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暇满人身

  • 作者: 祈竹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063
  • 分享到:
暇满人身
依止上师后修持之次第
以下将讲授的教法,称为“依止上师后修持之次第”。大家必须注意,这一支科判不叫“修持之次第”而叫“依止上师后修持之次第”,这也就是在强调,如果不依止师长而修学,就并非正确的修学方法。
从这里开始将说之所有章题,均为禅参之课目,亦即在禅修正行时必须修持的课题。
这一支分为两部份,先讲为何应善用我们这身命,次讲善用此身命的具体方法。
应当善用此身命之原因
如果不懂比较,我们不能明白这幸运的人身转生是何等的幸运。如果不知其利用价值,我们则不会明白其可塑性。如果不知其难得,我们则不会有急于马上利用它而修行的决定心。故此,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自己这身命之宝贵性,再说其可塑性,最后讲解其难得之处。
人身转生之宝贵性
我们的轮回世界分为六道,人间只是其中之一道,且是极幸运的生处。在所有人里面,又分为殊胜的人身及普通的人身两种。殊胜的人身具备了十八种利于修行的条件。这十八种条件,分为免于八种不利修行之情况及具备十种圆满之修持条件两大类别。要明白其宝贵,必须把它与其它可能性作比较。
免于八种不利修行之情况
这八种情况称为“无暇”,这是“无闲暇修行”的意思。它们的反面称为“有暇”,亦即“有机会修持正法”之意。
(1)如果生于地狱中,不分日夜都会受着痛苦,片刻不得休息,所以根本无办法修持。可幸地,我们在此生中并非生于地狱。
(2)如果生于饿鬼道中,日夜均为饥渴所折磨,滴水亦不能得。在这情况下,谈修行亦不可能。可幸地,在此生中我们并不生为饿鬼。
(3)如果生为畜牲,连一句佛法都听不懂,所以亦无从学习或修持。可幸地,我们今生并非生为畜牲。
(4)如果生于欲天,享乐无穷无尽,根本不会想及修行。生于色界及无色界的众生,长期处于定中不起一念,难有修学之机会。这些天界虽然福报比人间大,但却并不利于修持。可幸地,我们此生并非生于天界。
(5)即使生于人间,如果转生在原始的国境,亦无学佛之机会。可幸地,我们并非生于此等地方。
(6)即使生于人间而又生于不落后的地方,但若天生有目盲等残障,对修学就很不利了。可幸地,我们并非这类人。
(7)如果生具邪见或生在有邪见的文化中,即使值遇佛法,仍然无法相信。可幸地,我们并非具邪见。
(8)如果生在无佛教之年代,我们即使具足上述七种条件,仍然无法可修。可幸地,我们今生值遇了佛法。
以上这八种条件,后四种与人类相关,前四种为不属人类之不利情况。这八条件,要同时凑齐是极不容易的机遇,所以我们应当庆幸。
前面说过,我们在禅修时,并非单单把这些教法温习一遍,而必须仔细思维,令心有所感动。以上八有暇教法,便是要禅参的内容。我们不应满足于把这些内容速习一遍而已,而必须幻想自己若生于地狱中所受痛苦等,令自己心生对有暇之庆幸,并专注于此感受上,余此类推,以令心有所真实改变,方为有效之修持。
具备十种圆满之修持条件
这十种条件称为“圆满”,其中前五种与自己有关,后五种则与外在环境有关。
(1)如果不生为人,就难以有好条件修行。可幸地,我们生为人类。
(2)我们不只生为人类,且具有足够智力以作修持。
(3)我们不单生为有智力之人,且又恰巧生在有佛法之地区。
(4)曾作杀父或杀母等五无间罪之人,即使修行亦极难有成。可幸地,我们在今生中从未作过这等大重罪。
(5)即使凑齐了上述条件,若对佛法不生信,仍然无法有成。可幸地,我们对佛法多多少少亦算是信受了。
(6)我们幸运地生于有佛示现于世的年代。
(7)并非所有示现之佛均会说法,因为这必须视乎因缘。幸运地,在我们年代示现之释迦牟尼佛曾开示正法,否则我们便无法可修。
(8)在现今之年代,虽然已值末法,但我们始终还是有幸遇上了清净而传承不曾中断之正法。
(9)在此年代,我们或许未必真的有缘亲见有人成就之案例,但我们却有许多大师之传记可以阅读,以生出信心。
(10)在此年代的某些国家,仍然有许多人恭敬修行者,并愿意为修行人提供各种顺缘,令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地修持。
以上说完十圆满。在技术上而言,我们未算具足其中第六及第七点,但我们遇上了师长及其教法,所以这二条件亦可视为权作代替了。第十条亦是我们未必一定具备的条件,在西方国家修行的出家人便不一定具备它,但大部份汉地行者可说具备了这一顺缘。总之,这十种条件,我们可说是基本上同时凑足或起码很接近凑足了,这是极为难得的。在禅修时,我们应仔细参思这十圆满,以求生出觉受。
