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法要讲记
《净心法要》 ︱ 益西彭措法师.译讲 ︱
如是似厕不净法,了无实义取蕴身,
生而不住刹那灭,于此如理正思维。
如此似行动厕所般的不净法——毫无实义的五取蕴,不仅是多体积聚,而且产生后刹那不住,当即坏灭,对此刹那性再作如理思维。
观修细无常之前,有必要以理证建立内外有为法都是刹那无常的宗义,因为破除疑惑、引生正见之后,方能随顺作观。
首先,从变化的角度观察
如果有为法不是刹那性,则应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内的蕴身由少而壮至老,每一阶段都有变异,外界物质也有由新而旧的变化,因有前后的变异,就可决定第一刹那开始便已逐渐转变。否则,第一刹那后不变,后后刹那也不可能变化,然而现见变异的缘故,便可断定内外诸行是刹那变异。
比如:一个孩童的身体,虽然短时间辨别不出他在衰老,但时隔六十年后,他便须发皆白、面目全非。从这一粗大变异细细推寻,六十年的大变实为十年、十年的变化渐积而成,十年之变又由每一年的变化累积而来,一年之变也不是顿然突变,而是由一月一月渐变所形成的。如此,月由日变,日由时变,时由分变,分由秒变,最终了知,一切都是刹那刹那迁变性的。
再如烧水,由刹那刹那加热,最终水才沸腾,并非前时一直不变,到最后才突然发生巨变。这样观察,实不见有一种非刹那性的转变。
有人说:既然有为法刹那生灭,则在不同的时分应是不同的事物;但是,我们先前见过的事物后来再见时,都会认为就是先前所见。因此,有事并非刹那灭,应是持续安住的。
答:前后时位的事物并非一体,只不过由于同类不间断地随转,使你误以为一体而已。譬如:一条河流每一刹那生而坏灭,不断换成新的河水,但是因为前后极其相似而让人造成错觉,认为往昔我渡过此河、现在正渡此河、将来也要渡过此河。
对方又说:我们并未现量见到前后不同,如果硬说前后不是一体,有何道理?
答:你所见的有为法,其第一刹那是否是刹那性?若是刹那性,第二刹那即应灭尽,前后刹那不是一体;若非刹那性,则第二刹那应继续安住,非刹那性仍是非刹那性,因为不可能无故由非刹那性变成刹那性。依此类推,应成后后始终安住的常法,和有为法的体相相违。况且,以“现量未见”不能断定毕竟无有,比如没有现见体内的五藏六腑,并不代表其不存在。
再从反面观察,有情蕴身不是刹那性应成何种过失。
就空间来观察,譬如:从家门走五百步到经堂,由每刹那空间位置的移动积累起来,才从此处的家门到达彼处的经堂。如果没有刹那性的变化,应成前后一体,即刚跨出家门就已身在经堂,或者到了经堂还在家门口。从时间上观察,例如:一个坐摇篮的婴儿成了老态龙钟的祖母,这是由刹那微细变异逐渐积累而导致的巨变。如果不是刹那灭,应成前后一体,即作了老祖母还应是婴儿。
有人说:石块等坚硬物,遇到铁锤等违缘才会毁灭,之前一直安住,因此不是刹那灭。
答:石块遇锤毁灭,实可断定它是刹那性,因为如果不是刹那性,应当任遇何种因缘都不改变。例如,用凿子在石块上刻写“嘛呢”,当文字出现时,石块已经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石块是刹那灭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石块的自性非刹那灭,则在某一刹那时,无论如何凿刻也不会有变化(若有变化,则应成刹那性),这样一一刹那都不变异,则始终都无变化,应成石片原样不动,没有任何文字出现。因此,是以石块的刹那灭为近取因,铁锤锤击为俱有缘而导致石块相续的毁坏。石块若不是刹那灭,单以铁锤锤打,决定纹丝不动。
其次,从因果的角度观察
