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法教的基础,是指众生皆具有佛性。正因为众生皆具佛性,所以佛陀才会开示了这许多的法教。每个众生部有向上的潜能,最终到达开悟的境界。因为有佛性,所以我们能清净及克服种种的染污,佛性才是我们真正的清净。开悟的本质。怫陀不仅与我们分享他的洞察——众生皆具佛性,并且还教导众生,如何唤醒这本自俱足的无限潜能,令众生能全然了悟其本具的佛性,使他们自己亦能证悟佛果。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必须了解的是,佛性并不是我们无中生有,依想像创造出来的东西,佛性是早已存在于每个众生之内的东西,佛陀的渐次教导,就是依众生根器的不同,因材施教以唤醒各个众生早已具备的佛性。虽然,在究竟的真理上,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怫性;但是,在相对真理中,在我们所谓的这个相对的世界里,众生相却有种种的不同。因此,怫陀以不同的方式来教导不同类型的众生,後来,佛陀的法教被分为四个主要的类别:《律部》《阿昆达磨部》《经部》《密犊)。各类别的著重点不同,怛它们都统整了所有的法教。《律部》主要是讨论戒律,提出一些道德的标准;《阿昆达磨部》主要与科学相关,详细讨论了宇宙如何形成,和宇宙运作的法则;《经部》旨在教导慈悲心;《密续》教导转化的方法,经由渐次的了悟而达最终的证悟。这些法教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个体唤醒他们的究竟本质——佛性。 释尊在给予大乘法门的教授时,传授了「佛性]这个概念,特别是在《妙法莲花经》。《楞伽经》。《十地菩萨经》里,提及佛性。在怫陀初转法轮时,他宣说了四圣谛。此四谛是:苦。集。灭。道,即生命中处处有苦;苦是有原因的;因为苦因可灭,故有目标可寻;因为有拔除苦因的方法,故道谛可求。佛陀解释:透过持戒、修心及正行,我们可以发展出定及慧。定与慧的最终境界,是由所有的染污中解脱,认证到本自清明的自性。净化所有染污之後所剩的便是佛性,它的本质是平和。所以,即便佛陀在初转法轮傅四圣谛时,他亦已阐述了佛性的基本原则。怫陀在密绩里宣说,佛性是根。是道、是果。怫性在究竟上是不会被染污的,怫性就好比是宇宙的空间,在究竟上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染污。即使是受苦的地狱众生,也一样具有纯净的怫性。弥勒菩萨法教之一的《究竟一乘宝性论》(《Mahavana川ttara、antra》,英译作《The Changeless Nature》《不变自性》,或作《Buddha Nature》《佛性刀,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经典,对于佛性有详细且深入的探讨,是弥勒菩萨传授给无著大师的法教。弥勒尊者是位伟大的菩萨,他虽然未以人身示现,但却能传授根器已具足的人类,去了解该次第的法教。无著便是将此法教傅于人间世的人。弥勒菩萨的法音,即在宣说佛性。弥勒菩萨授予无著五部法教,《究竟一乘宝性论》是最後一部。他特别强调,他的法教不是佛陀亲述,而是他对佛陀法教的注释。《无上密续XUttara一tantra)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此为弥勒菩萨授子弟子无著五论中最高阶的法教;其二则指是第五部、最後一部法教。
弥勒尊者对于佛性的解释弥勒尊者为无著讲授佛性时,提出了四纲领以助于了解,对此四纲领我们予以重视及理解:
*众生皆具有佛性
*佛性之本质
*障垢众生不识怫性之因,及除蔽之方法
*不识佛性之所损与能识怫性之所益
所有众生皆具佛性不论自己知与不知,众生皆具佛性。有些人对于怫性全然无知,有些则稍微了解,或者全然了悟佛性,但在所有三次第的发展进程里,众生皆具佛性。
