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四)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肉眼清澈,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这里是说极乐菩萨具足五眼,有这样极殊胜的成就。

“肉眼”指肉身之眼,能够见到现前的色相,极乐菩萨的肉眼分明清澈,就叫“肉眼清澈,靡不分了”。

“天眼”指天趣的眼。《大智度论》说:“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碍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意思是说,肉眼只能见近处,不能见远方;只能见前方,不能见后面;只能见障外,不能见障内;只能白天见,不能夜晚见;只能见地上,不能见地下,有这些障碍的缘故,就需要求得天眼。得了天眼以后,无论是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等都能无碍地见到,这就是“通达”的意思。秽土的天眼能见度不超出三千大千世界,而净土菩萨的天眼能见到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以及其中无量众生死此生彼等的各种情形,所以是“无量无限”。

“法眼”能见到众生的根性以及各种佛法门类。《三藏法数》上说:“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说的是菩萨为了度众生,以清净的法眼能够观到一切道法,知道它们的差别、作用,并能如是去行持。以这种智慧,对于八万四千法门无不观察究竟,非常善巧,知道每一个法该怎么修、怎么行以及最终会达到什么果证。也就是说,哪些法是暂时的,哪些法是究竟的,哪些法适合这种根性,哪些法适合那种根性等等,菩萨对这些都了如指掌,知道行持此法能证得此道。并且知道一切众生的种种方便门,使得他们也来修这种法,从而证得这样的果。

像这样,极乐菩萨对于一切法门都能了知、能行持,知道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和所证的果相,知道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来施设相应的方便法门,这种智慧就叫做 “法眼”。就好像一个大医王,能够识别无量病人的病情,然后施以最合适、最有效的医药那样。相反,如果不具法眼,就没有观机的能力,所说的法就不契机,也就不会有实效。而极乐菩萨以法眼观察各种道法时,无不究竟明了,所以叫做“法眼观察,究竟诸道”。这种智慧是世俗谛的智慧,知道各种缘生法的差别,也知道各种根性的法门。菩萨只有去掉了尘沙惑才会出现这种智慧(“尘沙惑”,指菩萨在普度众生的过程中,有像如尘如沙那么多的迷惑)。

“慧眼”指真谛智,就是能照见空性的智慧。空性指理体,彻见真空理体的智慧叫做慧眼。开了慧眼,就能明了空性,没有慧眼就无法了知空性如何。

《大乘义章》说:“慧眼了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慧眼能见到无相的空性,或者说见到真空。因为这里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离开了一切边,没有任何相状可得,所以他是寂照的妙体。到了“了了见,无所见”的证境时,就是开了慧眼。

《大智度论》上说:“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为了证得实相的缘故,要求证慧眼。得了慧眼就不见众生,任何因缘合成的相,本自不可得,也就寂灭了一、异等一切二边的相。也就是一切观待而立的相都没有了,自他、长短、有无、来去、染净、增减、生灭等本自不可得,由此顿时就舍掉了一切计著的心。“不受一切法”,是说一切法正现的时候,也不会去受取它。不仅如此,智慧也自内而灭了。这里的“智慧”指有所缘的心。一般的智慧,必然是见了某种境才叫做智慧,但这里以无见而称为见,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无智亦无得”。

《思益经》中说:“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者何?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过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见无为法。”慧眼是见了什么法呢?回答是,如果有所见,就都不叫做慧眼,因为根本没见到无缘的法性。其实,慧眼什么法也没见,既不见有为法,也不见无为法。为什么呢?因为有为法都是虚妄分别,没了虚妄分别才叫慧眼;无为法也是空无所有,并非有实法可得,所以也不成为所见之事。这样就知道,这里的“见”是无所见,或者说见即无见。《般若品》也说:“胜义非心境,心者是世俗”,凡是心所缘的、口所说的,都是如幻的世俗,本不可得。见真谛的慧眼,实际就是以它无所见而称之为见的,所以是“慧眼见真,能度彼岸”。

“佛眼”即如来的眼,指照了诸法实相的眼。《净影疏》说:“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明了法性。”佛眼就是见到真实如来藏中不空的真实本性,这就叫做“觉了法性”。“不空”,是说它具有无量恒沙性功德法,也就是“坚凝常住”,如金刚般坚固,永远不会坏灭。其实,它就是妙有、就是光明,是一切万法的本源、本性,所以说是“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以上讲了安养菩萨已经成就了五眼,这是自身智慧的成就。下面要讲,从智慧中起现大悲的作用,也就是以无碍的智慧演说各种佛法,来除灭众生内心的烦恼过患。这都是以智悲双运来救度众生的情况。而且,菩萨因地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下面这些经文也体现了安养菩萨的大愿成就。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

“无碍智”,指无碍度人的智慧。就像《大集经》所说:“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极乐菩萨具有广大无边、能够彻见万法的智慧,善能了达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或者说一切众生的根性、意乐、因缘、教导的道法等,都能无障碍地了知。以无碍智,就有能力给各类众生演说离苦得乐的妙法。

“为人演说”,表明菩萨宣说一切法都是为了把众生引度到解脱、安乐之地。因为众生有各种的根性、意乐、因缘,所以菩萨要以无碍的智慧观到无量众生的根机,从而教导他最有缘、最适合的法门,来除灭他心中的过患。

“等观三界”以下,是讲菩萨的权实二智。“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指实智,也就是菩萨观三界一切法都空无所有。“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三界无非就是梦幻泡影,全都现而不可得,只是一种虚现,不是实法。这就是照见空性的实智。

“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是讲权智,也就是度生的智慧。虽然三界的一切苦、集等现相本来没有,然而众生以迷惑的力量,仍然像做噩梦一样,心前有各种错乱的显现。并且在这里面执著、攀求、计较,起各种的贪、嗔等烦恼,遭受各种苦厄。所以,菩萨为了救度众生,立志寻求一切佛法,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之后具足了法、义、辞、辩四种无碍辩才,这都是为了能够达到应机自在说法的境界。为的就是以说法的善巧来除灭众生心中的烦恼。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要宣说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所说的法契合众生的根机,在因缘和合时,众生就会不断产生觉悟,由此依止正法修行,便能除灭贪、嗔、痴等烦恼。诸如此类都是菩萨善巧利他的智慧、悲心和方便。

【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

“从如来生,解法如如”,这是指极乐菩萨了知一切法都是由如来或法性出生,由此明了一切法本自如如,也就是菩萨见到了万法的实相。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这是指菩萨不仅深知诸法实相,而且善巧地了知集灭所摄的音声方便,也就是知道如何宣说四谛教法来引导众生趣入解脱。具体地说,就是知道引导的次第是先说苦谛,再说集谛,之后说灭谛,最后讲道谛,这样就会让众生的心转入到从轮回还灭的解脱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