凡是因果所摄之法,必定是刹那性。因为:因不是刹那性而能生果,将有常法生果的过失,如此应成虚空能生莲花;果不是刹那性而出生,也有因缘聚合能生虚空的过失。
实际上,常法永不改变,所有不可能有任何作用,那么又怎能生果呢?如大米是常法,则应永远是大米,无法转成米饭。就果来说,任何果都是前无而新生的,怎么会是常法呢?所以,凡是属于因果的事物,决定为刹那性。
就心观察,心是有为法的主宰或根本,心有所动,身语也会随之而变化。譬如:贪心动了,身体即现追求的行为,口说甜言蜜语,脸上绽放笑容;嗔心若发,立即造成面部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语言粗暴等。由于分别心刹那不住,导致受心支配的表情、身语行为、生理活动,全都是无常性的。这是从因无常决定果都是无常。
观察所贪的五蕴身:他(她)的表情、语言是否刹那不住,他(她)的行动是否不断运转。将过程分解,观到细微时,可以见到他(她)的五蕴的确是刹那刹那迁变之法。
所以,凡是属于因果的有事,必定是刹那性。
有人说:由因缘形成第一刹那的有事之后,在尚未出现毁灭因缘期间,将不断地相续。
破斥:因果都是刹那性,如果以因生起第一刹那,从第二刹那开始无因,应成这一有事在第一刹那灭尽之后不再相续;倘若无因也能使其相续,应成由石女儿也能引生相续。因此,第二刹那必是以新的因产生,不同于第一刹那,由此证明是刹那灭。
以上证成有为法皆是刹那生灭。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从一刹那到一大劫之间大小各异的相续,并由刹那数量的多少安立为相续的长久和短暂;相反,若不是刹那生灭,则既不能形成相续,也无法安立时间的长短。
我们所贪的凡夫众生,只是烦恼和业的幻化,身心都极易变化。三界当中无一凡夫可以依靠,因为每个有漏的五蕴皆不离无常的本性。比如:最初相识时,觉得对方很好,以为彼此的感情可以天长地久,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五取蕴幻化无常的自性,不会因人们幼稚的幻想而改变。对方相续中潜藏的无量习气,不曾通过修道伏断丝毫;虽然暂时恶习没有现行,但是遇到因缘就会暴露无余,原先可爱的人会变得像罗刹一样面目可憎。自己分别念前显现的常、乐、我、净,只是以迷乱心识假立的,一旦习气变化,原先的幻想就会随之破灭。
这就是轮回的本性,在未超出轮回之前,一切都是烦恼的显现。
昔现无边诸世界,今已灭尽了无痕,
现未诸法亦如是,皆所作性厌离因。
往昔曾经出现过无量无边的世界,时至今日,都已灭尽,了无踪影,现在和未来的诸法也无不如此,都是所作性——刹那坏灭,这真是令人厌离的因。
《大智度论》云:“大地草木皆磨灭,须弥巨海亦崩竭,诸天住处皆烧尽,尔时世界何物常?”劫末出现大无常时,大地草木焚毁无余,坚固的山王倒塌崩裂,辽阔的四大海完全枯竭,连上界的天宫也被烧成灰烬,这个有漏的世界哪有一法能永久安住呢?
无常的猛风时刻吹刮着有漏诸蕴,哪怕再粗大、再久远的相续,也必有彻底摧毁之时。所以,一切有为法都不坚实、不牢固、不可取、不可贪。
姑且不说有漏器情,就连具足十力、四无畏等万德的佛身,化缘尽时也同样示现入于涅槃。
《阿含经》中有一段对话:
有一天,阿难见佛,顶礼并亲吻佛足之后说:“世尊!您的身肉为何这般松缓,大不如以前?”
佛言:“如你所见,如来之身已不如从前。此身为疾病所缠,为死亡逼迫,如今已日渐衰老,如来即将年过八十了!”
阿难听了,悲泪哽咽,不禁自言自语:“苦哉!衰老来临竟是这般光景!”
世尊谆谆告诫:“诸比丘!世间无一法可以依靠,应当舍弃世间,努力寻求永久寂静的涅槃,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爱别离。应当常念无常变迁!”
