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我们为何不快乐?烦恼
-
作者: 咏给明就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686
-
是谁用什么方式制造了地狱的武器?
——寂天菩萨,《入菩萨行》
在佛教名相中,制约因素通常称之为“烦恼”,有?候也称之为“毒”。许多佛教心理学典籍都对烦恼做了广泛研究,且一致公认有三种主要烦恼,它们就是形成其他烦恼,让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真实面貌的根本原因。这三种烦恼是:愚痴、贪着和瞋念。
愚痴
愚痴即是无法体会自心无限的潜能、明性和力量,就像透过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一样,无论你看到什么,都已经被镜片的颜色所伪装或曲解而失真了。就根本层面来看,愚痴将觉性基本的开放体验曲解为一种固有的二元对立“自”与“他”。
因此,愚痴可以说是一种双重问题,一旦我们认定自己是单一且独立存在的“自我”,设定了样的神经元习性之后,我们必然会将“非自我”的一切视为“他”。“他”可以是任何事物:桌子、香蕉、他人,甚至是这个“自我”正在想或正在感受的事物,因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变成了陌生人。一旦习惯了分别“自”与“他”,我们就会把自己囚禁在二元对立的感知方式中,在“自我”与“外在世界”之间画出概念性的分界线;这个“外界”看起来是多么广阔,让我们禁不住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有限,又脆弱啊!我们开始把他人和物质视为快乐或不快乐的可能来源,生活因而变成一种争斗拼搏,必须在他人捷足先登之前,抢先得到所需的一切以获得快乐。
梵文中,这样的争斗拼搏称之为“娑婆”或“轮回”(samsar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车轮”或“循环”。所谓的“轮回”,特别指的是痛苦的轮回或循环,是一种不断重蹈覆辙的习性。我们一再依循相同的经验,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你看过猫或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那你就懂得“轮回”的意义了。虽然看猫或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好像很有趣,但是,当你自己的心这么做的时候,可是一点也不好玩。
轮回的相反就是涅槃(nirvana),但这个名相和“空性”一样,几乎完全被误解了。梵文中,涅槃可直译为“熄灭”或“吹熄”(就好像吹灭蜡烛一样)。涅槃通常被诠释为一种完全喜悦或快乐的状态,而这种喜乐是熄灭“自我感”或“有我的概念”之后油然生起的。这样的解释就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没有考虑到,具有形体的我们大多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处处都得注意到伦理、道德、法律和身体的差异。
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愿意接受它的相对性差异,就跟企图逃避生为左撇子或右撇子一样可笑与困难。这样逃避又有什么意义呢?对涅槃更正确的诠释是,采用一种更开阔的观点来看相对世界中的种种体验,即接纳所有体验,不论快乐或痛苦,全都是觉性的展现。大部分人当然都只想经历快乐的“高音符”,不过,最近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若是将贝多芬的交响曲或任何现代歌曲里的“低音符”都删除的话,乐曲就会变得很粗劣且空洞。
把“轮回”和“涅槃”当作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解释。轮回是以“界定或辨认体验是痛苦或不悦”为基础的观点,而涅槃则立足于“心完全客观的状态”,即不评论、不分别地接受所有体验。这开启了我们看到答案的潜能,那答案也许不是直接与自我生存有关,但却与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存更有关联。
因此,我们就要来探讨三种主要烦恼中的第二项。
贪着
由“他”中分离出来的“自我”感知,其实是一种生物机制,是神经元之间已经建构的对话模式,持续对其他神经元系统发出信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个别、独立存在的生物,我们需要某些东西才能维持生存。”由于我们活在肉体中,因此氧气、食物和水等确实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有人曾与我谈及关于婴儿存活的研究,报告显示,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一定程度身体方面的滋养,例如我们需要被触摸,需要有人跟我们说说话,也需要有人认同我们的存在。
