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明光心与佛性系列三之二

  • 作者: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52
  • 分享到:

已了悟空性本质的人,认出了梦的实相,看穿了痛苦,

但对仍迷妄地将外境视为真实存在,因而感到痛苦的众生,生起慈悲心…

英译中/马尔巴佛法中心施心慧

▲竹清仁波切引《宝性论》开示,心的根本本质不只是远离垢染,

证悟佛果的一切功德,都已在初心之中。

有「不退转的佛果」吗?

■学生:

仁波切,您之前提到中观自续派把证悟身和般若视为是一种显相或是一种幻象。您解释说,这个「果」就像是从互相依存的因缘所和合出来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样的「果」似乎就不会是恒常的,或者说就不会有真实和不退转的佛果。我有点疑惑,这些宗派是不是真的是这么想,因为我一直以为佛教所有宗派和「乘」都共同承认「不退转的佛果」。

■仁波切:

你提的这一点很好。而且事实上,这应该就是必须要采用「他空见」的主要原因之一(笑)。如果你去分析的话,这实际上就是唯识派的观点,你会发现当中确实是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佛的四身和五智,是某种新得到的或是新产生出来的东西,那么它们就会是无常的,而且佛果本身也会是和合的有为法。「他空见」就是在这些论点上,明确地破斥了唯识派的观点。

在「他空见」的分析当中,证得究竟的佛果时,就消除了外来的垢染(就如自续派的见地),但是那些如四身和五智等等无限的善妙功德,会自然地呈现在佛性之中、明光之中。它们必定不是新制造出来的,所以它们不是和合的。所以它们不是无常的。因此,理性的分析证明了「他空」的见地是层次比较高的。

这个主题在《大乘无上续论》中也曾提到:「它就像是珍宝、天空和水。」

心的根本本质不只是远离垢染,如同净除了所有瑕疵的珍贵宝石,或是像沉积物都已沉淀的清水,或是像无云的晴空;除此之外,在证得佛果时所展现的功德,本来就存在于本初心之中。这就是「他空」的观点。心的本质是明光,而因为迷妄而产生的过患,绝对不是这个明光的一部分,这些过患只是暂时地覆盖了它。当去除了这些垢染,明光(也称为远离概念造作的本智)就会直接显现,而伴随着这个明光,本然存在的功德也会示现。并不需要再重新去创造这些功德。

中观自空派用逻辑辩论的方式来反驳「他空」的观点,而「他空」也用逻辑辩论的方式来反驳「自空」的观点。要对这些辩经的术语有广博详尽的了解,是需要大量的学习的。

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讲古早的历史(笑)。这两派之间的辩论现今还是非常活跃地在进行,而且进行得非常好。这两种观点都有很多拥护者,他们也确实是在互相辩论,这是非常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透过辩论,对这些主题的见地就会变得非常精确清晰。所以这是一种非常有利益的训练。

见到「空性」,为什么人会变「慈悲」?

■学生:

我的问题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为什么见到事物的空性,会让人自然变得更慈悲?换句话说,空性是如何对生起慈悲心产生作用的?第二个部分是:当行者学习过这些宗派之后,慈悲心也会增长吗?例如,「他空」的人会比唯识派的人慈悲吗?明光会不会使慈悲更宽广?如果会的话,那是怎么做到的?

■仁波切: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了悟空性和开展慈悲之间的关系,如果从唯识的层次来解释的话,纯正实相(胜义谛)是由远离能所二元,或者说是能所二元性空所构成的。从唯识宗的角度来说,这是所要了悟的重点。任何一个显相,都是因为众生心中的习性模式所产生的,而视这些显相为真实存在则会导致不必要的痛苦,因为在显相背后的根本实相是超越任何一种二元的。而不了解这个根本的道理,就好象在梦中不知道自己在作梦一样。人们把梦中的显相当成真实的,并且因此在梦中感到痛苦。对于那些已经了悟这个空性的本质的人,他们也同样认出了梦的实相,看穿了痛苦,并对仍然迷妄地将外境视为真实存在,且因而感到痛苦的众生生起慈悲心。在这个层次上,慈悲就是这样产生的。此处是具有对真实情况的一种体认,以及能够照见:对这一点有多么不了解,相对所产生的痛苦就会有多么深。

在「自空」的体系里,将究竟实相描述为「远离任何造作的空性」。不了悟这一点的众生就会体验到痛苦,而了悟这样的空性的众生,就会了解痛苦和痛苦的成因。由于照见事物的真相、事物的实相是超越痛苦的,实相是超越引生痛苦的概念造作的,同时也会对不了悟这一点而受苦的众生产生悲心。

在「他空」的系统中,将心的本然自性形容为「无有能所二元的明光」。那些直接了悟这一点人就能够看穿他们自己的痛苦,并对因为不了悟痛苦的本然自性即是明光如来藏,而仍然被痛苦控制着的朋友和一切众生怀有悲心。

那些从这些观点中的任何一种出发,而成就了悟本然实相的人,会对被痛苦掌控的不了悟众生自然地生起悲心。

尤其是从「他空」的观点来看的话,《大乘无上续论》中关于这一点教导是:照见自他一切众生的平等性,就能够开展慈心。为什么呢?从哪一个点来说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呢?对自己和一切的其他众生来说,心的本然自性都是明光。一个众生心的明光本质和其他众生心的明光本质是没有不同的。而且,一切众生的明光本质在根本上,都同样是完全不被任何垢染所染污的。这一点对自己和一切众生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众生显现出有什么样的过患,这些过患都同样是外来的,它们完全不是本初心的一部分。这样的瑕疵是暂时的,就如同没有办法认出梦的实相的暂时过失一样。这些因迷妄而产生的瑕疵的「暂时性」,对所有众生来说都是一样的。经典中所说的「当了悟自他平等时就会生起慈心」,就是从这些角度来说的。当能够以这样的平等性为基础而产生对众生的爱,那么要开展对众生的净观就会变得很容易。

