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七、思维猛利欲而修无常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五·寿命无常3(未定稿)》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这里没谈到欲,只谈到无常法,实际要看到,无常法就是要发展道上的欲。在普贤上师的言教里,一个“欲”字贯穿始终,想了无常以后,马上有取心要欲、修法欲。也就是放一头取一头,无常是从消极方面说,欲是从积极方面说。当观察到了无常,从最粗的死无常来看,就发现一切现世法都没意义,这样就能放下,一心求对后世有利益的法,这就初步入法了。进一步看到整个轮回法都是生灭性,没有一点意义,下至阿鼻上至有顶全是虚假的,就会彻底放下世间法,一心寻求出世大义,他会勇猛地修解脱道,有一心依法的志愿。最后看到生灭性全是虚妄的,不生不灭的本性才是真实的自己,现在全数以假为真,认准一个假的,一点意义也没有,这时就一心要证取本性,修道的欲就达到极处了。以这个欲推进,最终会证得光明法身。

总之,从无常这一面就看到所有生灭法都没意义,会彻底放下;另一面看到只有法有意义,由此发生一心依法求道的志愿。(“道”和“法”是一个意思,中国文化说“道”,印度文化说“法”。)这样就有了根本的道心,也就是一心修法、一心为法、一心证法的心。从中就出现了入法的因、修法的缘、证本性的强大动力,在这上就出现了精进。因为由欲就转起了勤,所以初中后的精进全是由它发生的。或者,消极面上斩断此生的绳索,像扔唾液一样舍弃,世间法丝毫不沾,等起完全往法上转,所以能退掉一切世间耽著。由以上种种可以看到,就是一个“欲”字在起作用。

这样了解心要以后,就知道欲是道的灵魂,志愿是道的根本或命根。不修无常就发展不出欲,连最粗分为法的道心都不发生,因此全然成了死人。由于无常想在道上像命根一样重要,因此博朵瓦尊者说:若论修一法,无常最重要。

以修无常发展出来的痛切的生死心,将会引生法道上从始至终返本还源的志愿,会心心在法、念念在道,一心往法性回归。就像吃一滴毒素最终会腐遍全身,又像种一粒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基于对生死的警醒、了认,会发展出完整的法道,因此说是一切圆满之门。

古往今来的所有成道者,都是由于发现了生死的可畏、无实义,自身所处的全是无意义境、错乱境,之后发起了无上道心,由此还归法界的。所以,无常修到量,一定会踏上古圣先贤的道路,这样当然成了向一切诸佛供养,令一切诸佛庆慰,得一切诸佛授记,得一切诸佛加持。由于发生了返本还源的道心,当然与诸佛的本怀相契,与诸佛心相应,将与诸佛同住法界。因此,犹如一切足迹中象迹最胜,一切想中无常想最胜,因为它将引领自心走上返本还源之路。由此也知道,发生一念“有为无常”的忆念,当下会走上还归之路。开始感觉到这个世界不可靠、无意义、是苦的,发生了向道之心。所以,一刹那忆念无常超过向一百位如意瓶般的圣者作供养的福德。诸如此类,都要从无常观开发根本道心上来会取、来断定,这样我们会对于无常观的全面利益发生定解。

二、从欲这个根本发生正反两方面的确认

这又分二:

(一)从反面抉择,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一切闻法、修法全成了法油子的因;

(二)从正面抉择,生起无常观的修量,则启开了趣入一切法道的大门。

(一)从反面抉择,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一切闻法、修法全成了法油子的因

是故,相续中未生起一个不虚假的无常之想的话,无论做多少外现的闻法修法,最终都成了法油子的因。

“是故”,指由心上修道的缘起律决定,无常想是道的起点。当无常想真实生起,就有了往后道上初中后一路的进展,因为他有真实求法的心。如果一直按照真实的路线发展,每当闻一个法、修一个法,就都会在自心上出现相应的胜解、欲、勤、果,由此心与法一致,成了真正的道人。然而,如果没有生起不虚假的无常想,那就没有道心的起点。所谓“虚假”,是指口里可以假说,心里可以假想,但不是真的,如同虚假地说“我爱你”一样。这样也可以说一千遍、一万遍,然而没有真实内涵。

