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

《观经四帖疏讲记(下)》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又告白一切往生行者:现在再给你们讲一个譬喻,守护自己的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是什么譬喻呢?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然于中路乃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下面为行者说一个“两河白道喻”,来守护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

比如有一个人他想往西行走百千里的路程。走到中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两条河,一条是南边的火河,一条是北边的水河,两条河各自都宽一百步,深不见底,往南和往北都无边无际。就在水河、火河中间有一条极狭小的白道,只有四五寸宽,这条道从东岸到西岸也是一百步。在这条白道的左右,北边水河的波浪不断地浇过来浸湿道路,南边的火河也不断地来焚烧道路。这样恒时都被水火交攻,没有止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民。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现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再说这个人已经到了一处空旷辽阔的地方,这里没有人民。有很多群贼、恶兽,见到他孤身一人,都竞相过来想要杀他。这个人怕死,直接往西走,忽然见到这条大河,自己就想:这两条河南北都见不到边涯,中间只有这条狭小的白道,两岸虽然距离很近,但是怎么能通过呢?今天是必死无疑了。

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相。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

当时行者正想倒回来走,只见群贼恶兽渐渐逼近他。他正想从南或北逃走,恶兽毒虫都竞相来围攻。他又正想向着西边沿着道路过去,又害怕堕到水火两河里。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地恐怖,无法言说。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总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当时他自己想:我现在回去也是死,停在这里也是死,去也是死,哪种情况都免不了死,我宁可沿着这条道向前走。既然有这条道,一定是可以度过去的。

他这样起念的时候,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告的声音:仁者,你只要决定地沿着这条道走,一定没有死难,如果你停住就会死掉。西岸又有人召唤他说:你一心正念直接走过来,我能护持你,你不要怕堕在水火之难里。这个人听到此方发遣、彼方召唤,他自己就正定身心,决定沿着这条道直接行进,不再生疑虑怯退的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总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当他走了一分二分的时候,东岸的群贼都在召唤他说:仁者回来吧!这条道非常地险恶,没法通过,必死无疑,我们都不会以恶心对待你。

这个人虽然听到了后面的召唤声,他也不回头,一心直接往这条道路上行进。须臾间,他就到了西岸,从此永远脱离了苦难。到了西岸,见到善友,非常庆悦欢喜。这就是比喻。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下面一一地对应譬喻来显示意义。

说到“东岸”,这是指我们这里娑婆世界的火宅。它的对岸“西岸”,就是出了生死的西方极乐世界宝严国土。说到“群贼恶兽”诈现亲乐,这就是譬喻我们众生的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我们都把这些看得非常亲爱、非常可意,然而这一切都是惑业苦的现相,无非都是在转苦轮,逼恼身心。因此这些群贼、恶兽其实代表的都是恶苦之法,一无是处。“无人空迥泽”,这是譬喻我们常常跟随恶友,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水火两河”,这是譬喻我们内在有贪嗔两种心,贪如水,嗔如火。两边无有边涯,这是表示贪嗔相续不绝。“中间白道四五寸”,这是譬喻我们在旷大劫里漫无边际的贪嗔河流里,偶尔生起了清净的愿往生心。为什么它只有四五寸呢?和贪嗔无边际的长度相比,极其地微少。这是表示我们凡夫贪嗔非常强盛的缘故,好比是水火;善心微劣的缘故,好比白道。“水波常湿道”,这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贪爱的心,能染污善心。“火焰常烧道”,这也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嗔恚、嫌恶的心,能烧毁功德法财。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故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说到“人行道上直向西”,这是譬喻平时把各种所行的善业功德直接回向西方。“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这是譬喻世尊已经入灭,后人见不到佛的身体,但还有教法可以依循,所以就譬喻为空中的响声。“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这是譬喻其他解行或恶见的人等,宣说虚诳的见解来不断地惑乱行者的心,以及自己内在造了罪业而导致退失。这也说明修西方的行者,一旦发心要生佛国,就不能再造很多罪业,说明造罪业会使自心退失。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说到“西岸上有人唤”,这是譬喻弥陀本愿。“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旷劫当中轮回不已,一直都是在颠倒迷惑当中作茧自缚,不断地缠绕在惑业苦的圈子里,没办法解脱。现在仰仗释迦佛发遣我,指导我直接趣向西方。又藉着弥陀悲心的召唤,现在信顺释尊、弥陀两佛的心意,不再顾及水火两河,念念都不忘失,乘着彼佛愿力的白道,舍命以后就生到了佛国,与佛相见,那是无比地庆幸、欢喜!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无论身口意修什么善根,不管白天黑夜的哪一时节,心里常常作这种理解,常常这样观想,这就叫做回向发愿心。

回向又有往相和还相两种回向。前面是往相,这里讲还相。就是还要进一步做远程的回向:祈愿我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后,就要起大悲心回入到生死界教化众生。这就是远程的回向。近程的回向是说此生命终就要生到西方。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这样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净业的修行无不能成办。这样行愿的正因已经成办,若不往生,无有是处。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这里的三心也通摄定善十三观的含义。换言之,修定善十三观的时候,也都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在真实心中去修观,要对于弥陀愿力等建立信心,还要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往生。

总而言之,三心是无论定善、散善必须具足的三个要因,应当把它贯穿于一切净业的修行,这样修任何善行就都成了往生的正因。因此要知道,三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以下,简别根机,指堪能奉持法要、依教奉行之人。

五、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五、从“何等为三”到“六念”之间,这是说明所受持法的差别。有慈心不杀、读诵大乘、修行六念三种内容。

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有身杀,或有心杀。言口杀者,处分许可,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动身手等指授,名为身杀。言心杀者,思念方便计校等,名为心杀。

(一)说明慈心不杀的修法。杀业有很多种,有以口杀、以身杀、以心杀。口杀,就是用口来安排处理杀生的事情,或者口里许可杀生,这都叫做用口来杀生。身杀,是指动身行杀生的事,或者用手等指示该怎么杀,这都叫以身杀。心杀,是指动心、思维,想各种方便、计较、运筹等等来行杀害,叫做心杀。

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但于一切生命起于慈心者,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行善。自他初断名止善,毕竟永除名行善。虽有止行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

说到杀业,无论是胎、卵、湿、化哪一种生命,只要去杀害它,都会造集罪业、障碍往生。而对一切生命起慈愍心的做法,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寿命安乐,这也是最上胜妙的戒律。

这一条相合上面第一福的第三句“慈心不杀”。又有止善和行善两种。自己不杀叫做止善,叫别人不杀叫做行善。或者解释为自他最初断除叫做止善,终究毕竟断除叫做行善。虽然有止善和行善两种差别,总的结成为慈下之行。也就是对于下位的众生发起慈愍的行为。这就是慈心不杀的意思。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行善根也。

说到具足戒行,如果按照人天、二乘的根器就叫做小戒。如果按照大心大行的根器,就叫做菩萨戒。也就是按照行人的器量、发心来定戒的层次。如果按照往生的位次来判定戒的层次,与此上辈的三位相当的,就叫做菩萨的戒行。这也是由于行人的地位而决定,因此自然转成为菩萨戒。这一持戒功德,合于上面第二福戒行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