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课
-
作者: 索达吉堪布译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241
-
思考题
1、佛经中讲了哪七种不花钱而能获大果报的布施?
2、律藏中说:“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智者渐积累,可圆胜福德。”请解释其意义。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应当经常忆念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悦意的外境时,都要以心缘取来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样很容易就能积累广大的资粮,这就是所谓的修行。有些人认为,只有紧闭房门、闭目打坐才是修行,而行住坐卧中忆念上师三宝,为佛法和众生做事情不是修行。其实,只要能以信心和菩提心摄持,一个人的任何所作所为都是修行。
下面继续宣讲应当精勤供养之理。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过辛勤劳作获得钱财,或者以往昔积累的资粮现前而拥有钱财时,人们往往没有布施的心;当有了布施的心时,人们往往又没有钱财。有个人以前拥有上亿元的资产,但那时他经常在不清净的场合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要作上供下施,后来他生起了上供下施的心,但所有的财产已经耗尽了,不要说上供下施,甚至连维持生活都成了问题。他经常感慨地说:“唉!我以前太奢侈了,为什么那时没有想到作供养呢?”
布施的心和钱财很难同时具足,所以在有钱财时,应尽量供养三宝。有些人担心:如果经常作供养,自己的财产会不会很快耗尽?其实,就像佛经中讲的那样,布施可以得福,越作布施福报就会越大,所以这些人应该放下顾虑,趁有钱财时多作供养,如果有钱时不作供养,以后没钱的时候,再想作供养也没有能力了。因此,每个人要尽量拿出维持生活之外的财产作供养,有钱供钱,有物供物,甚至自己用不上的东西也可以供养,这些用不上的东西与其浪费掉,还不如用来积累资粮。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钱财,就绝对无法作供养。有些人觉得:我前世没有积累资粮,现在一点福报都没有,我是没有办法积福了!其实,只要自己有心,没有钱财还是可以积累福德。佛经中讲了七种不花钱而能获大果报的布施:一、眼施,以和善的目光看别人;二、和颜悦色施,以和蔼悦意的表情对待别人;三、言辞施,对别人宣说柔和的语言;四、身施,起立、迎送、礼拜父母师长,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别人;五、心施,以善良、恭敬之心对待别人;六、床座施,为父母师长铺设座位,或者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坐;七、房舍施,将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住。所以只要有供养的意乐,就会有作供养的机会,即使你没有财产,也可以用身口意来善待别人,这一点任何人都能做到。
下面讲几则穷人舍财作供养的公案。
从前有一对夫妻,当他们财产富足时未能上供下施,后来他们的财产全部用光了,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他们担心以后生生世世都会成为乞丐,便想对僧众作供养。这对夫妻在空空的仓库里仔细寻找,结果竟然找到了一枚金币,他们将金币放在装满净水的瓶子里供养僧众,僧众用这瓶水来洗脚,并用金币买了鲜花,从而享用了他们的供品。以此福德,这对夫妻无论转生于何处,刚一出生,家中便会出现一个纵广八肘的水井,而且井中能随欲出生金银财宝。
在这个公案中,僧众把供养的财物都用上了,这对施主是非常有利的。施主的钱财来之不易,除了极少数福报现前的人,一般人都需要勤作才能得到财产,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付出许多血汗,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别人供养的财物。但有些修行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有时候施主很不容易得到一些钱财,当他们恭恭敬敬地献上供品时,这些修行人不但不欢喜接受,反而说一些刺伤人心的语言。这样做是很不好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当自己受到别人的供养时,为了护持施主的善心,不管供养的物品合不合心,都应该尽量欢喜接受,为了让施主得福,也要合理使用这些供品,如果自己实在用不上,也不能丢弃浪费,应该转用在其他合理的方面。
