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止”的必备条件
某些情况利于禅修,若具足这些有利的条件,“止”将会开展;若缺乏它们,“止”则无法开展。
当佛法于第七世纪被引入西藏之后,西藏人开始对佛法有相当好的了解及修持。后来,在第十世纪时,藏王朗达玛(Langdarma)压抑佛教并摧毁大部分的法教。经过此次摧毁之后,部分法教留存了下来,但是其中一些修持方法是不正确的。结果,西藏人无法确定谁所给予的法教是正确的。所以,阿底峡尊者于一零四二年应邀自印度前往西藏,因为他被确信是最具资格的上师,能教导正确的传教方法。阿底峡尊者也得受了度母(Tara)的指示及授记,若他前往西藏,这将对佛法有极大的利益。
抵达西藏之后,阿底峡给予“止”、“观”禅修方法的法教。这些法教收集在他撰写的《菩提道灯》(LampforpathofEnlightment)里。在这本著作中,他说:要做“止”或“奢摩他”禅修,行者必须具备有利的条件。如果缺乏这些有利的条件,纵使行者非常精进地修持许多年,他依然无法开展真正“止”的禅修。然而,阿底峡尊者也说:如果一切有利条件都具备了,且行者将心专注于良善及正面的事物上,那么他将能得到修持“止”的成就,并能开展天眼通的力量。
在《禅定修习次第》的第二册中,莲花戒说:(1)行者应该居住在一个有利的地方——一个行者能取得所需物质的地方。在心方面,(2)行者不应该具有许多的欲望,而想:“啊,我需要这个才能禅修;不,我需要这两件或三件东西才能禅修!”……等等情形,这种想法只会制造障碍。(3)行者必须知足,这表示无论他拥有什么,他都觉得很好、很满意。(4)行者应该也要放弃诸如做生意或买卖等活动,以便:(5)行者能够具有清净、良善的行为。所以,(6)当行者居留在这个地方禅修时,一切都是全然正确及适当的。(7)行者应该也避开任何分心的事物、浮现的欲望或想法和观念。以上这七点就是开展“止”的禅修七个必要条件。
在《大乘庄严经论(OrnamenntoftheMahayanaSutras)》中,弥勒菩萨(Maitreya)说:我们应该在我们能够容易地取衣服、食物等必需品的地方修持。我们所居留的地方应该没有盗贼或对任何危险的恐惧。我们应该住在一个健康的地方,不是极度地冷或热或潮湿,并且不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我们也需要有知见及行为与我们相同的良好伴侣;如果我们的伴侣具有不同的知见或生活方式,他们将会使我们的心无法稳定。我们所居留的地方也应该没有许多的活动及大量的人。以上这些是关于居住地的外在条件。《大乘庄严经论》也描述了心的内在条件:远离欲望、觉得满足、避免涉入过多的活动。最后,它描述了心与外在世界的交接点——我们的行为或举止。我们应该具有平静及温和的行为,符合别解脱戒(pratimoksavows)或菩萨戒(bodhisattvavows)的要求。别解脱戒的戒律禁止杀生、偷盗及通奸等行为。戒律的重点在于:如果我们造作了任何此种恶行,我们的心将无法住在自然的平和状态之中。菩萨戒的要义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具有瞋怒、嫉妒、厌恶等烦恼,那么我们的心将无法安住在自然的平和状态之中。所以,我们必须开展对一切众生的慈心与悲心。如果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这种交会能利益其他众生,“止”的有利条件自会开展。
“止”的种类
“止”的禅修共有四种。第一种称为“欲界奢摩他(desirerealmsamatha)”:行者使心如此放松,以至于它变得全然稳定及平静。第二种是“色界奢摩他(formrealmsamatha)”:契入此种禅修时,行者具有喜悦(心)及妙乐(身)的强烈觉受。第三种是“无色界奢摩他(formlessrealmsamatha)”:在此种禅修中,一切都消失无遗。第四种是“灭境奢摩他(cessationsamatha):现今,修持此种禅修的人不多,但在从前某些小乘声闻众,利用这种修持而达到一种心灭止及心识连续性停止的状态(灭受想定)。
