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七、思维猛利欲而修无常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五·寿命无常3(未定稿)》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譬喻很明显。反面是帕当巴所见的西藏修行人,由于没有一个念死的,所以都成了法油子,做的尽是非法之事,证明连法道的一分都没有入。正面的譬喻就像晋美朗巴祖师,他很小的时候见到有十个人去希日巴瓦达寺院出家,结果途中死了一个人。他当时想:“这么无常,要及早出家修行。”之后迫不及待地把发髻散开来。这就是起了无常想,有了道心。由于幼小的心灵已经触碰到无常,之后他生死心切,唯一求解脱,从此就展开了一生修行的道路。这就表示,以当时这一个想,修行的门就打开了,当然后面还有一系列初中后的过程,但正是这种真切的道心时时驱使他往真实法上靠。他出家后就感觉,整天这样混是不行的,形式上求法、听法、受灌顶、念诵等,实际是受了常执魔的现量欺诳。所以,无常想一直驱使他要闭关、住山,在心中实证法。

从这里就看到法道的缘起,最开始一步就是畏生死心。无常死想一旦起来,就驱使着心入法;这个心没起来,那无论在什么佛教场合听多少法、修多少法,心都无动于衷。畏生死心都没起来,实际连法道的门都没打开,一直在门外转,绕来绕去,绕多少劫还是在门外绕。我们必须知道缘起上的重点。

有人向格西博朵瓦请问净除恶缘的教授。博朵瓦金口说:“你若多思维死无常,而生起一个于死决定的心,则出现断罪无难、行善无难。彼之上若多修慈悲,于心续中生起的话,则出现利益有情无难。彼之上若多修诸法实相空性,于心续中生起的话,则出现净除错乱无难。”

这里引用博朵瓦格西的教授。要知道,我们的如来藏随着无明的缘流落下来,有由细到粗的次第。所谓“恶缘”就是无明,有粗有细。随着恶缘一直在颠倒中起心动念,出现邪胜解、邪欲、邪勤,这样一路下去。现在反转过来就叫做“净除”,当逐级消除了错乱力量,就能够还归法界,返回的次第要由粗到细。在了解三级教授时,都要把握是怎样的无明起了邪胜解,由此出现邪欲、邪勤。要净除时,根源上怎么把无明转成明,之后怎么顺着明行系统来发展,也就是怎么建立正胜解、正欲、正勤,这样就能反转。始终要把握“胜解、欲、勤”的缘起链。

1 、第一级教授

第一级教授是多修死无常,净除认为现世法有意义,从而追名逐利、造罪离善的状况。现在多修死无常,先起见解再起欲,把邪见解和邪欲转掉,之后除罪行善就不困难。

要看到,最初以非常粗的无明认为自己不死,而眼前的五欲、名利等特别诱人,自己认定这些最有意义,不顾一切想要求到,由此起贪嗔痴慢嫉等各种烦恼,造罪离善。怎么止掉这股邪欲呢?一定要转掉邪胜解。怎么转邪胜解呢?就是多修死无常。之后就知道我会死,今天就可能死,死的时候现世的五欲名利等毫无意义,只有修正法才有前途,后世能够离苦得乐。

见解转掉后,就知道自己过去特别颠倒。在这世上很快要走,那时两眼一闭,两手一撒,拼搏一生得到的功名、事业、爱情、享乐等毫无作用,都是空忙。如果为了现世五欲名利等造罪远善的话,那就会堕恶趣。有了这种胜解,心就转过来了,不再把意义建立在现世法上,知道求现世的过患非常大,求一时之乐将招来万劫深殃,这就把邪欲转成法上的欲了。这时会想:求一时的名利没意思,我要趁人生有限的光阴多修一点法。初步的修法就是好好忏除过去的一切罪,从此再不造恶,多修善。像这样,以此胜解所起的善法欲为动力,行善不难,除罪不难。

2 、第二级教授

第二级教授是多修慈悲。首先明确,这个恶缘——更细的无明就是执著自我。世俗中不晓得一切有情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等,胜义中不明确有情本来是佛,由此就以一己为重,认为我最重要,其他有情都与我无关。随后发生的欲是,凡是对我有利的,会不惜一切去取,再怎么样都甘心;凡是对我有损的,马上避开。对于诸有情的做法恰恰相反,心很冷淡,凡是要利他就缩回来,不愿意做,很难发利他心奉献自己,做他利非常困难。

现在要看到,这里的无明,一方面在于不知道有情跟自己的关系,而且不知道有情身上纯苦无乐,悲的力量没发出来。在缘起上,不知道他爱执是一切利乐之源,我爱执是一切衰损之本。在实相上,不了解众生跟自己本是一体。这些“不了知”是更细的无明,认自我为第一,缘起上也错乱了,认为尊重自我、为自我谋利是天经地义的,对此充满了欲乐。而其他人都与我无关,因此,要办有情利就没动力,或者不敢牺牲、不敢做。

现在要净除这种无明,首先要修慈悲。慈悲又建立在胜解上,从各个方面都可以引发慈悲的力量。比如修知母、念恩、欲报恩,之后起慈悲心。那时看到诸有情都是对自己有大恩德的母亲,想到舍母就不算人,然后想:我该怎么来报答呢?现在诸母有情几乎都是纯苦无乐的状况,我岂能无动于衷?一想到母亲的恩德,对他的遭遇就于心不忍,这时就会出一个欲或慈悲(慈悲就是为有情拔苦与乐的欲)。慈悲的欲逐渐增长,当增长到胜过自私的欲时,做利乐有情就一点也不困难。

