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行备忘录·闻法行为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4-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闻法轨理(三)闻法行为》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它是如何出现的?其实是感觉自己在吃苦、受不了,于是起厌烦。闻法是这样,工作也是如此。比如做某项佛法方面的工作,起初很激动,但时间长了、身体累了,工作条件差,或者整天忙忙碌碌,就感觉太单调、不喜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方面。

有人会说:我累了、饿了、苦了,发点牢骚还不行吗?

回答:从法的要求上来说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它会导致由此舍弃法和上师。本文直接说到,出现的效果就是非常容易舍法和舍师,他厌烦到什么都不想要。譬如给你一种食物,开始你还会觉得好吃而欣然接受,但吃到一定量就感到受不了,于是大喊:“我不要了,我再也不吃这种东西了”,当时就产生一种弃舍的态度。同样,以闻法疲厌而弃舍的缘故,会集舍法罪。

我们作为相信因果的修行人,一定要了知哪些对自己不利,以便提前进行防护。具体该如何做呢?舍法的心态是“我不要它了!”持法的心态则是“我要永远受持它,永远不舍!”以此持法的祈愿可以对治舍法心。此处龙多上师开示到,在起舍法心之前就要防护,也就是每次听完法都发愿印持:“但愿我遇法!遇到上师!”而不是等生起舍弃心以后才忏悔。每一次都是正面的祈愿的缘故,这种强烈观念,在何时何处就都会保护、摄持我们的心,不往舍弃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龙多上师告诉我们第一个对治方法,是用“不离师、不离法”的依止心作印持,每一次闻法末尾都发下善愿:“愿我不离法!不离师!”之后再退场。其中所蕴含的善巧在于,以此等流我们下一次还会再来闻法。然而如果是最后起念:“我不要再听了!”这种缘起就很不妙,可能导致下次真的不再来听。所以每一次都要留余地,让善妙的等流接续下去,“但愿我再遇师!再遇法!”一直具有下次再来的意乐,这便是缘起上的善巧。不要等自己生厌烦——“我下次还要来啊?”心里不情愿,却不得不勉强自己憋着一口气去听,到了后来就很难咽下这口气,最后就有呕吐之感,一见到经堂就想吐,或者一想到要听法简直烦得要死,如是在识田上已经种下不愿听法的习气,就很容易造下舍法罪。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学习,有的学生厌烦学习。前者往往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听完一堂课还期盼下次再听,每次都有强烈希求。他的好乐心不断增强,听讲再多也不会有逆反心理。他觉得能学到知识就很幸福,由此一直在良性运转;而厌学的学生,最初就破坏了缘起,上课就持一种消极态、躲避态,没给自己一种良好的提醒,下次上课还是想“我不要听”。他不但内心舍法,而且外在表现上也是距离老师远远地坐着。如此一来,心和心还能接通吗?对法师厌烦,岂能承接他所传下来的法吗?不可能。厌烦的情绪发起,心便随之封闭,不愿再接受传法,这些都是需要对治的状态。

心与心之间的契合非常关键,要想长期相处,双方的心态很重要。尤其是自己方面出现故障,譬如处在杂染的状态,会导致正法不能顺利被吸收等诸多过患,因而需要及时处理。而对于其中的第六疲厌闻垢,第一个方法就是以祈愿“常遇法、常遇师”来对治。

其次是提起大欢喜心,来对治饥渴、劳累等苦受。当人们觉得一件事非常有意义时,受一点苦是无所谓,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到这种心理特点。每当稍微感觉有些受不了的时候,就要马上振作起来,提起心力,专门思维这是有极大利益的事。

实际上,以上所遇到的只是一丁点小苦,而如《贤愚经》中所说佛陀因地的求法苦行,譬如投火坑、身剜千灯、钉千钉等,我们就绝对难以做到。可是为什么他可以堪忍如此巨大的苦行?因为了知法的极大利益,从而宁可舍身都要闻受。相比之下,我们受到的饥渴、寒热、蚊虫噬咬、风吹日晒、疲劳、疼痛,或者久坐导致浑身不适等等,这些算什么呢?咬咬牙都能克服,只要我们想到正法利益最大。

再看那些不远万里去挖金矿或者淘金的人,住在非常寒冷的野外,清早起来也极劳累,但一想到不久能得到金子,无论再累他都认为值得,哪怕干上三天三夜也不成问题,就是因为欢喜心、希求心强烈,完全映蔽了小小的苦受。人心便是如此,看到有利益就肯干、肯卖命。又譬如我们大都在世间都读过书,当时为了考上名校、出人头地,读中学奋战几年都不会喊苦,人家劝休息也都不肯,只顾埋头做题、看书。那是什么原因?当然是觉得学习有大意义!如今我们学的是佛法、是成佛之道,无数倍超过在世间读书的利益,还有什么苦不能忍受?