由于道的起点是虚假的,因此往下一路可以高速地、大密度地发展外现的闻法、修法,然而都是虚假的,也就是内心和外现成了两条线。内心由于没有缘起的起点,如同没有种子就不会有根、茎、枝、叶、花、果那样,一路从粗到细、从浅入深、从末到源的各级道上的三缘起链——胜解、欲、勤、果都成了空缺,因此内心的进展是零。然而外现却是高速度、高密度不断地发展,这样成了心法不相干。由此就可以证成,此种状况无论做多少外现的闻法和修法,终究成了发展为巨大法油子的因。

这一条是否可信呢?以下再引当巴尊者的金言来证实。

当巴金口亲言:“藏人修法没见一个念死的,也未见一个留世的。

当巴尊者以讽刺的口吻痛陈了藏人修法的状况:没见到一个念死的,也没有见到一个留世的。由于连第一根本颠倒——常颠倒都没破除,心几乎全是被求现世法的欲所驱使,都落在积财、图享受、图名利等上面。因此,几乎全部陷入非法中,出现了基本全军覆没的惨状。

也就是要看到,对于一般凡夫而言,生起念死心极难,因为这跟我们一贯熏成的念生习性相反,无始劫来养成的习性如油入面,极难拔除。像这样,连最基本的大观念都搞错了,一直念着“生存的意义是很好的,现世法很有意义,人活一生就是要求这些”等等,念念都是起不死的心、图现世乐的心。由这种颠倒的欲驱使,整个缘起路线全错了,都落在非法的轨道里,没有法道的真实缘起。非法是真实的、深层的、不断辗转增长的;法上却是虚假的、浅面的、毫无进展的。因此,就会有“总之”以后的状况。也就是,法上的性格成了油滑,全是戏弄,罪上成了喜爱、贪得无厌,一直沉浸在求世间法的欲乐和行动中,这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假相。

总之,穿著法衣后喜爱积累财富,是认为以此可以在阎罗王前量财赎罪吧?对好的一切物品收集保管的做法,是认为可以在地狱中密谈量财免刑吧?见到此等藏地修法者的话,真想笑哈哈!谁具多闻骄慢高,谁善修习积资财,谁依静处多喧杂,谁离故乡无羞惭,此等于法是油滑,此等于罪是喜爱。虽见他人亡,不知自将死,因此,错误最初是由心续中未起无常之想所引起的。”

“穿著法衣”,表示自己有极大的取心要欲、行法之欲,因此抛下俗装,毁形出家,为了在这一生中一心修法,摄取到最大的意义。像这样却喜欢积累财富,那一定是认为,将来在阎罗王面前就是以财物量财赎罪,有实义,来世会有更好的前程,所以现在特别喜欢积财。因为财物有实义,所以有取财的欲,不然为什么这么做呢?你们这些穿著法衣、想寻求深远大义的人特别喜欢积聚财物,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量财赎罪”表示天理法则,在阎罗王审判时,计量你有多少财就免多少罪,大财免大罪,小财免小罪。也就是有特别大的积财欲,日夜不断地积财,那积得越多,你就越超脱,越能得安乐,这叫“量财赎罪”。你肯定认为财有实义,一以贯之地去推,积得越多就越有实义,就越能免罪得乐,这样当然发起极大的取财之欲。像这样,所谓的修法者把法认定在财上了。

“量财免刑”,指和狱卒秘密地做交易:这个好东西免多少刑,那个好物质免多少刑。也就是,对一切高级物品都尽量收集保管,真的认为到地狱里可以跟主管密商、量物免刑吧!不然传了法以后为什么还做这种事呢?一定是认为这很有实义,在地狱中能免除刑罚,所以才尽量把一切好物品都收集保管起来。

当巴尊者见到藏地修行人穿的是正法表征的法衣,做的却是非法之事,满世界都是这样,真想哈哈大笑:真是太讽刺了!看看这些“两层系统”的修法人吧。表面系统都在做法,内在系统全做非法。外现都是闻法、修法,听了很多,看起来非常会修行,又住在静处,远离家乡,但内心一步也没前进,反而退步很多。骄慢发展得越来越大。表面装着非常会修行,内心对于财富贪得无厌,有一个还想要一个,有一般品质的还想要高等品质的。再者,好像在静处特别安静,实际内心喧闹不停,有各种贪嗔、妄想、追求名利等。似乎远离家乡,实际内心一点没有羞愧,对于造罪、起恶心等不感觉惭愧。像这样就成了法油子,表面是这样,里面是那样,这叫做“此等于法是油滑,此等于罪是喜爱”。

