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学习《入行论》第十品回向
《回向品》,是将生起菩提心的善根,回向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样的回向,前面在《三殊胜》讲过一些,“七支供”也略有提及,那么在本品当中,从总体上给大家介绍。
此回向文非常殊胜。对藏传佛教来讲,各大教派的寺院中,包括超度亡人的时候,往往将此作为回向文;很多教派的念诵集中,也有此《回向品》。
我讲《现观庄严论》时提过,未发大乘菩提心的人,积累的念佛、磕头、转经、坐禅等善根,基本上没有回向给众生。其实这样不是很好。如果没有回向给众生,善法很容易被毁坏。记得《极乐愿文大疏》有一个偈颂,讲了四种毁灭的因,如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也就是说,积累的善根若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一、颠倒回向:自己闻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让某某众生生病、某某众生痛苦、摧毁某某怨敌……这样的发心叫颠倒回向。
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没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尽。当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为,原来的善根就会毁坏。
一般而言,藏传佛教对善根回向非常重视,我今天转完塔以后,马上要念一个偈颂回向,没有回向就比较担心,好像出门没上锁,害怕小贼把家里的东西偷走了一样。藏地很多人从小就有这种观念,包括我自己在内,还没有上学时,每天晚上父母和我们几个孩子吃完饭,就开始念一些莲师心咒、观音心咒。有时候还没有念完,我们小孩就睡着了,父母马上把我们叫起来,要求回向善根再去睡。所以长大之后,我不管做什么样的善法,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回向。不仅仅是我,我附近很多同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包括一些在家人,每天工作特别忙,但有时到寺院听经闻法、作一些布施,最少也是念一个偈颂作回向。这种传统非常好,如果没有回向,毁坏善根的因比较多,因此一定要回向。
三、宣扬:到处说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积累了什么善根,这样炫耀功德,也容易毁坏善根。但如果回向完了,再怎么宣扬也没事,因为你门锁得紧紧的,就算四处说“我家有好多钱,保险柜里有什么存款单”,别人也只是羡慕而已,想偷也偷不了。
所以回向的确很重要,毕竟我们凡夫人的习惯是:做一点善法就昭告天下,生怕别人不晓得,而若造了很大恶业,想方设法隐瞒,不让大家知道。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也讲了,很多人哪怕念的咒语多一点,也喜欢告诉大家——我念了10万遍啊!我修了3遍五十万加行!……如此炫耀则会毁坏善根。当然,你回向完了再说,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四、生后悔心:你以前行持过一些善法,但因恶友、恶劣环境的影响,事后产生一种悔心,这也会毁灭善根。
以上是毁灭善法的四种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若远离了这四种因而回向,功德是很大的。回向的功德,偈颂中是这样说:“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回向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方便,依靠回向,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不断增长一样,自己的功德将越来越增上。通过回向还可以转变善根,这一点更为重要:回向给今生,就会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给来世,就会成熟来世的善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虽然理想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想快乐这一点是每个人的愿望。快乐的途径各种各样,有些人想即生快乐,有些人想来世快乐。即生快乐的,有些喜欢钱财;有些喜欢打扮;有些喜欢地位、名声。来世快乐的,有些想再来人间享受快乐;有些想获得天界的快乐;有些觉得这些是束缚,理应超越而获得解脱。而解脱当中,有些只想得到声闻缘觉的解脱;有些则不愿独自解脱,唯一的目标是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人人的目标都不相同,但皆可依靠回向来实现。就相当于一块金子,金匠可用它来做不同的东西,它可以做成佛像,也可以做成耳环,甚至可以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若是如此,它的价值是不同的,做佛像的金子,会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做耳环的金子,只是一个装饰品;做盛不净粪器皿的金子,谁见了都非常唾弃。我们回向也是这样,比如念了3万遍观音心咒,有些人回向自己健康,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有些人回向自己获得寂灭果位,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装饰品;有些人回向给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佛像。同是一个善根,通过发心和回向可转变为不同的功德,因此,我们以后做善事时,务必要以大士道的发心来回向。
回向能满足你的意愿,实现你所求的目标。《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何人发何愿,如是而实现。”故而,发愿和回向很重要。(发愿和回向之间的差别[1],我在前面也讲过,今天不再赘述。)善根回向给菩提和众生,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慧海请问经》中说:“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尔,未获菩提其不尽。”一滴水落入大海里,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滴水也不会干涸。同样,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钱,或者念1遍观音心咒,或者用1分钟的转经轮,若回向给一切众生证得菩提,那么你没有获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远不会消失。反之,假如你做了非常大的善法,却没有回向,善根则很容易毁坏。
