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一、释题

《成就真实戒经.略释法音》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

梵语云:希喇桑耶达思札

藏语云:赤诚扬达巴丹波多

汉语云:成就真实戒经

经题如同人的五官面貌,依靠经题可以对全经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因此,首先介绍经题。

此处经题以梵、藏、汉三种语言写出,目的在于说明此经千真万确是佛金口所亲宣,由印度梵文译成藏文,又由藏文译为汉文。

所谓饮水思源,当我们看到梵语、藏语时,会不由得感念起佛、迦叶、阿难、优波离以及三藏译师们的恩德。佛于无数劫中舍头目脑髓所换来的,三藏译师们舍生赴死历经千辛万苦所取来的,历代高僧大德们用生命所护持下来的无上法宝,字字句句都凝聚着他们的血汗,今天我们能见闻值遇难道是一件容易的事吗?义净三藏曾有诗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后贤若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作为后学的我们要懂得经书法宝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潜心修学。再者我们生逢末世、去圣时遥,不能面见佛陀尊颜、亲聆佛陀妙音、亲受佛陀教诲,虽然自古出世了无数高僧大德,但是我等也都不能真正依止受教。而今孤处于善知识稀少的五浊恶世,观生死恶浪汹涌翻滚,解脱道路隐约模糊,心中惆怅万千,感慨万千!译师们为了让我们相续中种下梵语的习气,能在当来九百九十六尊佛于金刚座成佛时,有因缘值遇佛陀蒙受教化,才在经首放置梵语,因此为了种下当来的胜因,我们切莫忽略过去。

三种经题如是对照(次第是先梵语再藏语后汉语):希喇——赤诚——戒;桑耶达——扬达巴丹波——成就真实;斯札——多——经。简而言之,此经题意为:对具有清净戒体、精严护戒的修行人作称扬赞叹,并以宣说戒律的功德令彼生起希求心、珍重心、欢喜心而持戒;对破戒、犯戒的非法修行人揭露他的过失毛病,并痛加呵责令彼反悔畏惧。此处为引导四众弟子们成就真实清净的戒律,善巧地以符合折摄二门的方式扼要地宣说了此经。

在经论的七种命名方式中,此经是以意义立名的。“成就”是所作,“真实戒”则是所作业,佛通过轮番对比宣说持戒功德与破戒过患的这种方式来成就弟子们的真实戒。这就像是一位有大智慧的慈父在给儿女指明一条趋向安乐的道路时,再三地赞叹走这条路的好处利益,让他们生起信心与动力,然后严肃地指出岔路、邪路以及途中的违缘障碍,让他们不入歧途、免费周折,所以父亲正面说、反面说,同样,佛陀说法也是如此。

为什么说真实戒呢?因为戒有多种,如外道持杀生戒,五火迫害身心戒,效仿鹿、羊、牛、狗等旁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作为戒律的都属于邪戒。行持杀生等邪戒,不但无功德可言,而且其果报唯有趋向地狱、感召痛苦。在佛门中受一戒乃至具足戒等,如果没有出离心只为希求今生的名闻利养或者后世的善趣安乐,也不是真实的戒。真实戒是指在佛的开示教诲下,深刻认识到轮回虚诳、无常、痛苦的本性,从内心深处真实生起畏惧、厌离、舍弃之心;同时深知涅槃的安乐、解脱与清凉,而从内心深处真正生起强烈的希求心、欣慕心。这两种心如果能够真实生起来就具足了出离心,在以出离心摄持的基础上如法依羯磨所得的戒,既不是怖畏戒也不是正愿戒,是真正的别解脱戒。

“戒”:梵语为尸罗,意即清凉,汉译为戒,义即防范、禁止身心的过失。《大乘义章》中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信心是入于三宝解脱海的渡口,戒律是四众或七众住于佛陀家中的凭证,因此生起信心皈依三宝后应当受持别解脱戒,才有资格入于佛家。《璎珞本业经》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有人虽对佛法颇有信心,但一提到受戒就如谈虎色变一般,心中很是恐怖。他们错误地认为:“佛法一切都好,就是清规戒律像绳索一样把人禁锢起来不自由,这一点确实让人无法接受。”但请想一想,如果一匹没有被驯服的野马正奔向悬崖,此时该不该用衔子与绳索牵拉它呢?又该不该用鞭子抽打它呢?如是众生在无始轮回中串习的恶习特别强烈,天生就对造恶业非常擅长,身口意极不调柔,像未被驯服的野马一样。因此,佛陀以戒律的衔子与绳索强行把我等从邪恶道中牵引到安乐正道上来。佛对我们这些善恶不分的刚强众生用戒律来调制,其目的是让我们舍弃身口意的如毒恶业。就像孩子年幼无知,不吃美食偏要服毒,这时父母必定呵责甚至鞭打他,这是真正慈悲心的流露。

以上是从遮的角度而言。从持的角度来说,戒律是清凉的甘露,能熄灭行人身口意的炎炎恶业之火,使其心中生起凉爽的快乐。戒律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一切禅定及无漏智慧的功德都要依戒才能产生。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云:“众德依戒住,如地长一切。”《楞严经》云:“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律是登上一切善法高楼的阶梯,依此可以渐次登上增上生与决定胜的高楼,因此如果没有戒律而又想得到一切功德,就好比欲在空中建造楼阁一般,根本不可能!若舍弃戒律而修定慧则是成就魔王与外道的因,无法得到解脱,因此戒律就如城墙一般能抵御魔王与外道的侵犯。

佛在大小显密诸乘的经论中处处赞叹戒律的殊胜,尤其赞叹别解脱戒是菩萨乘与金刚乘的基础,是佛法寿命的血液,是僧众的根本,是渡生死海的浮囊,是末世众生的导师,所以必须要受持!佛在《华严经》中云:“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能持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经”虽有多义,但以贯穿摄集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