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

关于违法颠倒

尊者在这一段的第二句指示了微细之处:凡是身口意三门跟法道相违的行为,全部落入错误的行为机制、模式和运作当中。

法道是顺合天理、顺合缘起律的正路。从粗分的十善业道开始,逐步进入细分的四谛道,再入六度道,到最后的本性之道,这些全是我们应该顶戴奉行之处。但是现代人所受邪熏染过多,自由意志特别强烈,就习惯于运用颠倒识、运用无始以来的错乱习气。其三门的做法都与法道相违,坚固成性的意乐其实是成为入法的障碍。

譬如,享乐论过强就会堵塞出离之路。因为不能一心解决生死问题,所作都是爱染、贪执之业的缘故,多数堕入恶趣,少数也许在人天善趣当中求取福报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一些持“找感觉主义”者,一直处在飘忽不定、无所皈依的心态,没办法趣入理智之道,也无法发起为道之誓愿。他们对所谓的规则、操守不屑一顾,连最基本的人伦之道都不肯守护,连一分道的内涵也不具备。

还有自我意识过于强盛的人,处处以我为主,不肯开发替别人着想的善根。他处处都要显耀自己、要得到位置、地位等,否则就绝对不干,或者马上爆发烦恼,这种习性与无我、谦卑、利他等德行完全相违,也就无法转入法道当中。或者他会依于自我设想,想怎样就怎样——为了突出自我的一个思路、一个创意、一个想法等,无所不用其极。他无法遵守法则,无法继承传统,时时都处在狭隘的虚妄分别心识运作当中,认识不到真理大道;或者以严重知识化的倾向,一直以分别心的伎俩为荣,在口头谈说上驰骋,根本不肯追随古圣先贤的轨道来逐步纠正自心。从小串习的机制使他三门一直在外游荡,并做出一些无意义或违背正法的行为,入于非法运作轨道的缘故,称为“业颠倒”,以此很难真正进入修法。

凡夫是从清净法界中沦落,他最大的行为驱动力是无明,其中分成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因此,随顺自己的意识其实非常危险,如《四十二章经》所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一个为法为道的人要有皈依、有志愿、有操守、有原则,恒时依于正法而行,才可能顺着菩提道得到逐级上进、升华。否则,不经过法道的纠正,他不可能转凡成圣或回归本性。

此次学习大圆满龙钦心髓,如果因为陷于上述任意一种业颠倒中不能回头,不能踏入这条从前行到正行极其完备、能够迅速回归法界的妙道,就实在太可惜了。内在仍然随顺颠倒的机制,于是成为踏入法道的巨大障碍。因此,尊者教导我们,即使当前没有生起,以后也很容易生起。

当今时代的我等凡夫,在世间几十年熏习邪谬观念,养成了很多错乱冲动,甚至时时都会发作。譬如,处处表现出现代意志,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自私、随意、任性,或者按照自己设想的一套去认定、去行持,丝毫没有将法的机制切入内心,自然会发生业行的颠倒。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出现种种状况,不外是因为他的人生机车里装了太多邪悖机制。虽然暂时在法道上运行,但走不了多久就抛锚,或者翻车、坠崖、误入歧途等等,都是因为内在的邪机制常常发挥作用。更何况,以他长久以来在识田中熏染错乱习性的影响,造成今世强盛的叛逆性、随意性等,这些都是人身上的业行颠倒机制。

以上诠释了当代的业颠倒。对此,我们应当把握因位细分的状态。业颠倒,就因位而言,是行为机制的颠倒、行为习性的颠倒;就观念的熏习而言,往往会造成机制的颠倒;就串习力而言,就造成了习性的颠倒。这些埋藏在我们心中,有无量无数那么多。如果在它们出现时,自心未能严加防范,就很容易误入与法道相反的业颠倒之道,从而堕落于无暇状态。即使是一念不慎,也有可能被卷入非法,使自己几小时、几天、几月甚至几年,都处在无暇中。在此状态中,修法是零,非法的运行却是百分之百。因此,细分上时时努力做到身心跟法道不相违,才有可能真正安住在有暇的法道中。

相反,如果不注意把握细分,就很容易随过去的习性、机制的冲动而转。同时,由于不具备忆念、正知的检查力,又没有生起深刻的胜解信来左右自心,就很容易时时随着业力的泛起、习性的冲动而卷入非法道中,这就叫做“业行颠倒”。以此因位上机制和习性的颠倒,几乎马上出现果位上的随非法转。如此一来,自然常常处在无暇状态。

祖师对此指示了两个理由:一、凡是三门跟法相违的作为,全部叫做业行颠倒;二、自己内心的习性非常深重,所以时时都有可能出现业颠倒。即使之前没出现,以后也容易出现。为使自己不落入无暇状态,就应当时时警惕、策励,观察自己的身心是否与法相违,这叫做暇满上的细分控制。同时避免所有的颠倒,才有可能争取到圆满的修法人身。否则,忽略细分颠倒,不知不觉将大把大把的时间全部浪费在非法状态,也同样是往恶趣和生死的方向堕落。

