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四)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大乘义章》中说:“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意思是,所谓“如如”,就是真实智慧所契合的理体,由于诸法都是同一个本体现起,所以叫做“如”。就像刚才讲到的,由金子做成金碗、金盆、金钏等,看起来事相上有各种的差别,实际上都是金子。“诸法”,指一切显现。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同,其实是同一个体。比如,我前面说话,后面也说话,如果执著在声音的假相上,就以为有不同。其实这些声音都是由同一个本体而来。我一直不断地说,其实是同一个体在起用,本体上没有差别,就叫做“如”。懂得了这个“如”字,就能扫除一切差别见,各种的计较、分别都能去掉。所以不要尽在相上计较分别,心一著相分别,就又闯祸了,过患又发生了。

再解释接下来的一句:“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这是指在不二的真如当中,妙体本来具足恒河沙数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门,只是随着万法来辨别“如”的时候,“如”有种种,有这样的如、那样的如,比如说到十六空、二十空,这个法的法性、那个法的法性,都只是就显现的差别法来假立各种分类,这叫“如义非一”。而这一切都是那个如,所以叫“如如”。意思是,相上看起来有差别,而性上没有差别,都是不二的真法在起用。就像前面所说,一个演员不断地演各种喜剧、悲剧,说各种语言,做各种动作等,其实是同一个演员演的。同样,这也如,那也如,所以叫“如如”。

“解法如如”,就是说解得了实相,这是指实智。“善知集灭音声方便”,是指权智。净土菩萨已经证得了真如,也就是他自身已经证得了真实佛法。“唯此一真实,无二亦无三”,这就是真实法,没有二和三。为众生说二、说三,说各种道法,这一切都是权巧说法。极乐菩萨悟了诸法“如如”之后,又通达怎么来巧设方便,从无言说之中兴起无量言说,只是为利益众生的缘故。(从这里你能领会到权法的涵义,就是为了接引人悟入实相,用智慧施设很多权巧方便。)

这也就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的涵义,《法华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来出兴于世,就是为了使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为了达成此目的,佛施设了各种权巧方便。最终接引到一定地步时,就要开权显实,所显示的就是真实的相或诸法实相。到这时就知道“唯此一真实,无二亦无三”,就只是这么一个真实法,没有别的什么。但为了众生的缘故,菩萨需要掌握各种善巧度人的方便。“方便”,就是很善巧、很便利地把众生引到无上正等正觉中。只要它有利益,就都可以运用、安立,但也要知道,这些不是实法。

这里以四谛为代表,集当中兼了苦,灭当中含了道,这个四谛是方便法门,因此说是“音声方便”。意思是,本来是无文字的法、非心所缘的法,文字法或声音法只是方便而已。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就是了知一切诸法都空无所有,或者本来寂灭。但也并非断灭,这个空寂指实际理体的空分。《维摩诘经》说:“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如是通达空性之后,就出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这样圆满的断德。其中“生身”,指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的身。“二余俱尽”,指苦报的生身和苦因的烦恼都完全消尽。它的原因是照见万法空寂时,寂灭了虚妄分别,由此惑、业、苦得以消尽。

【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

极乐菩萨闻到甚深法时,心中不起疑虑、恐惧,并且常常能够修行深法。

什么是“甚深法”?就是前面讲的“无缚无脱,本自如如”。一般人认为无明、烦恼是系缚,断惑显真才是解脱。不知道无明和法性本来一如。法性如水,无明如冰,虽然现的相不同,但这是同一个体,追究到本体上,无明的冰全体是法性的水,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你说它们相差多远呢?如果是两个法,那可以说一个系缚了另一个,或者一个从另一个中脱出来。但它们本自不二,哪来的系缚和解脱?无明烦恼跟法性之间,好比冰就是水、水就是冰,冰水一如,哪来的系缚和解脱呢?有两个法才能安立系缚和解脱,现在一切不二,哪里有系缚和解脱呢?

法界理体平等无二,所以是“如”,诸法都是“如”,因此是“如如”。这里有什么分别?一切都是好的,自己不要妄加分别——“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就叫“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学无上道并不难,只是你自作艰难。你只要不去挑挑拣拣,像穿衣服要挑花色、款式,吃饭又挑肥捡瘦,做什么就著在什么上,那是自己作艰难去了,是自己造业、入生死去了。你要不搞这一套,也就很单纯、简单,心里不去作简择,就一切平等。

“闻甚深法,心不疑惧”,《文殊般若经》中说:“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说,如果能信一切法都是佛法,对此不生恐怖、疑惑等,这样内心能忍可甚深义的人,就能快速得到无上菩提。

所以这里说的“甚深法”,就是指平等不二的法。在契会真如的菩萨看来,一切法都是佛法,不作两种法看待,世法、佛法原本不是两个。《法华玄义》中说:“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意思是,不要把佛法推到高不可攀的地步。“治生产业”,就是普通人每天工作、干活,像是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商人经商、老师教书,乃至迎宾送客等各种应酬,都是和实相不违背,这样在本性上见得彻底,不惊不怖、不生疑虑,就是这里所说的“闻甚深法,心不疑惧”。

《大宝积经》说:“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甚深法”说的就是这件事,一切法的本性与佛的本性并不是两个,万法的本性就是指佛性。所以不能认为,诸法的法性跟佛性是两个,还作两种法看待,也不能认为这两个只是很像,差不多一样。实际上,诸法的法性就是佛性,一切法都是由这个佛性现起的,这样有什么好分别的呢?有什么必要起高低、好坏、是非等的分别?《金刚经》说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都是佛法。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能谛信一切法都是佛法,也就没有分别了。

这也就是弥陀第十一愿里讲到的,阿弥陀佛以愿力作特别的加被,凡是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首先就寂灭了我和我所的念头,其次在值遇一切境缘时,诸根都自然寂静,能够合于涅槃理体,毕竟证至佛果。现在说的是极乐菩萨的功德,他已经得了佛的加被,所以都能妙契本心,都知道一切皆是佛法,这叫做“闻甚深法,心不疑惧”。

“常能修行”,是说恒时契于如如,心不颠倒。心在妄想里不断地攀缘、分别,就是颠倒去了。实际上,山河大地,一切皆如来,不是真的有什么不清净。这个“清净”不是指跟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的清净,离绝戏论的清净。

“修”就是悟后起修,做保和任两步功夫。见到实相后,常常保护,保熟了就能放任,这叫“常能修行”。万法的本际都契于实相,所以没有颠倒。所谓的颠倒,就像罗什大师所说:“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凡是起有见、无见等,各有一种所执,就都违背了诸法平等实相。也就是心里一起边见,就违背了平等性。实相本来离开边,并没有什么要计较分别的。歇下虚妄的分别,才恰恰合到本自如如。越是在相上执著不休,就越是离题远矣。

像这样,我们要明白极乐菩萨常行甚深般若的道。以下就要讲到菩萨的大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