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一)》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以下就以正理来成立两方面:第一、为了圆满地成办利他,菩萨要学习一切圣教;第二、为了圆满地成办自利,菩萨也要学习一切圣教。如果能以正理证成这两点,就认识到一切圣教都是使人成佛的顺缘,因为成佛就是二利圆满,而一切圣教又是圆成二利的方便之故。

1、为圆满成办利他的缘故,菩萨须学三乘圣教

心要提示:

欲度三乘人,须学三乘法,

如医普济世,遍学治病方。

(1)简要的观察

此中诸菩萨所欲求事者,谓是成办世间义利,亦须遍摄三种种性所化之机,故须学习彼等诸道。

菩萨所希求的事业就是成办世间的义利。这里“世间”的涵义是指一切根性的有情,“义利”则是指让一切众生得到现时、究竟的一切利益。菩萨的所愿是对于一切众生都能给予他所有现前和究竟的利益,这是在利他上所达到的圆满的量。

这种圆满不只服务于部分有情,或者只做到部分利益。就像一个大医王,他的大愿是救治世界上的一切疾病,让任何一个患者都能康复。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得精通一切医术,不然就做不到对一切病人都应病与药,做最恰当的利益。

这里在利他方面要特别做一番考量,也就是如果要做大医王,那就要为一切病人考虑,所想的就是众生有什么病,怎么为他治疗,这样一来,凡是能治病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因为,如果只是学会了一部分医术,那在面对另外一部分病情的时候束手无策,就不可能利益到这部分病人。同样,菩萨也要专门为众生着想,要想到众生有各种根性,为了能全面地摄受三种种性的众生,就要学习能利益三种种性的一切道法,而这些又全都摄在了佛的法教里。因此,为了做到圆满地利他,菩萨需要学习一切圣教。

佛是利他圆满的代表是彻底的实践者,他来到世间面对一切众生,都能应机设立教法,把他们带上安乐之道。所以佛的教法实际是救度一切众生的圣教,其中的每一分教法都是随应众生的根机,切实地开出治心的药方。现在目标是成佛,想达到跟大悲世尊一样的利他成就,当然对于佛传的一切利他的法门都要学。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大愿的内涵。

要达到究竟利他,就必须学会一切利他的法门。因为学会了才能摄受众生,才能为他治疗,使他康复。由于佛传的法门都是利他的方便,所以对于这样的甘露法藏不能起舍弃的心。这里一旦悟通了佛圣教的性质,就会恍然明白:原来一切圣教都是达到圆满成办利他的支分顺缘。

这以后,在面对佛法时,就有了正确的态度,知道必须学一切利他的法门。虽然现在还不能全学到,但观念上已经认同要学一切法。至于何时圆满,那只是时间问题。

(2)细致的观察

思维之一: 要摄受某一类根机,就必须学会能度他的法道。

这又要依正反面的理由来成立。正面的理由:只有自己无谬误地善趣此道,才能让别人发起决定。反面的理由:如果自己没能如实决定,就不可能为别人开示。

如《释菩提心论》云:“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

如《释菩提心论》里说,在引导别人时,如果想让他的心发起决定,自己就必须恒时无错谬地趣入此道(是自己要无误掌握的意思)。

比如一位医师,如果想让别人认识某种草药的药性,首先他自己得验证这个药性。所以他要亲自去品尝,感受这个药物服用后在自身上发生的变化。经过观察、了解和确认后,才能用于临床,帮助病人康复,或者让别人对这个药的作用也有所认识。

又像一位老师,要教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包括了从幼儿到成人之间的各种年龄段,习性也迥然不同,面对如此复杂的学生群体,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引导。这就要求他自己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有全面地了解,又必须要有引导的智慧,才能应机施教。作为菩萨,为什么要通达五明、要有一切智的成就,才能圆满地利他,也是这个道理。

又如一个向导,要引导一群人从甲地到乙地,两地间有许多条路可以走。所引导的人喜好各有不同,有的喜欢途中看山,有的喜欢沿途戏水;有的喜欢经过热闹的城镇,有的则喜欢一路安静地走过村落……这就要求向导对两地间所有的路和路途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才能给不同喜好的游人以相应的指示,让喜山的人走山路,好水的人走水路,爱热闹的人走大路,求寂静的人走小路。菩萨引导众生也是如此,要引导众生走某条路的时候,自己心里首先要对这条路有决定的了解。只有自己首先完全精通,才有能力让别人也发起决定。如果自己一次也没走过,没有通达这个法要,那又怎么能让别人发起决定呢?所以,智者为了利他,自己要恒时无谬地趣入法道,只有对法道非常通达,才堪能成为众生的导师。