首先,在胜解上破掉邪胜解——以自我为重,然后在欲上破掉邪欲——对自己全分投入,对利他丝毫不干。或者在缘起上看到,越是放下自我利他,越是出现利乐,一切利乐都是从放下私我开始的,一切衰损都是从爱执自我而来的。如果在缘起上认定了这一点,起了胜解,那对于自私就不喜欢了,想要舍掉;对于利他就很喜欢,一心想增长。当力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以慈悲为主,那时做利他就不困难了。

3 、第三级教授

这里的恶缘是更细的无明——法我执。自从一念无明,本来没有二妄现为能所的二,本有的智光成了妄见,灵明的空性成了顽然无知的虚空,以无明力凝结成了四大。这样心对着境,认为里面出的各种妄相都是真实的,从而缘它起各种分别、执著,以这个错乱的力量由细至粗、由因至果一层层地发展下来。

现在要知道,这里的缘起链是先起了邪胜解,以为面前真的有境有相。之后出了邪欲,总想抓取它,而且起各种分别执著,以缘起的力量,就会出各种错乱相。如来藏随着这个很细的恶缘,不断地现出各种错乱相,这就叫“无中现有”,全是迷乱。现在要净除这个相,使它返回本源,那就要釜底抽薪观空性。当空性观在心中生起,那时自然见到本来没有境,由此就会歇下攀缘心,因上分别执著的状况会歇下来。因上的错乱力量歇了下来,果上的错乱相就会逐渐消除。就像眼病者去掉了眼翳,毛轮的乱相会消除一样。这样净除错乱就不困难了。

如是心续中生起无常的话,则出现像给呕吐患者布施油食那样,彻底退掉对此生世间一切事业的耽著。

这样的无常想在相续中生起的话,就会彻底退掉对此生世间一切事业的耽著,达到的心理状态,就像给呕吐病患者布施油食那样,不是想取,而是想尽快舍掉。譬如藏人做的很浓的酥油汤,或者用面粉做成陀陀里面放很多酥油,他一闻到浓烈的酥油味就想吐,看一眼都不能接受,何况吃下去?那时像翻江倒海一样,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是这样不肯接受的状况。像这样,在欲上已经发生彻底的转变,过去是欣求的欲,现在成了是厌患的欲。

以前感觉世间事真好,名誉、权力、地位、爱情、感官享受、财富等,什么都想要。就像一般人看到油食特别喜欢,迫不及待地想吃到嘴里、尝到味道那样。但是,当生起了无常的胜解,再一见到就知道过患太大了,一旦沾上决定没有好果子吃。就像宗喀巴大师在《道次第》里所讲,真正生起无常想时,感觉世上的圆满如同临杀饰以庄严。又像前面所讲的譬喻,就像一头用来祭祀的猪,先前让它吃得很好,到了日子就要宰掉作祭品。三界轮回里的任何圆满都像这样,先给你好吃的、好玩的,让你有好感觉,之后宰掉。这样看清后根本不愿接受,因为一旦上了套,命运是那般悲惨。

就像前面所讲,墓魄知道当国王的苦处,会一下子堕入地狱千万年,因为处在权力的高位,后边际就是堕落。在这个过程中,我执借着权位极剧膨胀,或者变得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可以随意掌控一切,根本不知道天理、因果律,随意发一个命令就要堕落,等着当祭品了。又如顶生王,他拥有四洲的疆域,最后上到三十三天跟天王分座而治,然而最终不得满足,堕在地上,一无所有。又像那些具财富者,最终破产自杀,因钱财造下多少罪,或者后边际落得一无所有。像这样,钱财就像毒蛇一样,最终会把自己毒死,结局就是穷困潦倒。又想到爱情、家庭等,最终就是妻离子散,落得孤苦伶仃,非常难忍,所以根本不想要。就像一般人看到黄澄澄的酥油特别想吃,胆病患者看了直恶心,简直要吐掉,难以接受,因为后面的苦太大了。

又好比追求荣誉,一下子在人群的空中闪亮登场,过后像流星一样殒落。那些名人们丧失名誉后都饱尝忧苦,见不得人,甚至因无法接受自己而自杀。名誉越大,人的贪心就越大,越要显耀自我,最终难忍的苦就会降临在身上。所以,名誉就像宰人的刀,最后会把自己杀掉。或者看到结亲最终都变成怨;有生都变成死;各种感官享受最终变得特别难受,苦逼在心上,无法忍耐那种寂寞忧苦。

总之,世人一心想追求的东西,自己要看到它的后边际就是苦。营造任何世间事业,最终全部要垮掉,那里面埋藏着巨大的倒塌之苦。这样看清后,对世间事就毫无兴趣,只想抽身出来,不要入在这个可怕的缘起圈里,一旦沾上很快就要亡身、遭难,是这种状况。近的从此生的世间事中彻底退下来,广的从整个轮回事中退出来,已经发生厌患,所以决定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从欣求欲转成厌患欲,这就叫做“退心法”。

思考题

1、 为什么修无常能开发修道的欲?此欲或志对于修道有何重要意义?

2、 为什么没有生起无常观,一切闻法、修法全成了法油子的因?

3、 为什么生起无常观的修量,则启开了趣入一切法道的大门?

4、 从正反缘起观察,博朵瓦格西开示的净除恶缘三级教授的涵义。(反:无明→邪胜解→邪欲→邪勤。正:正胜解→正欲→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