人身转生之可塑性
有了这个人身,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少许心血,便能令以后的未来世不堕于三恶道,或者令我们超出轮回,甚至还能成就无上的佛境。退一步说,如果我们只希求来生转世为富人,或求长寿、健康等,亦可以透过此身修行来达到目的。生于天界的众生虽然享乐,但却无从修法;即使生为人类,也不见得全都有这么有利的修行条件。
如果某件东西十分宝贵,但它却并无具体利用价值,它仍然不值得我们过度重视。可是,我们的今生及此身,不单同时凑足了前述之十八种黄金条件,而且极有用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珍惜这个大好机会。
人身转生之难得性
我们的人身,不单宝贵及极富利用价值,而且难以再次得到。为什么说人身难以再得呢?我们可从其因、比喻及数量计算这三角度来说明。
要想得到人身,必须作很完美的持戒修行,并广积布施功德,否则绝不会得到。我们自己计算一下,此生中我们曾作多少恶业呢?我们又何曾完美地持戒呢?老实说,不要说所有的戒律了,就连单单一条妄语戒,我们亦肯定未曾能完美地守持。只要诚实地盘点一下,我们便心中有数,自然会知道来生难以再得到具足十八条件的人身之果报,甚至连不堕地狱亦不敢保证。
我们幻想以下情景:在无边的大海中有一只盲眼的老海龟,牠每隔一百年才从海里浮出水面换气一次。在这大海上,有一个像游泳池救生圈形状的物体随处漂流。如果说有一次,这海龟在浮上来时,牠的头不偏不倚、刚巧就穿过了这个环,这种机会有多大呢?这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这比喻中,大海是六道轮回,我们便是老龟。我们的眼正受烦恼及业力所蒙蔽,所以在此喻中的老龟是盲的。老龟一百年一次浮出水面,表喻我们在轮回中只会偶尔生于人间。小环到处漂流,正似佛法并不长期住于某世界中的实况。刚才我们心中算过了,如果盲龟长期浮在水面,遇上环的机会或许还比较大,可是牠偏偏一百年才出来一次;如果牠有目标地刻意找寻,也许找到小环的机会较大,可是牠偏偏瞎了眼睛;如果小环长期固定在某处,二者双遇之机会又或许较大,可是牠偏偏是随浪漂流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老盲龟几乎绝无可能恰巧地把头无意中穿过了小环。在无边轮回中,我们极少机会得人身;在这世界中,极少时间有佛法。可是,现在我们正刚好生为人类,又遇上了佛法,竟然奇迹地同时凑足了十八种条件,这不是极为难得吗?再没有什么比这更难得的了!再次得到同等人身,是最渺茫不过的机会了。
在六道之中,转生为人的机率并非六份之一。在轮回之中,生于三善道的众生极少,生于三恶道的众生占了大部份。在三善道中,生为人类也极少。在人类中,具足十八种条件的人为少,不具条件的人占大多数。从前有一位喇嘛,他有许多汉族弟子。有一次,这喇嘛在讲菩提道次第教法。在他讲到人身稀有难得时,碰巧他的一位任汉地武官的弟子来访。这弟子在喇嘛讲完经后,便对喇嘛说:“师父!您在西藏居住,说人身难得稀有,我可以理解。可是请您别再说这些没见识的话了,免得让人笑话嘛!师父您没去过汉地而已,那里的人可多呢!”这件事成为了流传下来的一个笑话,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可能以为人类数目很多,但只要我们比较一下全世界人口数字与昆虫的数字,便知道人类其实相对之下数目极少,何况我们还未计其它畜牲、地狱、饿鬼及天界众生的数字呢!在宇宙历史上,要在许多万个劫之中,才出现一次能有佛示现的劫。在这劫中,亦只有极短一瞬有佛住世,何况他还不一定会说法。只要我们生早一点或生迟一点,即使生于此世界为人,亦遇不上佛法。在这地球上,佛法昌盛的地区少,不信佛的国家为多,即使生于这地球,能又生于有佛法之地区亦不易。
以上讲完人身之宝贵、其意义及其难得性。我们在禅修时,必须对这三点及从成因、比喻及数量三角度培养觉受。在柏绷喀大师教授的《掌中解脱论》中,对这些单元有很详细的开示,大家可以自己参考。《广论》的学术性比较强,里面引用了大量经论依据。《掌中解脱论》里的相关教授必较详细,而且实用性比较强,很值得修道次第的人作为参考和实修的指引。《掌中解脱论》的教授者是最有修证的一代宗师柏绷喀大师,其结集者是当今宗座法王的老师赤江仁宝哲,其汉译者是一位对藏文很通达的汉人译师,所以大家可以完全信赖这部论及它的汉文版本。顺带一提,不少我派的僧人,包括衲本人,在心目中都以赤江仁宝哲为根本上师,而赤江仁宝哲的根本上师正是柏绷喀大师。