《释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自若未能如实决定,不能宣说开示他故。

《释量论》里说,方便生的因如果没有在自心中现起,就很难以为别人解说。方便和方便生是一对因果,自己首先要有“无误了达法道”这个方便,以此才能有“为他人准确开演”的方便生。

菩萨要想何时何处都没有障碍、善巧地引导别人,那么首先自己一定要通达一切道法的内涵,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做到。因此《释量论》里说“有了方便,才有方便生”,之后才能无碍地给众生开示。如果自己没有“通达法道”这个方便,那就不知道该怎么来引导众生。只有心里显出了法义,才能无误地宣说。自己尚且茫然无知,哪里能为别人开示呢?这是可以决定证成的。

下至生活的琐事也是这样。比如煮酥油茶,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煮,哪可能教导别人?炒菜、开车、修电器、用电脑、写字、作画等等,不都是这样吗?总之,任何自己不会做的事,都不可能教导别人。如果自己不通还要去教导别人,那就不是老师而是骗子了。

配在意义上也是如此,菩萨要摄持、引导一切众生,有效地趣入佛道,就必须对三乘的法道全部了达。菩萨要有巨大的力量,因为他要成办的是最圆满的利他事业。因此要学习一切法道。不然,只要对某些法还有不了达、不能掌握,这些法道没有在心中显现,那就没有办法教导相应一类的众生。

可见,要实现圆满的利他境界是何等高度的目标。我们如果发心要圆满地完成利他,就必须首先在自己心上立下志愿:“一切法门誓愿学!”

思维之二:

成办利他的法道=三乘法道;

成办世间利益的智慧(道种智)=了知三乘道的智慧;

菩萨要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益,故必须遍学三乘法。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

菩萨须要通达所有利他的法道,这些法道归摄起来就是声闻道、缘觉道和佛道。因为出世间的果位只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所以成就果位的法道也有三种。因此了知三乘的法道就是成办菩萨所希求的圆满利他事业的所有方便。

凡是想圆满做到利他的菩萨,都必须学习三乘法道,只有对此全部通达,才能普遍地摄受三乘根性的众生,无误地引导他们成佛。好比说,一切医术可以归摄在三类医科当中,只有对这三类医科全部精通了,才能利益一切病人。这就是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里说到的,凡是想圆满利他的人,都应当由道种智来成办世间利益。

“种”是种类,“道”是法道,包括一切能引导众生离苦得乐的道法。包括暂时的道、究竟的道,通向声闻果、缘觉果和佛果的道,只有对这一切都了达、掌握,才成为大导师,能引导一切种类的众生,走最适合他的安乐正道。

像这样,只要懂得果位上要达到的利他的量,就能确认,菩萨为了圆满地成办利他,必须要学习一切圣教。

《胜者母》中亦云:“以诸菩萨应当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

《般若经》当中也说:菩萨们为了完成无上圆满的佛道,为了实际做到普度一切众生,应当在自身上发起一切道法,也就是一切道的内涵都在自身上实证到。同时为了度脱一切众生,应当了解一切道法,这些就摄在声闻道、独觉道和佛陀道当中。

声闻和独觉道属于小乘,佛道包括大乘的显密诸道。所以菩萨要有广阔的胸襟,能圆满受取佛的一切法教,首先要有这个认识,要确立这个志愿。

接着佛很明确地交待:对于一切大、小、显、密各乘道法,菩萨都要在自身上圆满它的断证功德,一切诸道里所要求做到的除过引德,菩萨都应当在自身上完成。

比如说,针对人天乘的道,菩萨首先自己发起对因果的胜解信和细致取舍因果的心和行为,使自己的身、口、意一切行动都随顺因果正道,这些功德都要具有;而对于小乘的道法,也是自己要有坚决的出离心,要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染著世间的名闻利养,一心一意地修持无我道,勤修戒定慧;进而在大乘的道法上,要有以利他为重的菩提心,要舍弃自私的耽著,圆满地行持六度之道;最后,就金刚乘的法道来说,一切密乘的见、修、行、果也都要在自身上全部做到。