因此,以后做大大小小的善法,最后一定要回向。我们藏传佛教的修行人一般都是这样,我不是说藏传佛教如何了不起,但这个传统非常符合佛经。我小时候也不太清楚,放牦牛时跟大人一起转佛塔、转嘛尼堆,转完了以后,大人都会要求:“先回向了再下来。”我回向了才允许去说话、做事。
有些人恐怕没有这个规矩,念完观音心咒也不回向,就随随便便做其他事情,或者去听课时,没听完就中途走了,即使听完了也不回向,这些行为都说明你对佛教还不不了解。
当然,你回向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应该完整念一遍《回向品》或《普贤行愿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若没有这么多时间,应像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可以念诵释尊因地时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我们每天讲完课都用这个来回向,即: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无垢光尊者还说,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真实语,不能是凡夫人随随便便造的回向文。以前我们学院就有道友跟我说:“我今天造了一个《回向品》,你以后可不可以天天念这个?”假如他是一地以上的菩萨,那倒没有问题,但如果不是的话,法王以前也讲过,有些人只是一种善心的回向,这不一定能成实。
因此,要念的话,就应该念登地圣者的回向文。比如,法王如意宝在印度金刚座造的《愿海精髓》,我们就可以经常念诵。作为弟子,我们并不是夸大其词地赞叹上师,而是通过各方面的教理观察,法王绝对是大菩萨。所以没时间念《普贤行愿品》的话,法王作的回向文也非常好。
下面开始学习《回向品》:
乙三(圆满结尾)分二:一、回向福德;二、忆念恩德之作礼。
丙一(回向福德)分三:一、回向所化他利;二、回向作者之自利;三、回向共同所说之义。
丁一(回向所化他利)分二:一、回向成为诸世间利乐之因;二、回向成为诸出世间意愿之因。
戊一(回向成为诸世间利乐之因)分二:一、为总利乐而回向;二、尤其为趋入佛教而回向。
己一(为总利乐而回向)分三:一、略说回向;二、为各别利益而回向;三、为共同之利而回向。
庚一(略说回向)分二:一、为利益而回向;二、为安乐而回向。
辛一、为利益而回向:
造此入行论,所生诸福善,
回向愿众生,悉入菩萨行。
这是作者寂天菩萨的总回向。前九品内容已经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发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学处,最后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是非常完整的大乘修道。在藏传佛教中,各教各派都学习《入行论》的原因,就是因为本论含摄了大乘的一切见修行果,在藏地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绝无仅有的如意宝。不管是哪一个教派的高僧大德,对《入行论》的弘扬、传讲、修学以及念诵都相当重视,正因为如此,各教派生起菩提心的成就者不可胜数,从历史上看、从传记中看,很多大德均依此论典而生起了菩提心。
在此,寂天菩萨将撰著《入行论》所生的一切有漏无漏善根功德,回向给十方三世所有众生。同样,我们听闻者和传讲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了大概190多节课,这些功德也回向给十方三世所有众生。这么长的时间中,你们听者有听者的压力,我讲者也有讲者的压力。你们听者确实很辛苦,外面有些学习的人,要坐五六个小时的车,去很远地方听课,然后又返回来,毕竟大家都是集中学习,直接听的机会很少。而我作为讲者,不管平时有多忙,每节课都是尽心尽力的。我们共同所得的善根,不能只回向给自己,揣在自己的腰包里,谁都看不见时悄悄把它吞下去。这种发心不太好,而应该想到:“我获得人身,遇到大乘佛法,学了这么久,现在从根本上明白善根一定要回向给众生,让他们暂时获得人天快乐,究竟圆满正等觉果位。”如此才能真正趣入菩萨正道。
这样的回向,功德的确很大,不仅自己会成熟福报,无量众生也能获得利益。所以作为修行人,要一边念诵回向文,一边依文发愿。当然,内心的发愿,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等会儿念《普贤行愿品》时,你们每个人嘴巴都在动,但心里想什么谁也不知道。若从内心中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但若仅是口头上念诵或以自私自利心而回向,功德和意义不是很大。
有些人可能想:“这样回向,众生是不是真能获得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我曾经讲过,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佛陀明知故问:“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佛陀说:“你们明天前来就可以,不来的话,不行!”饿鬼们说:“我们长相这么丑陋,若被亲朋好友看到,实在不好意思。”佛陀说:“如果你们不来,我也没办法回向。”最后饿鬼们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回向时,五百饿鬼如约前来,广严城的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佛陀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这些饿鬼是你们父母转生的,它们生前为了你而造恶业,如今变成这样的身相,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佛陀回向后,那些饿鬼都转生到三十三天去了。
所以,回向对众生真的有无量利益。一般来讲,中阴界的很多众生,没有机会行持善法,若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人间行持善法,就希望他们能将善根回向自己。所以,我们如果听说人死了,尤其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应该马上念《普贤行愿品》、观音心咒来回向,这样他们一定能受益。
有些大德也说过,如果我们没有回向,善根不能成熟,二资的如意宝要依靠发愿的布来擦拭,故一定要认真对待回向。汉传佛教中有一个回向偈,修行人经常念诵,是经典讲的还是高僧大德说的也不知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前一句是消除三障烦恼,第三句也是普愿罪障消除,这两个内容基本上一样,因为三障中包括了罪障。不知道此偈是谁说的,反正国内外的很多修行人经常用。不过这样回向也很好,“世世常行菩萨道”跟这里的“悉入菩萨行”意思比较相似。
辛二、为安乐而回向:
周遍诸方所,身心病苦者,
愿彼因吾福,得乐如大海!
