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行苦
《四法印讲记 第二法印·有漏皆苦(下)(未定稿)》 ︱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丨智圆法师 讲授 ︱
解释:“若思量此遍行苦,则如教中所说“纵针尖许乐,轮回中恒无”,轮回中的一切犹如火坑、罗刹洲,成为内心厌离之处。”
思维透了遍行苦,认识到有漏蕴的每个刹那都是苦因,才知道轮回中连针尖许的安乐都不存在。每个刹那,烦恼种子和苦种子紧随不舍,注定要在遇缘时引出苦来。引出苦受,固然是苦;引出乐受,也在变坏时让人忧苦不堪;即使没引出任何苦受、乐受,也是在一步步地走向必将现行的苦恼,就像冬眠中沉睡不动的毒蛇、存放着无数核弹头的武器库、暂时平静无事的毒疮一样。
能这样思维认定它的体性,就不会再怀疑轮回是苦的自性,不会幻想在轮回中能得到一丁点的安乐。此时视整个轮回犹如大火坑,或者一座罗刹洲。
大火坑和罗刹洲比喻什么?“大火坑”的内在上下等一切点上,纯是热恼、无有清凉;同样,贯穿在有漏蕴相续中的每一个刹那,都是苦恼不安的相。“罗刹洲”是讲只要还呆在里面,无论暂时生活得快乐或不快乐,最终都只有被罗刹女吞吃;轮回就是这样恐怖的罗刹洲。虽然不周遍是刀山、火海,但只要还落在轮转的模式中没有超出,一步步地走下去,就只有迎来层出不穷的苦,最终都落在刀山、火海中。
总之,只要还没有寂灭五取蕴,还没有现前真正的乐因,就始终是苦因的体性,始终有大患在身。只有心中生起通达空性的智慧,才会出现安乐之因、出现安乐的曙光、迎来真正的安乐。在此之前,凡夫的内心处在我执黑暗中,不管他受用苦、乐、舍哪种受,都只会在未来引生苦恼。
所以,所谓的轮回,就是随惑业的力量,不断地迎取后后有漏蕴的状况,而在这轮转的一切时处,得不到丝毫真实安乐。如此见到真相之后,就会厌舍轮回中的一切。
【圣者慧眼照见,而凡夫不知行苦为苦,非但如此,且唯一贪著生、积聚、受用等而转,对其终必出现的死等,不作观察而趣入,故于“其性为坏苦”亦不如理作意。】
圣者慧眼明彻,现见了有漏五蕴上周遍的行苦之相,而凡夫不但不知道有漏蕴的每个刹那都是行苦,就连“乐是坏苦”也不了知,只认现前之乐为真乐,一心一意地贪著生活、积聚财富、受用五欲,对这些法最终必然出现的死亡、销散、堕落等,不会通过观察而使心趣入到思维坏苦中,所以对“一切有漏乐是坏苦的体性”也从不去如理作意。
对于苦,有上、中、下三种认识。下等的认识是一点式,只简单地看当前一点,当前苦,就是苦;当前乐,就是乐。中等的认识是两点式,能看到当前乐与未来苦之间的关系,知道现在耽著在欲乐上,将来就有苦受。这个观念逐步深刻,就能遮止贪著享乐,遇到享乐时会自觉地遮止贪著,以避免或减轻将来的苦受。上等的认识是全盘式,从根源上见到有漏蕴的每个刹那都是飞行中的毒箭,只要遇到境缘,就生起种种苦恼。由于认识了五取蕴每个刹那都是苦因,就发誓要从五取蕴苦中超出,以此志愿转心趣入解脱道中。
细心观察,不难了知:苦苦是下至旁生也知道的苦相;坏苦是多数凡庸之辈都不认识的苦;行苦是没有闻思过佛教教理的人都不认识的苦。
原因是,苦苦生起时,自己的心当下就在受逼恼,连旁生也知道这是苦,需要避开;而乐受生起时,现前的感受很舒服、悦意,一般人就在这里被迷惑,认为是真乐、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因此全力以赴地追求。所以,目光不长远的人都没有看到“乐后还跟着苦”。这不是普通凡夫单凭现量即能了知,要以比量智慧把前面的乐和后来乐变坏时生起的苦联系起来观察,才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必然关系。一般人想不到这么远,因此认识不到坏苦;
认识行苦,是要对有漏法每个刹那的体性作出判定。像五取蕴每一个刹那有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的状况,以及怎样由此生出后蕴,又如何在种子成熟时引发苦苦和坏苦,都属于深细的缘起现象和规律,只有圣者智慧才能照见。一般人不依靠圣教量,即使聪明绝顶,也不可能知道在起烦恼造业的同时,当即在八识田中熏入了烦恼种子和苦种子;这套种子辗转地同类相续,紧随五取蕴不舍,又在后面遇缘时现行出苦。这一整套造苦的机制凡夫根本想不到,因此茫然不知行苦为何物。
如上所述,凡庸之辈都是孤立地看待苦、乐、舍,在他们眼里,苦受才是苦;乐受是真乐,与苦无关;舍受是不苦不乐,与苦乐都无关。三者之间成了毫无关系。
我们有缘依止佛陀的圣教,学习“有漏皆苦”,因此就应努力以如理观察来认识三种受的关系。首先观察乐和苦,要见到在因位遇到可意境生起乐受时,心贪著在上面,后面就注定会在乐受失去时,陷入忧苦中。乐和苦紧密相连。
例如在得到荣誉时欣喜若狂,失去荣誉时就一定非常沮丧。后面的“沮丧”绑定在前面的“欣喜”上,这是缘起规律。像这样,首先对一定量的事例进行观察体会,再推展开来,就能认识到这是一条普适的法则。
但要得到有漏皆苦的认识,还须观察行苦、认识有漏蕴每个刹那的苦性。此之前方便,就是以理证成五取蕴为苦因;而证成这一点又要明了五取蕴携带着烦恼种子和苦种子,即所谓“粗重随逐”。这样就会清晰、肯定地认识到,由于不舍种子的状况一直存在,所以一旦遇境缘,苦苦和坏苦就一次次接连不断地生起。可见,五取蕴是一切诸苦的根源、一切诸苦的依处。这就认识了三受或者三苦的关系。
总之,一般人孤立地看待苦、乐,不知道它们生起的机制、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五取蕴内部造苦的机制以及无穷的过患,因此发不起从苦性取蕴中求解脱的心。
对此,除了学习、思维苦谛之外别无他法。不然,谁能一生下来就想到息灭五取蕴苦呢?不可能的。只有借助教理引生苦谛正见,然后依止正见、如理作意,才能发起求解脱心。
比如以前根本不认识苦、乐的关系,不会对快乐作苦想、对坏苦完全陌生。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数数思维生起坏苦的机制,而且使思维达到深刻、稳固。以此为基础,再反复串习,逐渐就能在遇到乐时,立即作意:这是坏苦性,现在我贪著它,将来必有苦受,所以不能贪,这样管理好自心。或者,缘“生”作意:现在贪著生,将来就有死时的忧苦;缘“积财”作意:现在贪著,将来就有财富销散的忧苦;见到爱,就作意:现在贪著,将来就有爱别离的忧苦。如此串习纯熟,就能以如理作意遮掉对乐受的贪著。
进一步,要反复观察五取蕴每个刹那都是苦因,让这个认识深刻、稳固,之后才能作意行苦,才能常常想到自己现在每个刹那都走在迈向刑场的途中。串习到量之后,就会厌舍生死,一心寻求解脱五取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