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上师的重要性
上师的重要性
金刚乘
“金刚(vajra)”这个字具有“不可改变”或“不可摧毁”的意义。从相对的层次来看,轮回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都不断地演变。从究竟的层次来看,事物的本质永远都存在,永远都不会改变,而且不受相对见地的影响。密续法教的重点是如何展现这种不变、不可改变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密续法教被称为金刚乘(vajrayana)或“不变之乘(thevehicleofthechangeless)”。
法教亦可分为两乘:经乘及金刚乘。经乘或经续法门和“因”比较有关,故又称为“因地法门”,因为藉由经乘或阐释层次的开展,我们会知悉达到果位的一切因缘条件——这个果位就是金刚乘。为了达到这个果位,我们必须具有经乘的训练。经典阐明现象的本质,说明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也说明实践某些事情及放弃某些事情的价值,因果的本质(业报),以及禅修时要开展的是什么、要净除的是什么。我们先要有经典的训练,才能对这些事情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经乘又称为“因地法门”或“宽广的修行法门”,因为它涉及到如此多的不同事物。
经典重点是发展开悟的各种“因”缘条件。密续的修持方法则直接契入和“果”本身有关的因素。这种在果位上修持的方法称为“金刚乘”或“精要咒乘(thequintessentialmantra)”。
“密续”这个字的问题在于不仅是佛教徒使用它,印度教徒也使用它。虽然两者都起源于印度,并且都使用梵文,但是,除了使用的名称相同之外,佛教密续和印度密续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许多西方作者认为,佛教密续和印度教密续有关,然而,这两者的哲学、修持方法、见解、传统、上师方面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可以说一切都不同。例如,印度教密续以“阿特玛(梵文atma)”——“灵魂”或“较高的自我”——的观念为基础。印度教行者修行各种瑜伽禅定方法,利用气脉、能量及明点(梵文“那迪(nadi)”、“宾杜(bindu)”及“波若那(prana)])(注1)的修持和“阿特玛”相应。佛教哲学,不论是在经续或密续的层次上,只试图去了解任何自我或更高的自我的不存在。所以,从基本开始,这两者就非常不同。
当佛法传到西藏时,经典及密续的法教同时在西藏流传。经典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了解基本的佛法;密续则主要应用在禅修方法上。所以,行者首先研习经典,藉此了解事物的实相,对佛陀法教的意义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产生强烈的信心。到了实修禅定的阶段时,西藏行者把重点放在密续或金刚乘的技巧上。所以,在西藏既有经乘也有金刚乘层次的禅修。在藏文里,经乘的禅修称为“介贡(木)(jegom)”,通常翻译为“分析式的禅修(analyticalmeditation)”。在这种禅修中,行者渐次地分析各类事物,了解禅修的各种对象物,并开展透过分析而显现的智慧。和金刚乘有关的禅修称为“久贡(木)(jogom)”,意思是“实际专注”(actualabsorption)”或“直接安住的禅修(directabidingmeditation)”。在这种禅修中,行者并没有专注于外物的分析,而是直接,深沉地安住于内心。藉由这种方法,行者能迅速地领会到较深沉的禅定。
西藏行者偏重金刚乘的理由是,它是一个非常迅速且直接的开悟法门。经乘的分析方法往往要多花很多时间,但是,这两种方法都能导致同样的结果。分析性禅修主要以智慧的开展为基础;金刚乘禅修主要是以信心为基础。要开展经乘禅修,行者须要智慧;要获得金刚乘禅修的果,行者须要信心。一般而言,在西藏,行者同时研习经乘和修持金刚乘禅定法门,以便两者互相印证。如果行者遵循经乘的方法,修持一般的大乘法门,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要开展布施波罗蜜,行者必须把布施的心开展到能舍弃自己的手臂、脚或整个身体的地步。所有波罗蜜的修持都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功夫。相较之下,金刚乘非常和简单、容易。如礼如法地修持金刚乘,能使行者藉由善巧法门(skillfulmeans),在一生之内就达到成佛的目标。