或者从另一方面来看,譬如自己患上严重疾病,医生来诊治,告知需要针灸、开刀等等。虽然受一点苦,但能一次性解决沉疴,于是自己咬咬牙,决定以此小苦代替大苦。再如母亲为让孩子脱离病苦,即使要背他到几十里外求医,也都愿意做。路上再大的劳苦,以她强大的心力,都没有什么不能克服。

以上所举例子,懂得之后应当尽量运用。也就是一旦通达这种内心缘起的合理性,明白该如何操作以后,我们按照原理去修、去做,去顺合于这种缘起之道,就决定能祛除疲厌的垢染。因此,以下介绍这第二种方法。

或者这样生欢喜心:过去我的生命都毫无意义地唐捐了,现在为了求得正法,如果能由病痛饥渴等代受一切有情的苦而闻法的话,在他方刹土须堕入金刚地狱的诸多恶业,于我等大师的刹土——南赡部洲此业增长地,仅仅由头痛就能清净的话,这下就能清净无量罪业、圆满无量资粮,多么令人欢喜啊!我要欢欢喜喜地闻法!

第二种方法是从求法的意义上思维,并生起极大欢喜心:我往昔的生命全都被无意义地浪费,今天能够闻受正法真是太有意义、太幸运了!

进一步思维:我现在为求圣法,受一点病痛、饥渴等,可以代受一切有情的苦。毕竟有苦受时容易修持,无苦则不易进行这种修法,受苦是个很好的机会。譬如饥饿时,可以思维以此代受一切众生苦。或者酷热、身体不适,乃至病痛难忍时,都可观想以自苦抵消一切众生苦。如此听受佛法,能极快地消除往昔恶业。

释迦佛的刹土——南赡部洲是诸业增长之地,业果成熟极其迅速,譬如上半生造业,下半生成熟;稍微造恶,直堕恶趣,稍微行善,便得解脱等等。这是非常难得的因缘,我们处在此地、此时、此状况中,如果善巧修行,能迅速消业。譬如以诚敬、慈悲心为前提,听法时可以观想:“我以现在的少许苦代一切众生受苦。”在其他刹土必堕金刚地狱的诸多恶业,借助一次轻微头痛般的苦,以及同时的这种观修与闻法,便得以清净,这就叫做“以小苦代大苦”。

如上所述,如果扎一针就能去掉百年沉疴,我们肯定会非常欢喜地说:“竟然有这等好事,医生你一定要给我扎一针!”不但不会怪罪医生带来疼痛,反而会心急地催促:“你快点给我扎一针!”同样,我们应当暗自庆幸:“这次太幸运了,我一定要受这点疲累的小苦,才有机会消除极重罪业、圆满无数资粮,多么值得欢喜!真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如是欢欢喜喜地听闻佛法。

人心往往是随想随变、并非固定。以此第二种方法作意而转变心态,自己马上就会振作起来,甚至法师讲三个小时都能坐得住。提起心力、对治垢染,当时就处在诚敬、清净的状态中,仅此一次便能消除无量恶业、积集无数资粮,这种大方便其实就在我们一念之间。当然,如果将心转向负面,就会很糟糕,譬如越坐越苦恼,继而动气、发火、生厌烦心,最后实在忍不下去,就暗暗发誓:“我再也不来听!永远不听你的课了!”由此造下舍法、舍师之罪。试看,关键不都在一念之心吗?如是领会、掌握缘起以后,我们应当积极地调整自心。

小结

听法需要一种自然的状态,没有任何心事、执著,也没造下严重罪恶,也没有现行烦恼或散乱,修行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安安心心地听,或者下午来听都很好。关键是在于状态,否则听再多都无法吸收入心,有什么用呢?太紧、太松、造恶、不恭敬、慢心、疲厌、不励力求,这些统统不合格。具足相反的如是众多条件和德相之后,闻受佛法才能有利益。

我们每次闻法前都应当检查自心是否清净。譬如生起慢心等就要及时对治,因为已经障道,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或者在外溜达得多,逛街、逛商店,跟这个人聊半天,去那家吃一顿,又看电视、听了新闻、上网闲逛等等,内心严重外散,再来听法肯定不灵。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事情很多或者分别心打妄想太多,到了听课的时间才匆匆忙忙去听,不在状态的缘故,法根本不入心。或者自己特别紧张,处在一种执著的状态,或者烦恼纠缠,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或者起了厌烦情绪等,这些都不是如理的闻法状态,心不开通、不明朗就难以受持佛法。

可见,闻法需要各方面的因缘积聚、内心清净才能得到法益;若能长期保持,所得法益更是不可思议。不如法、杂乱的心态,都叫做垢染,在这类状况当中即使长久听闻,也不可能有什么效果,所以都是我们应当断除的如毒般的行为。

总结

如上所述,器之三过、六垢,它们如毒一般急需断除,同时它们的性质、相状、后果如何,以及如何对治,这一整套方法龙多上师全都交给了我们。接下来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如此操作,让自己成为一名纯熟的善巧者。从原来那种盲目、无知,不晓得如何应对、调整等的状态当中脱离,了知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心,并开始走向成熟,这些对于我们来说特别重要。

思考题

1、如理思维并反省自身状况,深刻认识到“外散引生烦恼,毁坏法身慧命”,发起断除的决心后如理对治。

2、反省自身状况,认识内收的体相和过患,思维而通达对治方法后如理调心。

3、疲厌的状况如何?出现疲厌的原因是什么?生起厌烦会导致哪些过患?如何对治厌烦?反省自身而思维,了达其缘起后如理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