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四帖疏讲记(下)
《观经四帖疏讲记(下)》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六、从“其光相好”已下,结少显多。辄欲观者,难为周悉。
六、从“其光相好”以下,这是结少显多。也就是语言只是少量地叙述,显示还有极广多无法测量、陈述的情况。要完全观察清楚弥陀色身的情况,这是很难完备、周全地宣说的。
七、从“但当忆想”已下,正明庄严微妙,出过凡境。虽未证目前,但当忆想令心眼见也。
七、从“但当忆想”之下,这是说明弥陀色身的庄严微妙,无数倍超出凡夫心识所见的境界。但作为行者,虽然目前没有亲自证到,也不要紧,只要专一地忆想,得到佛加被,最终会让心眼见到。
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要说清楚,只要按照方法去做,最终证到了,就自然明白,在这之前是说不清楚的。
八、从“见此事者”下,至“摄诸众生”已来,正明功程不失,观益得成。即有其五:一、明因观得见十方诸佛;二、明以见诸佛故,结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观一佛,即观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见佛身故,即见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也。
八、从“见此事者”到“摄诸众生”之间,这是说明观想的功夫不会白费,所谓功不唐捐,这样观想一定会成就极大的利益。
这有五段内容:(一)以这样观弥陀的色身,就能够见到十方诸佛。所谓的见一佛即见一切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西方净土是大总持法门。常常说的两句话:生一土即生一切土,见一佛即见一切佛,表示他能够在一法中圆摄一切;(二)要知道见到诸佛的缘故,就成就了念佛三昧。所谓的念佛三昧就是在定境中见无量诸佛。在净土经里都这样宣说。当真正观想成就的时候,就会在自己心中见到无量诸佛。(三)说明只要观一佛,就能观到一切佛身;(四)说明由见佛身的缘故,就见到了佛心。这也是很妙的事,一旦见到了佛身,就见到了佛心。(五)佛心是以慈悲为体性,他是以平等的大慈,普遍地摄引一切众生。一旦见到佛身无量的相好光明,而且光中出无数的化佛、化菩萨。每一个光明都在普照十方世界的众生,饶益他。那么这种身相就是大慈悲的表现,也就是大悲周遍力用开展到极致的显现。因此,你一旦见到了佛身,就见到了佛心。身和心是不可分的。
九、从“作此观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舍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九、从“作此观者”到“得无生忍”之间,这是说明行者一旦这一世的身寿穷尽,他就会舍开这个身体到他世去,当即就会生到极乐世界,得到利益。
十、从“是故智者”下,至“现前授记”已来,重明结劝修观利益。即有其五:一、明简出能修观人;二、明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明相好众多,不得总杂而观,唯观白毫一相。但得见白毫者,一切众相自然而现也;四、明既见弥陀,即见十方佛也;五、明既见诸佛,即于定中得蒙授记也。
十、从“是故智者”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再次以修观的利益来劝发行者的信心。
这有五个细节:(一)简出能修观人是智者;(二)要求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说明相好众多,不能总的混杂而观。它的诀窍是,首先唯一观白毫一相,只要能见到白毫相,一切相好自然就能现在心前,因此需要从观白毫入手。这也是一即一切,不可思议。这都是世尊很大的摄生方便,里面有很大的加被和善巧。你观一个白毫相,结果八万四千相都会历历分明地现前。(四)已经见到了阿弥陀佛,就见到了十方佛。这确实是很妙的,观一个白毫相,就展开来见无量的微妙相好,见到一尊佛,就展开来见到了十方一切佛,所以从一毛孔中深入一切法界。(五)说明已经见到了诸佛,就在定中得到诸佛授记。这就是成佛的大事已经定了。
十一、从“是为遍观”已下,总结。
十一、“是为遍观”以下是总结句。
十二、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之相。
十二、从“作是观”以下,正明辨观邪正的相。
斯乃真形量远,毫若五山。震响随机,光沾有识。欲使含灵归命,注想无遗。乘佛本弘,齐临彼国。
这是最后的赞颂偈:这就是佛的真身形量,那是极其的微妙、广远,完全不是凡夫心识所及。单是一个白毫都像五座须弥山那样高广。佛的梵音声响,如大雷震,在法界一切处随机而作化导。佛的光明普照到十方无数国土,摄受一切有缘众生。总的来说,就是要使一切含灵归命阿弥陀佛,一心专注观想佛的色身而无遗漏。这样,一定会乘着佛的本弘誓愿,都能够现生生入极乐国土。
上来虽有十二句不同,广明真身观竟。
以上说到了十二句,详细地阐明了真身观的修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已经了了分明地观见了无量寿佛之后,接着应当观想观世音菩萨。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呈现紫金色的身相,顶部有肉髻。颈部有圆光,各方面都达百千由旬。在圆光里有五百化佛,就像毗卢遮那佛示现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般。一一化佛各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围绕作为侍者。而且全身的光明中,都有五道众生、一切色相在里面显现。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
观世音菩萨顶上以毗楞伽摩尼宝作为天冠,天冠当中有一尊站立的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部呈现如同阎浮檀金色,眉间的白毫相具足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化出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总而言之,变现自在,弥漫了十方世界。手臂如同红莲花色。
【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色身相,以八十亿微妙光明作为璎珞。在璎珞当中,普现着一切的庄严事。手掌显现五百亿杂莲花色,十个手指每一个指端都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每一画都有八万四千色,每一色都有八万四千光,光明极其柔软,普照一切。菩萨就是以这样的微妙宝手,接引法界众生。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菩萨举足时,足下出现了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弥满散布在一切处。
菩萨其余的身相具足众好,如同阿弥陀佛一样。唯一顶上的肉髻相和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如此观想,即是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称为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佛告诉阿难:“如果想观想观世音菩萨,应当这样作观。这样作观的话,不会遇到各种灾祸,而且能够净除业障,遣除无数劫的生死之罪。这一位大菩萨,只要闻到名号,尚且能获得无量福德,何况谛观?”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如果有想观观世音菩萨身相者,首先观菩萨顶上的肉髻,其次观天冠,其余的众相也要依次第而观,都要使其了了分明,就像观掌中物一样。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观成其他,叫做邪观。
思考题
1、修持各种行门,只要回向净土都能得以往生,为什么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唯一摄受念佛者呢?
2、“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此段内容对我们修行净土有何重要启发?
3、念佛三昧的含义是什么?
4、修真身观的诀窍是什么?修成有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