当某位众生对于怫性全然无知时,它的本性尚未显现,正如播种的种子,它随时准备要发芽。当众生渐渐进步时,佛性以知识、智慧。善念与善行而显现。当一位众生证得开悟时,开悟本身就是佛性。个体全然了知他(或她)的怫性——即是证悟。在究竟层次上,众生皆是怫,无明众生的究竟本质与开悟的佛陀没有什麽不同,两者在究竟本质上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别是众生不了解他们没有什麽不同,而佛陀则全然了知此一本质。众生在相对上,还没有开悟;在究竟上,是佛。而怫陀则是在相对上与究竟上都已经是佛。事实上,怫已经超越了二元命名的相对与绝对。弥勒尊者解释道:众生皆有开悟的潜能。没有任何一个众生是不能慢慢进步而终致证悟的。因为,不论哪一道的众生,皆是具有怫性的。究竟上,每个众生都是完美的。相对上,由于各种的染污,众生有数不尽的不完美。佛法所谓的染污,即*恨、傲慢。执著等便是。修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克服这些不完美。依循正确的方法,一个人可以渐渐的觉醒,克服种种使得我们无法认识自心本性、不识佛性的染污。弥勒尊者亦云:当关注的焦点放在众生的究竟潜能上时,一个完美证悟的怫陀与一个完全无明的众生,是没有什麽不同的。对于以上这句话,若非清楚了知真理的自性,则会感到困惑。真理有两个面向:相对真理,或曰可变的真理:及究竟真理,或曰不变的真理。障碍的产生是就相对层次而言的,在究竟层次上,一切都是纯净的,那就是佛性。在相对层次上,我们还不是佛;但在究竟层次上,我们是佛。在相对层次上,我们遭遇种种的问题;在究竟层次上,一切都不是问题。我们要了解真理的本质,就必须透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去理解。幸运的是究竟与相对之间是有直接关连的。所谓究竟,是指相对于相对而言的究竟;所谓相对,则指相对于究竟而言的相对。他们不是两回事。所以,当弥勒尊者说,无论一个人看起来多麽平凡。无知,这个人就深层本质而言,仍是无可限量的,尊者是在谈相对的与究竟的真理。究竟上,轮苦海中的众生与完全证悟及解脱的佛是没有什麽不同的。他们是一模一样的,此点看似诡辩,却是值得深思的好题目。
佛性之质弥勒尊者继续解释佛性是无限的,它超越了时间。空间、性向,它超越了所有的限制,究竟上,没有所谓限制这回事;相对上,则有所谓的限制,而个体则要努力达到更高的觉醒。弥勒尊者指出佛性是全然清净的,佛性不会障蔽它自己,只不过在相对上我们觉得它被障蔽了。任何一位众生在任何时刻都可能证悟。唯一的障碍是不能认识佛性的纯净与无限。我们可能隐约知道自身无限的本质,怛又不是全然了悟,所以,我们总是将焦点放在相对的我。自我上面。事实上,在每一刻我们都是证悟的,只是我们认不得这一点罢了,所以,只要我们每一刻都被障蔽,而无法明白此点,我们就无法达到完全的开悟。这种二元的对立,制造出所有二元对立的因及绿,它们以好壤、明暗、正负而显现,就像一个很长的梦境。
要从二元的梦境中醒来,个体必须有所努力,诸如行正业、透过禅修来静心,或是用其他方法来开展内在的明觉及了悟。个人修持的法门很多,可以是禅修,也可以是实践。目标是要增进我们怫性的知觉能力。感受能力,而使我们的佛性得以显现。然而,负面的事情反而更容易吸引我们,使我们变得更无明、染污更重。弥勒尊者曾说,除非达到初地菩萨的境界,否则你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壤。唯有成就达初地菩萨以上,你才不再被染污。即使怫性是无限的,但相对上它会被遮蔽。
四种净化的原则《究竟一乘宝性论》里提到,首先,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去尊敬、赞许正确的行事,这些行事不仅利益我们自己,也利益他人。在我们有了正知见之後,第二个步骤,是要知道该如何去实践,也就是我们朝哪个方向去发展。我们不仅要知道什麽是对的,我们还要知道什麽是正确的实践方法,如此才能有更进一步的了知,而不致走偏了道路。第三个原则,是要升起慈心与悲心。慈心与悲心将使我们更了解与赞许持续的进步与成长。如果我们没有慈心与悲心,我们的进步将会停滞,我们甚至会自傲。会退步。开展慈心与悲心,将使我们向前而非倒退。发展的进程就是净化的进程,每净化一层染污,就使我们更臻开悟一步。什麽东西需要净化呢?要净化的就是遮蔽我们怫性本质的各种染污,究竟上佛性是清净的,它无需净化;但相对上,我们必须清净各种障蔽,才能认识它本然的清净。净化的方法很多,弥勒尊者给予了一些特定的指示。要去除无明,他建议有强烈的发心。也许所面对的只是一件小事,小到我们只是想尽一己之力把一件事做对,即使我们不知道怎麽做才是对的,但只要我们发心正确,我们将慢慢发现正确的实践方法。正确发心的成果,会使我们逐渐开展出智慧,智慧令我们清楚看见什麽是对的、是适当的,以及什麽是最基本的。当智慧开展时,殊胜的悲心与虔敬心便会自然的流露。弥勒尊者继续说到,由于智慧的升起,会产生殊胜悲心与殊胜虔信,而智慧又来自于正确的发心,此一正向的循环,使证悟得以发生。如果众生误解了真理,而离正知见愈来愈远,此众生也就愈来愈不能认识本具的佛性。这些净化的方法,是弥勒尊者授予无著大师,而由无著大师记载下来保存于经典之中的四种净化原则,制造净化的因与净化的缘,引领个体更臻正见。在蕴育慈心与悲心之後,弥勒尊者提出第四个净化的方法,他要我们去思维如何超越恐惧与贪婪。
