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行备忘录·闻法行为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4-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闻法轨理(三)闻法行为》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第一,常常认知自己的过失。如六祖大师所说:“常见自己过。”认知自己的错处,心就落在“我是个很差的人,我一无是处”上面,就不会执持高慢相,能自然放低自己。

第二,把自己的过失揭露出来。就是说,我们要承认并且说出:“我是一个很坏的人,我有这些过失、那些过失。”肯如是去做,我们的心态就能谦下;如果拒绝,坚决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有过错,则不仅慢毒无法解决,而且还会在内心继续扩张。直到最后无药可救,完全被慢心毒化、腐蚀。

第三,常处低劣。到哪里都像个皇帝一样背手、望天,那种不正常状态,没有一点接收法的气氛,最终身心都会出毛病,而且对以后的成就来说也绝对是第一障碍,所以要常处低下位。

第四,穿破烂的衣服。没必要天天穿得光鲜亮丽、好看耀眼,那其实也是一种慢心,为了维护自我体面。当年,释迦导师教导出家人要穿粪扫衣,三衣一钵,当乞士 [1] 。为什么?可以降伏我慢。因此,我们在这些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受用高档、地位高升、名声大噪,或者知识广博时,决定容易生起慢心。人是一种烦恼动物,从实相清净来说虽然本来是佛,但现相上还是烦恼动物。自身有什么优点就缘此生起慢心,慢无处不在。因此,佛陀为使出家人守护自心,倡导穿破烂衣。

第五,对于上中下三种人——比我超胜、比我差、和我同等的人都要起恭敬。也就是说,我们唯一修持恭敬非常重要。如果这一点修得好,上师会观照到法器堪能的状况,从而欢喜传法。为什么?因为弟子人品好,将来决定能够受持正法,传给这种人对众生有好处。但如果是慢心高涨的垢染之器,那就算了吧,跟他说两句客气话也就可以放下,因为不是法器。

这一条说到对任何人都要持恭敬的态度和行为。然而,恭敬对待上等、同等人也许还可以做到,对下等人甚至也需要恭敬就比较困难,一般人会想:“他比我差,让我如何能对他恭敬?”其实,如果对低劣的人都能恭敬,恰恰说明自己是上好的德性。这种根器适合修大乘、修大法,因为心量、气量大,胸襟开阔,成就也就大,发任何愿、修任何法、做任何事都会非常顺利。也就是若能做到恭敬,一切都不难,对一切事都能观清净,对一切众生也都能做饶益。因为他没有停留于烦恼,而是以自己的见解去深入清净的内层世界。

有人说:这些跟我们闻法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扯得太远了?

回答:不要这样想,一切都是同等缘起。我们应当了知等流的原理:培养在这一方面做到如理如法,在另一方面也能同样,使自己到哪里都得利益。

当然,不仅需要外修行为,也要向内修正自己的慢心等,有各方面缘起的调整。调整合格之后再来听法,由于心器清净、贤善的缘故,妙法甘露很容易被顿然吸收、领纳;不像那种充耳不闻、置若罔闻的傲慢者,他们藐视法、藐视法师的缘故,一无所获。比方一个人的孝心显露以后,在社会上、在人群中,方方面面都会生起很贤善的心。这就是他不起恶心的习性使然,真正走上孝悌之道就不会再做捣乱治安或违背众人利益的事。同样,贤妙的心,在法场上也不会做出违背法则之事,这都是由平时的人品所决定。心已经成为贤善的秉性,怎么还可能行于非法呢?人内在的心器塑成以后,就能无往而不利,一定有远大的前程。这也就是我们在闻法之初,着重培养法器的原因。

思考题

1、“慢心”的体相如何?细致反省自心,认识慢心的状况。

2、从以下几点数数思维慢的过患,对于它是“障碍得法益的第一垢染”产生认识,并生起欲断除的决心:

(1)遇上中下三种人都起烦恼;

(2)不生任何功德;

(3)不见己过、不知他德。

3、对治慢心的五个方法是什么?准确掌握后,一一在自身上运用、对治。

无信者,指对于法及法师不起正信。其对治为:需要对于法和法师的无欺生起真实信心。

无信就是对法和法师不起信心。其实要是不相信法,不相信法师,那么听闻也就没有意义了。人和人之间重要的是信任,人和法之间也是信任最重要。我们能信任此法有利益、是安乐之道,就会开始去实行;我们能相信师父的话是真实、有利益,就会照着去做。否则,法师讲再多法对我们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可以说,没有信心就断绝了入法之门。

