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品之三
《正法念处经讲记(二)》 ︱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 译 丨智圆法师 讲解 ︱
又比如听同一首流行歌曲。第一次听时,由于新的因缘积聚,心里感觉很好,听一听、唱一唱,乐著其中,可以整天听这一首歌,沉浸在听这首歌的好感觉里;但过了一段时间,这首歌被唱烂了,这时再叫他唱就不肯了,也不愿意听,可见他贪著的不是这首歌。也就是,歌曲作为一分助缘,关键要看它和根及识和合时产生了什么受。如果出现了乐受、好感觉,那他就喜欢,一直著在上面;如果心情、判断等方面发生变异,再和合不出现乐受,只是苦受,那时就会厌、不想要。什么原因呢?人都追求新潮,老歌被人群判为落伍,再唱就没意思了,别人也不欣赏,这时他的心变了,就不愿再唱了。可见,真正的贪著点是乐受、那种自己满意的感觉。
今天世人最大的迷惑处就是崇尚感觉,这看起来似乎非常正确,因为这些东西给我好感觉。爱情、名利、感官享受、现代生活等都有好感觉,当然我喜欢,我要沉浸在这种幸福感、好感觉里,这骗倒了世上所有的愚人。
人心被无明力所覆盖,把苦因看成了乐因。就像飞蛾看到明亮光泽的色时,感觉非常好,它以为世上最好的就是这明亮光洁的色,既然好,我喜欢,那当然要,结局就是被烧死。这表征了无数欲界众生的可怜命运,他们当时出现错误的判断,幼稚简单地认为,既然是好感觉,那我当然喜欢,我要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要沉浸在这里面,凡夫就是这样起了邪胜解。当虚假的欲尘出现时,心里觉得满意,定义为好,之后根境识一和合就出现幻受,然而人们看不清,把这份好感觉当成真实的乐,沉迷不已,没想到这里面有杀身之祸。为什么呢?因为一旦痴迷于这种感觉,欲就逐渐在心里发起、增长,一系列的烦恼就不断地滋生。譬如滋长贪,当新的事物出现时,那股求取的冲动使得他迫不及待地要去追求,之后就有各种求不得的忧苦,各种不满、竞争,为了求取丧失理智、不择手段等等。
像这样,现前的色声香味触,饮食、男女、声色、网络、影视、娱乐等等,当因缘和合时,幼稚的人都觉得有个好感受,那当然喜欢,结果一入到里面就陷到欲火里拔不出来,心被搅得乱七八糟。欲会把人彻底毁坏掉,多少人追逐现世乐的缘故,心变得非常可怕。人在成年以后,为了追求所欲,爱、取、有三连环链不断地发生,心态变得非常糟糕。他就是要求男女、金钱、地位、权势、感官享受等,这种贪婪使得人不择手段,让人心陷入没法整合的状态,出现猛利的贪欲力量。随之派生的嗔恚、竞争、散乱、放逸等的黑性力量、愚痴力量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重,充斥内心,最后就发现没办法振作、没办法修善道,就这样沉沦到下界去了。这就是欲界众生共同的命运。
比丘由于这样见到欲的可怕,当饮食男女、声色影视、网络等的各种欲尘显现时,他非常害怕。因为知道一旦没有正念观照,心里马上会出现一个幻觉,从而被它欺骗。一旦陷在欲里,就已经陷入生死了。他看到了欲的过患,看到庸俗世间感觉的过患,就能脱离贪欲,视一切欲尘为生死杀手、砒霜鸠毒,非常可怕。这就是修出世道比丘的一种观感,由于深切地了解到欲是万苦根源,从而舍离贪欲。
又彼比丘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又此世间一切众生,何缚所缚,轮转生死?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二缚所缚,系在世间。何等为二?一者食缚,二者触缚。食缚有四:一者抟食,二者思食,三者禅食,四者触食。何者抟食?谓四人处,欲界六天,八大地狱,鬼中一分。二思食者,所谓鱼中。三禅食者,所谓行禅色界天等。四触食者,所谓诸鸟。
那位比丘又内心思维:我如何随顺正法而行?为此他观察随法而行的做法。他这样思维:这个世间一切众生是被哪些缚所系缚而轮转生死呢?