渐证果位在讲授完四个阶段的净化方法之後,弥勒尊者继续讲授果位的不同次第,或曰各净化方法实践後的成果。他认为所谓的证果,就是唤醒了究竟的本质,他强调证悟是一个渐次的历程。由起修到证悟,要唤醒一个人的怫性,是要历经许多辈子的。依弥勒尊者的说法,每一个阶段的觉醒,那每一个片刻,都是先前片刻的果实,对此,他有更精譬的解释。他说,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是有染污的,我们有不善之处,我们会犯错。我们必须接受此一事实,而非欺骗我们自己,我们不会犯错,我们的行为是完美的或接近完美的。我们要能接纳我们自己有些时候确实是有点神经质的。一旦我们知道自己是有染污的,我们才会用各种方法来对治它。于此同时,我们仍需知道在究竟上我们是完美的,在究竟上我们没有恶,在究竟上我们并无染污。此种理解将有助于我们去克服染污及恶业。我们应该了解其他众生也与我们一样,我们要能见到众生的痛苦。并非只有我们自己有苦,一切众生皆有苦,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应该帮助他人。我们祈请:「愿我能为他们做些什麽。」我们必须期许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其他的众生,这是第一步我们该做的。当我们努力为他人克服痛苦、去帮忙他人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那些众生也是具有佛性的。在究竟上,他们并非神经质。并非愚笨,他们是完美的。所有这些痛苦及神经质,只是一种相对上的真实,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这些就是我们在每一个阶段中所获的成果,然後我们渐渐进步,而能成为一位菩萨。什麽是菩萨呢?一个菩萨是已经能够超越世间事业的个体,他达到了悟的境界,他所有的行为都具纯净的发心,而且都是善行。在达到菩萨的果位之後,由初地到十地,我们不断的进步,直到最後完完全全的证悟,也就是成佛。这是我们唤醒佛性的次第。
四轮弥勒尊者提出了一些在解脱道上的增益法门,即大家所熟知的四法轮,因为转轮可以载我们由此地达彼处,此特殊的四法轮,则能载我们由轮达到证悟。第一个法轮是法教。我们必须依循正法,如果我们没有正法,那麽纵使我们有虔诚的发心,我们所做的判断,亦只是仰赖我们的无明。焦虑和我执的结果,这种判断经常是错误的。因此,正确而真实的教导是必须的。藏传佛教严谨的持守著,关于每一个所教授与所学习的法教,都必须是一个傅承传授的延续。依佛家之名相,对于傅授的传承,做个简单的解释,就是释尊开悟後所传的法教。释尊的法教,是在他证悟之後的自然显现,所以是开悟的法门,这是源自于身、口、意的完全证悟,是慈悲与智慧的体现,这是传承之始。佛陀对弟子的教导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弟子依佛陀所教示的去修持,这些弟子再以相同的方式,教授他们的弟子。藏传怫教所传递下来的每个法教,都是释尊原始法教修持的延续,是怫陀的弟子修持後,再传给其弟子,如此代代相传下来的,这就是传授的传承。这也就是正确法教的根源。上师实修这些法教,并与来领受法教者分享,然而,这过程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在过去,上师在传授甚深法教之前,会给予第子许多的考验,以确定弟子学习之後是获益而非受害。一个真正的上师与弟子的关系是很严肃的,那是上师和弟子双方面的彼此承诺。第二个法轮是使我们的人生,依佛法之准则而活。