更精确地说,“止”有九个次第。首先,在欲界中,有“专一奢摩他(one-pointedsamatha)”:行者的心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定静(mentalstability)”,但是已具有某种程度的定静而能不为外物所干扰。
接下来,在色界中有四个相续次第的奢摩他禅修(四有色定、四禅、四静虑):第一个次第是“具审察及分析(examinationandanalysis)之奢摩他”(初禅,有寻伺)。第二个次第是“具喜悦及妙乐(joyandbliss)之奢摩他”(二禅,离寻伺)。第三个次第是“具入息及出息(inhalationandexhalation)之奢摩他”(三禅,离喜乐)。第四个次第是“免于八种缺陷(freefromtheeightdefects)之奢摩他。”(四禅,不动定)。前两种缺陷是(1)欲界的身苦及(2)欲界的心苦,净除之后,行者契入色界奢摩他的第一个次第。其余六种缺陷是色界奢摩他前三个次第的缺陷:(3)审察,(4)分析,(5)喜悦,(6)妙乐,(7)入息及(8)出息。免于入息及出息的自由表示:在这种状态之中,行者全然静止,没有任何呼吸。总之,欲界中有四个次第的奢摩他禅修。
有四种禅定状态属于无色界——无色界是一种如同空性的状态,但是并非中观派(theMadhyamaka)所言之空性(emptiness,梵文sunyata),它只是一种空虚或空无的状态——在此无色界的定境可分为四个次第(四无色定):空间无限(infinitespace,空无边处)、意识无限(infiniteconsciousness,识无边处)、全然无物(nothingwhatsoever,无所有处)及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neitherexistencenornonexistence,非想非非处)。如此,“止”的禅定境界总共有九个次第:一个属于欲界,四个属于色界,四个属于无色界(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合称为九次第定或九定)
姿势
禅修时的姿势有两种叙述方法:毗卢遮那佛或大日如来(Vairocana)七支坐及禅修(dhyana)五支坐。在这一节里,我将叙述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毗卢遮那”的意思是“使其明亮”或“使之清明”,所以,毗卢遮那坐姿是帮助行者开展禅定状态及使心稳定与清明的身体坐姿。心是否变得稳定,取决于所谓的“气”或“精微之风”(梵文“瓦又(vayu)”,藏文“隆(lung)”。“气”有“粗略之气(grossair)”,即我们所呼出及吸入的空气:另外也有“精微或微妙之气(subtleair)”,牵涉到身体的活动及念头的活动。身和心是相关联的,当各种精微之气在身体中稳定下来时,心也会变稳定。行者藉由体内“气脉(梵文“那迪(nadi)”,藏文“擦(tsa)”,有精微之气流动于其中之精微管道)”的修持而使这些气稳定下来。如果气脉是正直及稳定的,气也会变稳定。要使气脉正直及稳定,行者在禅修时必须维持适切的姿势。
精微之气计有数种:使身体稳定及坚韧的是“土气”(精微之土气);保持身体温暖的是“火气”(精微之火气);防止身体乾涸的是“水气”(精微之水气);将温暖传送至全身各处并致使身体活动的是“风气”(精微之风气,藏文“隆”之“隆”)。每个人都具有四种元素的精微之气。此外,尚有第五种精微之气——下行清除气(down-word-eliminatingair),能转化胃中的食物,分离食物与废物,并将废物由肛门排除。(注1)。
