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七、思维猛利欲而修无常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五·寿命无常3(未定稿)》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至尊上师 [1] 金口也说:“我见到此世间怎样的一个高贵者、权威者、富饶者、美饰者,心也不逸走于爱慕中,而仰慕先德的传记,这实际是由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在此之外,我没有更好的教授可开示。”如是数数亲言。
“心也不逸走于爱慕中”,表示厌患欲到量了。完全看到了它的败坏面、烂坏相,非常大的病发、堕落、受苦相,而厌患至极。当厌患到量时,就一点也不会跑到爱慕里去,这就是胜解和欲到量的相。另一方面,欣求到量了,对先德的传记一心仰望渴慕,这表达了想走法道的志愿。就像晋美朗巴祖师,一听到法就有净信,一见到三宝所依自然起信心、恭敬心,一听到莲师或诸佛、诸菩萨的传记,就一心渴慕想走这条路。修无常会非常清楚地看到法与非法的界限,非常明确义和非义。像这样,欣厌一到量,心就转入法道中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出现纯粹的道心呢?原因就是心续中生起了少许的无常观念。这是普贤上师的谦虚之言。要知道,学好无常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以无常观谛见世间一切都无意义,世法欲就会全部歇下,对于法会见到全分的意义,会一心提起。对于世间的高贵者、权威者、富饶者、美饰者,不生丝毫艳羡之心;对于诸佛诸祖一心仰望,决定要实行噶当四依。也就是一心依法;依法依到贫,哪怕被人笑话,行者也自有道骨在,始终坚持法道;穷依到死,于心无悔;死依于岩,连死后都不管。像这样,一心跟着古成道者们走,他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不随时代潮流转,也不羡慕世间圆满相。因为在透彻无常观者眼里,这些全部显出苦相、无义相。
“实际”二字,点出发起道心的关键在于无常观。一般人会想:“好不了起的上师!他是那样一心苦行,心依于法,应该有什么要诀吧?他弃世间如唾液,不必说高贵者、权威者等,就连全天下都弃如涕唾,好了不起!他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他像古圣人一样,我们怎么做得到呢?”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生起无常想,所以依然落入俗套;一旦真实生起了无常想,就会有这种转变。普贤上师一语道明: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心里生起了少许的无常想。
普贤上师又说:除了以上所讲的内容,我也没有更好的教授可讲。这不是谦虚,也不是说方便语,而是实际如此。按照以上的教授,从三灾开始一念一念殷重地练习,先起胜解,之后按照法的轨则调整自心。具体来说,首先发起修无常的猛利欲,一心向往修无常,有特别大的渴求,觉得这是极其殊胜的法,真是万应灵丹,一旦入到我心中,就可以使我顿时变成纯粹的修法者。有了这样的胜解和欲以后,将普贤上师的教授视若至宝,做个真正的弟子,非常认真殷重地长期修这些法,一点不狂妄、不乱来、不自以为是,完全按照祖师开示的心要来用功。没有生起胜解,就要多看经、论、传记、祖师教言等,来引生到量的胜解。有了胜解,就要把它渗入到自己的骨髓里,把自己的生命转成法的生命。而且,修一遍不够,要修十遍、二十遍等。起一次心不够,要贯彻到证成大道之间,一直都要有它。应当有这种认识,结果就会很好。