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别人的供养后,不要忘了替施主回向。即使是具足一切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在接受供养后都要为施主作回向,我们这样的凡夫更应如此。我去泰国时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泰国的出家人受供后,必定会为施主念经回向。这种做法很符合世尊的教规,接受供养者也能避免染上虚耗信财的罪垢。今后大家收到供养后,不能像世间人那样说句“谢谢”就了事,最好当场作回向,如果当时不方便,过后应该及时作回向。
记得我刚出家时学过一遍《极乐愿文大疏》,那时自己对因果方面特别谨慎,也算比较苦行,别人供养十元钱,我都担心消受不了,一定要给施主念一万遍观音心咒。但凡夫人有一个毛病,如果经常受到许多人的恭敬,自己渐渐就会生起傲慢心,在一些细微的因果取舍方面就不会很谨慎了。现在一方面法务比较繁忙,一方面自己的修行比较差,别人即使供养很多财物,有时候连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作回向都没有。有时候我想:自己接受了这么多信财、亡财,如果没有好好给施主念经回向,死后肯定要用自己的血肉来补偿施主,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现在早点给施主们念经回向。我常有这样的想法:人生非常短暂,如果当一个普通的修行人,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什么供养都没有,这样过一辈子才是清净的,临死时也不会有许多信财和亡财的债务,如果能这样度过一生该多么快乐啊!每当看到那些过得很清贫的修行人,自己总是非常羡慕他们,也经常默默地发愿:但愿我生生世世都能成为这样的修行人。
刚才那对夫妻以供养僧众的福德,后世无论转生于何处,家中都会出现一口能出生金银财宝的水井。从世间的眼光看,这似乎有点太玄了,但这的确是事实。有福报的人家里出现财宝是很正常的事。前年我去东北一个油田时,有些人的地里一挖就能出油,这些人很快就发财了,而他们的邻居在地里怎么挖也不出油。藏地也有这样的情况,在炉霍、道孚那一带,有些人家的田里能挖出许多金子,而紧挨着的人家的田里怎么挖也挖不出金子。所以人和人的福报的确有差别。
要想致富,必须要有福报。有些人想:我这么聪明能干,为什么发不了财?其实聪明能干不等于有福报,如果前世没有积累资粮,再聪明能干也没有用,甚至连饭碗都找不到。而前世积累过资粮的人,即使不是很聪明能干,也照样能发大财。我认识有些大老板,他们连字都不会写,每次签名的时候都很麻烦,想找别人代签,别人也不愿意,实在没办法就随便画一个符号,但他们的财富却远远超过很多知识分子。
通过上面这对夫妻的公案,大家应当认识到,僧众是非常殊胜的福田,供养僧宝福田能够出生巨大的功德。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具有福报者才会值遇殊胜的福田,而没有福报者很难值遇,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会生起信心。去年我们学院的大经堂竣工后,很多喇嘛都赞叹说:“现在每天有那么多僧众在经堂里闻思修行,这些施主们的福报真大啊!”而有些人在作慈善方面很有兴趣,他们愿意建学校、修桥、筑路,但对供养僧宝福田却没有兴趣,这就是福报不够的表现。
还有些人喜欢供养个人,这也特别需要慎重。当然,如果上师是具相的善知识,他为弟子指示了真正的解脱道,弟子供养他肯定有功德。甚至弟子的信心特别大的话,即使上师不懂佛法,也没有为弟子开示佛法,供养他也能获得利益。佛经中有一则公案,以前有一位优婆夷经常供养僧众,她每天请一位僧人应供,每次供养完之后,她都要请僧人开示佛法。有一次轮到一位老比丘应供,由于这位比丘出家很晚,对佛法一窍不通,所以不愿意去应供。但僧众要求必须去应供,最后他只好硬着头皮去了。老比丘吃完饭后,优婆夷铺设了高大的法座,请他坐上去说法,自己在下面恭恭敬敬地闭目听闻。老比丘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要讲什么佛法,他特别不好意思,最后非常惭愧地自言自语道:“愚无所知实在是痛苦之本啊。”说完,趁优婆夷闭目之际,就悄悄溜回寺院了。听了老比丘的话,这位优婆夷便开始思维:愚无所知是指十二因缘的根本,由此导致生死不绝,感受无量的痛苦……通过认真思维,她当下获得了须陀洹果。开悟之后,优婆夷非常感谢老比丘的“传法”,于是带上丰盛的供品到寺院找他。