毗卢遮那七支坐有七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1)保持脊椎挺直,以保持中脉(中央之能量管道)的挺直。生命力之气(持命气)称为“波若那”(梵文prana,藏文“索(克)隆(soklung)”,在中脉中流动。“波若那”使身体稳定及坚韧。它又称为“土气”,因为它给予身体稳定性及持久性。如果身体在禅修时往前倾,或往左、往右或往后倾斜,中脉将会随着倾斜,流动于其中的生命之气(持命气)将会不顺畅。因此,若行者保持脊椎挺直,“土气”将会流动得很顺畅,而产生稳定性及持久性。
“水气”布满全身并保持它的湿润。如果这些水气流入中脉,它们自然会变稳定。为了使水气流入中脉,行者(2)将双手置于禅定姿势,(3)两肘稍微往外突出。土气及水气都自然往下降,“水气”则自然往上升。为了使火气进入中脉,行者(4)将下颏稍微往内收或往下弯,这有防止火气往上升的效用。
为了将“风气”引入中脉,行者应该(5)保持眼睛稳定不动。“风气”和身体的活动有关联,而眼睛和心的动态有极密切的关系——眼睛的转动会使心随着转动。所以,行者要使眼睛保持静止,将视线集中在鼻尖前虚空中,这会使心静止,并使风气进入中脉。同时,(6)双唇自然地放松,舌尖安放在上颚。为了使下行清除气稳定,行者(7)双脚交盘结金刚跏趺坐或莲花坐。
坐姿的前五个要点和五气有关,但是风气有两个要点——眼睛及唇、舌的安置。水气也有两个要点——手结禅定印及手肘稍微外展。所以,禅修的坐姿总计有七个要点。许多教法说,在开始禅修之前,行者应该先清除旧息三次,因为一般或正常的呼吸,会使身体累积不纯净或不好的气。为了排除这种无益的旧息,行者必须以大于平常的力量——但是并非极大的力量——呼气;在这么做的同时,行者要观想所有的烦恼及业障都随著气息被呼出,然后以非常放松的方式吸气。这总共要做三次:第一次以稍微大于平常的力量,第二次以再大一些的力量,第三次以再更大一些的力量。在这之后,行者回复正常的呼吸,非常放松,并观想自己已经将所有的不善排除了。
禅修时,双手要安放于禅定姿势——即结禅定印或定印。禅定的意义是:“安放于平等的姿势中”。你可以将右手放在左手上,因为“平等地安放”表示双手放在同样的高度上。所以,如果一只手是放在膝盖上,另外一只手也应该放在高度相同的另一个膝盖上。这两种放法并没有差别,采用你觉得舒适的一种放法。
在金刚乘的大手印(梵文“玛哈慕爪(mahamudra)”传承中,通常教授的是刚才所讨论的毗卢遮那七支坐。但是,蒋贡康楚采用莲花戒在《禅定修习次第》中所叙述的八支坐。在开始时,你应该先舒适地坐下,然后遵照这八大要点调好坐姿。
首先,双脚应该双盘结金刚跏趺坐或半盘结半跏趺坐(半莲花坐)的姿势。你应该放松,不须要勉强自己结金刚跏趺坐。在西方,并非每一个人都能盘腿而坐。有些人盘腿时膝盖会往上跷,但是,当身体逐渐变得柔软时,膝盖自然可以放平,重点是:坐得舒适比坐在痛苦中要来得好。
第二,双眼必须半闭,既不全张并直视前方,也不全闭而使一切都在黑暗中,双眼应该毫不费力、毫不紧张地半闭着,所以它们是全然放松的,你可以完全不必去想它们。
第三,上半身必须是挺直的。由于身体和心互有关联,如果身体是直挺的,气脉就会直挺,精微的能量将能顺畅地流动于其中,而心将会变得平静及稳定:倘若身体是弯的,气脉会变得壅塞,心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因为某些气脉里将会只有少量的能量在流动,其他的气脉中则有流动迅速的能量,这将造成大量的念头在心中纷纷升起。
第四,双肩应该要齐平,且身体要挺直,不应该倾向左方或右方。
第五,眼睛要往下朝鼻子的方向看,你的视线应朝向鼻子,所以你会觉知到自己的鼻子。标准的叙述是:视线应该落在离鼻尖四指宽的距离。
第六,双唇及齿列之间皆应有些微的空间,因为如果齿列紧合在一起,可能会制造磨擦的声音。
第七,舌头应该顶在上颚,否则,唾液会在口中累积,吞嚥唾液会使你分心。
最后,呼吸应该自然、不费力。你不应该试图压抑气息或用力做深呼吸。
坐姿这八大要点,诸如眼睛半闭,或许个别看来显得相当不重要,但是,就开展全然的明性及稳定性而言,这八大要点实际上都很重要,因为,每一个要点都具有开展明性及稳定性的特殊目的(注2)。
四种禅修对象
有两种解释指出如何将心安住于禅修中:第一种是概括性的叙述,第二种则是禅修次第的特写叙述。
