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功德品

《宝性论讲记二(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

⑧宿命智力:“境”是自他一切的宿世诸行和根据。譬如某一众生一世、二世乃至百千生世或劫初、劫末等时姓是名谁?什么饮食、什么苦乐、多长寿命、什么处所等一切皆尽了知,以及是从何处死、生于何处,又从某处生于此处,都是宿命智力的所知境,完全能无碍了知。“体相”对于自他一切宿世诸行以及他的因缘一切无碍现量了知。“因”是由往昔善根未曾散失以及不放逸为因而成就的。《入中论》云:“过去从痴住三有,自他一一有情生,尽情无边并因处,彼彼智慧说名力”。

⑨天眼通智力:“境”是一切生死的差别相,就是一切有情从何处死亡,转生于何处,以及中有贤劣的一切差别相。“体相”对一切死生的差别相都无碍现量了知,就是天眼通智力。“因”是由往昔没有令众生恐怖,且以清净心如实宣说妙法,成为众生的光明因而成就的。所以我们在因地修行时不要让众生怖畏,要给予众生光明和安慰,将来就会成就照见十方世界一切有情生死的天眼通智力。《入中论》云:“尽虚空际世界中,一一有情死生时,于彼多境智遍转,清净无碍说名力”。

⑩寂灭智力:“境”是断尽漏法的相。“体相”对于断尽漏法的一切相都无碍现量了知,故为寂灭智力。“因”是由往昔为了断除有漏法而为众生宣说妙法为因所成就。《入中论》云:“诸佛一切种智力,速断烦恼及习气,弟子等慧灭烦恼,于彼无碍智名力”。

以上宣说了十种力的意义。总之,力的体性就是对所境无碍而转的殊胜智慧。

癸二、依能表比喻了知:

是处非处异熟界,众生种种信解性,

遍趣行与染净定,种种根机忆宿命,

天眼通及漏尽智,无明铠甲墙与林,

能刺能摧能截故,佛力犹如金刚杵。

这两颂分三段解释:前五句是第一段,第六句属于第二段,后两句是第三段。

第一段:“是处非处异熟界,众生种种信解性,遍趣行与染净定,种种根机忆宿命,天眼通及漏尽智,”如是标出了十种力的名称。就是了知因果的处和非处的智力,了知业异熟的智力,了知种种所化界或种性的智力,了知种种众生信解或意乐的智力,了知种种趣行道的智力,了知种种染净禅定智力,了知信心等根机利钝的智力,了知宿命的智力,了知死生智力,了知自他漏法灭尽理的智力。

第二段:“无明铠甲墙与林,”讲十力的违品,十力就是十种无碍的智慧,这十种无碍智的违品就是十种无明,是对于处与非处不了知的无明,对于业异熟不了知的无明,乃至对于漏尽智力不了知的无明。无明就是十力现前的障碍,所以比喻成铠甲、牢墙、稠林。

第三段:“能刺能摧能截故,佛力犹如金刚杵。”佛陀不可思议的十力如同金刚杵的理由,因为对于如同铠甲、牢墙以及稠林一样的违品——无明等的障碍,以这十种智慧力依次能刺穿、摧毁、截断,故说佛的十力犹如金刚杵一样。

壬二、四无畏分二:

一、认定本体之义;

二、以比喻了知彼义。

癸一、认定本体之义分二:

一、认定本体;

二、其作用。

子一、认定本体:

诸法圆满觉菩提,一切诸障能禁止,

宣说道谛及灭谛,如是四种无所畏。

四无畏的本体即: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尽苦道无所畏。

一、“诸法圆满觉菩提,”讲一切智无所畏惧的功德。因为往昔是以无有悭吝之平等心,对一切众生宣说深广法门,现量证悟了如所有、尽所有的一切法,所以佛陀能够没有一点怖畏而作狮子吼,非常决定地宣说:“我圆满觉悟了无上菩提”。这就是“一切智无所畏”。

二、“遮诸妨碍正道障,”是宣说道障没有怖畏的功德。因为往昔没有依止障碍的法,所以佛能作狮子吼,宣说贪欲等烦恼是障碍解脱的法,必须要断除,这样宣说没有怖畏,心无所虚,非常决定,故“说障道无所畏”。

三、“宣说道谛,”说尽苦道没有畏惧的功德,因为往昔没有依止过障碍法而信解白净的善法,趋入涅槃道;所以佛能作狮子吼,很决定地宣说了能断尽痛苦的一切三乘道”,这样宣说时没有怖畏,且非常决定,这就是说“尽苦道无所畏”。

四、“灭谛”宣说漏尽法没有任何怖畏。因为往昔不傲慢地宣说清净法,所以佛能作狮子吼,一切所断已经断除的灭谛就已获得,这样宣说时毫不畏惧,且非常决定,这就是“漏尽无所畏”。

从自他二利方面分析:1一切智无所畏和漏尽无所畏,是从自利角度宣说证德圆满和断德圆满的;2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是从他利角度来宣说道障和证道的。