然而,当我们将“生物必需要素”概括为“与基本生存无关的事物”时,问题就来了。佛教名相中,这种概括性被称为“贪着”或“欲望”,而这跟愚痴一样,都具有神经元的生物基础。
举例来说,假使吃巧克力的时候感到愉悦,我们就会建立起一种神经元连接,这种连接让我们将巧克力与生理的愉悦感划上等号。但这并不表示巧克力本身是好东西或坏东西,巧克力原本就具有制造生理愉悦感的化学成分,导致问题真正产生的是我们神经元对巧克力的贪着。
贪着在很多方面跟上瘾没两样,是对外物或经验的一种强迫性依赖,以便制造出一种“完满”的假相。不幸的是,就如同所有上瘾症状一样,贪着会随着日久月深而愈演愈烈,纵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人、事、物,但我们所经历的“满足感”是不会长久的。无论是今天、这个月或今年,让我们快乐的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会改变——“改变”是相对实相中唯一不变的事实。
佛陀将贪着比喻为饮用海洋中的咸水,喝得愈多,就愈口渴。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心被贪着所制约时,无论拥有多少,我们永远都无法真正感到满足。我们失去了区别什么是“快乐的直接体验”,什么又是“暂时让我们快乐的对境”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变得愈来愈依赖外境,也强化了“依赖外境给予我们快乐”的这种神经元模式的制约。
你也可以把巧克力代换成其他东西,对某些人来说,人际关系是快乐的关键。见到某个具有魅力的人时,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接近这个人,但当他们终于达到目的,跟这个人建立起关系时,彼此间的关系却又不如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令人满意。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所贪着的并非外物,而是脑部神经元虚构出来的故事罢了。这个故事以多层次的方式进行着,内容从达到欲求之后可能得到的好处,乃至得不到时会面临的恐惧等等。
很多人都以为,如果能够获得意外的好运,比如说赢得彩票大奖,就会让他们快乐得不得了。但是我的学生告诉我,由菲力普•布林曼(PhillipBrinkman)所做的一项有趣的研究显示《个性与社会心理学》(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杂志第36期,第917页,“中奖者与意外受害者:快乐是相对的吗?”(LotteryWinnersandAccidentVictims:IsHappinessRelative?),菲力普•布林曼(PhilipBrinkman)著,1978年。,新近中奖的人并没有比“未经历暴发户兴奋感的对照组”更快乐。事实上,中奖的人说,在最初的兴奋激动消退之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像是跟朋友聊天、得到赞美,或只是看看杂志的乐趣,跟不曾经历过这样重大改变的人比起来,反而相对地减少了。
这个研究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听到的一则故事。有一个老人买了奖金高达一亿元的彩票,但买了彩票之后不久,他就因为心脏病发作而被送到?院。医生嘱咐他一定要多休息,并且严禁接触任何会让他兴奋的事物。就在老人住院期间,他所买的彩票竟然中了大奖。由于正在住院,所以他对幸运中奖一事当然毫无所知。不过,他的孩子和妻子知道后便前往医院,想要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到病房探视他之前,他们先去见了医生,告知有关老人幸运中奖一事。一说完,医生便要求他们先不要跟老人提这件事。“他会太过兴奋,”医生解释说,“这会让他心脏病发死亡。”老人的妻子和孩子跟医生争辩了起来,他们相信这个好消息会让他病情好转。不过,到最后他们还是同意让医生用和缓的方式去宣布这?好消息,让老人不至于过度兴奋。
于是老人的妻子和孩子便坐在大厅等候,而让医生进去病房。一开始,医生先是询问老人的症状、感受等。问了很多问题之后,才随意地说:“你有买过彩票吗?”老人回答说,其实就在住院前,他才买了一张彩票。
“如果你中了奖,”医生问道,“你会觉得怎么样?”
“嗯,如果真的中了奖,那很好。没中奖的话,也没关系。我已经是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中不中奖都无所谓。”
“你不会真的这样想吧!”医生若无其事地说道,“如果真的中了奖,你一定会兴奋得要死,对不对?”