愿东南西北四方四隅身心饱受痛苦的众生(身体受到疾病折磨、内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所遮蔽),包括现在受灾的人,有些手断了,有些脚没有了,面目全非,看起来非常可怜,尤其是到了大医院里,惨叫声与呻吟声此起彼伏,痛苦之状十分悲惨;或者,有些人虽然身体不错,但心里有各种痛苦忧伤。我们以他们为对境,将闻思修行、发菩提心、行持善法等善根进行回向,愿其获得如海般的广大安乐。
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发心的对境就是可怜众生。不分种族也不分地位,只要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该普皆回向。现在个别人的回向始终有一种局限性,这样的做法不合理,一定要把回向的对境扩大。《华严经》也说:“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这一点很关键,回向要“至”天下一切众生,哪里有痛苦、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应该有我们的回向,这是回向最根本的一个环节。
有关窍诀书里说了,回向一定要具足四个条件:1)对境:是一切众生;2)意乐:一定要遣除他们的痛苦;3)誓愿:他们的痛苦要由我来遣除;4)祈祷:由我来遣除的话,必须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具有这四种条件来作回向,这个功德非常大。
汉传佛教的有些论典中,“回”和“向”是分开的,如隋朝慧远大师在《大乘义章》中说:“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宋朝法护翻译的《般若经》中,回向又叫舍向,藏文中的回向,也有舍施、施给之意。概言之,法王如意宝讲过,回向就是把自己的善根送给众生。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是想,将自己所有的善根福德送给可怜的众生,让他们圆满获得快乐,身体健健康康的,没有疾病,不用吃药也不用去医院,内心中也没有苦恼忧伤。
愿彼尽轮回,终不失安乐,
愿彼悉皆得,菩萨相续乐!
愿一切众生尚未灭尽轮回之前,永不失去世间安乐!如果呆在人间,那么人间的地位、钱财等暂时快乐,愿他完全拥有;如果转生天界,那么天人所享受的快乐,愿他始终不离。
我们平时发愿也要这样想。如果你有特定的对境,例如受灾的人们、地狱众生、菜市场被杀的旁生,就可以这样回向;如果没有特定的对境,也可笼统回向三界众生。我们看见一些有钱人、有地位势力的人时,应当真心随喜他们,但愿他们永远具足快乐,自己有一种欢喜心。我们学院的很多高僧大德即是如此,听说别人财富圆满,就连声赞叹:“很好很好!祈祷三宝加持,愿他永远这样!”这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所以学习《回向品》时,我们应该养成一种习惯:看见特别有福报的人,不管相貌端严也好,地位显赫也罢,应该全心随喜,愿他不要离开这种快乐。
当然,有为法是无常变迁的,不一定能恒常保持,什么东西到了一定时候都会衰败。但我们心中应该这样发愿,愿他们不离开暂时的快乐,并最终拥有一地菩萨以上的大乐。这种大乐,不是世间上的快乐,世间上的快乐不可靠,统统是行苦的本性。所以,我们接受众生的痛苦、把快乐奉献给众生,这种快乐并不是暂时的快乐,一定要获得诸佛菩萨的快乐。
学习本论的最后,我们要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不过,堪布根霍在讲义中说:“我们未来学习《入行论》的人,善根早就被寂天菩萨给回向了。寂天菩萨当时回向的善根,肯定是以三世功德摄持的。”他说得也有道理,将来有多少人学这部论典,寂天菩萨早已经授记了,也肯定将其善根一并作了回向,所以我们还是有“靠山”的。《华严经》中说:“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愿皆获善妙。”未来、现在、过去的所有善根,都可以回向普贤如来地,可见,未来的善根是可以提前回向的。
我们现在的善根,未来的善根,包括过去在漫长轮回中所造的善根,全部要回向天下无边的众生,让他们的快乐一分一秒也不离开,究竟得到佛陀的大乐。《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过,回向善根的时候,不能回向获得声闻缘觉果,甚至十地菩萨的果位也不希求,唯一就是要获得佛果。这个目标一定要搞清楚!表面上看来,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善根非常广大,但《中般若经》说:“此善根当唯为成佛作回向,切莫为声闻、缘觉及十地作回向。”
而且,回向要具足三士道的修法:首先,明白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均由往昔所造的善业、恶业成熟所致,故对因果生起虔诚的信心;其次,懂得三界轮回犹如火宅,因此想从中获得解脱,有这样的出离心;最后,见轮回中的老母有情没有生起出离心,如今被苦因和苦果折磨着,发心一定要让他们脱离痛苦,有这样的悲心。信心、出离心、悲心,这三者分别为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的修行,我们回向的时候,也要具足这三种心态。
有智慧的人,所有的修行都比较顺利,哪怕念一部《金刚经》、《普贤行愿品》,这个功德也无量无边。但如果不懂这些窍诀,诚如昨前天所说,远离了方便的菩萨,纵然千百万劫行持六度万行,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在这些方法上,希望大家值得注意!