像这样,要修成无上佛果,就必须修出这一切德相。虽然这些暂时不能全部具足,但必须确立这个志愿,然后逐渐地来实修实证。这样在因上就不同,无论是发愿、实行、趣证都不一样。

依靠这样的圣教和正理,我们完全能确定,作为誓愿成就无上佛道的人,对佛的一切法都要圆满地受持,下至任何一分都要十分珍重地受学,对于它经过闻思确认了修法之后,就直接纳受在自己心里,恒时殷重励力地行持。这样就不会有对圣教取一舍一的想法。

一般人学了大乘就舍弃小乘,他认为“我只要学大乘,其他小乘不是我需要的”,“那些劣乘的法我不必要学,因为我是学习殊胜法乘的人”,因此堕入了舍法的险坑。为了救度这种人,下面以理破斥这种观点:

故有说云“是大乘人故,不应学习劣乘法藏者”,是相违因。

所以有人这么说:“我们是大乘行人的缘故,不应学习那些声闻等的劣乘法藏。”这是一种相违因。

“相违”就是能立和所立相违。能立是“我们是大乘人,也就是应当圆满成办自他二利的人”,所立是“不应学习那些摄受声闻等根性的劣乘法藏”,这就相违了。圆满成办利他,就要求遍摄一切根性,然后说我不要学习能摄尽声闻人的法藏,这成了自语相违。

好比一个人说,我立志做大医王,普遍地救治一切疾病,所以不要学那些劣等的专治足癣的医术,这就是相违因。因为它包括在要救治的一切疾病中,又说它的疗法我不要学,显然相违。

又好比说“我要做大向导,引导一切人走城市中的任何一条路”,然后说“ 我不必熟悉这条路,因为它是狭小的路”,这就相违了。明明说要引导一切人走任何一条路,却说这条路我不必要熟悉,显然是自语相违。这样就反证到了,要引导一切人,就必须学引导一切人的法。

2、为圆满成办自利的缘故,菩萨须学一切圣教

心要提示:

两含两要两不违,三乘一贯佛道施,

基小见大安栋梁,体禅用密净为归。

两含:大中含小,密中含显

两要:学大要修小,学密要修显

两不违:小大不违,显密不违

(1)修持成佛大乘道应修小乘道法奠定道基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余一切,虽诸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使心趣入大乘的道法,有共同的道法和不共的道法两种。总的是要在自心上既修持共同的道,又修持不共的更深广的道,来引导自心趣入成佛之道。完成佛果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其中和小乘行者共同走的道路,就是指小乘法藏里所说的各种道品(比如皈依、业果、出离心、别解脱戒、人无我慧等道品)。这些要在心上经过的道,为什么舍弃呢?没有理由!因为心上只要没经过这些修证,就无法成熟、扩充、广大,或者说这些道的功德,没有在心中养成,就没有基础,无法凭空建成万丈高楼。所以,在小乘法藏里,除了少分如希求一己寂静安乐等的不同点之外,其余所有的部分,即使大乘人也应当修持。

因此,在诸多菩萨方广藏的法教里,详尽地演说三乘道法,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共道的涵义

“共道”的意思是,大小乘行者同样要走的道,比如人都要学说话、学走路,不是将来要做大人物的孩子就不必学。如果话不会说、路也不会走,还能做大人物吗?连幼儿园都进不了。

同样,要成就大乘最圆满的果位,种种的共道都必须在心中发展出来,一道道的关都要透过,这是回避不了的。如果心上没有经过一段段实际的转化,连皈依的誓愿、出离心等都没发展出来,那连三宝的组织都还没入,连起码的走解脱的愿望都还没有建立。想一想,这还没经过佛道婴儿期的人,能坐在摇篮里,引导无数人走解脱道吗?这样连佛教的幼儿期教育都没完成,哪里无因就成为佛道上的大人呢?如果还避开它,不注重补好共道的基础,不及早过这些关,终究没有能力修持大乘不共的道。

这里一定要认识共同道的涵义。这是大乘道前期要经过的部分,由于前期的培训和小乘行者学的道共同,所以是共道。就像要培养出完人,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前一阶段首先学语言、数学等经历与普通人的教育一样,不因为培养的是完人,就舍掉这些基础不学。恰恰相反,正因为培养的是完人,所以先要培养出普通的素质,然后再完成特等的教育,造就特等的品质。