当我们修持佛法时,我们过一种佛法式的生活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不应在每日精进的修行数小时後,其馀一整天就放纵自己,让宁静与清澈的心灵只留在禅修的蒲团上面。当我们做禅修。持咒或任何其他的修持时,不论座上与座下,必须一致,一样的严谨。我们必须将修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里,我们必须生活得愈接近法教愈好。我们会犯错-这很正常一——但我们须尽己所能的依持法教,我们应让我们的生活,与正式禅修时一样有重心。在金刚乘里,任何一件事皆是禅修,任何事都是了悟的根源。然而,此点只有在心是永远保留在清明。平静的状态时,才能达到。第三个法轮是善行。密集的禅修是种深层的美德,表现在外,则是做一些助人的行为。对于佛教徒而言,行善助人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有助人的心念,并且要能察觉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做才能满足他人的需求。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善行,对他人而言也许产生了极大的效益。善行可有种种不同的方式,从拯救一个生命、给予受苦者直接的协助,乃至于只是在适当时机说几句关心的话,都是善行。这些善行,做得愈多愈好。第四个法轮是对证悟有殊胜的发心。持续保有求开悟的发心是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有野」乙追求证悟的这种发心,并没有什麽错误,但必须由内心深处虔诚的发愿,不仅自己要开悟,而且祈愿所有其他的众生也如是的开悟。弥勒尊者曾祈愿:「愿所有的众生皆获完全的证悟。]此愿在佛教徒主要的祈祷文中皆有。若我们观察所生存之地球,乃至于某个国家,我们便会察觉有多少该做而未做之事,人们即使同住一个城市,也不能和睦相处。想要开悟似乎是遥不可及且难以想像之事。当我们在祈愿所有众生皆证悟时,如何成为真正的愿望?我们如何能相信它终会实现?但是,这是可能的,因为所有众生皆具有佛性!
佛性的实现
接下来,弥勒尊者又解释道,我们纯净的。完美的。无限的佛性之实现与结果即是证悟。众生皆具佛性,究竟上都要获致证悟,差别处只在于有些众生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净化他们的染污而认识到他们本具的佛性;而有些众生则能较迅速的证悟。这己切决定於个体所遵循的证悟道路为何,这是个人的选择。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就是所有的众生都有能力证悟,因为他们的本质就是佛。
弥勒尊者又说,无明众生因为以二元对立的心处事,故不能见到他们本具的怫性。由于众生二元对立之心,所以不能认识他们的本质。菩萨或是有证量的个体,以他们仍是二元的心,略可窥见一些佛性。但是,当一个人真正证悟成佛时,二元对立之心是完全被净除了。,乙灵是超越二元的,一个完全觉醒的人,就是佛的化身,超越了一切的限制。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的事业是无限量的。相对于佛而言,菩萨的事业是有限的;相对于菩萨而言,一般众生的事业就更有限了。
佛性的特质与特征
弥勒尊者详述了佛性的特征,他说佛性是不变的,不管我们多麽的无明,我们的佛性依然如故;不管我们证量多高,我们的*也丝毫未变。佛性有不变的良注,所谓证悟是指佛性的全然显现,在我们众生相的各方面,都令佛性显现,就是证悟。所有佛的特质,诸如十种伟大的能力,种种描述及定义佛的性质的方式,都是佛性的特质。
当我们获致证悟时,我们能了解这些特质的全部,佛的事业是超越二元的,在经典中佛陀曾说:「我不曾教过任何东西。]此话意味佛陀所传下来的所有法教,全部都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示现。它不仅只是一个人对著另外一个人说话,自然流露的示现正如太阳的光芒,它携带强有力的能量来协助众生的进步。阳光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它温暖了种子,所以种子可以生根。发芽。阳光使树上的果实成熟,它带来光明,它温暖了海洋,水蒸气上升,结成了云。这一切都是浑然天成的,没有任何造作或计划,就像佛陀事业一般的自然流露。