我们现在即使只是粗略地学一遍,丰富了少许的资料,也会发现这里含摄了修无常的圆满教授。学过了佛经,看过了佛的传记、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晋美朗巴尊者的传记,加上各种公案、修心的要点指示等,的确会知道再没有更好的教授了。因此,我们应当打好第一步的基础。所谓“缓缓修时快快到,低处修时高处到”,第一步最难过关,如果没发起真切的无常想,后面的一切道都修不上去;一旦发起,就奠定了菩提道上根本的道心,这一点相当关键。
法的志愿来自无常观
这里关键要学到无常观,在志愿上发生转变。两个“慕”字表示志或欲或愿。欲是缘起的枢要,由欲的方向来决定往哪条路上走。没生起无常想的话,对于世间的权威、富裕、高贵、美饰等就会视为圆满,认为有实义,然后就走到求现世法的路上去了。无常观能救人的命,把他从非法道上挽救到法道上。无常观一到量,透了底以后,就见到世间圆满相败坏的本质了。看到后边际就知道,一个个都是败坏相,没有当初以为的意义。
譬如美貌,死后变成非常可怕的尸体,污秽不堪、让人恶心。富足最后变成穷困,沿街乞讨、锒铛入狱、身无分文等等,非常可怜。或者高位,最后跌得非常惨等等。所谓的伟大、崇高、温馨、美好等的戏论,也都一眼看穿。由于看得分明,确定都是败坏的、苦的、没意义,耽著它的结果非常惨,就丝毫不起求取欲。像唾液一样丢弃,对它的态度不是欣求,而是厌患。由于无常观已经到量,有了无法夺走的胜解,世间圆满相一出现就知道是欺诳,有巨大的过患,丝毫不起往那里走的欣慕心。这表示彻底退掉了世间欲。
反过来知道,真正有意义的是正法。前者是死路,对此发生厌患欲,后者是活路,不但能把自己带到无死之地,而且能把一切众生带到无死之地。一切先德、古佛、菩萨、祖师、成就者们全部走这条路,因此一心仰慕先德传记。这时就确立了修法的志愿,会立志尽这一生分分秒秒都用来修法,效仿先德。这样就有了法上的志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修无常会把人变成纯粹的修道人、一心依法的人。这要和前面当巴尊者看到的藏地修行者作对比。由于没真实生起无常想,对现世圆满有非常大的欣慕心,觉得那很有实义;对出世法丝毫不去想,在法上完全是影像,心在非法的路上走。无常观没起,就无法辨别义和非义。实际是世间欲占主导地位,所以一直在非法路上走,都成了法油子的因,只有现世欲,丝毫不出现法道上的欲。无常观一旦到量,决定出现法上的欲、一心向法的欲,这样就打开了一切圆满之门,从这里能趣入一切道法当中。所以,有了它就入了道,由它驱使就成了纯粹的修道人、一心依法的人;如果没有它,再怎么听法修法也都是表面假象,缘起上没有向法志愿的缘故,不会有好前程,根本上是向非法走。
这样就知道,生起了无常想,就一心趣入法;没生起无常想,就一直在法的门外转,在影像上转。无常观在道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样通过正反面对比,以及普贤上师以身施教,就可以看到修无常绝对的重要性。
思考题
1、 普贤上师的这段话讲了怎样的道理?对自己有何启发?
《功德藏自释》选段讲解
我们在学习《普贤上师言教》有关猛利欲方面的教授后,再回到晋美朗巴祖师《功德藏》的相关教授里来,进一步了解无常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实修无常的猛利欲。今天要讲的有关片段,分四部分来逐句讲解:
一、道的行境要和无常法和合起来修;
二、了解串习无常退去耽著的量;
三、思维生起无常的利益和未生起无常的过患;
四、教诫对于无常的重要性应当发起定解。
一、道的行境要和无常法和合起来修
是故世尊说:“若多修了无常,则是于一切诸佛已行供养;若多修了无常,则令一切诸佛心得庆慰;若多修了无常,则得一切诸佛授记;若多修了无常,则为一切诸佛加持。譬如诸迹之中象迹最胜,如是内佛教法修的一切想中,唯修无常之想为殊胜。”