老比丘听说优婆夷来了,以为她要找自己算账,吓得到处躲藏。最终优婆夷还是找到了老比丘,感谢了他传法的恩德。老比丘觉得非常惭愧:自己接受了别人的供养,连一句佛法都没讲,结果人家已经开悟成为圣者了,而自己却还是个凡夫。老比丘因此而精进修行,后来也获得了须陀洹果。因此,对信心特别大的人来说,供养个人也能获得大利益。关键是看自己的信心,大家要观察善知识的功德,不能观察善知识的过失。佛经中说,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拿着火把做向导,即使他长相丑陋、衣著破烂,我们也应跟随这个人,不能因为有一些缺陷就舍弃他,否则自己会迷失方向;同样,只要善知识有菩提心和正知正见,即使他存在长相不庄严、说话不好听、身体有缺陷等过失,我们也没有必要舍弃他。
但一般来讲,对个人作供养比较容易产生后悔心,而供养僧众不容易产生后悔心,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觉得大家今后最好是供养僧众。汉地有些人刚开始信心特别大,对上师作种种丰盛的供养,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要求上师把以前供养的财物还给他。以前一个汉地的居士和一个藏地的上师打官司,居士说:“我以前供养过你许多钱财,现在你必须还给我。”上师说:“我以前给你传过许多法,如果要我还供养,那你必须把法还给我。”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影响非常不好。
今后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如果你真要依止某人,事先必须做好观察,按照《上师供讲义》的要求,弟子应该观察上师十二年,确定是真正的善知识后,才能去依止。但现在有些人就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饿狗遇到肉一样”,遇到一个上师后根本不去观察,随随便便就依止。前一段时间,有个人打电话问我:“我们这里来了一位上师,据说他要举行灌顶,我想去参加灌顶,但不知道他是不是合格的上师?”我说:“这个上师是谁啊?”“他今天刚到,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在世间,找对象都要反复观察,看对方的财富、人品、门第怎么样,可是在依止上师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有些人连最基本的观察都不作,就非常盲目地去依止,这样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很可能师徒互相毁谤,最后双方都被毁坏。如果是结婚,两个人过不下去可以离婚,可佛法不是这样,一旦师徒之间结上法缘,绝对不能互相舍弃,否则会导致非常可怕的后果。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汉地的居士因为没有观察,结果被一些藏地的假上师骗了,这些人由此对整个藏传佛教产生邪见,从此以后到处毁谤藏传佛法。其实,这些人应该怪自己不懂依止上师的程序,不能把过失一股脑推到藏传佛教上。藏传佛教本身是非常清净的,只不过有些藏传佛教徒的行为不如法而已。不仅藏传佛教有这种现象,在汉传佛教中,由于有些修行人的行为不如法,也导致了世人的讥嫌,但这并不能说明汉传佛教有过失。所以我们应该把人和法分开,现在有些人根本不加区分,轻率地将个人的过失推到整个佛法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在《密宗断惑论》里面,对这些问题也作了分析,大家可以看一看。
下面我们讲一个贫女供衣的公案。以前印度有一位富裕的施主,他家生了一个相貌端庄的女儿,她刚出生时就身著一件珍宝白衣,而且这件白衣也随着她的身体一起长大,因此父母给她取名为白母。这个女儿虔诚信仰佛教,后来她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她的白衣也自然变成了法衣,最后她证得了阿罗汉果。诸比丘问佛陀:“白母比丘尼往昔造了什么业,一生下来就有俱生的珍宝白衣,出家后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佛说:从前,有一对以乞讨为生的夫妻,他们仅有一件衣服,谁出去乞讨时便穿上那件衣服,另一个人就躺在土堆里。一次妻子说:“我们因往昔未曾积累福德而成为这种惨状,现在将这件衣服供养世尊来积累福德吧。”丈夫听后却不以为然。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这样,要么妻子想供养三宝而丈夫不同意,要么丈夫想供养三宝而妻子不同意。有一个人对我说:“我是性格外向、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喜欢作供养的人,而我的丈夫是性格内向、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非常吝啬的人,我们天天吵架。”许多夫妻虽然在一个房子里生活,但因为来自六道轮回的不同之处,性格、爱好自然会有所不同,有时候一个人说要看电视,另一个人说不要看电视,一个人说要吃稀饭,另一个人说要吃干饭,经常为一些小事吵吵闹闹,过得非常痛苦。