因为怫陀的事业不是二元的,所以佛陀能够帮助他人。佛陀已经超越了二元,他是无限的,所以,即使整个宇宙同时向他祈请皈依,请求给予加持,他也能同时公平的依每个众生的所求,给予加持,众生则依各人的能力领受到加持。
克服障蔽
当弥勒尊者在讨论障碍及如何克服障碍时,他说了「暂时的障蔽」。换言之,没有永久的障蔽,障蔽总是暂时性的。弥勒尊者提到障蔽的种类有无限多,但主要的有九类:贪。嗔、痴及由初地到十地菩萨的六种障碍。
阻止众生认得佛性的第一个障碍是贪心。贪心是种强有力的障蔽,它会强化二元式的思考。所谓贪心,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执著于轮。弥勒尊者说,只要透过一些转化的方法,就可以使我们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也就是先使我们的执著成为一种合理的执著,而非不合理的执著。然後,我们再慢慢克服这些合理的执著,并非只是远离执著,而是全然清净的不执著,于是便能由贪心中解脱。
克服贪心的另一个意义,依法本描述,即是对每个事物的相对真实有清楚而正确的了解。弥勒尊者说:一切存在的实相之一就是无常。这个世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废墟,庙宇、宫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他们都曾经是新的。每天使用的,乃致于使用了几个世纪。人们曾辛苦的建造这些建筑,他们也花了许多金钱,而现在,它们只不过是供人凭吊的历史纪念,甚至连这些都不如。
在我们发展出正确的知见之後,也许我们仍需从事于轮中的种种事物,譬如造屋。生活、建立人际关系等等,但不同的是我们不再毫无理性的、神经质的去执著于这些东西。我们了解这些东酋都是无常的,它们只有相对上的价值,而没有究竟上的价值。因为它们的存在是种相对的依存,随时都在改变。了解这一点,是重要的第一步,它将帮助我们避免轻易陷入负面的思维或行为之中。
如果我们没有上述这种清楚的了解,那麽当我们看到某人又盖了一幢比我们更大的房子时,我们就会产生妒嫉心,这种妒嫉心看似荒谬,但却确实存在。某寺庙团体,或许想阻止其他寺庙的发展,因为:「我们的怫比你们的佛要好。」像这样的事,层出不穷,都是因为一个「贪],以及贪心与其他负面因素结合所致。
接下来,弥勒尊者谈*心与攻击,他说*心虽然不似贪心一样恒久,但是*心的力量却很大。嗔心时来时去,而贪心是持久的,尤其是人道或称欲界的众生,嗔心常在我们的欲望受阻时升起。我们对某些东西执著,当某事、某人阻止我们得到时,我们便会生气,有时我们更会做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以获取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克服*心的主要方法之一,即是去体会其他人的痛苦及染污,也就是对他人升起悲心。
无明是障蔽的根源之一,与贪心。嗔心及攻击行为一样。无明是观察事物不深入的结果,见不到事物的真象,只看到表面。许多时候,我们连事物的表面部看不清楚。在部份金刚乘的法教里,大成就者写道,绝大多数的众生,对彼此是全然的误解。即使是个很好的修行者,很有学问且持戒严谨,仍然会受到外境的影响,产生贪心或*心。或许这些贪心与*心较不明显,怛它们可能躲在潜意识当中,遇到适当刺激时,随时准备爆发。在证到初地菩萨果位之前,无明都是存在的。
第四种障蔽是业力(karma),业力是贪、嗔、痴三者结合所致。「业力」一词源自梵文,怛因其常被引用,而被收录在英文字典里。即便如此,还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业力」的意义,它多半是被误解的。有些人经商失败或婚姻破裂,他们或许会问道:
「是不是因为我有恶业?」依照佛陀的开示,业力意指因与绿。当然,事业失败或婚姻破裂必有因与绿或其他的困难,因此人们才假定「这就是业力]。若认为一切的不幸事件,全是业力必然的结果,那麽我们会感到无助,因为一切都是命定不可改变的。这种想法事实上是错误的,因为真相绝对不是那样。恶业可以被改进而转为善业,善业也可以被破坏而变成恶业。後面对于业力会有更详细的探讨,业力不具实存之相,业力只是描述我们生活中相对的因与缘的一个字眼罢了!