从《大乘无上续论》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办法了知佛性是一切众生俱生的,那么奠基于平等性的爱就无法开展出来。如此,众生的平等性就没有了共同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众生就不会是平等的了。而当行者了悟了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就能够开展奠基于平等性的爱,因为行者已经了悟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在哪一点上平等呢?首先,自身和一切其他众生心的根本自性都是明光;第二,在任何情况下,心的本质都同样是无垢的;第三,和迷妄相关联的瑕疵,在所有情况中都同样不是心的本质;第四,由于不了悟明光佛性是心的根本基础,所以无法产生平静和喜乐。要获得这样的了悟,就要去引发奠基于平等性的爱。

殊胜的「自他交换法」

▲竹清仁波切提醒,殊胜的「自他交换法」,可帮助行者生起大悲心,

一切时地皆可修持,不只可用在生病、困难时。

■学生:

请仁波切说明「自他交换法」是源自于哪一种见地,「自他交换法」的根据是什么?

■仁波切:

「自他交换法」是大乘各个不同层次(不论彼此间见地的差异为何)共通的修持。

(仁波切解说「自他交换法」)行者思维:从无始以来自己的无数生生世世中,一切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父亲、孩子、近亲,或是挚友。这样的信念,在这个特定的修持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行者成功地生起这样的信念,就要思维:「虽然一切众生都对我展现了这样的恩德,他们却因为我执而经历各式各样的痛苦。」行者就用这种方式来修持慈悲。有很多不同的修持慈悲的教示,行者可以在《修心七要》、《解脱庄严宝鬘》和其他的典籍中找到修持慈悲的方法。

要修持慈悲,建议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把一切众生的痛苦做为自己关注的重点。行者建立起一种对于自己和一切痛苦众生有切身关系的认知。行者将注意力放在众生身上,就好象他们和自己有着类似父母、亲人等等的关系。透过专注于他们的痛苦,大悲心就会生起。这里的对象包括了一切众生,甚至是自己的敌人。实际一点来说,行者必须要从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众生开始生起悲心,然后在熟练之后,就要逐渐将范围扩展,一直到连敌人都要包含在内。当大悲心生起时,就是要做「自他交换法」的时候了。

将你的善行和喜乐传送给他人

自己来承担他人所有的恶行和痛苦

当呼气时,将自己的喜乐和善行以月光或日光一般的白色光芒传送出去。观想这些光芒遍满一切众生并使他们欢喜和快乐。在吸气时,观想自己拔除一切众生的恶行和痛苦,并将这些恶行和痛苦从你的鼻孔吸入。你可以把这些观想成黑烟,但不是一定要这么做。这些恶行和痛苦在你的心间消融,然后你就平稳地安住在深深的空性之中。

如果从「自空」的观点来描述,就是安住在远离概念造作的空性之中。用「他空」的方式思维,就会称为「平稳地安住于明光之中」。

这个修持就是应该要这么做。

谈到慈悲心的修持,通常行者一开始会以和自己有良好关系的、比较容易让自己生起慈悲心的众生为对象来练习。当你已经能够把这部分做得很好了,就能逐渐把范围延伸到更多众生,直到你终于也能把敌人包含在内为止。

这个和利他能力有关的慈悲心的另一个面向,是修持这个方法的初学者,并不能直接广大地行利他。行者可以在心中这么做,但是此时是一种观想的状态。只有在达到证悟时,行者才有能力直接广大地去行利他。

那么有人或许会想:「嗯,这很好,我只要用观想的就好了,我不需要直接去帮助别人。」但是,也不是这样子的。行者应该要用自己能够做得到的任何方式来帮助别人,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无论是以微不足道或是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别人。

在大乘中,祈愿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祈愿未来的生生世世自己能够以身、语、意来利益无量有情众生。在这样的祈愿中,行者也会祈愿不要伤害其他众生。透过这样祈愿的力量,便真的能获得不伤害他人的能力,和以众生需要的方式来利益他们的能力。

在面对自己的困难时,也能够修持「自他交换法」。例如,如果行者正在生病,或是正在烦恼,那么行者就可以把疾病和烦恼当作是开展对他人慈悲心的工具,然后在这样的心境下修持「自他交换法」。

当你生病时,或是处在一种心情上很煎熬的状态,要记得还有其他众生有比你更多的痛苦要去面对。事实上,这样的众生数量之大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透过这样的思维,就会生起大悲心,然后就在这样的心境下修持「自他交换法」。用这样的方式来修「自他交换法」,连生理的疾病和心理的痛苦都能够帮助我们累积福德资粮。

在《修心七要》中,特别强调自身的疾病和其他困难是有利益的这一点。透过疾病和其他个人遭遇的艰困,行者就能够净化自己的恶行和遮障。要藉由运用疾病来导正恶行和去除遮障,将疾病运用在好的用途上,就是将疾病转化为真正有效的净化作用。而由于自身痛苦和不安的直接体验,便能开展对他人的慈悲心。如果这个时候你修「自他交换法」,那将会对累积福德产生戏剧性的助益。因此,没有理由因为疾病而感到沮丧,也没有理由在面对困难时失去信心、无法忍耐,或是生起放弃的心态。因为透过这些极其艰困的情况,便拭净了我们恶行的记录。把这些情况当成是开展慈悲的机会并修练「自他交换法」,便能累积极大的福德。

1991年夏,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开示于洛矶山香巴拉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