但那个妻子非常有主见,不管丈夫怎么反对,她还是决心作供养。有一天,她看见一位化缘的比丘,便躺在树叶下面,委托他将衣服供养佛陀。那位比丘代她将衣服供养了佛陀,佛陀为她作了回向。当地的王妃听说此事后非常随喜,将身上的一套衣服及所有的珍宝饰品都给了那位贫女,结果她即生就成了富裕之人,并且在许多世中都有与生俱来的妙衣。那位贫女即是现在的白母比丘尼。
本来一件旧衣服算不了什么,但这是贫女一家仅有的一件衣服,她能以毫无吝啬之心作供养,所以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果报。佛经中还有一个难陀贫女,她以乞讨到的一文钱供养佛陀一盏灯,这一文钱是她一天的全部收入,但她毫无吝啬地作了供养,从而获得了未来成佛的授记。想一想这些稀奇的因果,我们为什么不去作供养呢?当然她们供养的对境是圆满正等觉佛陀,在如今的末法时代,要值遇这样的对境很困难,但僧宝也是殊胜的福田,我们可以供养僧宝,这同样能积累巨大的福德。
《律藏》中说:“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智者渐积累,可圆胜福德。”《法句经》和《贤愚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证。意思是说,不要认为某些善法非常微小,所以就轻视而不去做,就像水滴逐渐积累可以盈满很大的容器一样,智者渐渐地积累微小的善根,最后就能圆满殊胜的福德。相反,如果吝惜钱财,不愿意作供养,这种人舍身之后必定会转生饿鬼中受苦。佛经中说:“惜财不布施,藏举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现在许多人虽然很有钱,但他们一直牢牢地抓着自己的钱,从来不肯作上供下施,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生前再怎么执著钱财,死后这些钱财也只能留在人间,不可能被带到后世。因此,我们应当从微小的善法开始积累资粮。在积累资粮时,除了个别利根者之外,一般人都需要长期行持。《无量寿经》中说:“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因此,如果能长期积资行善,一定会拥有光明和安乐,即使今生没有获得成就,来世也会获得成就。
不仅自己要精进积累资粮,我们也要以种种方便令众生积累资粮。有些居士的父母特别吝啬,如果正面劝他们作上供下施,也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父母的钱包里拿一些钱去放生、布施,表面上看这是偷父母的钱,实际上是在利益他们。有些居士曾经问我:“我很想让父母行持善法,但他们根本不信佛,我该怎么办?”我说:“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骗他们,说你今天特别忙,要他们帮你磕三个头。”他们按我说的办了以后,父母也确实磕了头。
我们这样做是有据可依的,佛陀和一些高僧大德为了让众生积累资粮,有时候也会采取各种方便。比如,佛陀曾经让一个婆罗门童子说一句“我不要”,以此令他种下了未来获得解脱的善根。《百业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位施主供养世尊甘美的食物,一个婆罗门童子看到后,飞快地跑到佛陀面前祈求:“把它给我吧!”佛陀对他说:“你说一句‘我不要’,我就给你。”婆罗门童子迫不及待地说了后,佛陀就慈悲地将食物给他了。事后,诸比丘问佛:“为什么世尊初时不给他食物,要他说‘我不要’后再给他?”佛说:“此婆罗门童子的贪心很重,在过去的百千世中,无论他见到什么食物都说‘给我吧’,从来没有说过‘我不要’。今天他说了一句‘我不要’,以此善根,将来他会在山王如来教法下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华智仁波切也曾以各种方便让贫穷的人积累资粮,如在举行极乐法会时,他老人家经常让参加法会的乞丐们去乞讨,并要求将乞讨得来的饮食供养他。华智仁波切并不是无法得到供养,而是为了让这些乞丐积累资粮才这样做的。