弥勒尊者描述第五种障蔽是「心灵无意识的二元状态」(藏文:Palcha)。意指一种心灵沈睡的状态,但在适当的环境与刺激下,此状态便会显现,若是负面的心灵,则如一沈睡的怪物;若为正面的心灵,则似睡著了的天使。这状态与本能极相似,它是我们一世又一世带来的无意识的习气。
下一个障蔽我们去认识佛性的,是阻止我们成为初地菩萨的种种障碍。当我们第一次认识自己本具的怫性,及见到万物的实相时,我们成为初地菩萨。所有菩萨道的修持法门,目标都是要克服种种障碍我们认识自心本性的障蔽。认识佛性的状态,就是初地菩萨的了悟状态。
弥勒尊者描述更进一层的障蔽,是登地菩萨才会遇到的,一层高过一层的障蔽。每向上一层,更细微的二元垢障就更增加,每一地的菩萨都必须靠修行来克服那一地的层次的障蔽。由这边我们可以看到,愈高层次的智慧及聪明,反而成为更难的阻碍,它们一样必须被净化。以第七层的障蔽为例,是指菩萨对于佛性的了悟,连这一点都被视为障蔽,而必须被克服。
很明显的,当我们在谈论菩萨证悟的层次时,我们只能做理论上的探讨,要真切的了解什麽是初地菩萨,只有你自己已经是初地菩萨,才可能了解。一尊怫与一个初地菩萨同时站在一个平凡人面前,要他分辨谁是谁,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平凡人很容易混淆,因为以我们二元的眼光,是无法分辨佛与菩萨间的差异的。但是在佛的层次,初地菩萨与佛是很容易分辨的,只不过这种差别,在平凡的人的眼中,是太细微而难以分辨的。
平凡人的修行,有座上、座下之别。对于一个平凡人而言,初地菩萨的座下状态,俨然已是了悟的状态。但对于真正初地以上的菩萨而言,他们没有座上、座下之别,他们巳超越了二者的差异。更精确的所谓座下,即是禅修之後的状态,登地以上的菩萨,已能将禅修状态穿透于日常行持当中,所以即使他们并非正在做禅修的练习,他们亦能保持在禅定的状态。修行达到这个次第,就再也没有什麽事情是他们所不能了知的了。菩萨的成就并不是知识性的,那是一种直观的了悟。菩萨克服了座上与座下的差异,对他们而言,二者无异。当然,对于二地菩萨而言,初地菩萨仍是有限的,证悟次第较高的菩萨,可以看到比自己次第低的菩萨的缺失。这是很自然的,直到完全的证悟,才不再有需要改进的。
只有接近完全的证悟者,才能够了知登地菩萨的层层阻障,然而,经典中还是做了描述。
了知佛性
弥勒尊者对于佛性开示的最後一部份,是讲解了知怫性的益处与不知佛性的害处,各有五个要点。
首先谈到无知的害处,第一个害处是自卑,由于对自己的潜能无所知,所以当我们犯错有过失时,我们会认为那是永恒的过错,甚至是我们本质的一部份,这种想法其实是个天大的错误。若我们有幸开展出一点点智慧与了悟,我们将会了解那不过是一种自我暂时的染污,更真切的说,当我们有这样的了知时,我们究竟的潜能已稍稍被唤醒。若我们对自己的佛性一无所知,那麽我们会很轻易地相信我们是没用的,是没价值的,我们不信任自己的任何优点,这是种错误的知见。
不知自己本具佛性的第二个害处是我执。当我们不知道什麽是佛性的时候,自我很容易会膨胀。当我们做一些善面的努力,获得善面的特质与成就时,我们会自以为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者,如此膨胀了自我。我们不了解自己所具的怫性,与其他众生完全相同,善面特质的显现,不过是佛性一点点的展现而已,在究竟上,我们并不比任何其他众生优越。如果我们不能见到其他众生舆我们具有相同的潜能,我们就会为自己一点小小的成就,产生了错误的骄做观念。