共道的养成是自心发起不共道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后来能撑起大乘不共道的基础。心上没有实际发展出共同道的断德和证德,就根本没有打下道的基础,因此心上建不起不共的深广二道。这像是没通过语言、算术等的基础学习,就无法深造高级的学科那样。

小乘道法中除少分外,都是大乘道同样要修的部分,就是大乘行者同样要经历这些修心,要发展出这些断证。“ 少分 ”指只求一己解脱的下劣作意。它不为大乘所取,因为这直接跟利他为重的大乘心相违。其次,戒律的开遮上也有不同。小乘着重持身口的戒,大乘着重持心戒。小乘戒不开许的地方,在大乘中能开许。比如大乘行者有利他的必要和能力,在不违菩萨戒的前提下,开许说妄语、绮语等。

像这样,除少分不同外,其他都是共同要修的道支,大乘行者要首先在心上发展出这些断证,而不是舍弃。为了学高等数学,就要尽早完成四则运算的学习,而不是舍弃。如果舍弃学四则运算,没有先打这个基础,就学不成高等数学。

小乘道法是佛教中的小学课程,是针对众生根性、意乐等较小的阶段传授的;大乘不共的道法是佛教里的大学课程,是对那些具备了基础,根性、意乐等培养好了的学生传授的,当然道的内涵更大。但要知道,这个“大”是在“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小”的基础,也建不成“大”。为了充实修大乘道的基础,菩萨方广藏里广说三乘法要。这是很重要的措施。想一想,如果小乘的道跟大乘道完全无关,甚至直接相违,为什么还在菩萨法藏里广大宣说呢?可见,小乘法是大乘的基础。为了真正立起大乘道,要特别注重培植道基。这样才真正懂得共道的涵义。

下面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举例说明

第一个例子:为了修成菩提心,要具备很多共道的素质,比如深信因果的心、对轮回苦的认识、真实的出离意乐等。首先要有这些基础,才修得起菩提心。比如首先注重考虑自身的状况,先是思维透苦谛、集谛,真正认清自身上惑业苦不断循环的大苦相后,一心希求解脱轮回。有了这个基础,再推己及人地做广大的思考,心上要有这样的想法:不仅是我,无量众生都是这样,不自在地漂流生死,如果不发心救度他们,就会一直恶性循环,会陷在无穷无尽的苦流中。这样见到无量众生全部陷溺在苦海中,就会启发出大悲心,誓愿拔除一切众生身上的生死大苦,为此立志证取佛果,就出现了愿菩提心。这就看到,佛道上的修心特别像世间的读书,先是完成初级教育、中级教育,才能进入高级课堂。像这样,如果前面没有经过共道,对苦谛、集谛没有开展出透彻的认识,在自己心上也没发展出出离心,那就没有修菩提心的基础,培养不出大乘意乐。

第二个例子:心上先修好人无我这个共道部分,这项课程和小乘行者修的完全一样。首先努力思维,取得对人无我的定解,而且要不断地加深定解,时时观照无我。如果特别注重修这些基本功,常常有意识地对治我爱执,取得了这个基础修量后,再修自他相换,就能很快把我爱执换成他爱执,因为心里的阻力——爱执自己的心已经很微薄,所以修起来很顺利,稍加转动微一转就能趣入。

像这样,能先修共道,各方面的心都修坚固,再修不共道就会非常顺利。反面要看到,如果初级的法道修到足够的量,心上没得到充分的培养,就没有修上去的潜力,也就很难出现上乘道的修量。

看清内心法道发展的次第

要这样观察到:内心的发展不可能一步登天,现在重要的是,按一段段的次第来发展自心。如果次第紊乱随意进行,就会落得一事无成。所以我应当从最低的地方起步,循着次第渐进地修心,这样逐步地转化,就能有真正的进展。经过一段段的历程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这里要严格按次第进行,对于一个个必备的要素先要做到量,然后按照心上开发的原理,一组合、一调动,就能跨越到更高的道上,能顺利地升级。就像组装火箭,基本的要件是不可缺少的。要件一个个做好了,就有了装配条件,然后正式组装。一组装成了火箭,就能迅速升空,能在高广的道上迅速运行。要认识到,从前到后一整套的工作,都是组装火箭工序里的事,不能看成局外的事。借助这个比喻来思维,会完全懂小乘是大乘共道的涵义,而且在次第上能看清,哪些部分是前阶段要做好的,哪些方面是后阶段要进修的,心里会完全定下来,会按照方案循序渐进地完成,结果一定会达成目标。