但老人却答道:“不会!事实上,如果你有办法让我病情好转,我会很乐意分给你一半的奖金。”
医生笑了,“别想这档子事了,”他说,“我只是随意说说而已。”
但是老人很坚持:“不,我是说真的。如果你可以让我病情好转,我又真的中了奖的话,一定会分给你一半的奖金。”
医生又笑了,“要不然你把刚刚说的话写在纸上,”他开玩笑地说,“说你会分给我一半奖金,可以吗?”
“好啊,就这么办。”老人同意了,伸手从床边桌上拿起便条纸,缓慢无力地写了一张分给医生一半奖金的同意书,并在上头签了名,然后交给了医生。医生盯着这张同意书和老人的签名,知道他就要得到这么多钱了,一阵兴奋,竟然当场就倒地身亡。
当医生倒地时,老人大叫了起来。听到老人的叫声,他的妻子和孩子恐惧极了,以为医生一语成谶,老人因为这个消息兴奋过度而心脏病发身亡!他们冲进病房,只见老人坐在床上,医生却倒卧在地上。当护士和其他医生冲进来试图抢救医生时,家人便悄悄告诉老人有关中奖一事。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老人对于赢得一亿元奖金似乎并不怎么兴奋,这个消息也没有对他造成任何伤害。事实上,几个星期之后,他的病情逐渐好转,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当然,他?很高兴可以享受从天而降的财富,但他并不贪着这些财富。相反的,这位医生却因为太执著于获得巨额财富,过度兴奋而让心脏承受不了,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瞋念
每个强烈的贪念都会引发相对强度的恐惧,因为唯恐得不到所求,或害怕失去所得。以佛教的语言来说,这样的恐惧就称之为“瞋念”,它是一种抗拒,拒绝接受相对真理的无常本质所导致的必然变化。
恒常且独立存在的自我概念驱使我们拼命抵抗不可避免的改变,以确保“自我”可以处于安全牢靠的状态。一旦我们达到自觉完满的某种状况时,又希望一切都维持不变。我们愈是贪着那些让我们感到完满的事物,就愈害怕失去,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了,痛苦就来得愈加猛烈。
瞋念有如一种自我应验(selffulfillingprophecy)。由于“自身不够圆满,必须依赖外境才能获得快乐”的观念,使得我们为求取快乐而做的所有努力注定要失败,而让“自身不够圆满”的看法成真?想一想自己在喜爱的人面前的行径就知道了。你是不是尽其所能地让那个人认为你很优雅、高贵且自信?或者有时候你突然就像个呆子似的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如果这个人跟别人有说有笑,你是否感到受伤且嫉妒,而且还不经意或明显地流露出你的痛苦与嫉妒?你对这个人的贪着是否强烈到让他(她)感受到你那不顾一切的疯狂,因而开始避着你?
瞋念会强化你那自认受限、脆弱,以及不完满的神经元模式,因为,任何可能对这个心理建构而成的“自我”独立性造成的破坏,都会被视为一种威胁,会让你不自觉地耗费大量心力,密切监视着周遭潜在的危机。?上腺素在你体内汹涌呼啸,让你心跳加速、肌肉紧绷,肺叶像鼓风机一样疯狂起伏,这些感受都是压力过大的症状。许多科学家告诉我,这可能会导致各式各样的问题,包括忧郁、失眠、消化不良、起疹子、甲状腺与肾脏机能失常、高血压,甚至高胆固醇等。
纯粹就情绪性层面而言,瞋念通常会以愤怒,甚至仇恨的状态显露出来。你没有认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是基于心理建构的意象,反而“理所当然地”责怪他人、外在事物或情境造成了你的痛苦。当有人表现得像是要妨碍你得到你想要的事物时,你就开始认为他们很不可信赖或不安好心眼,然后就会想尽办法避开他们,或对他们进行反击。在愤怒的操控下,你把所有的人、事、物都视为敌人,结果导致你的内在和外在世界愈来愈狭小;你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也强化了产生恐惧和脆弱感的特定神经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