晋美朗巴祖师在《功德藏》里解释无常重要的道理,同样说到初中后所起的作用,最初成为入法之因,中间策发精进,最终得到成就。就像《贤愚经》里说到的福增老人,最初为人厌弃,他就想自杀,后来得目犍连救度,他最初以无常想入了正法,中间勇猛精进地修行,最终得到阿罗汉果,解脱了生死。基于无常观有入法的作用,能使人发起道心,由此初中后一路顺利地证得菩提,所以世尊说:如果多修了无常,那他就供养了一切佛,使一切佛得到庆慰,他也将以此得到诸佛的授记和加持。
如是说故,诸趣入利他的菩萨也是于后得的道中依止此欲的话,异生凡夫道的一切行境应与无常的法和合而修。《百业经》云:“恒时一切行境中,当随念死主。”以及《入行论》云:“日夜一切时中,以我唯一思维此者合理。”
以世尊这样说的缘故,可以通过类比了解,我们作为凡夫,需要把修无常法配合在一切道的行境当中而不离开。要知道,连那些趣入利他之门的菩萨们也需要在后得道中依止这样的欲,也就是念念修无常而发起修法之欲。那些高位菩萨,他们在根本位中自然在定境里与法界相应,在后得的道中,不可离开以无常发起修法欲。我们作为低级的凡夫,更应该在当前、往后一切修法的行境中,都和无常法和合在一起,不能离开。
正如佛在《百业经》中所说:我们作为修法人,在一切时中都要随念死主。也就是死主阎罗掌控着整个世间界,如同《四百论》所说,它是三世主,它不是被别人派来的,也不是派别人来,而是亲自来做,随时可以攫取一个人到死亡之地。因此,我们随时要念死,随时准备。这是理智的态度,不可能躺在那里就解决问题,生死是可怖的。正如十二缘起图里所画的表示,由十二环以及六道轮回组成生死,阎罗王两手、两脚紧紧地抓住它,里面的众生无法逃脱,这表示我们完全在阎罗王或生老病死的掌控中。因此,作为理智者,时时须要解决这件大事,其他都是次要的。
轮回本来是错乱的,在这里求不到丝毫实义,它的表征就是生死。也就是让你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最终落得一败涂地、悲惨兮兮,没有好果子吃。我们的本性是佛,所以唯一要趣向生死图角边的如来和他所指示的清凉之月,也就是要趣向道谛和灭谛。道谛和灭谛就是法,所以要一心修法,摄取法来度诸昼夜,这是唯一的大义之路。寂天菩萨显佛密义,在《入行论》中也说到:作为菩萨道的行者,我昼夜一切时中唯一思维死亡,这是合理的。
如是所说般,总的身心和合无常故,于借用物莫执为我;行走的话,道路无常故步履向法中行;住的话,处所无常故心中修作净土,饮食及受用无常故受用三昧之食;睡卧的话,睡眠无常故净除错乱而住于光明;富的话,资财无常故亲近七种圣财,亲友及邻居无常故静处劝心出离,权位及声誉无常故常时持低位,言论之句无常故劝持真言、劝诵真经,信心及出离无常故勤修坚固誓愿,想及分别无常故学人品贤良,觉受和现证无常故当送达法性尽地。
这样说的缘故,应当做到十二条所摄的以取法欲或取心要欲随时忆念无常,随时进入法道。也就是,总的身心和合无常,就像鸟暂时在枝头栖息,到天明就飞走了,或者人暂时到了集市,过后无影无踪。像这样,我们不要把假借的东西看成我。一直到最后,“觉受和现证无常故当送达法性尽地”。
总的身心和合——误以为是“我”的这个最爱重的东西都是无常的,那就不要把它执为我,不要为我去谋划现世乃至来世的世间圆满,这没有实义,靠不住。接着其他方面,像我们在世上走的任何路都是无常的,所以要步步往法上走,念念往道上修。所吃的东西、受用都是无常的,食品吃完就成了粪便,物品受用完就成了垃圾,没什么意思,何必耽著呢?应当一心受用等持的食物。休息也是暂时的,轮回是永远的劳累,所以要早日净除错乱、恢复光明,住在法界大安乐中,那里没有丝毫迁变。住处无常的缘故,要修净土,最终住在净土的大乐或者不迁变的法性中。财富也是因缘所现,突然遭遇水火、官家、盗贼、败家子等,也会一时丧尽。今天更是如此,一阵商业风浪等顿时倾覆,落得跳楼自杀等等。应当一心摄取信心、施舍等的七圣财。
[1] 此是记录者华智仁波切所加。这里的“至尊上师”指普贤上师嘉维尼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