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自释讲记(一)
《入中论自释讲记一(未定稿)》 ︱ 月称论师.造︱智圆法师.讲授 ︱
《中论》亦云:“若法从缘生,非即彼缘性,亦非异缘性,故非断非常。”
《中论》里也说到:如果一个法从缘而生,那么这个法既不是缘的体性,也不是与缘相异的体性。由于它是缘所生的法,当然就不是缘;同时正因为它由缘而生,也就不是在缘之外有单独的体性存在。如果是别别他性的法,那就成了离开缘而独立存在,怎么能成立是缘生的法呢?所以诸法本来非断非常。
打比方说,成年的张三是从他自己的童年过来的。成年的他不是童年的他,否则他的成年时期和童年时期就没有区别了。并且,成年的他也不是童年的他以外的体性,否则就成为另一个人了,又怎么能说是从自己的童年演变来的呢?所以是非一非异,缘起生的万法既不是断也不是常。
下面运用反证法,来成立万法无有自性。
所云全无少法自性由因缘生,决定应许此义。若不尔者,
万法全都无有自性,由因缘生的缘故,决定要承许此义。如果认为并非如此,那么就会有下面偈颂所说的过失:
颂曰:
若谓自相依缘生 谤彼即坏诸法故
空性应是坏法因 然此非理故无性
如果认为由因缘所生的法有它自性成立的自体,也就是真实存在这个法的自相,那么,认为“生的自性”无有,就是在诽谤说没有它。这样一来,就坏灭了真实存在的万法,以这个缘故,圣者根本智见空性应当是坏灭诸法的因。但是这并不符合实际道理,所以必须要承许诸法无有自性。
若谓色受等法各有自相自性自体,是由因缘生故,则修观行者见诸法性空,了达一切法皆无自性时,应是毁谤生之自性而证空性。
如果认为外在的色法、内在的受等诸法各自都有它的自相,或者有它的自性,或者有它的自体,而且由因缘所生。然而修观行者现量见到诸法无自性,这样一来,了达一切万法无有生的自性,就成了诽谤生的自性而证悟空性了。
意思就是,如果因缘所生的万法有其真实体性存在,这是真实义。然而修观行者证空性时一无所见。这就成了圣者在根本定中,对于本来有自性的万法,却什么也没见到。这就好比本来世间有各种真实的显现,而盲人却一无所见那样。如此一来,证悟空性就成了一种颠倒、一种诽谤。
如锤是击毁瓶等之因,如是空性亦应是毁谤诸法自性之因。然实不应理,故一切时不应许诸法有自相生也。
就好比说用铁锤把瓶子击碎了,那么铁锤就是毁坏瓶子的因。同样,如果诸法有自相生,见空性也应当成了诽谤诸法自性的因了(“诽谤”,指的是本来有而说成无,也就是颠倒)。但是这并不合理,凡是佛教徒,都会承认圣者见空性是见到实相。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应当承许诸法有自相生。
所谓“有自相生”,是指生了一个具有自相的法,也就是出生一个真实存在的法。比如生了一个孩子,就是出生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孩子。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果,都是出生了各种真实的法。这就是我们凡夫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其实,在不作观察的情况下,名言中的生和梦中的生一样,只是在因缘聚合的情况下忽而现了一种影像,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自相生”。
所以,我们学了空性之后,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要像原来那样,见到什么都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就知道,一切都只是虚假的影相,如空花水月一般,没有丝毫实法可得。现在只是因为心上的错觉还没有消失,所以还会见到虚假的影相,然而这些只是虚幻的一现,根本没有实义。如今你学了空性,就要培养这种如幻的观念。之后你就会懂得回头,不再去攀缘逐取了。而且三有轮回的根源就是实执,现在从根本上破掉了实执,由此必定能够息灭轮回流转。
下面引用佛经来成立诸法本空:
如《宝积经》云:“复次迦叶,中道正观诸法者,不以空性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
《宝积经》中说:迦叶,以中道来正观诸法时,并不是以见空性使诸法空,而是诸法的本性自空。
“令诸法空”,是指诸法原本不空,后来依靠修空性,使诸法变空了。那就成破坏诸法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法性自空”。这是指诸法本来是空,只是原来不认识,现在通过修空性,认识了万法的真相。
这就好比一群猴子认为水里有个月亮,然后很努力地去捞它。后来有个聪明的猴子发现,原来水中根本没有月亮,就只有月影而已,认识之后就不再捞了。我们一观察就会知道,先前猴子们由于愚痴认为有月亮的时候,真实的月亮也是一丝一毫都不存在的;后来发现月亮根本没有的时候,也不是依靠这种认识使月亮变空了,事实上水月本空,前后的区别只是是否认识这个真相而已。
佛在《宝积经》中继续讲到:
“不以无相令诸法无相,但法性自无相。不以无愿令诸法无愿,但法性自无愿。不以无作令诸法无作,但法性自无作。不以无生令诸法无生,但法性自无生。不以无起令诸法无起,但法性自无起。”如是广说。
上面解释了诸法本体空性的意义,其余的“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也都是如此。像这样经中对于万法的自性做了广说。
下面驳斥承许依他起有自性的观点:
有许依他起有自性,依他起之空性以无能取所取为相,如无常性等不可说为一性异性,若如彼意,则当说唯以空性令诸法空,非自性空。
有些宗派认为,依他起识是实有的,空性指的就是依他起识上没有能取所取。所以依他起识上没有常性,也没有一性和异性等等。按他的观点来看,也成了唯一由空性使得诸法空,而不是诸法自性空。
对方认为,所谓“依他起”就是指依于前面因缘而起的识。而且在识以外没有单独存在的外境,也就是心和境不是别别的两法。就像梦境一样,本来是不二的一个识。这样既没有所取的心外之境,也就没有观待所取的能取之心,总之,在依他起识上面没有能所二取。但这种无二取的依他起识却是实有的。
我们一观察就会发现,对方的观点也会招致前面所说的过失。因为对方认为的依他起识是个实法、不空的法,而圣者在根本定中却见到了万法皆空。这样一来,也就成了以见空性令诸法空,而不是诸法自性本空。
下面引用教证来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