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生死品之三

《正法念处经讲记(二)》 ︱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 译 丨智圆法师 讲解 ︱

所以,世上最可怕就是这棵欲望之树,让所有人掉落悬崖的也是这棵欲望之树,但真实观察起来,它是空洞的,什么东西也没有。人被一念错觉所骗,首先起了无明颠倒的力量,总感觉前方有五欲的美景,感觉那里有非常大的实义,这种邪胜解驱使着人心发起欲望,之后顺着欲望去求取。这中间的过程苦不堪言,从头到尾都是苦。即使求到了,也只是品尝一点虚假的幻味,过后又痛苦不堪、忧恼不堪,无法满足,还要再度求取,之后欲望的病就更大了,攀得越高掉落得越深。像这样要看到欲的险处,它是最大的凶手、最大的盅惑。

大家看过《贤愚经》《阿含经》等就知道,佛教最著名的转轮王败落的典型就是顶生王。他的福德那么大,取了南洲还想取北洲,取了北洲又要东洲、西洲,四大洲全部统领后,还想得到四王天,再想去三十三天,之后想独霸天王高位。他一直攀着欲望之树,越攀越高,越高就越险,越险就越要,结果攀到与天王分座的极高地位时,由于心不满足,一下子落到地面上。他最后告诉人们的话语是:我是因为心不满足而死。摧毁他的就是内心的贪欲。

在那棵欲望之树上,密密麻麻全是棘刺。为了取得那个果,在攀爬的过程中,痴人忍着手刺、脚刺、脸刺等的各种苦,还是要去求。当今时代情歌泛滥,人们总是唱“我受伤了!我受伤了!”怎么会不受伤呢?求取时那么苦,分手时更加苦,无量的苦刺刺痛着心。所以情歌总是以哀唱告终,一想到那些事,心里就难受得想哭。

再说,那么多明星,最初都是闪烁耀眼、风光无限,最后一个个都殒落了,而且,在求名的过程中,有多少苦刺刺在身心上,外面还要强装笑颜。又有多少锒铛入狱者,他们都会说:“我是被金钱给害了,被贪欲给害了!我过去有多么好的前程,现在只能这样了。”他们在求名求利的过程中,身心遍体鳞伤,被苦刺刺得受不了。但是人痴心不改,已经被刺得鲜血淋漓,还是要去求苦果。被刺了一次以后还是不甘心、不怕苦,还要继续求。

像这样,众生在轮回里无数次为了欲而丧生,被砍掉的头颅堆起来高过须弥山,哭过的泪水加起来超过了四大海。总之,三界以欲为根源,生死以贪为根本,所有苦的根源就是欲。要像这样来了解欲是无量苦毒的根源。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爬上去了就不想下来。已经爬得很高了,那怎么能下来呢?其实下来就安全了,越到上面刺越多,伤得越厉害,越危险。但是,人的心被欲望吊着,被顽固的痴心、非常大的邪胜解掌控着,永远想往上攀。哪怕吊死了还是要往上攀,已经摔得头破血流,他还是感觉“我失败了,我不甘心,我要继续往上爬。”像这样,就是因为愚痴,人才这么可怜。

又有一些傻人看到他们攀得那么高,拿了那么大的果实,就非常羡慕。好比在仕途青云直上的人,一下子做到了省长,大家都特别羡慕:他坐得那么高!但要知道,“一世做官百世牛”,他一掉下来就会摔得非常惨。因为那上面的棘刺非常多,他的欲望又大,结果不断地起烦恼、造恶业,使得心中充满了苦刺,一发作就要掉入极深的恶趣当中。

我们没有攀到那么高,应该感觉幸运,因为不必遭受做百世牛的后果。其实,不攀这棵欲望之树,留在平地上最安全了,没有去求取,当然不必入这些圈套、不必吃这些苦。它是有因有果的,想吃那果就得受这苦,不想吃那果就没这苦了。

复有多过,如是欲果味少过多。彼比丘如是观,于一切欲,心不生分别。

对于还没得到欲果就丧身悬崖的人,人们会感觉可惜、可怜:他都没有品尝到爱情的美果、名誉的美果、幸福生活的美果,就这样青年早死了,或者就这样被打倒、掉下去了。另外一些所谓的成功者,他们拥有美满的爱情、温馨的家庭、显赫的地位、靓丽的外表、现代化的享受等,成为人们瞩目的对象。但实际上,这两种人只有前一步掉下和后一步掉下的区别,一个还没有品尝到刀刃上的蜜就死掉了;一个品尝了刀刃之蜜,之后舌头被割掉了,试问:这两者的差别有多大呢?

