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一)》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2)以理安立“一切圣教都归属为成佛大乘道的支分”

复次正遍觉者,非尽少过圆少分德,是遍断尽一切种过、周遍圆满一切种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亦灭众过、备起众德,故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断证德类。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摄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无其弗能尽一过失或令发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无不成办故。

分两段推证,第一段:

所成办的是断一切种类过、证一切种类德的佛果,能成办的因就应当是能灭一切过、发起一切德的圆满法道。

因此大乘道完全含摄了其他乘里所有断德、证德的种类,也就是其他乘的断德、证德全部是大乘道要完成的部分。

第二段:

佛的善说无不能除一分过、引一分德,而一切种类的除过引德,大乘无不需要成办,因此佛说的三乘圣教都摄入成佛大乘道的支分中。可见,三乘本是一家,哪有什么矛盾?

这里要认识大乘的内涵,大乘中含有小乘这个共道部分,它属于道上前阶段要走,而不是道外的部分,就是按照先走共道、再走不共道的次第,来发展修心。初步是按照共道来修心,作为前行,在共道上已经做到了除过引德,有了充足的修量后,再升级进入不共的道开展修心,由此就能达成圆满的断证而成佛。这一条从共道到不共道的修心之路,就是使人心渐次除过引德、最终完成佛果的大道,称为大乘。

从这里要建立“圣教无违”的大观念,如同《法华经》等所说,佛来世间说任何法都是同一本怀,是直接或间接引导众生往成佛的方向走,而不是反方向走。由于佛的智慧彻见了缘起,因此佛所开示的取舍要义毫无错谬,众生遵佛的开示去实行,决定能离苦得乐。佛不说无意义的语言,佛传的任何教法都是引导人在内心上除过、引德,因此都是把人往成佛的目标上引。这些法道都是让人心升华而成佛的道路的一部分。这就是全体圣教的体性。

一旦得了这个认识,就会通达圣教间无有相违。会清楚地看到,佛说的一切圣教,都是大乘道的一部分。这期间的一切除过引德,都是道上的一分发展,或者说离成佛近了一步。既然佛的圣教都能让心除一分过、引一分德,那当然是完成佛道必要的一部分,因此无有相违。

(3)修习大乘中的金刚乘,应具足共道波罗蜜多乘的体性

要知道,大乘包括波罗蜜多乘和金刚乘两种,在金刚乘里含摄了波罗蜜多乘的体性,因此波罗蜜多乘实际是金刚乘的共道部分。确认这一点后,就不会犯“学密舍显”的过失,会从根本上远离舍法罪。

设作是云:“若入波罗密多大乘,虽须劣乘法藏所说诸道,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诸道非为共同,道不顺故。”

如果有人这样想:虽然趣入度彼岸大乘必须以小乘法藏所说的各种道作为基础,但对趣入金刚乘的人来说,度彼岸乘里的各种道不是同行的道,(不必要学,)理由是:这两种道不随顺。

这种观点认为,金刚乘的道和度彼岸乘的道是两码事,就像分别通向东西两条道,完全是毫无关系;又像上了船走水道,就不必走公路。途径上完全不关联,各走各的道,叫做“道不顺”。这“道不顺”成了许多人心中“入密可舍显”的理由。

事实上,度彼岸乘道的体性都已摄入金刚乘的道里,属于金刚乘中的共道部分,因此“道不顺”并不成立。以下就说明这一点:

此极非理。以度彼岸道之体性悉皆摄入,意乐谓于菩提发心、行谓修学六到彼岸,是则一切定应习近。

破斥:这种立论非常不合理。因为度彼岸道的体性无非意乐和行为两种,而这两者都摄入了金刚乘,因此恒时都要依止。

“度彼岸”是乘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心乘着这个法乘,就能真正走到圆满的佛地,是这样的法乘。从现相来说,心上有生死和涅槃两种状况,生死好比此岸,涅槃好比彼岸。自心从生死的状况中逐渐走出,最终走到菩提果地的道,就是度彼岸乘的道。走这条道要由意乐和实行来完成,道的体性就摄在这两分里。

“意乐”指真实发起了求证菩提的心,或者确立了菩提志愿。“行”,指由此志愿驱使,发起证果的行动,具体指修学布施等六种能到彼岸的道法。由于这两者都摄入了金刚乘,因此密乘行者不应舍弃。

以下引三段密教证明这一点:

第一段密教:

如《胜金刚顶》云:“纵为活命故,不应舍觉心。”又云:“六度彼岸行,毕竟不应舍。”又余咒教宣说非一。

比如《金刚顶经》里说:真言乘行者纵遇命难,也不应舍弃菩提心(求无上菩提的誓愿)。又说:毕竟不应舍弃六度的实行(永不舍弃能到佛果彼岸的道法)。其他真言乘的教法里,多有这类说法。

第二段密教:

众多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时,亦多说“须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共者,即是菩萨律仪。受律仪者,即是受学三聚戒等菩萨学处。除发心已,如其誓受学所学处而修学外,虽于波罗密多乘中,亦无余道故。