他通过见闻了解或者以天眼见到,众生是被两种缚所缚而系缚世间的。哪两种缚呢?食缚和触缚。食缚又有四种:一、抟食,二、思食,三、禅食,四、触食。什么是抟食呢?人间的四大部洲、欲界的六种欲天、八大地狱以及鬼类中的一部分,这些众生全是抟食。二、思食,指鱼类受用食物的方式。三、禅食,指行禅的色界天等受用食物的方式。四、触食,指各种鸟类受用食物的方式。
何者为触?触者谓欲,有执手者,或有笑者,有眼见者,如是皆为欲触所诳。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谓欲界中,人及饿鬼畜生地狱,此等习欲,故名欲界。
什么是触呢?触指欲,方式有手拉手、微笑、眼睛见到,由这样的因缘发起贪欲,都是被欲触所诳。像这样,一切愚痴凡夫在欲界里,人、饿鬼、畜生、地狱众生等不断地串习贪欲,所以叫做“欲界”。总的来说,欲界的众生是被饮食、男女这两种欲所缠缚。《礼记》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云:“食色性也。”
又无色界三摩跋提,攀缘为食。
再者,无色界三摩跋提以攀缘为食。
以此二缚,常在世间,不得离欲,常为一切结使所缚。
像这样,众生以食缚和触缚这两种缚,常常被系缚于世间而不能离欲,常常被一切烦恼结使所系缚。因此,出离的重点是食缚和触缚。
又彼比丘如实观眼,眼识见色,若生乐触,则攀缘乐,非乐报业。又如实观,如是如是,眼识见色,是恶意处。若眼触生,攀缘于苦,是乐报业。
那位比丘又如实地观察在眼识处发生业的状况。他观察到眼识见色,根境识和合时如果发生了乐触,心攀缘乐或者作乐想,那就不是感召乐报的业。他又如实观察,如是如是眼识见到某些色法时,是发生恶意之处,也就是产生贪嗔等恶心的地方。这是说,如果起了乐触,心里作意乐想,就成了贪嗔痴的根源,接着会发生种种非福业等,所以是恶意处。如果眼触生起时,心里攀缘苦或者作意这是苦,那就是感召乐报的业。
彼如实知,何者名为眼识见色,攀缘于乐,非乐报业?于此法中随顺观察,眼见色已,不善思惟观察攀缘,忆念味著而生乐心。现在虽乐,后得苦报,成就地狱饿鬼畜生。
接着他又如实地认识,什么叫做眼识见色,随着心就攀缘着乐或者作乐想,而成为非乐报业的?就是按照正法的轨道,这样随顺观察:当我的眼睛见到某个可意色后起了乐触,如果我当时做了不善的思维而观察攀缘(“不善”就是作了乐想,现世法里没有真实的乐,却对它起了乐想,这就是不善的思维。接着就会缘着乐起各种观察攀缘,就会想这是什么样的乐,我要不要?以及得了这个乐又如何等等。这些都是在乐的方面观察攀缘)。起了乐想后就有了乐著之心,会不断地对此忆念、味著,生起“这很快乐,这非常有意义”等等的心。虽然在现在感觉有很多快乐,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由于当时起的都是贪染之心,造的只有非福业,因此只会成就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
何业现在得不乐报,后得乐报?眼识见色而生眼触,心善思惟,观察攀缘,于现在世心不乐著。现在不乐,非苦报业,转生人天,受胜妙乐,终到涅槃。
这一段是在细致地教导行者这样思维:什么样的业行,现在得不乐报,将来得乐报呢?
