这是悲无量心;观想自己的快乐,善业,福报等,以气体的形状呼出,融入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快乐,这是慈无量心.
其实这个很简单,如果短暂的时间中一直这样修,功德是非常大的.有了慈心,邪魔外道也不能摧毁,堪为世间的应供处;有了悲心,一切佛法的根本就具足了.因此,你们修菩提心实在困难的话,可通过这种方式来先修慈悲心.
2,菩提心的正行
四无量心若修得好,修菩提心就不会太难.前面的修法若没有成功,即使你遇到一个众生或者缘所有众生的总相,暂时生起一点菩提心,但遇到关系不好的人或其它旁生时,以菩提心来对待是很困难的.
有些人虽然发了菩提心,可是实际行动中,自己的母亲生病了,马上把她送到医院,钱全部拿出来付医药费;而素不相识的人生病了,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怨恨的敌人生病了,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因为舍无量心没有修好,如果修好了,纵然你没有得到一地菩萨的果位,彻头彻尾是个凡夫人,但在你的修行境界中,父母跟其他众生也不会有任何差别.
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境界很高.有些人稍微学一点佛,就整天讲神通,开天眼,"我看到这个,我看到那个",经常都是说这些,没有必要!我们的境界真的很低,看见一个可怜的众生时,只是会想"他多可怜啊",根本不会像对待母亲那样去帮助,因此我们离大乘还差得非常远.当然,也不要把佛教看成是神话,觉得"像我这样的人永远也修不成,永远也没有机会",不要这样歧视自己,只要肯下功夫,每个人都有殊胜的因缘.
修菩提心之前,打好四无量心的基础很重要,修的时候还要具备两个条件:愿众生离开痛苦,愿众生获得佛果.光是看众生很可怜,想要帮助他,是不是菩提心也不好说,因为菩提心必须要"缘佛果".什么叫缘佛果呢就是愿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远离三界的所有痛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自己心甘情愿做任何事情.
佛陀在《教王经》中,将菩提心的学处讲得非常清楚,经云:"对自他一切善根进行随喜,之后回向发愿,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尽心尽力地行持六度万行,是行菩提心的学处."因此,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境界很高,我们不要说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也修得不好.但即便如此,还是要修,哪怕修十分钟,功德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每天早上起来时,什么都不观想,光闭着眼是没有用的.现在初学者最需要的是修自他交换和知母念恩等教言,若能反反复复修持,菩提心肯定会生起来的!
希望你们以后每天至少要修一修菩提心.其实这没什么不会修的,通过呼吸来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七八十岁的老菩萨都能做到,而这种功德,是任何一种功德都比不上的.现在的佛教界中,有些人对神通很感兴趣,一提到菩提心就不太重视.这种做法不太好.以前的大天比丘有八大共同成就,天眼等统统具足,正因为具足这些,最后他造的业也非常可怕.所以,大家不要希求外相上的东西,应该在心地上下一番功夫.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乔美仁波切有个比喻说,铁丸子虽然很小很小,但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同样,若没有菩提心摄持,罪业尽管微不足道,却可以让你堕落恶趣.空心的铁管虽然很大很大,但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同样,尽管你造的业非常可怕,可是若有菩提心,那么不会堕下去.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比喻.
你们大城市里的人,不管是吃肉也好,杀生也好,从小到现在可能造了很多恶业,现在没有忏悔的话,未来的命运如何非常难说.因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无论你信不信,只要播下了种子,果肯定会出现的,只不过自己不发现而已.如果你因不发现就随便造业,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大家得到了这么好的人身,遇到了这么殊胜的佛法,应以菩提心来摄持修行,倘若错失良机,的的确确非常可惜!
我经常发自内心地想:"今生幸好遇到了法王如意宝这样真正指示解脱道路的上师,同时又遇到了这么好的正法,否则在茫茫人海中,假如遇到一些邪知识和邪法,自心很可能随外境而转,结果陷得越来越深,最后不可救药."