这是由什么造成的呢?见到别人死不知道自己死的缘故,从来没念过死,不感觉生死可怕,不感觉自己是病人,要赶紧修法医治。这就是最初没生起无常想,没发展出道心所引起的。既然连丝毫道心都没有,哪里会念念在道?哪里会想到用法来对治自己的毛病呢?里面最重的是我执、烦恼,深层系统发展的全是苦集,外表系统看起来都在修道灭的法,实际丝毫不是。

这里进一步要看到缘起的不可逾越。如果没发起真切的无常想,那就没有求法的欲,在缘起上空缺了,连基层的修法欲都没有,那中层、高层的就更加免谈。由此,信、欲、勤、果所有道的内涵都出现空白。这样的话,外现再多的闻法、修法,也终究成了法油子的因。一个个因积聚起来,法油子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恶劣、越来越顽固,最终油得不得了,没办法医治。

(二)从正面抉择,生起无常观的修量,则启开了趣入一切法道的大门

是故,修无常想者,也是开启修一切法的前行之门。

金刚句的意义很深,它揭示了心上道的缘起,枢要就在欲或道心上。修无常能出现道心,因为已经知道生灭法无意义,只有道有意义,只有法可依,当这个抉择达到完全确认的地步,就由胜解发生欲了,之后就想一生献身于道。这种真切的道心或一心依法的心起了以后,就开启了修一切法的前行之门。也就是,已经建立了入学前的志愿,由此会全身心投入修道中。尽此一生乃至尽未来时劫,这个人完全转成了道人、修法者。

用世间譬喻来说。譬如一个学生在内外因缘聚合的情况下,确立了做科学的志愿。这里面有老师的教导、自身的种姓,加上他做了一些科学实验,钻研了一些科学原理,心里认可这是最具实义的,超过其他一切,结果再不想做其他,发生了唯一做科学的志愿,这叫做“出现了欲”。这个欲引着他的心一直往科学上走,这就叫“开启了一生做科学的前行之门”。从此,他会去钻研一个个科学理论,会有一次次的学习、深造、发明等等。这一切科学上的发展都是由欲驱使的,所以欲叫做“缘起的枢要”。当确立了欲或志愿,达到了坚不可摧的地步,就打开了一生做科学的前行之门。

我们以此去看,心里最重视什么,它就表示志愿所在,以这个欲驱使,一生的重点就投注在这上面。现在要转成修法人、佛道行者,关键就在欲上。怎么启开欲呢?关键在胜解上。最初位的胜解在哪里呢?关键要看到法和非法的差别。从无常上看到,一切生灭法最后都靠不住、没有坚实,由这个判断,就把非法或苦集所摄的法都放下了。另一方面看到,唯有不生不灭的本性是自己要求取的,或者以道谛和灭谛为系统的整个教法、证法有真实义,从哪方面衡量都是唯一有意义的。两方面一对比,直接会确立为法的志愿,会出现真正的道心。由这个心驱使,将一生昼夜修法,出现寿量与修量相等的情形,成了一心向法、一心行法的人,再也没有第二个重点,这就表示有志了。

无常想配在深浅各种道上,有不同的道心表现。最基层的是观到现世法到临终时毫无意义,这是最初端的启发;随后发现,只有法靠得住,这会发生最基层的道心。如果不发生这个道心,那根本不入士的行列,不算修法人,只是在外面参观游玩一下,内心的重点还是搞现世法。就像当巴尊者所说,对于法是油滑,对于罪是喜爱,喜欢求现世的名利、权位、五欲享受、知识等,这不算是修法人。但由于过去种了一些善根,还会在佛法里兜一兜,实际只是个影像,没有内涵。真正的修法从发生无常的修量开始,已经立志要修法,心的重点在法上了。最低一分是为了后世断恶行善,进入下士行列,除此之外都不算入了修法的门。因此可以看到无常之重要,有了它才入了道法的修途,才打开了一生修法前面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