我们既得了这样的人身,却只懂把一生虚度在忙于衣食住行上,就与畜牲无异了,而且完全浪费了这大好机会。在过往生,我们曾极努力地持戒及布施,方得到在今生转生为暇满人身之果。距离成佛之目的地,这就似是已经登上了半山。在这时候放弃,是最可惜不过的。现在不用这大好机会,尚待何时呢?透过参思以上三点,我们便会有了动力,使自己不敢虚度人生。
善用此身命的方法
在体悟到必须珍惜人身后,我们便自然会想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令未来生可以得益,故此我们便要学习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有许多支,百花八门,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佛法之全部有一个轮廓性的理解,然后才正式进入逐一法门的详细修学阶段。若在一开始时缺乏了整条道路之轮廓性理解,修行便极易有错乱了。故此,善用此身命的方法这支,首先讲授成佛之道的概况,次说成佛之道详细开示。
成佛之道概说
这一支分两部份讲述,首为佛法与三士道的关系,次介绍以三士道作骨干的修学模式。
佛法与三士道之关系
本师释迦牟尼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在我们的世界中开示佛法。这些为利益众生而说的佛法虽然有极多卷,但其实不外乎三种层次,亦即下士、中士及上士道。有些人并不见得马上希求超出轮回或成佛,而只满足于下一世不堕入地狱、饿鬼或畜牲道受苦,这些人我们称为“下士”。为利益这类根器的众生,佛陀教授了包括十善业等法义。此外有些人,并不满足于转生在天、人或修罗道,而希望究竟地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永久性地离苦,这些人被称为“中士”。为利益这类众生,佛陀教授了戒、定、慧这三学处等法义。再有另一些人,不单为求自己脱苦,更进一步希望所有众生皆得乐离苦,这些人我们称之为“上士”。为利益这类人,佛开示了六度及密法等大乘修行法门。
下士修行的起因是因为怕三恶道苦,其修持方法为十善业等,其目的地为三善道。中士的修行起因是厌轮回苦海,其修行方法为戒、定、慧三学与一切下士道的法门,其目标为解脱轮回。上士的修行起因是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其修行方法为六度及四摄等法门与一切中士道及下士道的修行法门,其目的地为圆满之佛陀境界。由上述所说的可知,中士发心者亦必须修下士道的法门,上士发心者更必须修完下士及中士二道的所有法门。这样的话,修下士道内容的人,便有三种可能性了,一为以下士的动机修下士道的人,二为以中士发心修下士道的人,三为以上士发心修下士道的人。依此道理,修中士道法门的人亦分两类,一为以中士发心修中士道的人,另一为以上士发心修中士道的人。这里说得似乎十分复杂,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衲打一个比方:我们设想在成都有三个旅客,甲想去拉萨,乙想去昌都,丙则只想去康定。四地是在同一条路线上的,从成都上路,要先经过康定,再经过昌都,最后才能走到拉萨。虽然甲想去拉萨,但他必须由成都出发,先走遍由成都至康定的路,再走由康定至昌都的路,才可以走上由昌都至拉萨的最后一段路。乙虽然想去昌都,但他亦必须由成都出发,先走由成都至康定的路。这三人相约一同上路,三者均由成都出发,但甲以最远的拉萨为目标,乙以中途的昌都为目的地,丙则满足于到达康定。在由成都至康定的路上,三人走着同样的路,但甲却着眼拉萨,乙则心想着昌都。甲好比上士——他虽以佛境为目标,但他必须先与乙及丙走过同样的道路,只有尾程是他孤身上路的。乙好比中士——他不可能直接只走由康定至昌都的路,而必须与大家一起先走丙的整个路程。丙好比下士——他只想到达第一站。所以,下士必须走下士道,但中士及上士也必须先经历下士道的内容。下士发心者,在走下士道的修持道路时,称为“正下士道”。以中士或上士发心,因需要而先走下士也要走的下士道时,称为“共下士道”。“共”字的意思是你并不以此为目标,但你必须先经历它。“共下士道”的意思是,这条路不论你着眼上士或中士之目标,是你都必须先走的第一程。举个实例:上士以成佛为目的,但他亦必须修十善业作为基础。在他修十善业时,这称为“共下士道”。下士以三善道为目标,要修的也同样是十善业,但这称为“正下士道”,因为这正是他主要应修的内容。这亦即是说,第一程依旅客的心中目标,而称为“共下士道”或“正下士道”不等。有关“正中士道”及“共中士道”概念上的分别,也是同一道理,恐怕不必再多说了。今天在座的人大概都自视为大乘弟子,此亦即上士发心。可是,我们仍必须先修与下士共通的法门,然后修与中士共通的法门,否则虽有上士发心,却根本不可能走入上士的道路。在我们修下士道内容时,由于我们并非以下士发心去修,所以我们并非正下士,而是在走共下士道。在修四谛、十二因缘及三学等教法时,我们亦是以上士、大乘的发心去修这与中士共通都必须修的内容,所以这是在走共中士道,并不是说我们变成了真正的中士。