审观众生必死殁,死主忽至无定准。
应当观察有漏凡夫都必定死亡,而且死亡都是忽然来临,并没有固定的死期。
《无常集》说:“佛陀、独觉、声闻尚且要舍弃此身,何况平庸的凡夫。”“死亡何处不在呢?必定没有这样的地方,空中没有,海中没有,也不是居住山间所能逃避。”“一切已生和当生的有情,无一不是舍弃此蕴身而前往其它世界。”
首先,应按三种因相思惟众生必定死亡的道理。
一、思惟死主必来,没有任何因缘可使退却
凡夫的蕴身本是业和烦恼所造,因此是所作性、是刹那灭。所谓一生,实际是众多刹那的相续,当刹那相续坏灭之后,必定相续断尽而死,此时以任何权势、财富、药物、咒术等都无法挽回。
二、思惟有限的寿命毫无可加、不断地减少
如今地球人类的寿命不过百年,所含刹那数量有限。相续存留期间,只见刹那刹那坏灭,没有一个刹那停止或增加,因此必定穷尽而死。
三、思惟有生之日也无暇修法而决定死亡
人的一生前面幼稚无知、后时衰老无力,尽是空耗,中间再减去睡眠、饮食、生病等消耗的时光,一生真正有闲暇修法的时间所剩无几。
换在对境上思惟:他(她)终有一天会化为乌有,因为业和烦恼所生的有漏法,如同草地上暂时盛开的鲜花,谁也无法遮止它的枯萎,正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从无增唯减来思惟:在他(她)蕴身住留期间,寿命就像燃烧的蜡烛刹那迁变,只减不增,因此必然会走到此生的尽头。既然是这样毫无坚实、逐渐磨灭而终归消亡之法,为何还要贪执不舍呢?
其次,以三种因相思惟死期不定:
一、思惟南赡部洲寿命无定;
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很少;
三、思惟身体极其脆弱。
换在对境上思惟:
他(她)出生在南赡部洲,终有一天也会像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人一样,突然撒手去世。眼前虚假的欢乐之后,必有来日的悲泣。
再观他(她)的有漏之身,是四大暂时积聚而幻现,看似青春健康,实际体内的四大就像共住一箧的四条毒蛇,彼此冲突,只要其中一大稍有增损,便会引发各类疾病,从而笼罩在病魔、死魔的阴影之下,随时可能死亡。从外在的死缘来看,若遇上水灾、战争、瘟疫、车祸等,一个活生生的人顿时就会变成一具尸体。
此外,所贪之身犹如水泡般脆弱,下至一口痰堵住喉咙也会导致死亡,所以生命极易被死缘摧毁。
由思惟可知,对这样朝不保夕的取蕴身,实应悲悯,有何可贪呢?
三有一切诸显现,无一可住迁变性。
观察:三有器情的一切显现刹那不住,都是迁变的自性。
在《大宝积经》中,佛告诉迦叶:“心如河流,生灭不住;心如灯光,因缘所起;心如闪电,刹那不住。”反观内心,分别念如河水奔流,念念迁变。一念现前,正看它时,已经消失无迹;再起念时,仍是当生即灭。分别念毕竟是缘生法,怎能超出生灭之性呢?认识了分别心刹那生灭,就可以决定三有任何一法都是迁变的自性。
《大戏乐经》云:“此有为行
[1]
,唯心造作,犹如坯瓶,无常散坏;行如空城,为雨沮坏,淤泥不坚,渐当磨灭;亦如河岸,积沙所成,自性怯弱,为水流荡;行为风灯,生灭不住。”因为诸行唯心所造,而心又是刹那生灭,由此即可决定三有诸法都是迁变的自性,才会见到日月穿梭、气候阴晴不定、四季更替、城市日新月异等景象。这些正是诸行无常的外在反映。
佛在《中阿含经》中说:一切有为法无常,都是不久住之法、速迁变之法、不可依靠之法,如是应当厌患对有为法的贪著,应求舍离,应求解脱。
总之所作有为法,无常之相有几何,
尽汝心力于任一,明显浮现次第观。
总之,所作性的有为法,有多少粗大变异和微细生灭无常之相,就应尽力让其中任何一者,在心中明显浮现,如是依次一一观修。
何时贪境此诸蕴,见如闪电云动摇,
乃至未散念相续,请运汝心思维修。
何时经由观察,真正见到所贪众生的五蕴,像闪电、浮云、水泡一般动摇,乃至正念的相续没有消失期间,请一直思惟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