在概括性的解释中,佛陀开示道:禅修之对象共有四类。第一类禅修对象是“遍在的对象(all-pervsiveobject)。之所以被如此称呼,是因为它包括一切现象。行者不加以分析地专注在此类对象上,只是将心安住;或者,行者以分析的方式,检视现象的真实本性或它们的相对多样性。
第二类禅修对象是“行为的调和(pacificationofbehavior)”。这是清净缺点或过患的禅修。这些不善的型态是从哪里来的?在佛教的义理中,我们现在这一世来自前一世,前一世则来自再前一世,……等等。在现在这一世当中,我们经验到实质或身体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痛苦,也会经验到快乐及妙乐。这些经验来自我们的前世的行为,它们是业或业力(梵文karma)的结果。然而,并非每一件事都是由于业力的缘故。某些人具有强烈的贪欲或强烈的瞋怒,这可能是来自前世习气的力量,而不是业报。我们可能会变成习惯于贪欲或瞋怒,而这种烦恼会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我们在下一世会有强烈的贪欲或瞋怒,或者,我们会在一生当中遇到对治这种贪欲或瞋怒的方法,因而减低我们的缺点,且这些缺点可能继续在未来数世中继续减低。所以,如果我们在过去数世中习惯于拥有许多贪欲,将会在今世经验到许多贪欲;如果我们在过去数世中习惯于拥有许多瞋怒,将会在今世经验到许多瞋怒,如果我们在过去数世中习惯于具有许多念头,那么现世的心将无法保持稳定,念头会盘踞我们的心,我们将受制于念头的力量;最后,如果在过去数世中具有强烈的无明,我们将会变成习惯于此,我们现世的心将会含有许多的无明,所以,这些是五种类型众生的写照:具有强烈的贪执者、瞋恚者、愚痴者、嫉妒者及傲慢者。禅修的目的就是要矫治这五种心识的型态。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或外物具有强烈的贪欲和执著,可以修持不净观。通常,我们将身体视为实质的、永恒的、重要的。但是,佛陀开示道:我们具有珍贵的人身,因而可以修持佛法及利益其他众生。这是一个珍贵的存在形式,但是身体本身并不珍贵。藉由观修我们所贪执的对象,可以看清它并不是美丽的、真实的或永恒的,这会减低我们的贪执。
如果我们具有许多的瞋怒,可以观修慈心或悲心,藉此减少我们的瞋怒,瞋怒通常是伤害别人的欲望,所以,我们在禅修中观想自己的身体代表其他一切众生。通常,如果我们感觉到些微的痛苦,那就是令人厌弃的;如果感觉到些微的愉悦,那就是令人欲求的。所以,在禅修时,我们应该视其他一切众生如同自身:厌恶痛苦、欲求愉悦及快乐的经验。没有任何人喜欢经历痛苦,所以,视其他众生如同自身,可发展我们对众生的慈心,并失去使他人受到伤害或痛苦的欲望,这可减低我们的瞋怒心。
无明有两种:分明的或单独的(distinct)及不分明的或混合的(indistinct)。不分明的无明一直都在,并伴随其他心识事件一起显现。它伴随着心的一切恶升起,例如瞋恚、傲慢、贪执……等等。无明的众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害的,当这些不同的心识之毒升起时,我们并不了解它们的本性,也不知道它们是善的或是恶的。结果,它们变得无所不在,但是,它们和无明本身并没有差别。第二种无明——分明的无明——是一种单独存在的无明,一种由于没有接受过或思惟过佛法而产生的无明。经由学习及思惟,这种无明可以逐渐被产除。如果我们具有许多无明,以修“止”做为对治的方法是思惟十二因缘(twelvelinksofdependentorgination)。我们在禅修中思惟一切事物如何依其他事物而升起。例如,由于习惯于行善及持守善念,此种习性的力量将会致使善行的发生。同样的,当心习于恶行及恶念时,此种习性的力量将会导致恶念及恶行的发生。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思惟缘起之理可以对治无明。