也就是说,欲的味是很少的,只不过根识刹那间接触到所欲境界,有个自我满足的幻味而已。由于一直迫切地想寻求它,当得到时,不免沾沾自喜一番,过后连个影子也抓不到,又有什么可喜处呢?然而他一直不死心,还要发起第二次求取的冲动。可见,以享受不但不会满足欲,反而会使得欲望生起。

我们要看到,每一个欲都是生死的因。由于欲不断地翻新、升级、繁殖等,人的心中欲壑难填,不断地受着欲的驱使,而去求取五欲、男女等,这样会导致无边无际的生死稠林。在求欲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烦恼。由于贪欲一直是他最大的动力,这样的话,一个接一个的生死就在后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以这种贪求,会导致生死一个接一个,发展到无量无边。而在每一个生死里,又感召各种各样的苦,非常复杂。

明见苦谛、求出世道的人,知道最可怕的就是生死稠林,最可怕的就是欲的连续、欲的繁殖发展,它像毒素一样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难办,冲动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是什么呢?人心会一次又一次地去求取,没得到心里不甘,处在煎熬、饥渴的状态;求取到时,增长贪婪、骄慢、不可一世、得意忘形、放逸、骄纵、散乱等等,无数杂染的力量都会由此发起。而且,人也变得不正常,自我变得非常不一样。明见苦谛集谛的人会看到,生死的根进一步在壮大、加固,非常难处理。每当它强化一次、增长一次力量,脱出苦海的难度就加深了一步。这样会发现,欲作为苦集发生的根源处,它一增长,无量无边的过患由此发生,无量无边错乱心的力量在这里积聚。这样由因看果,就知道将来的前景非常可怕。

再者,欲不可能时时满足,没得到的时候非常难受,一下子陷入强烈的忧苦中。可以看到,当初满足欲的时候,就是很大的坏苦,每一次满足都增长欲望,使得坏苦加倍增长。当它无法实现时,忧苦会翻倍地显现,这时,人心陷在非常大的苦坑中爬不出来。再者,如果求不到,或者出现竞争对手,会发出猛利的嗔恚、愤恨、破坏等等。所以要知道,贪嗔两者是孪生兄弟,有贪就必定有嗔相连,满足时就是贪,不满足时就是嗔,不可能还有别的表现。

像这样,凡夫如果锁定在这样的缘起里,将来的苦会非常大、非常多。如果因为享受不到欲而起很多嗔恚,那会很快堕落下趣。如果通过行善来求取贪欲,也只不过暂时得一点人天享受,之后又要堕入下趣,或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生死牵连。

这就知道,欲果即使得到满足,也是味少过多,片刻的享受后面紧跟着无限漫长的苦缘起。比丘这样观察一切欲心的过患,知道它会把慧命送掉,把无数劫的前程送掉。它是诱人的罗刹女,将把自己捆定在生死牢狱里,它像杀人不见血的刀,又是迷惑人的美味毒药。这样看到它最可怕、是伤害自己的最大凶手后,对此就不生分别了。他从反面认定了这是苦的根源,既然认定了是苦的根源,那还会去求它吗?还想生一个“我要求取它”“它有好有坏”的念头吗?等等,他对此不再抱希望了,就是因为看透彻的缘故。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飞虫痴故,见彼明焰贪着爱乐,入中即死。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欲瞋痴覆,于一切欲心生爱着,如彼飞虫见灯明色;若入欲灯则堕地狱畜生饿鬼,如彼飞虫入灯而死。彼比丘如是观察,心得离欲。