那么,如何断除无信的垢染呢?对治法便是一直要思维:佛法无欺,法师无欺。如《道次第》所说,一再思维法的利益,作珍宝想、作眼目想、作光明想、作大胜利想、作无罪想等等,或者以各种譬喻思维法的利益而生起坚信。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结合《道次第》中的广说来观修,但此处只以一个作无欺想的要点作为代表。

无欺,是指法的体性、作用等无欺。整个一大法藏从下乘到上乘有无数法门,其中的任何一分都绝对是无欺、是授予我们修心的教授,每一分圣言都能使我们离过证德。所谓法的无欺,也就是指,佛的确看到了缘起、看到了真相,看到众生是如何颠倒而落入衰损,同时,佛也彻知该如何断除衰损、该如何调整并归于不颠倒状态,以及怎样才能生起利益等等,总之,所有佛法都是在宣说真理。

相信法的无欺,就是信仰法是真理、是正道,随后我们对于任何圣教都容易生起信心。对于我们而言,特别要对大圆满龙钦宁体本法生起信心,要知道其中任何一处都没有欺骗我们。它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江湖骗子的信口胡言:我这种药是多么多么神效,服一贴便沉疴顿愈,几十年的重病在一天之内完全解决,往后无比健康等等。可是真正服药以后,病情反而加重,就不难发觉他是骗子;圣法却绝非如此,它是从彻见的智慧和无碍的慈悲中流露而出,岂能有错?佛的一切种智现见了成办现前和究竟利乐的道路,然后为我等众生传授、宣演,怎会有欺诳?如《道次第》所说,我们能相信佛的无上成就,之后就开始秉持:佛陀的任何一分法都无比珍贵,决定是实现安乐的道路。如是对法生起正信后,就开始把每一分法都纳受在自心上来实行。

就本法而言,从暇满开始,一路一路都是在开示真理,告诉我们如何从一介凡夫逐步转心向道:先是发起四厌世心,走上出离之道;再是修皈依、菩提心,转向大乘、密乘;然后积资净障,接近现证;之后修相应法达至开悟。以这样的一种途径就能了知:“哦!这不是卖狗皮膏药,的确是无上法宝。”生起正信以后,对佛法当中的任何一句一义都不再小看,真正认识到它是无价之宝,是让我们起死回生的妙药;于是,对于所听到的每一句都能接受。同时,信心深切,受持也深,想把每一句都刻在心上,丝毫舍不得遗漏。也就是说,有了信心,就能恭敬地受持此法,并付诸实修。

对于法师也是如此。他是传授正法者,他不是对我们说谎,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行道。他有经验、有传承、有智慧,能够明确知道法义。因此我们应当了知:“这是我的老师,他不会蒙骗我,他是在指导我。”如是生起信心后,才肯按照法师的话去行持;否则,他说多少遍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就好比某条路一定能通往金色的宝洲,那里充满了金光闪闪的宝物,道路无欺,我们应该相信可以走这条路。其次有一位向导,他已经实际成就了这条路,或者他经过别人的传授,已经在地图上熟知这条路的正确走法。也就是他有实证的证德,或者有通达教理的功德等等。古人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即是向导,法是路,对此二者我们理应生信。

相信道路的无欺,就是想:“它的确如此,不是骗我的。”

反之,如果对这条路不相信,当然就不肯走,又怎么会到达宝洲呢?譬如人家说这条路通往宝洲,自己偏偏说:“不可能吧,它会不会把我引到悬崖去?”或“那是条死路,走不通吧!”

世上有假路也有真路。指假路的人同样会说:你这样走就能到达某地等等。但实际只是谎言,根本不是正路。或者有些路只能走到半截,譬如某些宗教只能告知一些现世法,或许稍微有着善道的体性,但还远远不够。实现现世都成问题,实现来世就更免谈了。或者也有一些道,虽然会说到希求来世,但仍不免在轮回里打转,脱不出轮回。譬如世间的很多宗教,可以让人来世去往善趣,但没有出世间道的内涵,就只是相对层面的正路,不是毕竟得到善妙之果的路。还有一种虽然可以出离世间,然而却是小路,是缓慢、迂曲的路,它未尝不是一条好路,因为能得解脱,但不是最殊胜的路等等。


[1]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名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