对治傲慢的方法是观修构成众生的元素。傲慢心使我们认为自己很优越或特别,对治的方法是观修五蕴(fiveaggregates,梵文“塞建陀或揵度(skandhas)”)。认为自己很特殊或优越,是因为我们把自己视为坚实的、固定的。审察五蕴时,我们会发现事物并不是坚实的,而是永远都在改变,我们只是不同元素的聚合体。例如,一个人只是由五蕴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或者只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的。所以,觉知五蕴会减低我们的傲慢心。
对治念头过多的方法是做呼吸的禅修,由于呼吸相当地微妙,且随着气息出入的动作时时都在改变,修持呼吸法使念头变得愈来愈弱,所以,呼吸法可以对治念头过多的现象。
第三类禅修对象是“学知或学得的对象(objectsofthelearned)”,这是对五蕴的了解,例如,我们学知身体是部分的组合体,它是由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等五蕴组成的。我们学知:心并不是一个单一不可分割的单位,而是一个聚合体,它的构造和十八种组成元素(十八界)有关。例如,眼睛起源于前一刹那的眼睛。然后是对和组织发展有关的十二处(十二俱舍,twelveayatanas)的了解。例如,我们学知眼睛(眼根)及眼识如何和外物(色尘)联结,及视觉如何经由此联结而产生。如此,感官、对象及意识必须联结在一起,觉受才会产生。接下来,我们学知缘起之十二步骤(十二因缘)如何运作。最后,我们学知事物具有及不具有的特性——一系列基于某种特定原因而可能及不可能发生的事,例如,火会燃烧,水不会燃烧,所以,这些事的思惟被称为“学知的思惟”。
第四类禅修对象是“烦恼障之清净(purificationoftheklesas)”。我们思惟“止”所带来的平静境界,及缺乏“止”时的相反境界。经由“观”的修持,我们将能了解轮回之因及涅槃之因。和四圣义谛(fournobletruths,或作四圣谛、四谛、四真谛)有关的观法计有十六种(十六行相或十六谛观)。
四种禅修障碍
四种念头会造成禅修的障碍。这些念头是恶性的念头:伤害他人的念头(害想)、嫉妒的念头(嫉想)、怀疑及不确定的念头(疑想)、执着及贪求的念头(欲想)。例如,倘若瞋恚的念头出现了,行者必须加以辨察,因为它们将会不断地重现在行者的禅修中。行者必须觉知当他沈溺于其中时,瞋恚就危害他的禅修。最主要的是:行者不能执着或沈迷于念头。如果行者不执着念头,念头将会很容易摆脱;但是,如果行者执着这些念头,摆脱它们将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念头可以分为两种:粗略的及细微的。当粗略的念头在禅修中升起时,行者忘记他正在禅修,并失去觉知和觉性,然后,他才想起来:“啊,我正在禅修!”并回复禅修,这些粗略的念头是一种实际的干扰。防止这些粗略念头的方法是维持觉知和觉性。第二种念头是细微的。是来自意识之下的念头。当这种念头升起时,行者并没有忘记他正在禅修,并在想着:“这些小念头产生了”的同时,维持禅修的状态。这些念头如此的微小,行者通常无法真正去处理它们,而且它们非常难以去除。这些念头并不会特别危害到禅修,它们只是出现在行者的觉知之中,行者只要不去理会它们,最后,他终将能除去它们。然而,这些小念头有时候可能会变得愈来愈大,使行者失去禅修的状态。所以,首先行者觉察到这些小念头的升起,然后受到它们的干扰,并失去觉性,行者应该尽量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而防止的要点在于持有非常稳定及持久的觉知与觉性,因为这种觉知与觉性对每一个相续的刹那都是非常重要的。若行者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会被念头所干扰。
禅修之特定次第