你们遇到佛法也很不容易,千万不要浪费人身,一定要学习佛法,行持善法.尤其在行持善法时,切忌追求表面形象,理应切实地观想佛陀,修菩提心.哪怕只修五分钟的菩提心,形象上的功德也不及其万分之一.菩提心的功德谁都了知,但如果没有观想,没有行持,对自己也不会有丝毫利益.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当中也有.没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能修得起来.做任何事情刚开始都会有困难,比如修一间房子,挖地基,搞设计,很多方面非常麻烦,但是打好基础之后,进展就会比较顺利.同样,任何修行在起步时,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很多人觉得困难重重,但只要真正去修,就不会有那么大困难.
我们学哪个教派都一样,凡是释迦牟尼佛的法教,都要先发菩提心,中间积累资粮,最后成就佛果.宗派方面是不分的,不要认为"我是这个上师的弟子,我是学那个教派的,可能不需要修菩提心".自己欺骗自己是没有用的,别人欺骗你也没办法,但若自己欺骗自己,这个世界上谁会救你呢
你们现在有殊胜的缘分,还是要多学一点,认认真真去修菩提心,不然会像遇到如意宝却没有使用一样,非常遗憾.但愿大家能生起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继续努力之后,一旦生起了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菩提心,那个时候,度化众生的事业自然而然会兴盛的.
附:
问:通过呼吸修自他交换,我有一个顾虑:很多大德因发菩提心代众生受苦,身体变得比较差,我们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师言:肯定不会的.很多大德身体不好,也不一定是菩提心观得太多了.菩提心的力量和功德非常大,而且这种呼吸法,是一种窍诀性的修法.
退一步说,即使你身体不好,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只要能减轻众生的痛苦和恶业,我们应该心甘情愿代受,身体不好也可以.
但实际上,因为你观得太多,以致身体爬不起来了,不会有这种状况!
问:如果身体不好,请上师加持,上师会不会痛呢
师言:上师肯定不会痛的,因为上师没有造恶业.
每个人所得的病,一种是前世杀害众生的果报,还有一种是今生中偶尔四大不调.上师一加持,病就跑到上师身上,这种现象应该没有.不然的话,我们去医院让医生治疗,病全部跑到医生身上,那所有的医生都不敢看病了.
作为上师,他是祈求三宝的加持,让你远离相续中的邪魔干扰或四大不调.有些通过加持可以去掉,而有些因前世杀害众生,今生必须通过身体的痛苦来偿还,上师作了加持也不一定马上见效.但不管怎么样,给上师不会添麻烦的,尽量让他加持吧!
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圆满前行》中说,有位上师能代狗受挨打之苦
师言:是啊,这个有点严重啊!(众笑)
在我们藏传佛教中,修菩提心的时候,确实有将众生痛苦自己代受的窍诀.《前行》中也讲过,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仁慈瑜伽,可以把狗的痛苦自己代受.有这方面能力的话,他自己会不会特别痛呢在显现上,他可能会说"啊哟哟,很痛啊",实际上有了这样的能力,就不会痛.这一点,看过《释迦牟尼佛广传》便会清楚.
接受别人的痛苦,对有能力的上师而言,是非常轻易的事情,只不过是将众生的痛苦归为己有,这也是诸佛菩萨在修道中的一种现象.因此,上师显现上可能会痛,但不会有麻烦的.
问:四无量心本是获得梵天果位的因,但现在看来,它是菩提心的前行,是成佛的因.这个界限是怎么分的
师言:四无量心也叫"四梵住",这在《俱舍论》中讲得比较广.梵天认为三界轮回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女,而我们发大乘菩提心时,也是观所有众生为自己的父母,这个地方有相似之处.但是按照小乘的观点,梵天并没有让众生获得佛果的心态.因此,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梵天所缘的众生是无量无边的,因为他当时认为三界众生是自己的子女,故希望他们都获得快乐,这样的发心还是有一定功德.但真正的菩提心已经超出了四梵住,尽管她也有四无量心,但与四梵住不同的就是——愿一切众生获得佛果.
堪布阿琼:华智仁波切的传承弟子,大圆满虹身成就者.
四无量心若想广修,则慈,悲,喜,舍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可只修慈心和悲心;若想最略,只修悲心即可,其他的已包含其中.此处只讲了舍心和悲心的修法,修慈心,喜心的窍诀,可参阅《大圆满前行》或《大圆满心性休息》.
这是堪布阿琼的窍诀,与《前行》的观想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