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入中论自释讲记(一)

《入中论自释讲记一(未定稿)》 ︱ 月称论师.造︱智圆法师.讲授 ︱

此于无相行圣者不现,于有相行圣者乃现,以彼犹有所知障相无明现行故。

这些唯世俗的显现,对于无相行圣者则不会现,而对于有相行圣者,仍然会现这个相,因为这些圣者对于无分别智还没获得自在,还有所知障相无明现行的缘故。

诸佛世尊心心所法毕竟不行,于一切法现等觉故。以是世尊说世俗谛及唯世俗。

最后于佛地时,一切心王和心所法彻底消于法界,毕竟寂灭,再不会现行。因此,在佛的境界中,一切法都现前了正等觉的缘故。所以,世尊以善巧方便对于凡夫心识前的显现,说这些法是“世俗谛”,而对于声缘、菩萨后得位的显现则说是“唯世俗”。

因为凡夫以痴障性的缘故,见到内外色心等的一切法,都是谛实,会产生实有的执著。而有相行圣者虽然现了这些相,但唯见假相,不见谛实,没有实执的缘故,所以称为“唯世俗”。

其中异生所见胜义,即有相行圣者所见唯世俗法,其自性空即圣者之胜义。诸佛之胜义乃真自性,由此无欺诳故是胜义谛,此唯诸佛各别内证。

所以从异生到佛之间,各类有情的认识确实不同。

其中凡夫认为谛实的,是绝对真实的那些法,就是凡夫的胜义,因为他把这些当成了实相。其实在有相行圣者看来,这些只是唯世俗法。因为他已经在定中见了实相,后得位就知道这些只是虚相。而这个世俗假相的自性空,就是圣者的胜义谛。因为他入根本慧定见到自性空,这是真相,所以是胜义。诸佛见万法真实的本性,那是最究竟的自性。由于它无欺诳的缘故,是胜义谛,这唯是诸佛的各别内证。

所以“自性”这个词可以从各方面来理解,它可以有很深的涵义。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一切显现没有自性,你才可能知道真自性是什么。否则就会迷惑,就会认为这些显现法都有自性,这样会障蔽现前真实自性。到最终这些虚相全部隐没的时候,真实的自性就会出来,其实它就是如来藏。所以说,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是诸佛所见的实相,也就是所谓的“自性光明”。就像六祖大师开悟时所说的那样——“ ,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这就是自己真实的本性,也是万法的本性。

世俗谛法有欺诳故非胜义谛。

世俗谛法有欺诳的缘故,不是胜义谛。

如是已说世俗谛,今当说胜义谛。然胜义谛非言说境故,非分别境故,不能直接显示,当以闻者自能领解之譬喻明彼体性。

已经宣说了世俗谛,现在讲胜义谛。但胜义谛不是言说之境,也不是分别的对境,所以没办法直接显示出来,意思是没办法依靠语言让你触到它,也没办法用分别心去测度它。所以现在要通过听者自己能够领会的譬喻来显明它的体性。也就是依靠譬喻让你心里有所领会。

颂曰:

如眩翳力所遍计 见毛发等颠倒性

净眼所见彼体性 乃是实体此亦尔

首先讲比喻,就像有眩翳的人,由眩翳的错乱力量,会遍计空中有毛发。见到毛发等是颠倒性,不是真实性。只有去掉了眩翳的障蔽,以清净眼见到无毛发等,才是真实的体性。同样,被无明障蔽的众生不见真实义,唯见虚妄的显现法。诸佛远离了无明习气,他见到的真实义,没有三轮二取等的虚妄法,这就是诸法的胜义谛。

如眩翳人由眩翳力,见自手所持器皿中有毛发等相,为除彼故遂将彼器数数倾覆,此时诸无翳人行至其前,用目审视彼毛发处,毛发等相都无可得,更不分别彼毛发为有事无事,是发非发,及青色等差别。

比如,一个有眩翳的人由眩翳的力量,见到手里拿着的杯子中有毛发等的相。为了除掉毛发,他把杯子很多次的倒过来,想把毛发倒出去。这时,有很多没有眩翳的人来到他前面,用眼睛仔细看他认为有毛发的地方,结果毛发相一点也得不到。既然这些无翳人见到的真相是没有毛发,也就丝毫不会去分别这个毛发是有事法还是无事法,它到底是不是头发,是青色头发还是红色头发,是三根还是五根,是处在杯子上方还是中间等等,这一切对于毛发差别相的分别,是一丝一毫都不会有的。

若有翳人述自心意,告无翳者曰:见有毛发。尔时若为除彼分别,告有翳人曰:此中无发。然此说者无损减过,毛发之真实义是无翳人所见实非有也。

如果有翳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无翳人说:“我见到这个杯子里有好多根毛发,很不干净!是青色的,如何如何……”这时无翳人为了去掉他的虚妄分别,就对他说:“杯子里根本没有毛发。”然而这样说并没有损减的过失,因为有翳人所见毛发等,是颠倒性。毛发的真实义是无翳人见到的那样,确实没有的。意思是,这是如实的将本无毛发说为无毛发,而不是将本有毛发否认为无毛发。

如是患无明翳者,不见真实义而见蕴界处等自性,此是诸法世俗性。即此蕴等,诸佛世尊永离无明习气者所见自性,如无翳人不见毛发,此即诸法真胜义谛。

像这个比喻所说的一样,患有无明眩翳的人不见真实义,而见到蕴界处等二取三轮的自性,这是诸法的世俗性,它是一种欺诳的体性。而就是这些蕴界处等,诸佛由于已经彻底远离了一切的无明习气,见万法真实的体性,就像无翳人不见毛发一样,不见二取三轮等体性。这就是诸法的真胜义谛。

设作是念:如是行相之自性岂非无可见,诸佛如何见彼性耶?

有人这样想,这种真胜义谛行相的自性不是见不到吗?那诸佛是如何见这种体性的呢?如果有个法存在,可以说见到它的体性。既然它是无,诸佛见什么呢?又怎么去见呢?

曰:实尔!然即无可见名之曰见。

确实如此,是无所见。然而我们在名言中就是对这个无所见,安立为见诸法空性。也就是在否定方面安立为“见”,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可见法的。

《般若摄颂》中也说:“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这就是用我们平时所说的见虚空来作比喻。所谓的“见虚空”就是“无所见”,因为虚空没有任何颜色、形状等的可见之相。我们把没见到任何形状、颜色就称为是“见虚空”。同样,蕴界处等是虚妄的相,诸佛不见这些相就叫做“见法性”。所以这是对于“无所见”称为“见”,也就是无见而见,并不是在心前有个所缘境而见。因此寂天菩萨在《般若品》中也说:“胜义非心境。”诸法的真实体性远离一切戏论的缘故,胜义不是任何心所行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