一般来说,在人天中以苦行而生傲慢者是沙门,以种姓生傲慢者是婆罗门,以受用而生傲慢者是诸天,以势力生傲慢者是魔王,以远离世间贪欲而生傲慢者是梵天。当佛在人天众会中宣说上面四种内容时,沙门、婆罗门、诸天、魔王、梵天等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如理反驳,佛在宣说时身体、语言和心的各方面没有丝毫的怯弱、畏惧,而是在具有大福德的尊圣大众当中,佛高声地演说,在眷属大众中作狮子吼,且在梵天等面前转大法轮,没有一点怖畏,这四种无畏的功德是智慧究竟成就的一种殊胜相。如果相续中还有一丝怀疑,还有一丝不通达四谛的无明,还有一分断证功德没有现前的话,就不能有如此的大无畏,会有不敢决定、保证、证明之处,会有不自信不能让他信服之处,所以四种无畏的功德唯一是佛智慧究竟的境界,因为有一分智慧才有一分无畏,有十分智慧才有十分无畏,这样不可思议的不共四无畏唯佛具有。

子二、其作用:

诸法自知令他知,道障自断令他断,

入道自得令他得,说二利谛佛无畏。

颂词前三句说获得四种无畏的作用。

“诸法自知令他知,”就是佛说,所知有事等一切痛苦一切相已完全了知,为令众生了知苦苦、坏苦、行苦等诸苦谛法,佛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如是可令众生断除集谛;佛又说:此是道我已修,这样可令众生起修道;佛又说:此是灭我已证,这样可令众生证得灭谛。“道障自断令他断,”是佛宣说所断的有事即业惑等集,自己已经彻底断除了,为了让其他的众生断除而宣说一切所断障碍之集谛。“入道自得令他得。”是佛说所依的道自己已经圆满依止,为了让其它的众生依止圣道而宣说一切证道之道谛,以及佛说所得极为清净的无上灭谛自己已经证得,为了让其它众生证得而宣说漏尽的灭谛。总之,佛陀无畏宣称:“所知苦我已知,所断集我已断,所依道我已修,所得灭我已证”。佛成就了圆满自利,为了令他知、令他断、令他修、令他证而宣说了四谛,这就是“说二利谛”。故颂曰“说二利谛佛无畏”。即佛说自己已经善证且为了令他也如是证悟而宣说四谛,何时也无有畏惧。无论在沙门、婆罗门哪一种大众面前需要说此殊胜法,都没有任何障碍,而且不缘邪魔外道,也不缘世间凡夫导师的任何观点,佛陀所宣说的完全是摆脱生死轮回的殊胜解脱道。弥勒菩萨也在《大乘庄严经论》中云:“于智亦于断,于离亦于障,能说自他利,摧邪我顶礼”。

癸二、以比喻了知彼义:

林中兽王常无畏,百兽群中自在行,

佛陀狮王处众中,无畏善住坚势力。

本颂是以兽王雄狮的比喻来了知四无畏的意义,前两句讲比喻,后两句讲意义。

首先解释前两句:说兽王雄狮在大力的老虎、大象等百兽当中无畏自在地游行,且恒时在森林中独自安住无有丝毫畏惧,也不需要依赖任何其它且心意坚固、无有动摇、势力极为圆满。

颂词后两句:是以比喻对应意义。“兽王雄狮”比喻佛陀,“在百兽群中”比喻佛陀在傲慢的沙门、婆罗门等众会当中,无畏自在地游行比喻佛陀毫无恐惧的自在演说妙法,“兽王雄狮独自善住”比喻“佛陀由于自身境界最殊胜的缘故,不共于其它任何有情。”如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王不依赖其它动物”比喻“佛陀没有任何顾虑,故不需观待其它有情,”“狮王心意坚固”比喻“佛陀恒时安住坚固的入定境界,心丝毫不动摇”。“狮王势力极为圆满”比喻“佛陀已经胜伏一切违品,连极微细的所断都已经彻底断尽,故具足圆满势力”,故颂曰:“佛陀狮王处众中,无畏善住坚势力。”由此可知佛陀的四无畏功德是极其不共希有的。正如佛在《大涅槃经》中云:“狮子吼者,名决定说”。《维摩诘经》云:“演法无畏,犹如狮子吼。”成就四无畏的佛陀决定无畏的说法,故为狮子吼。

壬三、十八不共法分二:

一、真实义;

二、喻义对应。

癸一、真实分二:

一、十八不共法各自之分类;

二、复说上义及作用与获得之理。

子一、十八不共法各自之分类分二:

一、广说;

二、摄义并说余义。

一、广说分四:

一、行所摄六法,

二、证所摄六法,

二、事业所摄三法;

四、智慧所摄三法。

寅一、行所摄的六法:

如来无过亦无诤,无有心意失念过。

亦无不定散乱心,及无轮涅种种想。

并无不择而舍置。

行所摄六法即身无失、语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择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