“止”的禅修可依禅修的对象物而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具有外在对象物的禅修(meditationwithanexternalobject),第二类是没有外在对象物的禅修(meditationwithoutanexternalobjert),第三类是观修事物之精要本质的禅修(meditationontheessentialofthings)。
在开始修习“止”的时候,你试着使心稳定及清明。但是,你不习惯禅修,所以你会失去禅修的状态。因此,在初学的阶段,你需要有一个禅修对象物。这如同一个小孩子在学习读一本书之前,要先学会字母或拼音一样。所以,在刚开始时,你先学习做有对象物的禅修,然后再逐渐地进展到没有对象物的禅修。第一类型的禅修是具有对象物的禅修:在面前放置一小块木头或一颗小石头,并将心专注在上面。在做这种禅修时,你必须使用适当的控制张力,也就是要具有适量的专注力,既不能太紧绷,也不能太松弛。如同大成就者萨惹哈(Saraha)所说:禅修必须像是一根婆罗的门线。在过去,婆罗门种姓的工作是制造线,要将线做好,造线者必须使用适当的力量,如果力量过大的话,线会纠结起来;若力量过小的话,线会很容易断。要开展心的稳定性,你要由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物开始,首先是利用不清净的对象物,然后再引入清净的对象物——例如一尊佛陀的塑像,或一位本尊的标帜,或一个特别的种子字。做清净对象物之禅修目的,并不是为了开展虔敬心或慈悲心,你只是将心安住在上面以发展专注力。开始时,你用一块木头或石头,因为这没有复杂的特征;但是,佛像则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眼睛、耳朵……等等。较容易使你分心。
第二类“止”的禅修是没有外在对象物的禅修。你将心往内转,并专注于代表佛陀本质的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svara,藏文Chenrezig)或其他本尊的形相。你可以观想本尊的形相在你的头上,或在你面前的虚空中,或观想自身就是本尊身。由于刚开始时你无法观想整个形相,你可以先观想本尊的手,然后眼睛,然后衣服……等等。只观想局部的禅修称为“非整体对象物的局部禅修”。一再反覆地做此种修习,你终将能观想本尊的整体形相。接下来,你会概括性地看到本尊所有的部位,所以你对整个形体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这称为“整体对象物的全面观想”。有些个人期待在禅修中将本尊的形相观想得很清楚,而且当这种情形并没有发生时,他们会变得很失望。眼睛或视觉器官具有将事物“看得”极端清楚的视觉意识(眼识)。然而,在禅修当中,你使用的是心的意识(意识或第六识)。使用意识或第六识时,你对事物有概括性的印象,或一般性的概念,或一般性意义的了解,所以,你无法得到和使用眼识时一样清楚的知觉,因此,你不应该期待将本尊观想得如同你实际看着本尊的画像时那么清楚。你应该不要耽忧形象的晰度,因为禅修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一个清楚的形象,而是要将心专注于形象上,使心变平静及稳定。
觉贤大师(Bodhibhadra)说“止”有两种:专注于外的“止”及专注于内的“止”。专注于外的“止”是普通或世俗的“止”,是专注在一块石头或他种对象物上;特殊或胜义的“止”,是专注于佛陀的一尊塑像或形相。专注于内的“止”有两种——身体的观想及以身体为基础的观想。专注于身体的观想法,是观想自身是本尊身——自身化为本尊的形相,并具有本尊的一切庄严璎饰和一切功德——或化为骷髅(白骨观)。基于身体的观想是专注于身体内的某种东西,例如,呼吸、气脉、体内的光或妙乐的感受。大师们所给予的禅修指导有许多类型,但是,我们可以将之归类为“具有外在对象物的禅修”或“没有外在对象物的禅修”。