弥勒尊者描述第三个与第四个害处是「肯定与否定]。狂热盲信就是肯定与否定的例子,缺乏对佛性的了解,会使一个人心胸狭窄,目光受限,会使人执己见为唯一正确的见解,而否定其他见解的正确性。打个比方,当我们看待佛像及佛教仪式时,我们可能只是依样画葫芦的去做,而不了解它的本质,及它背後的意义。我们受限于外在的形式,因而肯定外像而否定它的内在本质。如果我们不能分辨什麽是外像,什麽是本质,不能在内外之间做个连系,不知什麽是重点,什麽是表面的装饰,那将是一大害处。如果这样做没引向狂热盲信的地步,而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浪费自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我们固执的错过了重点。
我执是弥勒尊者所说的第五个害处。若一个人对于佛性无知,他会倾向于执著好运及好的特质,他不愿与他人分享这些。这表示不论此生我们有多好的成就,我们都不会去利益他人。我们将会执著而停滞于我们所拥有的,最终我们将退步而非进步。
五种了知佛性的益处中的第一种是喜悦,不论我们多麽悲惨,不论当下我们有多苦,不管我们的处境为何,我们总是能感到喜悦,因为我们了解我们究竟的本质是完美的。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将不断进步,最後终究要证悟佛果,所以我们感到绝对的安全和快乐。在一些密续的法教里,还强调能执此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由藏文翻译为英文的箴言「纵使我们必须受苦,我们也要苦得快乐。」苦得快乐意指了解了苦是表相。是无常的。我们的怫性从不曾受苦,所以「痛苦地快乐」是可能的。即使痛苦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仍有馀力,在最痛苦的情境中可以保持愉快。
弥勒尊者所述了知佛性的第二个益处是尊敬,我们尊敬所有的众生,及所有的人类,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我们对于环境和大自然也一样的尊敬,因为它们也是怫性的化现,是透过我们依因缘而生的感官,所知觉到的外境。
聪明是第三个益处,当我们知道什麽是佛性的时候,我们就理解了什麽是相对的真理。了解何谓相对真理。如何运用相对真理,就是聪明。
了解佛性,就了解究竟真理。知道与了解究竟的真理,就是智慧。智慧将引导我们做加速我们的证悟的抉择,所以,智慧是第四种益处。
了知佛性的第五个益处是慈心与悲心,我们知道每个众生都会进步,因为在究竟上他们都是完美的,他们为求进步所做的努力一一如同我们帮助他们所做的努力——最终都会有成效的。众生皆具有佛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个诱因,若非众生具有进步的潜能,否则我们就无法自助。助人,因为一切的努力都将无效。我们有悲心,因为我们清楚知道众生必须承受的苦是什麽,由于有佛性,我们才能以慈心、悲心去帮助他们。当我们念诵佛教徒的祈愿文时:「愿一切众生皆离苦及苦因。」我们的祈愿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了解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
佛性是金刚乘佛教中最实际、最有用及最真实的基本原则,我们在祈祷文中祈愿所有众生皆得解脱,这是很大的野心,我们真的能使所有的众生皆得解脱吗?是的,我们能够。我们真的能够证悟吗?当然可以。是什麽令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可能的?这就是佛性。这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我们与生俱来就是开悟的,我们只需唤醒沈睡中的佛!