道次第的三士道,其实就是以修行先后次序排列的大乘与小乘的一切教法,其中包含了广行和深观两派教法,也统摄了经、律、论三藏所有法要,无所遗漏。
以三士道作骨干的修学模式
首先我们讲述三士道的内容大纲,然后再说这样地依次教授的原因。听完这部份后,在座各位便会对道次第佛法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在再后来的部份便是依次详细讲授具体细节而已了。
三士道内容大纲
三士道共通的教法,是要首先见人身难得及生死无常,生起对未来去处关心的心,培养出对三恶道苦的畏怕,而对十善业、皈依及业果等作修持,以积福忏罪,这些属于下士道部份。建基于此基础之上,我们思维轮回之苦,从而生出对六道之厌离心,再修持戒、定、慧三学处,这是中士道的部份。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再修习生起菩提心,为不忍见众生苦而发愿成佛。这种心必须依赖下士道及中士道部份作为基础,否则无从生起。在这心真实生出的一刹,我们便列入菩萨之列而堪称“佛子”了。然后,我们依仪轨受愿菩提心戒及菩萨行戒等,好好学习这些戒律的修持方法,并视它们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宁死亦护持此等戒律,同时作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及般若空性之修行,更可进一步入密乘之门。密法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及摩诃无上瑜伽部,它们对师徒关系之要求犹胜显部,故必须谨慎而行。如果要修学密法,必须依止金刚上师而如法求得圆满传承灌顶及讲授。此为上士部之大纲。
以上是依三士道的分类而略说成佛之道。在此时候略说,是为了让弟子在心目中犹如有了一张地图,以后再详细逐一讲解每一章题时,大家便不至在茫茫教法大海中迷失方向。大家千万要留意,以上各章题的先后次序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环相扣。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法门逐一生起觉受及实行。在座中对佛法理解较浅的人,或许对其中一些章题必会感到陌生,甚至连其相关名词亦未曾听过。在详细讲说时,衲会解释它们的意思及修持方法,所以现时毋需过分担心跟不上衲所说的内容。
按照三士道而依次教授的原因
刚才所说的乃三士道之内容轮廓,现在所要讲的是为什么要用三士道的模式来作教授。原因有二,一为由其利益来说,二为从其意义上来说。
按照三士道而依次教授的利益
上士道的修行内容必须依赖于中、下士道,其菩提心之生出与否亦取决于有否中、下士道之发心为前行。虽然我们最终欲引发的是菩提心,但如没有出离心,便不可能生出菩提心,而出离心又建基于对三恶道之畏惧。有心修上士大乘道者,如缺了中、下士二道之基础,根本发不出真正的菩提心,所以亦当不成上士。在具体行持上,即使有菩提心的人,亦必须修十善业及三学等。虽然大乘上士道最为殊胜,但若缺了中、下士道之基础,根本不可能进入上士道。故此,不但中、下发心者必须修中、下士道,上士发心者亦必须依次进行下士道及中士道之修持范围。把修法者分为三士类别,重在依着正确的先后次序教学。
划分三士道之意义
既然下士及中士道的内容是上士所必修项目,为何不索性把它们统一为上士道呢?划分为三士而非只一上士有两种意义。首先,这是为了防止未真正发起殊胜之菩提心者妄称自己为“上士”、自以为是很了不起的大乘修行人。第二个原因是,如果只讲上士道发心,对中等及下等根器的人便不能应机了。划分为三士道后,下士及中士根器者便各得其所,对上士亦同时利益。故此,以这种划分方式来教学,便可以同时利益不同根器的行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