第三类型的“止”的禅修是“安住于精要本质之中”。在专注于外在对象物及内在对象物的禅修之后,我们要做将心安住于本质中的禅修,在此类禅修中,心并不专注于任何事物,它只是安住在一种完全稳定、不动的状态中。当我们提到“心”的时候,我们把它当做仅只是一件事物,但是,佛陀将心描述为六种或八种不同的意识的聚合。总之,五种知觉或感觉意识(五识)包括:眼识——视觉形相的感觉及感受;耳识——声音的感觉,以耳为根基:鼻识——气味的感觉,以鼻为根基;舌识——味道的感觉,以舌为根基;身识——触觉及物理知觉的感受。
根据一般的说法,这五识是非概念性的(nonconceptual)。它们只是去看、听、嗅、尝及感触,并未涉及诸如“这是好的或坏的”等想法。帝洛巴(Tilopa)的开示中说道:外相或显相并没有任何害处,但是对外相的执着会造成问题。实际看到及听到事物,对禅修并没有任何害处,因为这些意识是非概念性的。然而,对形相、声音……等产生执著,则会造成对禅修的障碍。所以,行者不须要在禅修中产除这些知觉。
在佛陀住世之前,印度人相信只有一种意识存在。这一种意识的作用方式就如同一间具有五、六扇窗户的房子,里面有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有时候会从一扇窗户往外看,然后再从其他的窗子往外看,所以,从外面看起来,仿佛有不同的猴子在不同的窗户里,但是,其实一直都只有一只猴子。古印度哲学家们认为,这间房子就像是我们的心,这些窗户就像是不同的知觉意识。事实上只有一种意识存在,如同房子里只有一只猴子,那么,当我们在看某件事物时,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若我们听到声音时,我们就无法嗅到任何气味……等等。可是,事实上,我们能够同时看到、听到、尝到、嗅到及触到,所以,有五种不同的或个别的意识存在,而不是只有一种。
在禅修时,行者并不使用任何这五种用于觉受形相、声音、气味、味道或触觉的非概念性意识。在禅修时,只涉及两种心理意识(mentalconsciousness):不稳定的及稳定的。各种念头自不稳定的意识(往往称为“意识”)中升起,行者有时候觉得喜悦和快乐,有时候则觉得厌恶和不快乐……等等,这是我们的正常意识。然后,还有稳定的意识,完全不受好、坏念头及快乐、不快乐觉受的影响。稳定意识的清明性在早晨、中午及晚上都维持不变,又称为根本识(groundconsciousness)或阿赖耶识(alayaconsciousness,或译为藏识、无没识)。此外,还有第三种意识——烦恼识(afflictedconsciousness),又称为“末那识”或思量识、作意识、相续识、分别识。烦恼识没有明性,经常都处于充满“我”的念头及感觉的迷惑状态中。不论心是否是散漫的,这个“我”或“自我”的念头一直都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我执,不论我们是否觉知到它的存在,它一直都存在——甚至当我们在睡觉时,不论我们在做什么,这个微妙的我执一直都在那儿,这个有一个“我”的念头都存在。如果我们听到一个声音,一个微妙的反应:“啊,这对我有危险!”就产生了。所以,它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直到成就阿罗汉(arhat)或佛的果位之前,所有的众生都具有这种微妙的我执。因此,它又被称为永恒或持久的意识,因为五种感觉意识不断地在改变。而它却恰好相反。总之,意识总共有八种:五种知觉意识及三种心理意识。
行者以第六识禅修。一般称第六识为“意识”,因为它是处理概念或意念(concepts)的意识。它牵涉到过去、现在与未来,好与坏,各种不同的烦恼及其他种种概念或意念。这一切的根源是心识,所以第六识是一切念头及概念的根源。在禅修时,行者试着控制这个觉受一切念头、幻相及感受的意识。在禅修时,行者控制第六识,使它安止不动,此类念头因而不会升起。第六识有两个层面:对他者的知识及对自己的知识。当心转向外境并想道:“噢,这是好的或这是不好的。我需要这个或我不需要这个”时,对他者的知识就产生了。以外境为导向的知识是概念性的。对自己的知识是对自己在想什么的极其直接的知识。这种自我觉知是非概念性的,若没有这种自我觉知,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它是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在禅修的一种觉知与觉性,所以,在禅修时,我们会有这种觉知与觉性。