在众多密教灌顶的仪轨中,即将入无上瑜伽的坛场时,也多数说到须受持共和不共两种律仪。“共”指三聚戒[1]等菩萨律仪。“不共”指三昧耶戒等金刚乘律仪。

除发起菩提心后,按照发誓受学的学处而修学之外,再没有波罗蜜多乘道的内涵。因此,金刚乘的道里摄入了波罗蜜多乘道的内涵。

第三段密教:

又《金刚空行》及《三补止》、《金刚顶》中,受阿弥陀三昧耶时,悉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

再者,在《金刚空行》《三补止》《金刚顶》等密教中,受持阿弥陀佛三昧耶的时候,都这样说:要全分地受持外、内、密三乘正法。受密乘律仪时,必须发誓受持三乘正法的缘故,足以证明波罗蜜多乘被摄进了金刚乘。所以,“波罗蜜多乘不是密乘同行的道”,这种看法非常错谬。

这里说到的“三乘”,指外声闻乘、内菩萨乘、密金刚乘(不是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原译中漏了一个“内”字,应当是“无余受外内密三乘正法”。“无余受”三字明显指出,对于三乘一贯体系的正法,要全分受持,不容丝毫舍弃。

很多学密的人造舍法罪,都是源于一个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只要学密乘的法,其他法都可以舍弃。这里引的密续十分明确地指出:密乘行者要全分受持三乘正法。这就有力地破斥了邪见,证成了修上乘法必须具足下乘的基础,因此要严格地依照次第进修。学密乘的人事先得到这个认识,就会对三乘法道完整地受学、修持。这样一来,就彻底止息了舍法罪行。

(4)结论

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

通过以上抉择,认识了三乘法道连贯的体性后,就会看到上面这种观点极其浅陋。很多人因为见到三乘的学处有少分开遮不同,就执著三乘教法之间像寒热相克那样完全相违。这只表现出他们的智慧极其粗浅。

“少分开遮不同”指进入上乘修法时,愿力、见解、心的成熟度等,都到了更高阶段,因此允许行为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运用更善巧、高效的方便。比如,声闻乘里所遮止的某些身口行为,菩萨乘则开许行持;到了修金刚乘的阶段,具足了显教的止观条件、空性条件等,又具足加行的修量,就能利用五毒来修道。诸如此类,三乘学处会有少分开遮不同。

慈父育子的譬喻

心要提示:

哀哀吾佛悲智深,一心育子作觉皇,

步步提携含方便,谁曰此中有相违。

为了确立圣教无违的观念,可以借助这个慈父育子的譬喻来发起定解。

有一位慈父,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他设立了从幼儿到成年间的一系列圆满的教育。在各个阶段,相应孩子的身心状况和成熟程度,做应时应机的教导。这前前后后做的教导,有没有相违处呢?

从父亲设立教法的本怀来观察,他唯一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完人,而且他有远见卓识,知道该怎么设立次第,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渐培养。这一切培养的方便,都是为完成目的而设立的,也都是达成目的的一分因素,因此无有丝毫相违。

还要进一步看到,各级教法间有有机的联系。整套教育设置得十分完善,非常善巧,完全符合人心渐次成熟发展的规律。前前各阶段的培养和塑造,用意是为将来深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实际表明,这些基础的品德和素养,全部成了助成后后发展的极切要的因素。这要看到前后极其随顺,前前养成的这些品德,根本不会白做,全数都融入到后后的成长中,每一分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且得到后后更高的教导,会使这些品德更加深广、圆满。这个譬喻有很大启发作用,大家要仔细思维。

接下来要看到,父亲各阶段的施教会有开遮不同。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心、智慧更为成熟,在他已经能把握自己的时候,过去不允许做的行为,现在允许做;过去允许做的行为,现在要遮止。这样在前后的教导上有一点开遮不同,这很正常。如果以此就执著成一切教导间都像寒热相克一样直接相违,那完全是颠倒的看法。智者会认识到,小中大的各级教育要适当配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才能圆满发展他的心,最终培养成完人。前后一整套的教导不仅没有相违处,而且是全部随顺的。每一分品德的养成,全部成了后后进展的因素,没有一分是障碍,是无用的培养。

同样,佛作为众生的慈父,说法的本怀唯一是引导众生成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以智慧施设各阶段的教法,来引导众生渐次完成佛道。为此,设立了小大密等若干级的教法。施设的教法体系是如此的完备,一级一级地引导众生的心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达到完全的觉悟。每当具备了下层修心的内涵时,就再引入到上层,这样逐渐地拓广、加深,再带进更妙的道中。要这样体会到佛施设完备教法体系的用意所在,看到每一分教法都是引导心成佛的要素,由此会胜解佛的教法彼此间毫无相违。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天时间,用心思维这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为了圆满成办利他,菩萨须学三乘圣教?

二、思维小乘法属于大乘共道的涵义。

三、为什么说一切圣教都摄在大乘道的支分中?

四、思维三乘一贯的成佛法轨。

五、依照慈父育子的比喻,思维圣教无违的道理。

[1]三聚戒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