金刚乘有几个不同的名称。在藏文里,它有时候被称为“多杰帖(格)巴(dorjetegpa)”;“多杰”是“金刚”,“帖(格)巴”是“乘”。金刚乘的另一个藏文名称是“桑(恩)阿(克)(sangngak)”;这个名称往往被不当地翻译为“秘密咒乘(secretmantrayana)”。“(恩)阿(克)”或“咒语”在这个藏文字中的真正意义是,能够非常迅速地达到目标,或非常迅速地得到想要的结果。“桑”在这个字当中有时候被翻译为“秘密”,但是它真正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veryvital)”,或某件事情是“精髓所在(quintessential)”或“必要及极为重要的(necessaryandvital)”。譬如,一台机器有很多攸关正常运作的重要部分,这些部分在藏文里称为“桑”,意味着它们是这台机器的核心或精髓。所以“多杰帖(格)巴”真正的意思是“极为不可摧毁的车乘”,含有能使人非常迅速地达到目标的最重要的部分。将这个字翻译为“秘密”,给人须要隐藏的错误印象。这是错误的,因为“桑(恩)阿(克)”的意思不是“一个秘密”,而是“极重要的本质(vitalessence)”。
上师的重要性
在金刚乘,达到开悟目标的善巧法门可分为两部分:禅修的生起次第(developmentstage;藏文“杰瑞(木)(kyerim)”)及圆满次第(completionstage;藏文“佐瑞(木)dzorim)”)。在生起次第的阶段,行者学习如何把自己的知觉转化为清净的外相。行者主要以观修三根本的方式来达到这种清净。三根本分别是:上师(gurus)——加持的根本;本尊(yidams)——悉地(siddhis)(成就)的根本;护法(dharmapala,勇父及空行母)——事业的根本。藉由三根本的禅修,行者能在禅定中感受到清净的境界。在金刚乘道的修持中,行者的愿望是非常直接的。当行者想要得到正觉的加持或力量时,他发现那种加持的根源是佛陀。但是,佛陀是在二千五百年前住世的,因此,我们很难确信,佛陀的加持力可以跨越这么长久的时间。然而,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的根本上师及传承上师,具有和佛陀完全一样的加持力,而且,这种佛法力量的强度及分量也完全一样。这是因为佛陀把开悟的力量或加持力全然传给他的弟子们。他们完全与之融合,并且绝对纯净、完整、不间断地相传到今天。因此,今天从他们那里得受加持。和二千五百年前亲自从佛陀那儿得受加持,是绝对没有两样的。这就是传承上师能赠赐给我们的礼物。藉由上师瑜伽法的修持,行者敞开自心,领受传承上师的灌顶加持,从而获得这项殊胜的礼物。
要使自己足以接受这种灌顶加持,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guruyogapractice),并视自己的上师和佛陀无二无别。更好的是认为自己的上师甚至比佛陀更好,如此,行者将能全然得到佛陀的法教及圆满的加持。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的事实或许不是很明显,然而,上师持有全部的法教及不间断的传承。从上师那儿得到法教精髓,将可使行者如同受学于佛陀般地开展修行的道路。所以,受学于自己的上师和受学于佛陀之间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上师甚至比佛陀更好,因为我们无法亲见历史上的佛陀并和他建立师徒关系,但是我们可以如此亲近我们的上师,所以,对我们来说,上师甚至比佛陀更好。在金刚乘的修持上,我们必须确实相信,我们的上师和佛陀是无二无别的。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我们就能真正敞开自心,而足以领受上师的一切法教。如果我们没有如此的信心,那么,我们将会怀疑上师的能力;一旦我们对上师所给予的法教有所怀疑,我们就无法付诸实修;如果我们不能付诸实修,我们就无法成就圆满的佛果。
根本上师及传承上师是加持或开悟的根本。要得受这种加持,最重要的是对上师及法教的信心及虔敬心。举个例子来说,假想有一颗非常大、光芒闪烁的钻石,一看到它,我们就开始想如何能得到它。我们真的很想得到它,真的很欣赏它,所以我们会非常努力地想很多办法去得到它。但是,如果那只是铜或黄铜制品,我们就不会一样努力地想取得它。如果那只是个废物,那么,我们不仅不会努力地想取得它,我们还会试图把它扔掉。所以,我们和一件事物的关系、我们多么想得到它……等等,都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只有当我们具足信心及虔敬心时,上师所持有的法教及传承才是珍贵的。具足信心及虔敬心时,我们才会努力地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