抉择了“业行颠倒”之后,我们再回到“意乐殊胜圆满”,来比较具足圆满意乐和不具足之间的悬殊差异。譬如,一个学生对物理有意乐,以此驱使着他在物理学领域不断学习、钻研、实验等等,发起了无数行为。这无数的因缘,都决定他将成为一名献身物理学的人。意乐之门一旦打开,行为也就随后发出。而另一名学生对物理学毫无意乐,也就根本不肯做出种种相关的行为。或许他从小喜欢经商,以此意乐驱使,将在商场上奔波一世。可见,意乐作为先导,能决定行为。

推展到修作佛法上,则是以善意乐最为重要。晋美朗巴祖师也说“于善胜解”,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崇尚善,以善为第一。毕竟,五乘正法都建立在善业道上,是以善为所依。善是一切法的心要,只不过配合以不同的见地来行持。能够于善具足胜解,以善为先导,才肯昼夜精进,才会从人天善发展到小乘善、大乘善、离相善等等,逐步回到自心的本善。也就是说,对于善有意乐,自然趣入于修行正法;否则,不善的人心,不可能发起相合正法的行为。

譬如,崇尚孝悌忠信者,会在一生一世当中都实践儒道,他会努力去做一个正人君子、一个世间圣贤。同样,就佛道而言,具备了对三士道的崇仰、坚信、胜解,才会驱使自己献身于正道。

以下士的意乐,一心修持来世义利,将逐渐得到善趣的果;以共中士道的意乐,一心修持出世间戒定慧善,或者说逐渐以无我慧断除私我的贪著,日日夜夜发起解脱道上的行为,将会趣向截断轮回之流的寂静解脱。再者,大乘行人为能利乐一切父母有情,为能断除他们相续中所有转生三界六道的苦果和习气,为能将他们安置在不住有寂二边的正等觉果位而发心,这种极广大的菩提心是一切万善之王。他们对于菩提心的胜解将会牵引自己在大乘道上逐步迈进。如果是希求入于金刚乘或者禅宗之道,就需要相信自心本性本来是佛,一切善法圆满具足,对此不添加任何分别识的染著,完全顺乎本性而行善,从而回归自性。

如是,具足殊胜善意乐者甘愿献身法道,使自己成为百分之百的具法人身。也就是说,这种强大意乐的驱使和导向力,能使内心分分秒秒精进于法行,实现噶当四依中的“心依于法”,成为一名为道献身的“士”,成为一名法道上的行者。相反,不具足善意乐的人,他的心不崇尚也不趣向善,对于善没有一种欣求的力量,自然就落在善法之外。内心一旦行持邪行、与法道背道而驰,那么他的一生一世毫无实义。如今我们具有对善的胜解或者希求、崇尚之心,即是具足意乐的圆满。

【思考题】

1、 从最低化、起点化上来比较,根缺与根具在修法上有什么差别?

2、 业颠倒中:

(1) 尊者讲的业颠倒是指哪些情况?为何障碍趋入法道?

(2) 当今时代业颠倒的情况有哪些?为何障碍入法道?

(3) 反省自身是否有行为机制和行为习性的颠倒,如果有,是从小熏习何种颠倒意乐造成的?它是如何障碍自己入于法道的?

(4) 在细分上观察如何是有暇?如何是无暇?

(5) 我们为什么容易落入无暇?应如何防护?

(6) 从正反面观察,为什么修行佛法以善意乐最为重要?

于正信处佛的正法不信的话,其余世间的诸大力天龙等,以及外道的教等,无论做到了信多少,然而不能从轮回和恶趣的苦中救护故,于佛的正法——教和证的体性者,获得因相知的信心者,是无谬的正法之器故,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

心要提示:

1、此金刚句具无量义,须层层讲述、层层领会,力求得到深刻定解。

2、“处”字关键,须抉择信处和非信处的差别。

3、反面应推到极致,认定对非信处无论做到了信多少都无救护力用。外道的教,是指佛教以外的种种修道门派,“等”字当中包括一切世间知识、学说、理论等,尤其可以结合当代情况进行思维、观察。“救护”的对境须于轮回和恶趣两处观察。

4、从正面应当观察到,对于教、证二正法获得胜解信在将心推入法道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教法和证法的关系,以及对正法产生胜解信与修持法道的关系,而且是需要落实在各乘法上进行观察。

5、由以上反、正面的理由,对于正信圆满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生起定解。其中主要和次要的涵义,也要由正、反两面思维引发定解。

6、认识信处和无信处在修法因缘上的绝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