这一段是以飞蛾扑火的譬喻来了解欲心的过患,知道它是焚毁自己的因以后,远离贪欲。这里要了解,比喻只有一分相似,不能全等。譬如说心如虚空,只是从空分描述,然而虚空没有灵知。或者心如摩尼宝,只是从如愿出生来说,并非指它是色法体性。同样,这里飞蛾入火的譬喻中,明色可爱的相代表欲境,飞蛾扑到里面被烧死代表欲心,应当先分清这两个方面。

我们要认清欲心犹如火焰。火焰有热度,有烧毁作用。譬如男女相恋时,生起很大的贪欲之火,这是从内在起的火焰,它的作用是烧毁自己。比如在爱欲之中失去控制,发生贪染、邪淫、嗔恚等的业,就会使自己葬身于恶趣之中。或者沉浸在享受荣誉的欲乐中,对名有非常大的贪欲,这也是非常火热的,它会烧坏自己。以上说明了“欲心犹如火焰”的涵义。

接着要了解譬喻中的各分涵义,以及以喻法对应来认识内心的贪欲过患。譬喻里说,就像灯焰有非常可爱、明亮的色泽,但触到灯焰时,会发生非常热的灼烤而导致身亡。那只飞蛾由于痴心的缘故,见到光亮的火焰感觉特好,贪著爱乐这种感觉的缘故直接趣进,然而一飞到火焰里就被烧死了。愚痴的凡夫也是这样,他被贪嗔痴的烦恼覆盖从而颠倒所缘,对一切欲境发生很美好的感觉,心对这份感觉生爱著的缘故,就像飞虫见到灯的明亮光色那样,感觉特好,那当然要。这个愚痴的凡夫就入了贪欲的灯火,结果被欲火所烧而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就像飞虫认为灯的光色很美好,就直接趣入灯焰而被烧死一样。

这里关键要分清两个“欲”字。“于一切欲”中的“欲”指所欲,“若入欲灯”的“欲”指欲心或贪欲。愚痴的飞虫认不清灯焰的自性,看起来非常好,这表示感觉,佛法里叫“受”,它感觉特别好,对好的就想享用,结果直接飞了进去,落到灯火里被烧死了。同样,愚痴的凡夫把苦因错认成了乐因,那种好的感觉欺惑了他。他被烦恼的力量障蔽,烦恼一起比如贪一起,就觉得对方是很好的,觉得这样的生活、感觉特别好,这叫“颠倒所缘”,凡是烦恼一起都会颠倒地看事物。他对欲境或所欲生了爱著,感觉非常好,心就爱那个,著在那上面。结果落到里面以后,内在的贪欲之火炽然地生起,把他给烧死了。现在要看到,前一个“欲”字,一般会解释成所欲的色声香味触,但本人认为,关键是有一个欲乐或乐受,他沉浸其中,认定这是好的,之后就爱著。然而它是苦因,如果著现世乐,那会出现恶趣因。可见它非常具欺诳性、会烧死自己,这叫做“欲火”。

接着对于欲或者所想要的乐受要有清晰的认知。我们是怎么爱著的呢?一定有个受,没有受是不想要的。譬如酒鬼贪杯,如果尝到酒的时候有乐受,那就非常喜欢,从而沉浸其中,一杯接一杯,根本放不下;如果是同样颜色、名字的酒,他以为很好喝,但是一喝发现不对,是苦的,就会马上放下,可见他贪的是乐受。然而乐受不离开味尘,所以,所缘境叫做“五欲”,当时根境识和合出现触,然后发起乐受,这个乐受是他贪的根本所在。如果乐受不存在,那他是不会喝的。又好比受用美食。同样一种食物,刚开始吃感觉有很好的乐受滋味,于是沉浸其中,希望再吃;等到吃了十天同样的食物,这时因缘已经变了,接触起来没乐受,他就不要了,马上跟厨师说不要再做这个了,吃得太难受,可见他著的是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