相反,随意地紊乱次第,违背缘起律乱来,就什么成就也得不到。好比读书,不依次第,随便乱学,就总是留级,无法升学。所以,先要在浅层、粗分上真正拿掉颠倒的心,发展出纯正的心态(跟法道相合的心态)。这一份心真的引出来了,又练习坚固了,最终凝结成法上的性格,才算完成内心这一分的发展,才有一分证德。这不是口里说说就完事,也不是纸上答一答就算过关,而是要真正修成这一分品德,造出法身慧命里一分新的机体。没有一番勤苦是修不成这样的心的。

首先第一步非常重要,心真的变掉了,修成一个新的心了,就转换了一分。这时就有信心,就愿意修下去,然后再修更细一分心。只要如法炮制,就会再去掉更细一分的颠倒心,修成更细的纯正之心(跟法道相合的细分善心),这样内心就得到更大的发展。

总之,需要这样循着法道的次第,把善心一分分地发展出来,把过去心里建立的颠倒系统逐渐拆掉,纳入纯正的法道系统,贤善的心和行为一分一分都建立出来,逐渐把自心转成全分的法道。是要这样真正修成一个善心的系统,达到非常坚实有力。

就像建几十层的高楼,地基打得非常深,非常牢固。要像这样扎实地打成内心的基础,一整套的法全都化成禀性,深入骨髓,牢不可拔,任运能起,这就真正塑造成了修上乘法的法器,有能力迅速转入上乘的修法。因为已经有很深的底蕴,一直是在自心上切实地修行,多年的勤修已经打了很深的基础,当然一修不共的法就能迅速趣入,跟只是口头高谈,里面只有一包草的人截然不同。

现在很多人一味高攀大法,又怎么都修不上去,问题就出在根本没有基础,连基本的善心都没养成。

注重小乘基础的典范

例如盛唐时期,慧忠禅师在六祖处受了心印后,住在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多年不下山;利踪禅师住在子湖,四十五年不下山;慧朗禅师住在潭州招提寺,三十年不出门一步;南泉禅师在池阳建筑禅房,三十多年不下山。他们生死心切,坚志出离,在没有取得证量前,不轻率入红尘,而是绵密保任,长养圣胎,以求得到高深成就。

禅宗的大德都强调离欲知足,都有清高道行。比如,青护禅师一生不穿绢布,只穿纸布;居海禅师穿的是麻衣草鞋;智封禅师十年中,一直吃野果,饮涧水。百丈禅师有一段教导说:“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为世法所滞。粗食接气,补衣御寒,足矣。” 意思是,你们求道先要歇下万缘,停止世间各种琐事,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心不著在世间法上。吃点粗食,能接上这口气,补好衣服能御寒,就足够了。

这都是强调出离,一心为道,由于有一片长远心、痛切心,经年累月地专心勤修,所以能成就甚深功德。从中也看出,修大法必须具备小乘基础。

小结:

现在要认识到:释迦佛施设小、大、密一贯体系的教法,是给众生设好一条完备的路,众生沿着它走,就能渐次完成从凡夫心转为佛心的过程。就像设立从小学到研究所之间一系列的教育,使人圆满成才那样。

对于这样体系完备的佛法,不能看成各部分之间毫无关联,甚至彼此相违,如同水火不容。这里是上乘含摄下乘的关系,下乘是共同的部分,完成了再升入上乘,再发展出更大的内涵,这叫不共的部分。由佛施设教法的特点,决定了这是小、大、密一贯体系的法教,是大中含小、密中含显的教规。

以上讲了“大中含小,而不是小大无关”的道理。就像中学课里含了小学课的内涵,而不是两者毫无关系。而且像建高楼那样,是先造底层,再在底层的基础上建高层,不是凭空建高层。施设教法有必然的原则,务必要先打好基础,得到各支分的辅助支撑,才建得起高层。这就极其明确,基础和支分其实是建高层的极切要因素。

由此知道,首先打好人天乘和小乘的基础何等重要。无论是观无常、念恶趣苦、皈依、业果、出离心、戒定慧等,所有共道的功德,都要在自身上修圆满。这些都修得非常好,再修大乘的不共道,就特别容易出效果。有了这个认识,就不会舍弃小乘法,永远不会犯这分舍法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