思维后会抉择到,比如眼识见色生起眼触的时候,起了乐触,如果当时心里作善思维,观察攀缘,心想:我如果起乐想而贪著它,就会造非福业而堕入恶趣,这个现世乐是有毒的美食,让我堕恶趣的因,是招来非常多痛苦的根本。就像这样,心里作意:这是个苦的法!那就不会处在乐的幻觉中,这样就叫做“现在不乐”。
而由这样用心作意,就不会在心里积下感召苦报的业。当时护好了心,没有贪著它,避免了由起贪欲等造非福业积下堕恶趣的业力,也就保证了心处在清净、贤善的状态中,有力量造集善业。因此,面对现世乐的时候,只作意它苦就远离了贪心,由此有清净的心,有力量行持成就后世以上安乐的善业,由此就能转生人天,享受胜妙之乐,最终达到涅槃。这样叫做“后得乐报”。
如是耳鼻舌身意识,皆亦如是。
其他耳鼻舌身意五识的状况也都是这样。比如耳识听到声音生乐触,当时心在攀缘乐或者作乐想,所起的就不是乐报的业;当时攀缘苦、作苦想,那就是乐报的业。其他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缘法等等都是这样。总的要看到,遇到可意境,生起乐触的当时,发生的这两种想就分出了苦乐两条道路,作乐想就是堕落,作苦想就是上升。
因此,修道人为什么要舍下世间的荣华富贵,一心想往上走呢?就是他看透了这一点,他求的是先苦后乐,而不是先乐后苦。他知道一旦陷进去了,决定堕恶趣,只有从中拔出,心以作苦想出离,才可能让心脱出来,住在一个善的状态里,往人天乃至涅槃上走。
这里要知道,修道者心中要发展出一种“在乐触现前的时候攀缘苦”的心。这跟世间的看法完全不同。因为世间所熏的观念就是:当乐触出现,心上有乐的感觉时,就认定是乐。如果不通过法道发展出另外一个认取为苦的心,那就没办法转移。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攀缘”两字。意识攀缘的是法尘,法尘是个总相或者观念,它是我们熏习苦谛发展出来的观念。最起码要思维抉择到坏苦的一分,能够对于乐发生“这是苦因、苦性”的定解,之后加强为胜解,才形成了不可转移的观念。只有它产生出来了,心才会缘着它作苦想。而世间没有学法的人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观念,也就不会发生缘起上的转变,所以非常可怜。
尤其末法时代,大多数人在缘起上已经注定都要下堕。因为当乐一出现的时候,他只会起乐想,沉迷其中,人俱生的贪欲让心一下子陷在里面。这当中根本没有什么福业或者善心的状态,所以可以一概判为非福业,它是下堕的因。
譬如当影视出现的时候,里面有各种宣扬男女爱情的邪见,导致人昏迷、愚痴的境相。心跟它一结合,就挑起了内心的烦恼,就会产生“爱情很好”的错觉。这样一种贪欲、颠倒的状态,哪里是生善趣的因呢?要得到人天善报,起码要修五戒十善。比如得人身,要守仁、义、礼、智、信,哪里是这样一种娱乐外道的状态呢?哪里是陷溺于这种虚假幻影、不断起贪嗔的状态呢?这里可以完全认定,一旦遇到了现世乐,心陷溺其中的时候,完全都是往下走的因,全是陷溺的因,需要这样了解。
如果我们深入学习苦谛,在观念上相应了,也就是心里完全抉择认定,观念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前所有的乐,现在自己心上认定了它是苦,再也不会移动,这种观念就叫做“胜解”。这个观念不断串习深入骨髓以后,乐触一出来,心里能够当即作意它是苦的,也就是心立即能攀缘到那个苦相上去。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内心往恶趣下堕。所以,修行的关键是在心念上转移,而这上面能不能转移,就在于你能不能取得胜解,所以思维苦谛极其重要,否则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