华智仁波切的许多故事都与乞丐有关。有一次,华智仁波切到石渠主持极乐法会,路上遇到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也去参加极乐法会。见到她们孤儿寡母很可怜,尊者便背起一个孩子与她们同行。有时候尊者背着孩子去化缘,有时候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有时候大孩子去乞讨,他们共同分享乞讨来的食物,人们都以为他们是一家人。这样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那个女人觉得“老乞丐”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便对他说:“我们孤儿寡母一路上多亏你照顾,你也是孤身一人,不如我们一起生活吧。”尊者说:“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法会前一天,华智仁波切对那个女人说:“你们在此休息,今天我先走一步,明天法会中见。”女人说:“只差一天了,不如明天我们一起去吧。”尊者说:“不行,我必须先走。”
次日,华智仁波切登上法座,在传法之前对众人说:“本来我不接受供养,但今天我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要供养财物尽管供养吧。”于是与会的信众纷纷供养。那个女人到了法会现场后,由于参加法会的人密密稠稠,她只是在远处模模糊糊地看见法座上的人,却看不清面容是什么样。她在人群中到处寻找,但一直没找到同路来的“老乞丐”。到了法会最后一天,她想:那个老头子也不管我们了,现在我应将乞讨到的这点财物供养华智仁波切,一方面超度过世的亡夫,另一方面自己也种下善根。她来到法座前,恭敬而又惶恐地将微薄的财物举过头顶,当她抬头看时,才发现法座上的华智仁波切竟是为自己带孩子的“老乞丐”,她顿时目瞪口呆,想到昔日自己说过的话,不禁羞愧难当。华智仁波切慈祥地说:“我说过一定会让你们母子过得好,这些财物你全部拿去吧。”
南赡部洲是业力相杂之地,人和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情。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父母对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分到的家产也相同,可是后来的生活却大不相同——有些过得富裕快乐,有些却过得贫穷痛苦。两户人家在同一个田地里播撒种子,一户人家的收成非常好,另一户的收成却很差。两个人同样从银行贷款做生意,有的人一下子就发财了,有的人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勤奋地工作,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学院的道友有出家人,也有在家人,每个人的福报也各不相同,有些福报大的修行人经常受到别人的恭维:“你的福报比较大,要不要你做东下馆子吃个饭……”而有些修行人生活一直非常困难,有个人曾伤心地对我说:“我实在是没有福报,吃的也没有、穿的也没有,家里也不给我寄钱。上师啊!我该怎么办呢?”
表面上看来,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差别好像是以一些偶然的因缘,或者以现世的勤奋等因缘所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富人的财产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由于他们聪明能干才致富的,而是由于他们往昔积累过福德所致。穷人之所以贫穷,既不是遭到别人掠夺,也不是因为不努力工作,而是由于他们往昔未曾积累资粮以及造恶业所导致。《三世因果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要想知道前世造了什么业,看一看现在感受的果报就会明白,要想知道后世将转生于何处,看看现在造的业也会知晓。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行持善法。当然,就像《慧海请问经》中所说的那样,“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行持善法并不是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违缘,但既然明白了善恶因果之理,再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是从布施、持戒开始,以坚强的毅力一步步地精进积累资粮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