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我们所爱的家人;其实真正爱一个人,不是给他多少财富,而是给他快乐的保证──佛陀的教法,就是这个保证。
有人问我:要如何同时兼顾工作与修行呢?言下之意,这两者是冲突的。
提到修行,一般人马上联想到的是念经拜忏,不然就是打坐闭关。这是一般人对修行的刻板印象,认为修行要有一定的场所,或是要有很多的时间,所以导致有个错误认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回到家中已疲惫不堪,在没时间又没场所的情况下,修行成了“以后再说”的事情。
一般人对佛教的认识,出现两极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是种只重视形式的宗教。这些人认为拿香拜拜、磕头念经、必要时再供个鲜花素果,这就是他们心里认为的佛教。另一种人认定的佛教,则是艰深难懂的经、律、论,在门外的人,觉得深奥不易亲近,在门内的人则因能研读经论,而觉得自己智慧过人,说起话来咬文嚼字,内心贡高我慢。
其实修行的内容,既包括礼佛、持咒、供养、打坐,也包括研读深奥的经、律、论,但这都只是部分的内容。佛教修行的精髓,在于如何修心、断除烦恼。没有烦恼的产生,就不会有恶业的造作,而能使内心常保平静,进而脱离轮回的痛苦,这才是佛教修行的真谛。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只要你们拿香拜我,买水果供我,我就保佑你们平安健康、财运亨通;佛陀只告诉我们,人生的好坏与否,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供养、礼拜固然有功德,然而在做这些事时,内心的动机不纯净,或只为沽名钓誉,那么这些作为非但不能添福添寿,反而可能有减损的作用。
如果,修行真正目的是希望能断除烦恼、寻求内心平静,那么修行和工作就不但没有冲突,反而有结合的必要。我们不是常说“红尘处处好修行”吗?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
打从你一早醒来,上厕所时就可以开始想:愿自己能舍弃内心中的贪、瞋、痴,就如同舍弃这些秽物一般。
梳洗时就观想:上师端坐在你的头顶,时时提醒你洁净自己的言行。就算这一天你没有实际行动真正帮助他人,至少头顶的上师会提醒你不伤害别人。
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出门上班途中,他人的无心碰撞,就挨你一顿破口大骂;到了办公室,上司对你发了顿脾气,让你气得想甩门走人!先别忙着发火,你的上司也是因为烦恼牵引无法控制情绪,说穿了他是令人同情的对象,就像早上被惹火的你。运用想象、同理的智慧,化解即将爆发的怒气,你就挽救了一天的生命。
同事完成了深受老板赞许的企划案,这时的你,心情又是如何?是抱着随喜赞叹的心?还是因为嫉妒开始造谣中伤呢?如果我们选择随喜,那么随喜的美德,可以让我们分享成功者一半的功劳。就比如有人捐了一千万元济贫,那打心里随喜的人,就有捐五百万的功德。相反的,看到别人成功却不会随喜反而恶口中伤的人,不但没有丝毫的功德可言,反而让瞋心在心中滋长坏事而已!
同事间可能有处处找你麻烦的人,先别忙着找方法对付他。还是运用想象力把他当成你的老师,当成一位修忍辱的对象,不论这个同事如何刁钻难缠,就当他在为自己消业障。如果这个方法,还是不能让你平心静气与他相处,想想《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一句话:“吾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怨仇,犹如母怜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仇人,我会以慈母对待重病在身的孩子一般的心来悲悯他。
他之所以处处与人作对,难以相处,不正是因心里受无明的痼疾所苦而不自知,谁忍心苛责一个有重病在身的人?
下班回家的路上,经过花店、珠宝店时,可以观想:将这些珠宝和鲜花供养给诸佛菩萨,不但可以为自己累积功德,也替花店、珠宝店的主人,造下了善业。路上看到车灯、路灯和闪烁的万家灯火,都可以观想成明灯供佛。也许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供养,但发自内心的善念,也有一样的功德。更可贵的是,这样的方法会让我们举目所及,皆是美好。最直接受益的人,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到了晚上临睡前,把每天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就好比将这一滴水倒入大海中,小小一滴水和大海结合,变成取之不尽的汪洋,功德善业因此生生不息。
回想这一天,我们既没念经拜忏,也没打坐闭关,但这一整天下来,我们不也是在修行吗?如此说来“人生处处是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