禅修时,心或一般意识被吸收至根本识或阿赖耶识中,例如,若我们把波浪当做是念头,根本识是海洋,那么,波浪起源于海洋,生起之后,又消逝于海洋之中。同样的,念头起源于根本识连绵不断及无碍的明性,生起之后,又消逝于根本识之中。此外,当风很大的时候,海洋中的波浪会增加;当风平浪静下来时,波浪会平息,海洋会变稳定、变平静。同样的,念头出现于心中,如同一阵风起自根本识,这会造成心中念头的各种动态;如果这一阵来自根本识的风平息了,并消没于自身之中,念头就会平息,而心也会平静下来。在密勒日巴(Milarepa)的一首歌中即叙述道:心显现的方式就如同海洋显现的方式一样。波浪会回到海洋中安住,如同念头会回到心中安住一般。如此,念头只是心的显现或变幻而已。所以,念头自心升起,因为它们来自心;因此,当自根本识升起的风平息时,心就变平静了。
所以,“止”的究竟形式就是使念头没入根本识之中,心因而变得很稳定、很放松。换句话说,倘若行者有很多念头起自这根本识,禅修时,他必须更加努力地把这些念头吸收回到根本识无间、无碍的明性中,如此,行者将会有一个放松及平静的心。
第六识必须放松于根本识中,因为它自根本识升起,因此必须返回其中。禅修时,行者须要让第六识安止及平静下来,而且没有任何念头升起。根本识本身并不会造成禅修的障碍。但是,第七识或烦恼识具有“我执”的特征,它一直都在那儿,它并不会造成禅修的障碍,但是,它会造成解脱的障碍。然而,当行者逐渐变得较习于“无我”的觉悟时,这个烦恼识、这个微妙的我执会逐渐消失。如果第六识和前五识(五种知觉意识)纠缠在一起时,那么它将造成禅修的障碍。但是,如果心平静、稳定地安住于心,且不沈迷于感官觉受,那么感官觉受就不会造成禅修的障碍。然而,由于寻常的心有沈溺于感官觉受的习性,初学者最好在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禅修。
注:
1、精微之气或风(梵文“瓦又(vayus)”)共有数种。其中,精微之火气使身体温暖,供给身体暖热及宁适。精微之水气使身体保持湿润,遍满全身,具有水元素的功能,精微之风气了使身体产生物理动作。活动的能力及身体的柔软来自风元素的作用,心的活动和身的活动都来自这种精微气。精微之土气使身体保持稳定并防止它的改变,它给予身体坚实性。论注以这种方式谈论“土气”、“风气”……等。
一般而言,元素共有四种:土、火、风及水。土是我们下面的土地,水是往下流动的物质,火是会燃烧的物质,风则在我们周围移动。土元素具有坚实及持久不变的特性,火元素具有温暖及燃烧的特性,水元素具有湿润的特性。四大元素指的是坚实、温暖、湿润及活动这四种特性和功能。例如,土元素使事物坚实及耐久、水元素使事物凝聚、结合在一起。举个例子来说,一根手指并不会瓦解、分散,它结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水元素的功能。火元素的功能是使事物成熟并造成事物的改变,例如,火元素的暖热使一朵花成长。事物的发展或发育、成熟、进入衰退和老化的状态,及改变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于火元素的活动与作用。
2、有些中心在禅坐之间做行走式禅修。行走式禅修不含任何观想。但是,行者必须觉知到每一只脚的提起及放下……等动作。行者只是觉知走路的动作,这个过程类似于将心安住于气息的过程。这个方法为小乘传统所使用,记述于“律藏(vinaya)”典籍中,但是,在西藏,大部分禅修在传统上都是坐下来修的。我觉得行走式禅修可以非常有益,因为它不但对心有利,对身体也有利,而且膝盖不会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