庚二(为各别利益而回向)分二:一、回向恶趣众生;二、回向善趣众生。
辛一(回向恶趣众生)分三:一、为地狱众生而回向;二、为旁生而回向;三、为饿鬼而回向。
壬一(为地狱众生而回向)分二:一、愿痛苦自息;二、愿以他力而息。
癸一(愿痛苦自息)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子一、略说:
愿诸世间界,所有诸地狱,
彼中诸有情,悉获极乐喜!
此颂是为地狱众生而作回向。寒地狱的器世界全部是冰天雪地,堕于此地狱的众生,遭受着不可思议的寒冷之苦;热地狱的器世界全部是燃烧的铁地,众生因业力所感集聚在那里,恒时感受灼烧的苦楚;还有,其他经典中提到了近边地狱、孤独地狱,那里的众生,也动辄亿万年陷于极苦之中。作者愿这些地狱众生均获得最胜的喜乐!
关于地狱,也有一些民间说法。譬如在汉地,传统认为地狱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号称“十殿阎王”。其中第九殿的阿鼻地狱,即十八层地狱。印度的婆罗门教中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阎摩,后来演化为阴间主宰——阎王。但这些都是民间说法,与佛经中所讲的地狱大不相同。
地狱是最痛苦的地方,人间感受痛苦的地方,比如监狱,通常也可以叫“人间地狱”。关于地狱的具体描述,《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引用《正法念处经》等大量教证作了说明,《地藏经》为主的佛经中,也宣说了地狱不可思议的苦受。
众生之所以堕入地狱,有些是因为忤逆父母,不孝顺长辈;有些是抢夺别人的衣服,让别人感受寒冷之苦……听说现在有些监狱,个别人经常殴打犯人,抢夺他们的衣服,用鞭子、棍棒、石头狠狠打他们的身体。其实这些众生两方面都可怜:正在感受苦痛的犯人,又饿又痛又冷,实在受不了这种折磨;而害他们的这些人,无缘无故整天这么打人,将来必定会堕入地狱。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一样,被斩头剥皮的旁生固然悲惨、可怜,但杀者在不久的将来于地狱中感受千百万次的报应,也是值得我们生悲悯的对境。
对于这些“人间地狱”里的众生,以及过去、现在于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乃至如今虽未堕入地狱,但地狱之业已准备好了,只要一闭眼就去“报到”的众生,都是我们发悲心的对境。我们一定要善根回向:愿地狱的恐怖外境,变成极乐世界七宝制成、柔软明亮、极其安乐的环境;地狱里的众生,以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恶业顿时消失,身处极乐世界,面见主尊阿弥陀佛及左右侍从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自己也变成清净的登地菩萨……
我们做任何一个善法,都可以这样发愿——但愿地狱的众生皆往生极乐世界为主的清净刹土,但愿所有的地狱全部消失。发这样的清净心,作为一个大乘菩萨来讲,确实不可缺少。总之,善根回向的方法比较多,回向的方向也比较多,关键要看你自己如何运用。但不管怎么样运用,切记一点:千万不要把所作的善根自己独吞!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心性休息大疏》中说:回向与发愿之差别:将已做的善法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自己立誓要做尚未做的善法,称为发愿。
思考题
1007、我们积累了善根以后,为什么要作回向?
1008、回向有什么功德?回向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1009、回向的过程中,怎样具足三士道的修法?你平时是如何回向的?
1010、作者著完《入行论》之后,归纳而言,主要回向的是什么?其中对地狱众生是如何回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